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代谢工程
icon
搜索文档
浙工大柳志强等改造大肠杆菌高产 1,4-丁二醇
生物制造技术突破 - 浙江工业大学柳志强教授团队通过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 构建无抗生素和无诱导剂的1,4-丁二醇高效合成菌株 研究成果发表于《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3] - 研究针对BDO生物合成三大核心挑战:缺乏天然产BDO微生物 合成途径碳损失严重 对抗生素和诱导剂依赖大成本高[3] - 最终改造工程菌株B21-pT19在5升反应器分批补料发酵72小时后实现34.63克/升BDO产量 达到当前报道最高水平 全程无需添加抗生素和诱导剂[7] 技术实现路径 - 引入BDO异源合成途径并优化关键酶 通过筛选确定最优酶组合为Pg_sucD、Pg_cat2、Ck_4hbD、Cb_ald及Ec_yqhD 使摇瓶滴度达0.82克/升[6] - 对关键醛脱氢酶Ald进行突变筛选获得最优突变体Ald(M227V) 通过扩大酶疏水活性口袋增强底物亲和力 使BDO产量提升11.19倍[6] - 敲除pdhR基因提高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活性 增强丙酮酸向乙酰辅酶A转化 显著降低丙酮酸积累量 通过调节TCA循环关键酶表达使BDO产量提升44%达1.83克/升[6] 产业应用前景 - BDO作为重要四碳二元醇化合物 是合成γ-丁内酯和四氢呋喃等化学品的关键化工原料 在生物可降解塑料领域应用突出[2] - 研究构建hok/sok毒素-抗毒素系统 使菌株在无抗生素条件下连续发酵10批次后仍保持BDO产量稳定 显著降低生产成本[7] - 第五届高值化利用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7-29日在杭州举行 设立非粮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专题论坛 聚焦生物基化学品等高值化利用方向[9][10]
富邦股份分析师会议-20250826
洞见研报· 2025-08-26 15: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富邦股份展开调研,展示其在农化助剂、现代农业、数字农业等业务的发展态势与成果,虽上半年净利润下滑但营收增长,未来将深化布局提升竞争力与盈利质量 [23][31][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富邦股份,所属化肥行业,接待时间为2025年8月26日,接待人员有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仁宗等 [16]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为通过全景网路演互动平台参加公司2025年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类型为其它 [19]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农化助剂业务**:贯彻“精准化、绿色化、高效化、营养化”战略导向,国内挖掘新客户、研发定制化产品、优化流程与采购模式,国外布局欧洲、东盟及前独联体等区域,2025年上半年营收49,641.49万元,同比增长5.62%,获“全球肥料助剂销量第一”称号 [23] - **核心技术与产品**:聚焦技术创新,应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推出生物可降解、环境友好新型材料及禾本科固氮等产品与服务模式,探索“数字 + 生物”技术驱动的现代农业生态 [24] - **土地流转举措**:借助土地流转引进智能化技术,在应城市三合镇建设数字农业产业园,打造国家级现代数字农业示范园 [25] - **现代农业业务战略布局**:秉承“生物技术 + 数字技术”双轮驱动使命,生物农业板块布局四大产品领域、建立全链条研发体系,数字农业板块围绕大数据等领域布局,未来打造“种肥药 + 生物技术 + 数字化”现代农业生态 [26] - **数字经济板块布局**:响应国家战略,布局数字农业配套服务模式,引进先进技术与产品,设立“番茄公社”作为展示窗口与示范园区 [26][27] - **现代农业业务业绩表现**:2025年上半年营收12,236.98万元,同比增长13.31%,研发上富邦湘渝和康欣生物分别升级设备和深化技术布局,市场拓展上富邦湘渝开拓新兴市场、康欣生物构建传播体系,盈利模式采用“1 + X”战略营销模式 [28] - **数字农业布局及与托普云农比较**:数字农业配套服务模式是现代农业业务一部分,公司聚焦“生物技术 + 数字技术”双轮驱动,未提及与托普云农比较内容 [28] - **物理AI体现**:在数字化测土配肥等领域优势突出,布局“土壤检测&土壤大数据 + CMA + AI”“水的精准灌溉 + AI”“产量预估AI” [29] - **子公司业务**:武汉搜土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农业大数据开发“土壤数字地图”及解决方案,处于国内示范应用阶段 [30] - **国外供销社情况**:2015年在荷兰设立荷兰富邦合作社,目的是利用欧洲资源、促进交流合作、获取信息、开展并购业务、提升竞争力 [30] - **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营收68,459.76万元,同比上升6.50%,境内营收36,505.79万元、同比增长5.10%,境外营收31,953.97万元、同比增长8.16%,净利润6,121.70万元,净资产147,095.07万元,同比上升9.53% [31] - **应对汇率风险措施**:海外业务收汇与付汇外币结算形成双向自然对冲,采取多元化结算策略降低汇率波动影响 [32] - **助剂业务研发方向**: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开发高效环保型助剂产品,与全球领先企业协作推进前沿项目研究,除重金属综合治理方案完成小试验证 [33] - **投资公司业务**:武汉双绿源创芯科技公司开发基因组智能育种系统,以生物育种基因芯片为核心,为解决种源难题提供支撑 [33] - **生物农业产品推广情况**:禾本科固氮与根结线虫类产品完成产业化准备,在多省份布置验证示范实验,2025年3月推进“天生旦”百万亩科技助农项目,现代农业业务营收增长 [34] - **净利润下滑原因**:加大核心技术等方面投入,推动示范推广项目落地,海外市场扩张导致产品周转期延长、应收账款增长 [34][35][36] - **应对现金流和商誉问题措施**:完善资金管理体系,加强预算和调度管理,定期评估商誉价值、审查相关因素并采取防范调整措施 [36]
废塑料如何变废为宝?最新研究发现利用细菌或可转换成镇痛药
环球网资讯· 2025-06-24 05:30
研究背景与意义 - 塑料废弃物问题日益严重 以可持续方式升级改造塑料是当前首要任务 [1] - 代谢工程利用生物细胞化学反应网络与有机化学结合 可创造新小分子 但能否将塑料升级改造成有用产物尚不明确 [1] 研究核心发现 - 大肠杆菌能将废塑料瓶获取的分子转化为镇痛药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 [1] - 洛森重排化学反应在活细胞中发生 被大肠杆菌内磷酸盐催化 产生对细胞代谢至关重要的含氮有机化合物 [1] - 通过化学方法降解PET塑料瓶获得起始分子 细胞代谢可修复该塑料衍生分子 [1] - 源于塑料的分子作为起始原料 在大肠杆菌中对乙酰氨基酚产量达92% [2] 应用前景 - 首次实现利用废弃物通过大肠杆菌生产对乙酰氨基酚 [2] - 未来可研究其他细菌或塑料类型生产有用产物的潜力 [2]
华恒生物: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9 09:27
投资概况 - 公司拟投资人民币3.2亿元建设人工智能精准发酵及蛋白质工程共享示范项目 [1][2] - 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资金 建设周期为36个月 位于长丰县双凤经济开发区 [1] - 项目已通过总经理办公会批准 无需提交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 [1][2] 技术升级方向 - 项目采用人工智能精准控制发酵过程 结合自动化设备实现生产实时监控与优化 [5] - 通过精准智能分析建立自有数据库 实现蛋白质智能设计的工程化开发 [5] - 项目推动生物制造从传统发酵向精准化、智能化方向升级 [5] 战略意义 - 投资旨在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满足市场对高品质、低成本产品的需求 [1][5] - 有助于构建智能化生产体系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5] - 项目符合国家环保节能规范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及职业卫生标准 [3][4] 土地与协议安排 - 项目建设用地为50年产权工业用地 通过挂牌方式出让 [4] - 与安徽长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投资合作协议 过去12个月累计签约额达7.1亿元 [2] - 协议要求36个月内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投产 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