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微视频丨绿水青山间的壮丽答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5 00:02
一个小山村如同一扇窗,映射出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邃思考。他指出:"生态保护这是国 家的一个战略性的考虑,中国要发展,我们一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起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8年5月,党中央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想。多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全党全社会形成高度共识,中国开启了全球最大规模的 生态行动。 今日中国,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乐章,在中华大地恢弘奏响。 安且吉兮,浙江安吉自古就承载了美好的祈愿。 20年前,发轫于这里的一个理念,对中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 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这一充满前瞻性的思想引领下,余村人努力修复生态,恢复了绿水青山,敲开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大 门,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
河南日报· 2025-08-14 10:36
有关省级领导同志出席。省直及中央驻豫有关单位、省管有关企业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记者 刘婵 张笑闻) 刘宁强调,要抓实重点任务,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 动的关系,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全面向好。要聚焦重大战略,加快建设幸福河湖,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着力抓好淮河等重点流域生态保护 治理。要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多措并举治理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要优化发展方式,加快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生活方式绿色化,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要注重系统治理,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实施生态修 复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要坚持生态为民,加快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城乡 人居环境。要深化改革创新,强化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监测能力、应急管理,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刘宁要求,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过程,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统筹协调,创新工作举措,严格监管执法,强化 ...
刘非赴临安区调研
杭州日报· 2025-08-14 02:54
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 强调保护浙西生态安全屏障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 [1] - 检查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要求新建工业污水处理设施符合国家和省标准 确保符合项目排放要求 [2] - 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为契机 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 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践 [1]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打造青山湖科技城为城西科创大走廊先进制造业中心 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发挥科创平台矩阵作用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未来产业布局建设 [2] - 提高重点产业集聚度 建设临安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2] 区域发展与产业培育 - 做大雷笋 民宿等特色产业 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1] - 统筹强城 兴村 融合三篇文章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联通 打造天目山宝区域品牌 [3] - 加快旅游产品 场景 模式创新 拓宽农民增收路径 [3] 企业发展与品牌建设 - 勉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 坚定走品牌化 高端化 绿色化发展之路 努力成为世界一流叉车企业 [2]
跨越山海的中国贡献——“两山”理念启迪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新华社· 2025-08-13 15:38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国际纵横谈丨跨越山海的中国贡献——"两山"理念启迪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新华社记者张代蕾 葛晨 这是蕴含东方智慧与实践伟力的科学论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考察湖州市安吉县余村,首次 提出"两山"理念。 20年来,"两山"理念不断凝聚共识,推动中国以敢为人先的绿色创新实践,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 奇迹和发展奇迹。这一理念正跨越山海,走向世界,助力广大发展中国家走上绿色发展之路,携手书写 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科学理念指引发展之路 冈比亚资深媒体人拉萨纳·通卡拉多次到访中国,今年第一次来到安吉余村。此番实地探访"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让他对眼前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中国农村面貌有了更深的理解和 思考。 "正是在这里,20年前,习近平主席同当地村干部围坐一起,称赞他们作出了不起的重要决定—— 停止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去寻求发展。"通卡拉说,"此后,整个村庄一步步成长为如今以绿色产业为基础 的生态中心。" 在和通卡拉交流的过程中,人们回忆起当年"泥沙满地、尘土漫天"的情景和决定关停矿山、水泥厂 的艰难。尤为难忘的是,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 ...
国际纵横谈丨跨越山海的中国贡献——“两山”理念启迪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新华网· 2025-08-13 15:20
科学理念指引发展之路 - "两山"理念于2005年8月15日由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湖州市安吉县余村首次提出,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 - 该理念推动中国以绿色创新实践创造了生态奇迹和发展奇迹,并走向世界助力发展中国家绿色发展 [1] - 冈比亚媒体人通卡拉实地探访余村后,深刻理解到该理念如何将生态破坏的村庄转变为以绿色产业为基础的生态中心 [2] - 哈萨克斯坦研究员叶西莫娃在2013年首次听到习近平主席在海外阐述"两山"理念,认为其体现了对人类生态文明与发展问题的深邃思考 [2][3] 理念的国际传播与影响 - 习近平主席在G20杭州峰会、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达沃斯论坛等国际场合多次阐述"两山"理念 [3]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安诺生称赞该理念"启迪心灵",匈牙利国会副主席伊什特万评价其"高瞻远瞩、深入人心" [3] - 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柯布认为该理念跳出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的传统框架 [4] -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索尔海姆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送给全世界的珍贵礼物" [5] 实践案例与项目落地 - 中国援毛里塔尼亚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引入菌草技术,帮助当地实现稳定收入和生态恢复 [5] - 菌草技术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扎根,推动当地减贫和可持续发展 [5] - 中企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通过绿色施工方法保护当地生态 [6] - 中企投建的波黑伊沃维克风电项目年发电量2.59亿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4万吨 [6] 全球绿色转型贡献 - 中国援助的"非洲光带"项目将为乍得、布隆迪等非洲国家至少5万户无电贫困家庭提供光伏电力 [8][9] - 中国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优势和市场优势助力发展中国家绿色转型 [9] - 世界经济论坛专家瓦格纳认为中国已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 [9] - 中国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将绿色发展纳入全球发展倡议重点领域 [9] 国际合作与未来展望 - 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卢琦因防治荒漠化贡献获2024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7] - 埃及生态学家阿拉姆学习中国农业废弃物回收管理技术,认为中国为全球贡献了全新思路 [7] - 肯尼亚学者阿德希尔指出中国资本、技术和知识助力非洲推动碳中和进程 [10] - 美国学者里夫金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代表着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范式转变 [10]
