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经济

搜索文档
从竞技场到“消费创新场”“产业升级场”“城市营销场”
南京日报· 2025-09-05 02:57
赛事经济对文旅消费的拉动作用 - "苏超"助推南京荣登暑期十大热门旅游城市榜首 在8月17日主场比赛期间整体文旅消费额环比上涨超10% 五星级酒店订单人次环比增长17% [1] - 南京推出"票根福利"活动 参与经营主体增至409家 通过票根经济将观赛人群转化为旅游客源 [2] - 紫清湖野生动物世界推出赛果联动门票定价 5.1元门票话题浏览量超500万 售票超5万张 实现外地客源精准引流 [2] 赛事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 - 2025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带来直接经济影响1.02亿元 对吃住行游购娱拉动效应达9646万元 媒体传播价值超12亿元 [3] - 南京浦口马拉松吸引近70万人次游客 带动全区综合消费额5.23亿元 [3] - "苏超"比赛期间南京整体文旅消费额环比上涨超10% 餐饮休闲玩乐消费额同步增长 [1] 传统产业借势升级与创新 - 金陵金箔集团设计"球迷票根"文创产品 通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箔锻制技艺提升赛事文化价值 [4] - 江苏高淳陶瓷推出融合足球元素的"苏超兄弟杯" 以陶瓷载体推动体育文化生活化传播 [4] - 溧水区开展农产品展销活动 富硒农产品 有机蔬菜 精品水果等特色产品获得市民集中关注与购买 [4] 科技企业参与赛事服务与产品验证 - 南大电子智慧型服务机器人创新研究院推出互动机器人"杜杜" 具备南京方言交互能力 [5] - 天创电子"天魁1号"人形机器人参与场馆电力保障 亿嘉和室外巡检机器人构建立体监控网络 [5] - 科控奇智能科技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实现空调按人流调节 照明分区控制 能量回收发电等功能 曾应用于杭州亚运会 [5] 赛事对城市形象与产业招商的提升 - 宝马全球信息技术研发中心落户南京 提及"苏超"赛事引发德国企业对南京的关注 [7] - 外国博主拉丁评价"苏超"现场管理到位 球员水平和比赛氛围获得国际认可 [6] - 南京推进文商旅体展融合发展 推动赛事经济由现象级热点向常态化发展转变 [7] 创新商业模式与全域消费激活 - 开辟观赛"第二现场" 栖霞古镇设置千人观赛屏与40个特色摊位 融合美食 农副产品与非遗传创 [3] - 乐队演出与市集活动结合 创造不输音乐节的氛围体验 延伸消费场景至街头巷尾 [2][3] - "跟着演出游南京"活动运行3个月市场反响良好 票根成为全域消费通行证 [2]
释放体育消费潜力“20条”来了,机构称未来赛事经济仍有较大空间
第一财经· 2025-09-05 02:08
体育产业板块市场表现 - 体育产业板块涨幅居前 华洋赛车 力盛体育 欧亚集团等4股涨停 金陵体育 康比特 康力源等跟涨 [1] - 华洋赛车涨幅达+29.98% 现价48.52元 夜光明涨幅+16.15% 现价24.59元 康比特涨幅+15.93% 现价24.31元 [2] - 力盛体育涨幅+10.02% 现价15.04元 欧亚集团涨幅+9.98% 现价17.08元 舒华体育涨幅+9.96% 现价10.49元 [2] 体育产业政策支持 - 国务院发布《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6项20条重点举措 [3] - 政策目标到2030年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 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3] - 具体措施包括扩大体育产品供给 丰富体育赛事活动 发展户外运动产业 培育冰雪经济 推动体育用品升级 [3] - 同时激发体育消费需求 拓展消费场景 举办消费活动 实施消费惠民举措 扩大消费群体 [3] 体育消费市场潜力 - 体育消费成为扩内需重要抓手 国常会指出发展体育产业是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 [3] - 2020年中国体育消费占收入比例约0.84% 与美英日韩等7个发达经济体平均0.85%相当 [4] - 但人均体育消费支出不到40美元 仅为主要发达国家均值的1/6 显示巨大增长空间 [4] - 中国体育赛事对GDP 就业拉动估算均在0.1%左右 约为欧美的1/5-1/4 未来赛事经济仍有较大空间 [4] 体育产业带动效应 - 各地体育赛事活动遍地开花 城乡居民体育消费需求旺盛 出现"村超""苏超"接续火爆等新现象 [4] - 体育赛事活动具有强溢出效应和辐射作用 能拉动交通 住宿 餐饮等诸多相关消费 [4] - 政策要求深化行业融合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体育数字化发展 强化产业要素支撑 [3]
赛事流量如何变成经济增量
经济日报· 2025-09-04 22:01
赛事经济核心发展态势 - 赛事需求推动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体育培训等产业向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带动产业能级提升[1] - 群众性体育赛事流量红利加速转化为经济增量,"苏超"凭借乘数效应和带动效应撬动江苏全域消费增长[1] - 从"村超"到城市马拉松,持续增长的赛事流量不断激活内需,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1] 赛事IP价值与商业开发 - 头部赛事IP市场价值持续走高,版权费、赞助金额屡创新高,衍生品、特许经营等精细化商业开发拓展盈利渠道[1] - 2024赛季中超联赛单赛季版权与赞助收入突破16亿元[1] - 杭州亚运会吉祥物及周边商品销售额突破7亿元,"苏超"赞助商百万级官方席位一秒售罄[1] 票根经济与消费辐射效应 - 门票作为流量入口带动关联消费杠杆,刺激餐饮、住宿、旅游、交通、购物等全链条消费[2] - 常州凭"苏超"第三轮票根免费开放全部A级景区,外地游客量单周增长43%[2] - 成都围绕世运会推出100个精品消费新场景,2024年1月至7月体育消费规模突破400亿元[2] 产业链重构与区域经济动能 - 赛事需求推动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体育培训等产业向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2] - "苏超"场馆扩容与智能化改造直接拉动建筑、安防、LED、音响设备订单增长逾30%[2] - "龙超联赛"串联广东佛山龙舟制造、水上表演等12个产业链,带动产业增收超3亿元[2] 文化赋能与地域特色开发 - 赛事经济需深挖地域文化,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4] - "苏超"根植于江苏城市文化,"村超"融合侗族大歌等原生态体验,"龙超联赛"依托民间竞技叠滘漂移[4] - 应立足本地历史、民俗、产业资源打造可体验、可传播、可消费的赛事符号[4] 跨界融合与产业协同 - 通过体育+文旅/商业、体育+城市形象、体育+健康生活等跨界融合创造复合型体验和消费场景[4] - "苏超"打造体育+文旅/商业嘉年华,成都世运会塑造体育+城市形象新地标,马拉松构建综合平台[4] - 打破产业壁垒可催生新业态、延长价值链,实现1+1>2的经济效益[4] 区域协调与差异化发展 - 需加强统筹规划弥合区域间赛事鸿沟,鼓励差异化、特色化赛事发展路径[4][5] - 推动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赛事经济新格局[5]
抖音生活服务:暑期酒旅团购订单同比增长46%,赛事游、非遗游火热
搜狐财经· 2025-09-03 08:49
核心观点 - 抖音生活服务发布《2025暑期城市文旅数据报告》显示暑期文旅消费显著增长 酒旅订单量和销售额均同比增长46% 滨海游和小城游表现突出 体育赛事、演唱会和非遗游成为消费新动力 [1][5][8][11] 酒旅业务表现 - 暑期抖音酒旅团购订单量和销售额均同比增长46% [1] - 酒店团购订单量环比增长71% 销售额环比增长82% [5] - 滨海和小城游需求旺盛 威海酒旅订单环比增长227% 日照123% 舟山106% 青岛100% 秦皇岛103% 张家口216% 阳江163% 承德139%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13% 宣城113% [14] 景区业务表现 - 景点团购订单量环比增长41% 