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利率时期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破局·共进 2025平安银行特殊资产专家论坛顺利召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4:33
行业挑战与变革 - 特殊资产行业面临总量攀升与结构转化 定价失衡与盈利收窄 模式固化与能力滞后三大挑战[1] - 行业需从处置思维向经营思维变革 需通过资产重组 精细化运营 司法规则创新实现价值提升[1] - 低增长 低通胀 低利率时期行业面临资产承接能力 资产运作能力及风险管理能力三大挑战[3] 战略举措与实践模式 - 平安银行倡议围绕单个项目推动精准化资产重组 聚焦大型企业探索系统性重组[1] - 浙商资产实践"不良+投行 金融+产业"模式 深化服务商模式与生态圈建设[3] - 专家工作机制涵盖法律 金融 投行 税务 评估等领域 5年运行成果丰硕[2] 重点领域研讨 - 论坛研讨企业破产重整中金融债权保护 担保物权暂停行使 债权人公平受偿与企业拯救平衡[3] - 深入分析房地产特殊资产市场投资路径 估值逻辑 优先权博弈及价值修复[3] - 破产法修改聚焦重整主体 客体 主导者与操作者等多维度改进[2] 学术与实践结合 - 学者分享上市公司 地产商 地方平台企业及个人债务重整制度新发展[2] - 实务专家从房地产行业破产重整切入 探讨金融债权人角色定位与重整思维[2] - 通过破产案例与房地产盘活案例研讨 为项目处置提供参考路线图[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探讨与展望:低利率阶段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如何破局?
浙商证券· 2025-07-30 07: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我国银行FICC业务当前收益可观但未来盈利或降,可借鉴美国经验提升OCI账户占比、增配信用和境外债券、重视风险对冲,投资建议用牛市思维参与银行股行情,A股推荐改善型银行,港股关注价值型央企背景银行[1][5][10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我国银行FICC业务当前盈利水平讨论 - 收入结构上票息是主要贡献项,2024A金融投资总资产收益率3.35%,税后约2.96%,银行金融市场业务收益率与固收类理财相当低于公募债基,金融市场业务ROA高于银行整体ROA,常熟等农商行金市业务表现不俗[12][13] - 资产结构上FVOCI账户规模占比上升,AC账户占比下降,FVTPL账户占比相对稳定,债券是主要持仓,测算聚焦债市波动对交易类收入的影响[26][27][28] - 内部约束包括FTP及资金成本约束、利率风险及久期约束、流动性约束[32][33] 我国银行FICC业务历史盈利水平变化 - 过去五年上市银行FICC业务收益率超3%,票息收益率随降息周期下行,城商行下行幅度最大;资本利得部分依赖市场行情,城商行交易风格可能更激进;汇兑损益部分与汇率波动相关,国有行、股份行市场参与度更高[34][36] 我国银行FICC业务未来盈利水平展望 - 测算假设包括账户占比、票息、资本利得、汇兑损益、负债成本等方面,预计五年后金融市场业务资产收益率降至1.61%,ROA降至0.44%,各类型银行资产收益率约1.60%,净收益率降至0.10%-0.40%[50][51][52] 低利率时期美国银行业FICC业务情况 - 低利率期指2008年10月29日至2017年6月14日,美国银行业未大规模缩表,利差高得益于负债弹性高,期限和信用利差高使久期和信用策略有效,高成本和减值使前期金融投资高增[58][59][62] - 行业层面前期扩大债券规模难扭转收入下滑,后期量价走向均衡收入占比稳定;典例摩根大通前期缩短久期、增配信用和海外债券、重视风险对冲,后期策略相反[71][84][94] 低利率时期对中国银行业FICC的建议 - 提升OCI账户的债券资产占比,当前上市银行FVOCI资产占比低于美国银行业[100] - 提升信用债券、境外债券占比,我国银行金融投资主要为境内利率债、低风险金融债[102] - 重视风险对冲、谨防单边做多,部分城农商行对冲比例低,后期利率回升潜在损失大[103] 投资建议 - 用牛市思维参与银行股行情,2024年推荐国有行,2025年A股推荐经济发达地区改善型银行,港股关注价值型央企背景银行,给出A股和港股具体推荐组合[109]
规模已超30万亿元!理财市场进取型投资者有明显增加
证券时报· 2025-07-25 15:57
理财市场整体规模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理财市场整体存续规模为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38%同比增加7.53% [1] - 上半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1.63万只累计募集资金36.72万亿元 [1] - 全年整体理财规模有望达到33万亿元以上 [2] 产品结构与收益表现 - 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占比达97.2%较去年同期增加0.32个百分点 [2] - 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较去年全年平均收益率2.65%收窄 [3] - 上半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同比增长14.18%其中银行机构贡献599亿元理财公司贡献3297亿元 [3] - 固收类产品长期收益中枢或随利率下降而降低"固收+"产品全年规模增长有望突破1万亿元 [2] 投资者结构与风险偏好 - 截至2025年6月末持有理财产品投资者数量达1.36亿个较年初增长8.37%其中个人投资者新增1029万个机构投资者新增19万个 [4] - 个人投资者中稳健型占比33.56%进取型占比较去年同期增加1.25个百分点保守型占比增加1.03个百分点 [6] - 金融机构通过动态问卷、客户行为分析等多维度数据精准刻画客户风险偏好 [6] 监管与运作模式调整 - 银行理财需逐步释放收益回归净值型运作模式后续或通过交易策略(如短久期资产配置、委托公募基金)减少波动 [3] - 金融机构需执行《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强化适当性管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