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医药标准化
icon
搜索文档
致敬保健产业发展30年 寿仙谷以科技与标准引领未来
证券日报· 2025-09-21 14:08
公司荣誉与行业地位 - 公司荣获"'向保健产业发展30年致敬'领军企业"称号 [2] - 公司是国内唯一牵头制定8项、已发布4项ISO国际标准的民营企业 [2] - 公司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 [2] 灵芝全产业链建设 - 公司建成经吉尼斯认证的"全球最大灵芝种质资源库",保存种质资源13388余份 [3] - 公司选育出国内首个经省级审定灵芝新品种"仙芝1号",打破我国灵芝品种依赖日韩进口局面 [3] - 建成超10000亩中药材栽培基地,通过中国、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有机认证 [3] 技术创新与突破 - 自主研发"灵芝孢子粉第三代去壁技术",成为全球唯一实现去壁灵芝孢子粉量产企业 [3] - 去壁产品有效成分提升10倍以上,人体吸收率平均提高29倍,荣获第46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3] - 推行"智能适生有机栽培模式",实现中药材产量提升50%-80%,有效成分稳定性提高35% [4] 标准化战略推进 - 公司承担制定国际、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100余项 [4] - 《中医药-灵芝》《中医药-铁皮石斛》ISO国际标准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 [4] - 《中医药-白术》《中医药-破壁灵芝孢子粉》ISO国际标准分别于2024年7月和2025年7月发布实施 [4] 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 - 构建覆盖"智慧农场+智慧工厂+智慧市场+智慧实验室"的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应用体系 [4] - 加工端建设"智慧工厂",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5G工厂 [4] 产品体系与文化传承 - 展出灵芝、铁皮石斛、西红花等三大核心系列产品,涵盖中医药产品、保健食品等功能食品 [5] - 将国家级非遗"武义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及"铁皮枫斗"制作工艺带至展会现场 [5]
国内首部《医疗机构鲜药管理规范》发布,深圳一医院牵头制定
南方都市报· 2025-08-25 07:53
行业标准化进程 -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发布国内首个医疗机构鲜药管理团体标准T/GDACM 0159-2025 填补该领域空白 [1] - 标准由深圳市宝安中医院牵头 联合清远市中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0余家单位共同制定 [1] - 推动中医药鲜药临床应用与管理进入规范化 标准化新阶段 对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 鲜药行业特性 - 鲜药作为中医药传统用药形式 具有药效迅速 活性成分保留完整等独特优势 在临床诊疗中地位不可替代 [1] - 岭南地区"鲜药鲜用"诊疗特色深受医患信赖 但长期存在易腐败 难贮存等行业痛点 [1] - 既往缺乏采收 加工 贮藏及临床应用环节统一标准 严重制约临床推广与疗效发挥 [1] 标准技术规范 - 标准全面融合传统经验与现代技术 提供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可操作技术指南 [1] - 对鲜药采收加工 贮藏保鲜 临床应用 质量控制等全流程进行系统规范 [1] - 通过科学化 标准化管理解决易腐难存行业难题 提升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1] 产业发展影响 - 标准实施将促进医疗机构鲜药规范应用 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打造多元化诊疗体验 [2] - 为中医药标准化和国际化提供重要依据 带动种植 加工 物流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2] - 成为中医药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强效引擎 推动鲜药形成产业化 规模化发展 [2] 企业战略布局 - 宝安中医院(集团)将深化鲜药临床特色应用 积极探索高质量科研项目 [2] - 致力使传统中医药瑰宝焕发新活力 紧抓标准发布与实施机遇 [2]
寿仙谷董事长李明焱:打造灵芝产业全球标杆