销售额环比增长55% [5] - 热门景区包括开封万岁山武侠城、河南宝泉旅游区、北京环球度假区、河头老街·大唐百戏园、郑州海昌海洋公园、青岛极地海洋公园、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海合安苏州阳澄半岛乐园、郑州银基动物王国、南京牛首山文旅旅游区、贵阳市猴耳天坑、清远市古龙峡漂流 [5][18][19] - 十大热门旅游城市为上海、北京、杭州、郑州、成都、西安、重庆、秦皇岛、青岛、南京 [1][19] 体育赛事经济 - 苏超、汉超等体育赛事相关话题曝光超300亿次 [8][21] - "跟着苏超游江苏"活动带动江苏消费77亿元 同比增长48% [8][23] - 汉超揭幕赛期间武汉抖音团购消费环比增长55% [7][8] - 浙BA金华赛事带动相关商户团购销售额环比增长46% [7][8][24] - 赛事带动景区和美食消费 中华麋鹿园订单增长96% 中华恐龙园88% 花果山风景区35% [7][23] 演唱会经济 - 热门演唱会包括邓紫棋上海站、五月天北京站、张韶涵兰州站、小沈阳郑州站、华晨宇苏州站 [25][26][27] - 北京、上海、成都、南宁、南京成为抖音售票最多的演唱会之城 [8] - 宣售一体模式提升粉丝经济 五月天北京站曝光3000万次 带动团购1.3万单 华晨宇沈阳演唱会曝光3000万次 带动当地团购和酒店订单环比上涨20% 汪苏泷西安演唱会带动商家交易环比增长716% 定制餐饮单品5天卖出超6万份 张学友成都演唱会曝光500万次 订单超5000单 [29] 非遗游增长 - 非遗游相关内容同比增长121% [11][31] - 非遗酒旅团购订单量环比增长327% 销售额环比增长253% [11][32] - 热门非遗景区包括成都·千灯之夜、榆林·彩灯大世界、长沙千灯会、西安千灯会、温州芬妮特恩森林农场、乌鲁木齐·阿唛龙千灯之夜、2025沈阳之夜、七彩云南古滇度假区、邯郸广府古城千灯会、长沙光影奇幻夜 [11][33] 城市营销活动 - 北京"夏日美食节"带动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40% 销售额同比增长80% 吃喝玩乐日当天北京消费者下单超2亿元 [34] - "乐活上海"活动助力商家交易环比增长31% [35] - "来湖州过夏天"活动带动酒旅订单量同比增长122% 景区订单增长86% 酒店住宿订单增长158% [36] - "城市奔赴计划"带动文旅消费85亿元 话题播放量6.4亿次 [37] - "山海经过的夏天"活动带动81亿元北方避暑经济 [38] - "烟火城市"系列推动区域消费 成都商家销售突破6亿元 火锅消费增长52.7% 南方八城销售超40亿元 广佛销售近10亿元 重庆夜间交易额同比增长257% 累计支付13亿元 深圳带动深莞惠珠区域支付13亿元 [39][40] - "发现宝藏小城·有非遗"活动曝光超30亿次 助力18万商家增收151亿元 [41] 平台服务保障 - 推出"暑期安心保障"计划 包括"确认后无房必赔"和"入住不满意退"服务 [12][42] - 提供"不可抗力保障"和"7X24小时服务"等特色服务 [12][44]
2025暑期10大热门旅游城市出炉,“跟着苏超游江苏”带动江苏超77亿元消费
扬子晚报网· 2025-09-02 13:55
暑期文旅消费趋势 - 滨海游和小城游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00% 秦皇岛 威海 日照 承德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城市表现突出 [1] - 上海 北京 杭州 郑州 成都 西安 重庆 秦皇岛 青岛 南京入围十大热门旅游城市 [1] - 酒店团购订单量环比增长71% 销售额环比增长82% [4] - 景点团购订单量环比增长41% 销售额环比增长55% [4] 体育赛事经济效应 - 苏超和汉超等赛事相关话题曝光量超300亿次 [9] - "跟着苏超游江苏"活动带动江苏消费77亿元 同比增长48% [6][9] - 常州首胜带动当地周末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17倍 [6] - 武汉超级联赛揭幕赛期间 当地抖音团购消费环比增长55% [9] - 浙BA金华主场赛事带动商户团购销售额环比增长46% [9] 景区与美食消费增长 - 中华麋鹿园消费额环比增长96% 中华恐龙园增长88% [7] - 花果山风景区消费额环比增长31倍 