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机器人

搜索文档
会通股份,长碳链尼龙成“爆款”,并开发出机器人用高性能PEEK、碳纤维增强材料
DT新材料· 2025-09-01 16:0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21亿元,同比增长10.63%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10.19% [2][3]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39.03%,以泰国基地为起点辐射东南亚市场并进军欧美及中东非地区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95亿元,同比微增0.28% [3] 细分业务增长驱动 - 新能源汽车子系统配套材料、轻型电动车结构件及充电桩耐高温材料需求放量增长 [2] - 细分市场领域收入同比增长48.77%,高温尼龙材料应用于消费电子及新能源充电桩 [3] - 特种材料子公司收入同比增长60.51%,长碳链尼龙材料应用于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家电产品 [4] - 长碳链尼龙粉末材料替代进口,应用于洗碗机等家电产品 [4] 新兴领域技术布局 - 开发长碳链尼龙阻燃波纹管材料解决方案,应用于机器人管线材料 [4] - 针对AI数据服务器液冷系统推出长碳链尼龙管路及管接头解决方案 [4] - 在机器人领域开发高刚性碳纤维增强材料、高性能PEEK材料及连续纤维复合材料 [5] - 围绕"柔性皮肤"开发注塑表皮及高硅含量食品级弹性体材料 [5] - 在低空经济领域开发轻量化PC材料及超高模量碳纤增强复合材料 [6] 产业链整合与产能扩张 - 在华东、华南区域与上游PCR企业合资建立生产基地,打通消费品全产业链 [4] - 增资会峰环境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年产能5万吨PCR材料 [5] - 合资建立广东钟银塑料有限公司,年产能10万吨PCR材料 [5] - 联合车企及拆解厂打造"Car To Car"循环模式,实现端到端原级循环利用 [5] 行业会议参与 - 公司研发总监将出席2025年9月11-12日安徽合肥举办的具身机器人论坛 [7][8] - 会议聚焦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材料机遇 [12] - 公司被列为会议特别鸣谢单位,作为科创板首家改性材料上市公司 [13]
百亿汽车零部件龙头,PEEK大动作!
DT新材料· 2025-09-01 16:03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引领高分子材料发展 - 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无人机、机器人、5G/6G通信、人工智能和AI驱动高分子材料新机遇 [1][24][25] - 2025年高分子产业年会聚焦政策发展、市场分析、投融资、供应链和AI赋能 [24][25] - 特种工程塑料、新能源高分子、智能制造等创新材料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24][25] PEEK材料成为热门投资领域 - PEEK材料横跨低空经济、具身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热门领域 [3][9] - 国恩布局、富春染织跨界、君华股份启动IPO显示行业关注度提升 [2][3] - 碳纤维增强PEEK可用于无人机框架、低空飞行汽车轻质结构部件 [9] 宁波华翔战略布局PEEK材料 - 公司投资设立宁波峰梅匹意克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持股30% [3][4] - 实际控制人周晓峰通过峰梅化学(60%)和峰梅匹科(10%)共同控股 [4] - 峰梅化学第一期项目占地53亩,总投资3.7亿元,年产能5万吨胶粘剂及涂料产品 [5] - 第二期项目规划占地41亩,2026年初投产,新增年产能7万吨,总产能将达15万吨 [5] 宁波华翔业务表现与转型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28.79亿元,同比增长10.89% [6][7] - 归母净利润-3.74亿元,同比下降169.84%,主要因欧洲业务剥离产生非经常性损失10.20亿元 [6] - 公司以1欧元出售宁波华翔欧洲公司,包括德国、罗马尼亚和英国共6家公司 [6] - 内饰件产品收入69.40亿元,同比增长22.62%,毛利率15.13% [7] - 外饰件收入23.26亿元,同比增长0.14%,毛利率12.46% [7] - 金属件收入22.77亿元,同比增长2.05%,毛利率12.96% [7] - 电子件收入10.67亿元,同比下降2.57%,毛利率27.35% [7] 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 - 公司明确"应用解决方案+硬件解决方案"双轮驱动战略 [8] - 子公司宁波华翔启源科技聚焦机器人本体轻量化、总成装配与核心零部件开发制造 [8] - 上海临港全尺寸双足机器人总成工厂开始批量供货 [8] - 与上海智元(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合资公司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 [8] - 宁波具身智能产业基地正式运营,探索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轻量化领域 [8] PEEK材料应用前景 - 在汽车领域可用于发动机内罩、轴承、制动、ABS阀、离合器等轻量化零部件 [9] - 在人形机器人方面应用于关节、轴承、齿轮等部件,满足轻量化、高强度要求 [9] - 目前PEEK需求尚未爆发式增长,卡位布局时机合适 [10] 行业会议与平台支持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9月11-12日在安徽合肥举办 [15][19][20] - 主办单位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 [14][18] - 支持单位包括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浙江省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等 [14][18] - 设置创新材料、应用专场,包括第十届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大会 [24][25]