任平:从“两山”理念与实践看中国与世界
人民日报· 2025-08-13 02:53
绿色低碳发展 - 中国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1] - 中国贡献全球1/4新增绿色面积,成为"增绿"最快最多的国家 [1] - 2024年太湖水质历史性恢复到Ⅲ类,体现绿色生产力发展成效 [5] 新能源产业链发展 - 江苏锚定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5] - 上海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加快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 [5] - 经济大省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 [5] 生态保护实践 - 长江经济带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体现生态优先理念 [4] - 青海持续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藏成为生态环境最好地区之一 [4] - 新安江通过生态补偿机制、联合执法等实现从生态危机到绿色典范的蜕变 [7] 国际合作与影响 - "一带一路"重点项目钱凯港采用绿色工艺,噪声粉尘污染降低40%,节水超25% [11] - 中国成立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制定绿色投资原则,为共建国家提供绿色机遇 [11] -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模式被国际认为是有远见的替代方案,引领全球生态文明转型 [10][11]
重磅评论:任平 | 从“两山”理念与实践看中国与世界
人民日报· 2025-08-13 02:14
从"两山"理念与实践看中国与世界 绿色低碳发展,塑造中国、影响世界。 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2005年的这一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县余村考察,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引领之江大 地发生绿色蝶变。 在新时代实践中,这一重要理念升华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指引美丽中国建设不断迈出新步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 供宝贵范例。 前不久,《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出版发行。这一重要著作,全面呈现了新时代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系统反映 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科学体系和原创性贡献。 转自:人民日报评论 今天,中国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以贡献全球1/4新增绿色面积成为"增绿"最快最多 的国家,是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 任 平 (一) 今年上半年,"稳中有进"的中国经济成绩单,引发外界"超预期增长"评价。"稳"在实体经济底盘稳固,"进"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时代以来,中国经 济在风雨砥砺中不断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更加鲜明。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
以“共生”观念推动生物多样性治理|生物多样性治理系列解读②
中国环境报· 2025-08-13 00:14
生态文明思想核心内涵 - 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哲学观 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将自然视为与人类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1][2] - 创新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观 揭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2] - 倡导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系统观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法治观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全球观[2] 生态治理实践路径 -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5] -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加速淘汰高能耗高污染落后产能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6] -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 强化三北防护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6] 传统文化生态智慧 - 吸收《孟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 《荀子》草木荣华时斧斤不入山林等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2] - 继承《礼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老子》人法地道法自然等朴素生态伦理思想[2] 共生理论框架 - 共生概念涵盖人与人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领域 衍生共生政治学 共生经济学 共生社会学 共生生态学等新兴学科[3] - 现代共生概念包含关系性 行动性 伦理性 社会性四个维度 强调关系性原则和舍弃个体主义及人类中心主义[4]
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20年座谈会在安吉召开
杭州日报· 2025-08-12 02:49
孙金龙指出,20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标 志性观点和代表性论断,带来了执政理念的深刻转变,成为"两个结合"的结晶和典范,是推进中国式现 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新时代以来,我国坚定不移走生产发 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十五五"时期是美丽中 国建设承上启下、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关键时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 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美 丽中国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生态环境部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继续支持浙江推进绿 色低碳发展,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生态省。 座谈会前,王浩、孙金龙前往安吉县余村,出席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提出20年浙江主题展开幕式,共同启动开展并参观展览。 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金南,第十四届 ...
从溯源到实践:浸润人心的文化力量
杭州日报· 2025-08-11 02:28
文化工程建设 -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实施20年 已出版百余部专著 承担4个重大项目及84项子课题 填补多项学术空白[2] - 南宋史研究中心出版50卷《南宋史研究丛书》 改变宋史研究"重北轻南"格局 助力杭州成为全球南宋史研究中心[2] - 贺知章文化IP系统打造 连续举办文化节 编撰出版相关书籍 开发主题文创 提升文化影响力[3] 文化标识培育 - 宋韵文化入选首批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 上城区作为宋韵文化核心区域推动文化可观可感融入生活[3] - 西子廊桥"文艺赋美"盲盒音乐会登上央媒 探索文化+路径 让文化气韵流动 提升游客体验[3] - 跨湖桥遗址八千年独木舟文化保护 贺知章研究会成立 形成传承研究合力[3] 文化经济融合 - 传统文化与经济结合打开新空间 从悟空一棒到水袖一挥 从西湖一景到村咖一杯[4] - 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建议建设数字文化创新基地 培育文化科技项目 打造融合消费场景[4] - 培育文化科技跨界人才 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科技产业集群[4] 生态文明实践 - 安吉余村案例展示"两山"理念实践 杭州市入选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 无废指数连续3年全省第一[5] - 文化特派员制度全国首创 专业人才下沉乡村 开展文艺活动 挖掘文化遗产 激活乡村文化活力[5] - 文化特派员将优质文化资源引入乡村 满足群众精神需求 缩小城乡文化差距 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5] 公共文化服务 - 20年来各类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形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6] - 杭州图书馆打造"一键借阅"平台 实现全市公共图书馆系统线上可借 书店可借及数字阅读[6] - 创建银龄友好和视障阅读空间 提供无差别服务 讲好西湖传说 活化馆藏古籍[6] 基层文化阵地 - 社区文化家园作为基层小阵地发挥大作用 提供丰富文化活动与精神滋养[7] - 天新社区以"汇・新三馆"为载体 为居民提供文化活动场所 促进社区和谐[7] 文化教育融合 - 浙江中医药大学创作中医药主题舞台艺术作品 大型原创话剧《大医精诚・寻找孙思邈》推动文化多元传播[8] - 中医药文化校园浸润 青年学子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文化精髓 探索中医药特色美育创新路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