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链脱核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为制造业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
经济日报· 2025-08-14 22:08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增长 - 上半年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 [1]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 上半年增加9207亿元 [1][2] 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发展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中流动资金贷款期限最长可至5年 突破传统1年期限限制 [2] - 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放1亿元流动资金贷款 期限3年 [2] - 中长期流贷匹配企业生产周期和回款周期 支持提前采购和储备原材料 [3] - 还款方式灵活 可分期或到期一次性还款 支持多次提款和循环使用 [3] 股权与债权综合服务 - 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5万亿元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提升 [2]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 [4] - 试点范围由上海扩至18个城市 发起主体扩展至全国性商业银行 [4] - 工商银行北京分行联合工银投资完成华龛生物股权投资 股权加债权授信超1亿元 [4] - 采用"受让老股+投资新股"模式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领域 [5] - 银行评估标准从"看资产、担保、盈利"转向"看技术、团队、成长" [5] 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 - 供应链融资以应收账款质押为主 但覆盖范围有限且依赖核心企业确权 [6][7] - 探索供应链"脱核"模式 摆脱核心企业担保直接为上下游企业发放贷款 [7] -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采用"银行评分+链属规模评分"模型 为上游企业提供299万元预授信 [8] - 与鸿蒙智行合作探索汽车产业链"脱核" 累计支持经销商12户 投放贷款1.31亿元 [8] - 通过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数据交互 实现线上化批量化金融支持 [8]
“60天账期”满月,冰山下的隐形账期何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07:26
车企账期问题 - 工信部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反映窗口",受理四类涉及车企拖欠供应商账款的问题 [1] - 并非所有类型供应商都被纳入"60天账期"覆盖范围,材料类供应商初步受益但设备、基建工程等领域付款周期仍长达1年以上 [3] - 车企账期问题是产业供应链上下游博弈的缩影,大型企业利用强势地位设置长账期挤压中小企业现金流 [3] - 监管趋严下名义账期虽缩短,但"隐形账期"以新形式出现成为中小企业现金流管理新挑战 [3] 隐形账期现象 - 账期自"确权"日起计算,但实际操作中从货物交付到确权存在漫长且不确定的过程 [4] - 核心企业"不确权"问题普遍,产品已交付使用但迟迟不予验收确认导致供应商无法收回货款 [4] - 大型企业延迟确权主观原因包括资金链紧张、美化财务报表、利用议价优势拉长付款周期 [5] - 客观因素如大型基建项目验收流程复杂导致延迟确权成为常态,设备从出货到验收确权需1-2年 [5] - 部分大型企业通过"夹层交易"变相延长账期,名义上按60天支付但供应商回款周期被大幅拉长 [6] 中小企业困境 - 中小企业为维护与大型企业合作关系,账期到期后采用谨慎方式催款 [9] - 大型企业要求供应商先行供货再补签合同或承担定制化研发等前期费用占用中小企业现金流 [11] - 2023年中国上市中小企业现金流量周期141天,2024年降至128天但应收账款周期从116天增至135天 [11] - 应付账款周期从121天增加到173天显示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加剧 [11] 政策法规进展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和《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通知》实施 [12] - 政策明确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时支付账款要求但需细化实施细则 [12] - 建议借鉴国际经验明确核心企业承担延迟支付资金成本并强制披露应收账款账期信息 [13][17] 供应链金融挑战 - 中小企业未获确权凭证难以从银行获得融资支持 [14] - 供应链金融高度依赖核心企业主体信用 [15] - 监管部门鼓励探索"脱核"模式利用"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替代传统信用依赖 [15] - 部分中小银行尝试"确真不确权"模式以数字手段判断交易真实性帮助未确权企业融资 [15] - 金融科技手段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供应链金融困境需改变核心企业行为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