狼山风景名胜区增长35% [7] - 扬州炒饭消费额环比增长259% 南京盐水鸭增长52% 徐州小龙虾增长41% [7] - 开封万岁山武侠城 河南宝泉旅游区 北京环球度假区等景区入围热门榜单 [4] 非遗旅游热潮 - 非遗游相关内容同比增长121% [11][13] - 非遗酒旅订单量环比增长327% 销售额环比增长253% [11][13] - 成都千灯之夜 榆林彩灯大世界 长沙千灯会等入围十大热门非遗景区 [12][13] 演唱会经济表现 - 邓紫棋上海演唱会 五月天北京演唱会 张韶涵兰州演唱会等受到欢迎 [10] - 北京 上海 成都 南宁 南京成为抖音售票量最高的演唱会城市 [10]
暑期文旅关键词:赛事经济、演唱会经济和亲子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2:32
暑期文旅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国内暑期旅游市场热度持续 文旅消费表现超预期[2] - 文旅消费是中国服务消费增长最活跃的领域[2] 热门旅游目的地 - 暑期热门旅游城市Top10为南京 成都 西安 北京 上海 重庆 长沙 广州 洛阳 昆明[2] - 北京位列暑期境内亲子游目的地TOP1[6] 文体活动对文旅消费的拉动作用 - 95.9%的苏超现场观众因观赛产生门票之外的延伸消费[3] - 北京上半年大型演出活动达102场 票房收入1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约13%和35%[4] - 五月天鸟巢演唱会连续13场吸引观众73万人次[4] - 时代少年团上海站演唱会线上直播吸引2.8亿用户观看[5] 亲子游市场表现 - 全国亲子酒店预订量同比猛涨80%[6] - 多地带有水上乐园的酒店预订量是去年的10倍还多[6] - 北京定制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倍[7] 文旅供给创新举措 - 三星堆博物馆推出夜场参观举措 入馆时间17:00 闭馆时间20:00[7] - 国内多家博物馆推出夜游举措[7] - 城市服务消费供给越来越丰富多元 包含文博游 打卡游 度假游等细分市场[2]
凭赛事票享景区、酒店、餐饮等折扣,济南将试点推广“票根经济”
齐鲁晚报网· 2025-09-02 10:26
体育产业发展机遇 - 济南市于2025年3月入选国家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 [3] - 体育局将联合金融机构开展促消费合作 设立体育消费金融补贴并试点推广"票根经济" [3] - 试点推广凭赛事票享受景区、酒店、商场、餐饮折扣的消费模式 [3] 赛事体系规划 - 计划举办国际马术场地障碍赛和济南冬季畅游泉水国际公开赛等国际赛事 [3] - 将承办2025济南(泉城)马拉松等国家级赛事 [3] - 组织济南市第一届运动会和第一届电子竞技运动会 [3] - 持续开展济南潮流体育运动会和"泉在济南全城热练"等群众性赛事活动 [3] 体旅融合发展战略 - 依托"山泉湖河城"资源禀赋发展冰雪、越野挑战、山地自行车等户外运动 [3] - 培育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体育研学线路 [3] - 争创户外运动示范基地和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3] - 扩大冰雪场地面积并试点冰雪消费一卡通 [3] - 通过冰雪嘉年华活动以"冷资源"带动文体旅商协同发展 [3]
常州机场暑运客流首破百万人次
中国民航网· 2025-09-02 05:03
暑运业绩表现 - 2025年暑运期间常州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05.3万人次,同比增长11.3%,创历史新高 [1] - 货邮吞吐量达3788.2吨,同比增长22.9% [1] - 7月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50万人次,8月增长至53.7万人次,连续刷新单月纪录 [3] - 7月27日单日客流首次超1.8万人次,8月日均客流超1.7万人次 [3] 航线网络拓展 - 新增乌鲁木齐、泉州、桂林、海拉尔等航线,加密长沙、厦门、成都、昆明、丽江及越南芽庄航班 [5] - 通达国内外40余座城市,形成"商务快线+旅游热线"协同发展布局 [5] 货运服务升级 - 升级"领鲜护航"服务,为小龙虾、六月黄等高货值产品设计舱位、运价、时效一体化方案 [6] - 持续提升货物运输效率 [6] 创新服务举措 - 联合飞猪、携程等OTA平台推出苏超赛事关联机票立减优惠,覆盖镇江、泰州等地居民 [7] - 针对开学季推出新生及父母机票直减活动,优化武进至机场专线并开通科教城直达服务 [7] - 上线多人联票优惠提升学生出行体验,计划开通常泰大桥至泰兴客运站直达班车 [7]