新和成,净利大涨63.5%,PPS量价齐升,适时推进剩余8000吨项目
DT新材料· 2025-09-01 16:0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1.0亿元 同比增长12.8% 归母净利润36.0亿元 同比增长63.5% [2]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56.6亿元 同比增长5.9% 归母净利润17.2亿元 同比增长29.1%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36.8亿元 同比增长70.5% 经营现金流净额32.43亿元 同比增长51.65% [2] 业务板块表现 - 医药化工板块收入100.16亿元 占比90.23% 同比增长10.34% [2] - 营养品业务收入71.99亿元 占比64.86% 毛利率47.79% 同比上升11.93个百分点 [3][4] - 香精香料业务收入21.05亿元 占比18.96% 毛利率54.01% 同比上升4.32个百分点 [3][4] - 新材料业务收入10.38亿元 占比9.35% 同比增长43.75% [4] 产品与战略布局 - PPS产品量价齐升 计划推进8000吨扩建项目 [4] - 黑龙江基地布局生物发酵产品 包括维生素C、辅酶Q10、氨基酸类产品 [4] - 未来几年投资重点在新材料板块 包括天津尼龙新材料项目和HA项目 [4] 项目建设进展 - 18万吨/年液体蛋氨酸项目已投入试生产 计划9月初停产检修3-4周 [5] - 天津尼龙新材料项目完成合规审批 预计2027年投产 [5] 行业会议信息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9月10-12日在合肥举办 聚焦AI、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材料机遇 [8][9] - 设置七大专题论坛包括工程塑料创新大会、新能源汽车材料论坛等 [14][17][19][21][22][23][27] - 会议设置科研成果展示区、产品设备展区和获奖企业专区 [14]
奕东电子(301123) - 301123奕东电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8
2025-09-01 13:1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09亿元,同比增长27.77%,创历史同期新高 [3] -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环比扭亏为盈 [3]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IO高速通讯连接器产品快速增长,OSFP 112G/224G、OverPass 224G等产品大批量交货 [3] - 光模块CAGE连接器组件销售规模大幅增加 [3] - 承接国内外头部客户Overpass系列224G、双层OSFP 224G等新产品开发 [3] - 配合头部连接器厂商研发PCIe Gen6/Gen7、BiPass系列连接器核心部件 [3] - AI计算芯片液冷散热结构件批量出货,为完全增量业务 [3] - FPC/CCS产品进入AI智能终端、全景相机、无人机领域,小米AI眼镜FPC量产 [4] - 新能源电池管理系统FPC/CCS领域产能快速释放 [4] 液冷业务发展 - 2022年底开始新能源汽车IGBT散热板业务,2023年建产线投产 [5] - 2024年进入AI算力服务器液冷散热领域,与IGBT产线共用 [5] - 2025年实现液冷板组件批量出货 [5] - 具备模具设计制造、精密加工、表面处理(电镀/蚀刻)等一体化能力 [6] - 处于新客户拓展和产能扩充阶段,重点投入焊接、组装产线 [6] 技术趋势与布局 - IO连接器液冷化是AI算力基础设施必然趋势 [6] - 1.6T光模块因功耗要求强制采用液冷 [6] - 800G光模块结合液冷可提升散热效率并降低能耗 [6] - 公司拥有20年光模块CAGE制造经验,服务头部客户 [7] - 通过"连接器+散热"协同设计推进液冷CAGE方案量产 [7] 新兴应用领域拓展 - 配合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头部客户开发多款FPC产品 [8] - FPC产品应用于全景相机(已批量出货)和无人机项目 [8] - AI眼镜FPC产品批量交付,延伸至其他AI智能终端 [8] - 拓展OLED显示、折叠屏、车载显示屏FPC应用 [8] 核心竞争优势 - 具备全产业链精密电子零组件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 [9] - 客户优质,基础制造及工艺能力全面 [9] - 多业务板块在技术、生产和市场上协同发展 [9] - 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和多元产品矩阵 [9]
玉禾田:公司与智元机器人携手合作
证券日报· 2025-09-01 09:41
公司战略合作与产业布局 - 公司与智元机器人携手合作 于深圳大湾区落地具身机器人数据采集和训练中心 [2] - 合作聚焦具身机器人在清扫保洁和环卫清洁等特定场景应用的训练 [2] - 公司布局建设兰州智能装备工业园 锚定智慧环卫装备及具身机器人产业生态 [2] 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 - 推动智能装备在清扫保洁 环卫清洁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与技术迭代 [2] - 通过聚合产业内企业推动智能装备产业生态发展 [2]
玉禾田:公司与智元机器人合作在深圳大湾区落地具身机器人数据采集和训练中心
新浪财经· 2025-09-01 00:51
公司战略合作 - 公司与智元机器人携手合作在深圳大湾区落地具身机器人数据采集和训练中心 [1] - 合作聚焦具身机器人在清扫保洁和环卫清洁等特定场景应用的训练 [1] 产业生态布局 - 兰州智能装备工业园锚定智慧环卫装备及具身机器人产业生态 [1] - 聚合产业内企业推动智能装备在清扫保洁、环卫清洁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与技术迭代 [1]
阿科力,环烯烃共聚物(COC)首单签约
DT新材料· 2025-08-31 16:04
