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传感器

搜索文档
价格降至百元级、需求暴涨11倍,人形机器人带动传感器“狂飙”
财联社· 2025-08-31 06:30
行业趋势 - 人形机器人传感器市场快速扩大 触觉 力矩和视觉等领域形成主流化趋势 触觉传感和电子皮肤最有可能成为主流配置[1]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众多厂商订单量显著增长 带动传感器需求同步飙升[8] - 国产替代不断加速 2024年国产六维力传感器出货破万台 价格仅为进口产品一半左右[10]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六维力传感器出货量同比大增1100% 国产化率从四年前的19%提升至57.8%[10] - 人形机器人发展促使传感器产业集成度更高 更小型化[10] 传感器技术应用 - 力传感器重要性高 六维力传感器可给出最全面力觉信息 是机器人实现动态平衡及精细操作的核心[3] - 人形机器人常用四类感知传感器包括视觉 力/力矩 触觉 IMU[3] - 单台人形机器人通常需配备4个六维力传感器(手腕 脚腕)和28个关节扭矩传感器 占整机BOM成本的15%左右[3] - 六维力传感器是实现动态平衡与精细操作的关键 单机需求通常为4个 2030年预计占据整体传感器市场的40%以上[10] - 关节力矩传感器作为关节力控的核心 技术突破会显著提升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能力[10] - 视觉/深度感知模块是环境认知核心 IMU等惯性传感器因姿态控制需求将普及[10] 企业案例 - 蓝点触控核心产品六维力传感器订单实现跨越式增长 已超去年全年出货量 关节力矩传感器去年全年出货约5万套 今年上半年已达7万套[8] - 帕西尼传感器自2021年公司成立后已实现大量出货与商业化交付 当前在机器人触觉传感器细分市场占据占有率头部地位 通过技术架构优化与规模化生产实现成本大幅下降 单价从动辄10万元降至约数百元[8] - 坤维科技与国内人形机器人赛道头部企业均建立业务合作 部分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力觉感知传感器产品已量产[9]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天工Ultra配备RGB摄像机 IMU和激光雷达等多种传感器[5] - 小鹏AI机器人Iron的鹰眼视觉系统中的视觉传感器赋予720°无死角感知能力[5] - 贵安新区威迈尔科技VersaBot 2.0搭载自研高精度RGBD视觉系统 实现360度全景视觉感知[6] 资本动态 - 传感器获得政策性基金和市场化资本双重加持 头部项目往往能在短期内完成亿元级别融资[1] - 截至2025年8月 国内六维力传感器赛道融资节奏明显加快 最活跃企业集中在蓝点触控 坤维 宇立等几家[15] - 蓝点触控7月完成近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15] - 坤维科技2月完成亿元级别B轮融资[15] - 东华测试5月通过定向增发募资1.5亿元[15] - 九鼎投资以2.13亿元收购六维力传感器厂商南京神源生53.29%股权[15] - 地方政府设立智能机器人产业基金时将传感器列入重点投资领域 如合肥百亿未来产业基金 深圳百亿机器人基金 江西赣州首支智能机器人产业基金[16] - 市场化资金加快布局 关注电子皮肤 6D力矩传感器 高性能IMU和视觉模组等赛道的初创公司或专精特新企业[16] 技术挑战 - 高精度力矩 触觉和视觉传感器价格高企 工艺复杂 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低成本规模化生产[11] - 触觉传感存在工程化瓶颈 电子皮肤和阵列触觉在耐久性 抗干扰 批量一致性和标定稳定性上存在不足[11] - 多传感器融合与时间同步存在难题 需要数十到上百个传感器协同工作 缺乏统一时钟和低延迟通信会导致控制偏差和动作不稳[12] - 产业链高端环节存在短板 高一致性传感材料 精密机加工艺和专用芯片能力仍需突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