深圳海关畅通出口通道 助酒企抢抓“赛事经济”
深圳商报· 2025-09-01 06:36
行业趋势 - 全球啤酒消费需求因2025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和美洲杯等国际体育赛事激增 [1] - 深圳啤酒出口前7月达2.3万吨 价值8845万元人民币 [1] 公司运营 - 深圳青岛啤酒朝日有限公司获批免标出口1.2吨啤酒 采用境外规范标注"最佳赏味期限"替代生产批号 [1] - 海关确认企业需求符合《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第249号令第四十六条但书条款要求 [2] - 企业通过提交可追溯证明材料快速完成审核流程 保住客户订单 [1][2] 政策支持 - 深圳海关针对啤酒出口旺季开展政策宣讲 帮助企业掌握国外酒类标准 [2] - 实施"7×24小时"预约查验和出证服务 实现"即报即检、快速出证" [2] - 推广检验检疫证书"云签发"模式 使企业足不出户完成通关 整体效率提升30%以上 [2]
增速超10% 体育产业成国民经济中极具活力增长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9 00:15
行业政策导向 -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培育体育产业增长点并加快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通过增加体育产品供给和丰富赛事活动激发消费需求 [1] - 体育产业被定位为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 需调动市场力量提升经营主体活力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1] - 体育产业近5年年均增速超10% 赛事经济、户外产业和冰雪经济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1] 消费潜力与产业联动 -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与中等收入群体壮大形成巨大体育消费潜力 需通过降低消费门槛和创新模式转化潜在需求 [2] - 体育产业具有强大融合力 能带动制造业、服务业、文化、旅游、健康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并优化产业结构 [1][2] 体育制造业发展现状 - 体育用品制造业年产值规模达1.47万亿元 占体育产业总规模40% 生产企业超6.3万家 [3] - 形成覆盖竞技体育、群众健身和康复训练的15大类产品体系 冰雪装备实现全场景覆盖 [3] - 2024年体育用品出口额284亿美元 同比增长6.8% 产品进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 [3]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城市足球篮球联赛带动经济增量 赛事经济能整合场地设施、装备制造和健身休闲等业态 [4] - 马拉松赛事显著拓宽跑步类鞋服市场规模 国货潮品销量实现快速增长 [4] - 区域合作办赛成为新趋势 长三角体育产业规模1.5万亿元占全国超40% [5] 区域发展格局 - 京津冀发挥冬奥会长尾效应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 [5] - 粤港澳大湾区利用"十五运"契机推动三地通关便利化和体育湾区建设 [5] - 体育产业空间集聚趋势显著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重要载体空间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