上海证券报· 2025-07-02 18:28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始人李明焱从22岁开始投身菌类种植,成为当地第一位"青年星火带头人",后公派日本留学[2] - 1997年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功培育出13个名贵中药材品种,包括"仙芝1号"和"仙斛2号"[4] - 公司已7次与国家航天局合作开展航天育种,培育出有效成分更优质的"仙芝2号"[4] - 2024年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是金华市首个该奖项获得者[4] - 目前公司由第二代接班人李振皓、李振宇分别担任副董事长与总经理[6] 科技创新与标准化 - 公司主导制定了ISO国际标准《中医药——灵芝》和《中医药——铁皮石斛》,已在十余个国家被采用[3] - 自主研发"四低一高"超音速低温气流破壁技术,首创"去壁"技术,解决传统破壁法的重金属污染与氧化问题[4] - 研发人员占比14.6%,外聘专家包括多名院士[4] - 2025年计划将物联网、基因技术、数字孪生与传统种植结合,打造"虚拟适种-现实优化"新场景[6] 产品与技术突破 - "仙芝1号"灵芝品种通过浙江省级审定,"仙斛2号"石斛品种有效成分多糖含量达58.7%[4] - 灵芝孢子粉行业唯一一条全自动高精度装量的自动化包装生产线,良品率从95.4%提升至98.5%[6] - 建立全周期质量追踪体系,实现上下游数据贯通和业务协同[6]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2025年冠名浙江省游泳队,通过体育营销实现品牌年轻化破圈[5] - 正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完成一期数字化平台建设,预计年底完成二期建设[6] - 目标将灵芝打造成千亿规模单品,成为灵芝产业全球标杆[3][7] 行业地位与愿景 - 中国灵芝与铁皮石斛行业上市第一股[2] - 推动产业标准化进程,改变国内中药材种植缺乏标准化的局面[3] - 愿景是与业内共同推进灵芝石斛产业进步,打造千亿规模单品[3]
记者探访澳门大学实验室:人工智能赋能中药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4-30 03:05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的情况,包括其成立时间、研究方向、目标及成果,强调中医药与先进技术结合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1][2] 实验室基本情况 - 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1] - 以中药质量为核心科学问题,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和现代化 [1] - 以中药质量的评价为研究方向,以中医药创新和国际发展为研究目标 [1] 实验室优势与意义 - 建在澳门,能吸纳国际理念和人才,推动中医药获更广泛认可 [1] 实验室设备与研究领域 - 有中药煎壶、捣药罐等传统容器和药物递送模拟器、胶囊填充机等设备 [1] - 探索重点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包括中药 + 人工智能(AI) [1] 技术应用成果 -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替代人工筛选,数十秒可完成过去需十年的百万计小分子筛选工作,该人工智能技术与内地一家企业合作 [1] 实验室重大突破 - 建立中药化学、质量分析、生物活性质量监督、安全质量检定、中药制药和中药质量评价等六个具有国际水平的关键技术平台 [2] 实验室愿景 - 通过高质量的中医药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作出贡献 [2]
深圳如何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AI与标准化成为热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07:12
政策支持与行业方向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以提升中药质量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深圳市政协专题调研"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提出深圳中医药发展优势在于创新,要立足大湾区并发挥对周边地区及国家的影响力 [1][4] 中医药与AI融合 - 深圳市中医院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开发脉象识别、舌象分析等智能模块,构建中医经典方剂知识库,推动"千人千方"精准医疗 [3] - 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实现全流程无纸化,AI语音控制、智能输液(0.1%误差)、无感体征监测(15秒预警)等"智慧生态网"覆盖全院 [3] - 宝安区中医院研发艾灸机器人,通过视觉识别算法精准定位穴位,实施5种古法灸法 [3] 跨界融合与生态构建 - 医卫界建议通过"中医药+AI"、"中医药+文旅康养"、"中医药+教育传播"激活消费新场景,推动文化传播 [4] - 深圳市中医院与华润三九等企业合作,推动中医药服务模式创新,如AI问诊、养生园文化传承、全生命周期管理 [1][3] 标准化建设与质量提升 - 中医药标准化建设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需解决理论体系、诊疗方法、中药材质量控制等标准化问题 [5] - 深圳市中医院连续六年获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监测A+评级(全国前5%),建议以该院和华润三九为引领,推动院内制剂标准化 [6] - 深圳市政协建议监管中药饮片质量,扶持院内制剂开发与成果转化,并引入港澳传统名剂产业化 [6] 效率提升与技术创新 - 深圳市中医院立体式物流传输网络效率较人工提升5倍,急诊物资2~3分钟送达,手术器械准备效率提高50% [3] - 深圳市中医院门诊至入院一站式办结仅需5分钟,全流程无纸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