阿科力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与参股公司无锡大诚高新材料签署环烯烃共聚物(COC)购销合同 合同金额260万元人民币 产品分4批于2025年9月至12月交付医药级粒料[2] - 国内COC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公司定价参考进口同类产品售价 结合生产成本 市场开拓及合理利润等因素 交易价格公允[2] - 千吨级高透光材料(COC)生产线完成试生产进入正式生产阶段 已联系药用包材 光学镜头等领域客户送样测试[5] 行业市场数据 - 全球COC/COP产能集中:瑞翁公司47,600吨 宝理塑料35,000吨 三井化学6,400吨 日本合成橡胶5,000吨[3] - 华安证券预测2025年国内COC/COP需求达4.5万吨 年复合增长率(CAGR)18.9%[3] 公司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395.81万元 同比下降11.63%[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1.12万元 同比下降367.84%[3][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608.81万元 同比下降606.92%[6] - 脂肪胺产品平均售价13,902.16元/吨 同比下降8.6% 光学材料平均售价33,779.07元/吨 同比上升13.04%[7] 业务战略调整 - 聚醚胺产品在风电领域竞争激烈 销量与单价同比下降 毛利率持续低位[3] - 公司积极开拓聚醚胺国际市场 加强油气领域销售 推进小品种聚醚胺市场推广[5] - 光学材料产品(丙烯酸异冰片酯等)凭借光泽感 高硬度优势 持续扩大汽车涂料领域市场份额[5] - 潜江聚醚胺 高耐热树脂等项目即将进入试生产阶段[5] 行业会议信息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于9月10-12日在合肥举办 聚焦AI 具身机器人 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材料机遇[9][13] - 会议涵盖工程塑料 电磁复合材料 新能源汽车材料等七大专题论坛[13][15][20][25] - 主办方为DT新材料 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等机构[10][36]
倒计10天!400+名单发布:中石化/中石油/巴斯夫/万华/金发/赢创/会通/道恩/LG化学/东丽/旭化成/中化/岚图/沃飞
DT新材料· 2025-08-31 16:04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暨"新塑奖"评选 9月10-12日 安徽·合肥 全球化工产业正处于深刻变革的浪潮中,焦虑、迷茫又充满希望是许多企业的真实状态,下一步究竟 应该往哪走?我们认为,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将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立足全球视野,邀请国际领先企业、代表性产业化专家、政府、园区、资 本、协会和联盟等产业链上下游,共探 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新能 源、数据中心和新一代通信等新兴产业的材料、技术、装备新机遇。 主办单位: 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 大会主席: 蹇锡高,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 协办单位: 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浙江校友会 支持单位: 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安徽省复合材料工业协会 浙江省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北京化工大学新材料校友会 中国科学院大学新材料校友联合会 专家顾问团: 刘孝波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杨 杰 ,四川大学教授/博导,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 王贵宾 ,吉林大学教授,吉林省长白山学者 滕 超 ,深圳职业 ...
东土科技(300353):业绩暂时承压 订单增长有望带动后续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8-30 07: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90亿元,同比下降7.13%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8880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9313万元略有收窄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1.01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10亿元小幅改善 [1] - 第二季度营收2.50亿元,同比下降12.01%,但环比大幅增长78.50% [1] 分业务营收表现 - 工业网络通信业务营收2.69亿元,同比下降1.39%,毛利率下滑5.97个百分点,主因大客户定制类交换机收入占比提升 [2] - 智能控制器及解决方案收入0.78亿元,同比下降22.99%,受部分订单交付延迟影响 [2] - 工业操作系统及软件服务收入0.43亿元,同比下降6.16%,但毛利率大幅提升11.56个百分点至78.21%,受益于授权费收入占比增加 [2] 订单与行业进展 - 半年度订单同比增长72.35%,为后续营收改善提供支撑 [2] - 在半导体、具身机器人、流程工业等关键领域取得合作进展 [2] - 工业AI产品在半导体、智能塔机、智能交通行业实现多个标杆案例落地 [4] 机器人领域突破 - 发布"鸿道"具身机器人操作系统,采用大脑与小脑融合方案,解决传统系统高功耗、短续航痛点 [3] - 通过虚拟化技术整合算力,以一体化架构替代分散堆叠,提升智能决策与运动控制协同性 [3] - 与海光信息合作推进芯片层到系统层全栈国产化方案,部分生态厂商已启动适配工作 [3] 技术研发与产品落地 - 聚焦海光、飞腾、瑞芯微等国产化CPU方案,完成MaVIEW控制软件开发平台适配升级 [4] - Intewell操作系统深度融合,推动Newpre5400、Newpre2310等核心产品落地应用 [4]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下调2025-2027年EPS预测至0.10/0.19/0.30元,下调幅度分别为23%/17%/9% [5] - 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稀缺性给予估值溢价,按2025年14倍PS测算,目标价调整为25.61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