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Costco

搜索文档
永辉超市(601933):25H1调改&闭店节奏加快 变革进入文化、供应链等深水区
新浪财经· 2025-09-08 00:29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收入299.5亿元 同比下滑20.7% 归母净利润亏损2.4亿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8.0亿元 [1] - 25Q2收入124.7亿元 同比下滑22.6% 归母净利润亏损3.9亿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9.4亿元 [1] - 收入下滑主因门店数量减少 25H1末门店552家 同比减少391家 环比减少223家 平均门店数量减少约33% [1]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5H1毛利率20.8% 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主因供应链推进裸采模式减少后台费用 [2] - 前台毛利率改善 生鲜及加工毛利率14.5% 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 食品用品毛利率19.1% 同比微降0.1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率19.2% 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2.9% 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1.3% 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2] 现金流与资本结构 - 25H1经营现金流净额12.1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58.9% [2] - 资产负债率88.2% 合计负债299.6亿元 [2] - 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31亿元 旨在改善现金流及负债情况 [2] 门店调改进展 - 调改节奏加快 25H1已调改门店达124家 目标Q3末调改门店突破208家 26年春节前完成300家调改店 [3] - 平均单店收入同比提升18% 呈现改善趋势 [1] - 已开通线上业务的调改门店达99家 [3] 供应链优化 - 加速推进裸采模式 精简供应商数量50% [3] - 生鲜直采比例提升至60%以上 [3] - 3R板块自营销售占比提升至78% 同比大幅增长38个百分点 [3] 自有品牌发展 - 重新定义自有品牌聚焦民生单品 期内上架2支自有品牌单品 [3] - 年内目标打造2支5亿级以上单品和10支1亿级以上单品 [3] - 远期29年目标自有品牌占比达40% [3] 线上业务突破 - 25H1永辉线上店仓业态已实现全面盈利 [3] - 即时零售业务上新超200支3R商品 [3] 行业定位与前景 - 公司与盒马被视为最有望成为"中国版Costco"的全国性国民超市 能与山姆、Costco形成差异化竞争 [4] - 预计调改完成后450家店可实现单店收入2亿元 净利率3% 合计利润27亿元 [4] - 估值底部锚定540亿市值(20倍PE) Q4有望实现经营层面盈亏平衡 [4]
于东来等来了知音
投资界· 2024-12-09 01:58
核心观点 - 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与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首次会面,双方就线下零售品质化转型达成共识,认为中国零售业应摆脱低价内卷,转向以产品为核心的品质零售[8][9][13] - 叶国富通过63亿元收购永辉超市实践品质零售理念,将其视为"胖东来版商超",并计划在全国推广调改模式[9][12][19] - 胖东来模式被视作中国超市行业转型标杆,其核心在于产品品质、顾客体验、员工待遇及开放式动线设计,调改后的永辉门店商品结构已实现80%-90%相似度[13][19] - 双方共同提出打造"中国版Costco"的愿景,强调产品开发、国际标准及团队激励的重要性[16][17] - 线下零售业面临结构性挑战,2023年大卖场/超市渠道跌幅达1.8%-15.7%,品质零售被视为行业转型方向[13][21] 人物背景与理念 - 叶国富2013年创立名创优品,推崇Costco模式并收购永辉超市实践零售理想,认为胖东来模式是中国超市唯一出路[9][12][16] - 于东来1995年创立胖东来,倡导"幸福大于一切"的管理理念,强调产品品质与合理利润[9][13][20] - 两人均为草根创业者,坚持线下零售渠道发展,反对价格战,主张通过产品创新提升竞争力[9][13] 永辉超市调改进展 - 已开业20家调改门店,春节前预计达40-50家,采用胖东来帮扶与自主调改双模式[19] - 调改内容包括:取消强制动线改为开放式设计,引入胖东来自有品牌商品,员工最低工资从3000元提升至4500元[19][20] - 调改分为三阶段:初期"拿来主义"复制规则,中期学习理念更新文化机制,后期自我调改深化模型[21] 行业影响与挑战 - 胖东来模式为行业提供转型参考,调改后的永辉门店客流回升,给从业者带来信心[14][19][21] - 完全复制胖东来模式存在难度,需长期内化商业模型,预计需1年恢复健康状态,2-3年实现发展[19][21] - 线下零售面临电商冲击,2023年大卖场/超市渠道跌幅显著,品质零售成为破局关键[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