保价策略

搜索文档
广州7个楼盘承诺“房价跌了补差价”,真相:最高补20万元物业费,还要提供“有效材料”证明降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01:37
房地产市场调整 - 一线城市广州的市属国企珠实地产启动"保价行动",旗下7个主力楼盘承诺"买贵补差价",保价周期延续至2025年12月31日 [1] - 7月广州一手住宅网签量环比下滑25%至4787套,二手住宅网签量环比下滑9.39%至8926套 [2] - 保价行为属于企业营销策略,对刚需群体有一定吸引力,但无法覆盖二手房市场价格波动 [2] 保价行动细节 - 珠实地产的保价行动覆盖天河、荔湾、白云、增城四区的7个主力楼盘,包括珠江天河都荟、珠江花城等 [3] - 认购指定房源若后续降价,可申请价差补偿,最高金额为20万元物业管理费 [3] - 实际操作存在限制,如天河都荟项目被排除,补偿仅限物业费等非现金形式 [3] 市场反应与行业动态 - 保价策略相当于给购房者"定心丸",多个楼盘联动保价,赔偿措施以补贴物业费为主 [5] - 近两年自发性保价行为普遍,越秀地产和保利等企业也曾推出类似政策 [6] - 深圳市场部分楼盘如满京华·金硕华府、华润润曦府等也出台过保价协议 [7] 市场表现与挑战 - 7月广州总网签数量环比下降29.6%至4784套,网签总面积环比下降35.8%至519384.3平方米 [8] - 保价承诺实际约束力存疑,多数未写入购房合同,开发商可能规避责任 [8] - 二手房挂牌量攀升,价格回调,新房与二手房竞争加剧,市场对保价措施需求迫切 [8]
观察:又有房企提出“保价” 完善细则才能效用最大化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10:22
保价行动性质与目的 - 广州市属国企推出保价行动 承诺对旗下广州7个楼盘指定房源提供保价到年底服务 若购房者发现买贵可申请价差补偿 [1] - 保价本质是房企营销策略 通过降价补差价机制消除购房者疑虑 即承诺新房购房后降价将按低价标准退回差价 [1][2] - 房企通过保价行动促进房地产行业自律 一定程度上抑制恶性竞争和无序降价现象 [2] 市场背景与房企动机 - 楼市调整期成交量持续低迷 房企为快速回笼现金推出保价回购等承诺 反映对回收资金的考量明显重于利润 [1] - 区域内在售项目互为竞品 率先降价可能先跑量吸收购房客户 剩余项目面临不降价难去化或跟风降价导致恶性循环的价格难题 [1] 保价行动的影响与意义 - 保价降低楼价波动风险 提振购房者信心 是房企大胆且务实的尝试 [1] - 保价体现房企对自身品质和资金有信心 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1] - 若保价能落到实处 可引导市场从价格无序竞争向品质服务等多元竞争转变 [2] 实施挑战与争议 - 保价操作细则有待完善 包括不同楼层朝向价格差异以及买贵参照标准不明确等问题 [2] - 此前全国部分项目保价措施实施中产生争议 存在房企不承认降价而购房者难以举证的情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