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分红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已斥资5.57亿元回购股份,东方证券累计回购2.4亿元;今年来基金累计分红近900亿元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00:30
券商回购动态 - 国泰海通累计回购3248 84万股A股股份 占总股本0 1843% 回购价格区间16 49-17 97元/股 累计支付5 57亿元 [1] - 东方证券累计回购2562 45万股A股股份 占总股本0 3016% 累计支付2 4亿元 [1] - 券商股大规模回购显示公司对自身价值的信心 可能引发行业估值重塑 [1] 新基金发行情况 - 本周36只新基金首发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如工银泓裕回报等成为市场焦点 [2] - 2025年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超4100亿份 股票型基金占比39 93%达1663 41亿份 债券型基金占比下降 [2] - 股票型基金发行占比提升可能带来增量资金 基金管理及股市相关板块受关注 [2] 券商高管变动 - 诚通证券公开招聘1名总经理和1名副总经理 设置严格任职门槛 [3] - 2025年初曾计划招聘副总经理和合规总监 目前合规总监已履职 副总经理职位仍空缺 [3] - 国有金融企业高管选拔高标准可能引发行业对团队稳定性的关注 [3] 基金分红趋势 - 2025年公募基金累计分红889亿元 为去年同期1 4倍 创近三年新高 [4] - 权益类基金分红额达去年同期7倍 分红次数超2500次 [4] - 公募行业转向"定期分红+超额收益分配"模式 优化投资者回报体验 [4]
今年来基金累计分红近900亿元 创近三年同期新高
上海证券报· 2025-06-04 19:18
基金分红情况 - 今年以来基金分红总额达889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4倍,创近三年同期新高 [1] - 分红次数超过2500次 [1] - 权益类基金分红额是去年同期的近7倍 [1] 权益类基金分红特点 - 华夏沪深300ETF以26.83亿元成为今年以来分红金额最高的基金,嘉实沪深300ETF以24.35亿元排名第二 [1] - 分红超10亿元的基金多为ETF产品,如易方达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等 [1] - ETF分红金额占权益类基金的70% [2] - 20只ETF(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分红5次及以上 [2] 基金公司分红策略 - 加大分红力度成为众多基金公司的共识,公募基金改革强调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 [1] - 基金管理人有望继续积极分红以增强投资者体验与黏性 [1] - 行业可能更多采用"定期分红+超额收益分配"相结合的分红模式 [1][2] 绩优基金分红表现 - 截至5月末,逾八成今年已分红的权益类基金近一年收益为正 [2] - 分红超5亿元的易方达科讯混合、大成策略回报混合近一年回报分别为13%、14% [2] - 长信金利趋势混合、博时智选量化多因子股票、景顺长城公司治理混合等绩优基金今年也积极分红 [2] ETF市场发展 - ETF产品因投资门槛低、费率低且投资体验较好,吸金效应显著 [2] - ETF规模与市场接受度提升,普惠金融本质愈发显现 [2]
今年以来基金分红总金额925.81亿元,同比增39.44%
快讯· 2025-06-02 01:46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日,今年以来基金宣布分红或实施分红数量达到2875次,其中已实施分红基 金共分红2621次,涉及1915只基金,与之相比,去年同期1655只基金合计分红2123次,分红总额从 663.96亿元增至925.81亿元,增幅为39.44%。1915只参与分红的基金中,债券型基金有1545只,占比 80.68%,股票型基金有149只,占比7.78%。(证券时报) ...
超900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6-01 10:36
公募基金分红概况 - 今年前5月公募基金累计分红923.36亿元,同比增长40.06% [1][2] - 参与分红基金数量达1871只,同比增长17.38% [2] - 债券型基金分红702.61亿元,占比76%,其中中长期纯债基金贡献527.63亿元 [1][4] - 权益类基金分红234.55亿元,指数基金占190.57亿元(占权益类81%) [4] 头部产品与公司表现 - 单只产品分红TOP3:华夏沪深300ETF(26.83亿元)、嘉实沪深300ETF(24.61亿元)、中银丰和定期开放(20.03亿元) [2] - 分红次数最多产品:合煦智远嘉悦利率债A(8次)、湘财鑫睿C(7次) [3] - 基金公司分红产品数量TOP3:博时基金(108只)、广发基金(81只)、易方达基金(78只) [3] 分红结构特征 - 被动指数型基金分红总额超190亿元,占比超20%,宽基ETF如沪深300ETF、中证500ETF分红突出 [1][4] - 债券型基金因利息收入稳定、债券牛市行情成为分红主力,中长期纯债占主导 [4] - 政策引导下宽基ETF分红积极性提升,A股上市公司分红增长为指数基金提供来源 [5] 市场影响与动因 - 分红增长反映基金盈利能力增强及市场环境改善,为投资者提供现金流和风险缓冲 [2] - 分红有助于控制基金规模,避免管理效率下降 [2] - 指数基金通过跟踪成份股分红获得收益,与A股分红趋势形成联动 [5]
[5月29日]指数估值数据(全球股市大涨;A股是分红市还是融资市;红利估值表更新;指数日报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05-29 13:56
市场表现 - 大盘整体上涨,接近4.9星级水平 [1] - 中小盘股上涨弹性更大,成长风格普遍上涨 [2][3] - 科技、医药医疗领涨,创新药表现突出 [4] - 港股整体上涨,科技股领涨 [5] 盈利复苏 - 一季度A股港股盈利恢复增长,科技股、医药股同比增长明显 [6][7] - 其他领域后续有望迎来盈利复苏阶段 [8] 关税影响 - 美国联邦法院阻止特朗普关税政策生效,缓解全球股票市场压力 [9][10] - 全球股票市场已基本收复4月初跌幅 [11] - 特朗普政策仍为不稳定因素 [12] A股分红与融资 - A股分红比例从30-40%提升至40-50% [16][17] - 2024年A股分红总额创历史新高,达2.4万亿 [18] - 分红频率提升,部分公司尝试按季度分红 [19] - 2024年新股IPO融资仅673亿,总融资额2880亿 [21][22] - A股从融资市转向分红市,2025年分红规模预计继续增长 [24][25][28] 基金分红 - 定期分红型基金数量及规模增长显著 [36] - 2025年初至5月中旬,基金分红总额同比增长40% [39] - 债券基金和红利型股票基金为分红主力 [40][41] 红利指数与基金 - 红利类指数估值表显示上证红利、中证红利等指数盈利收益率超10% [42] - 定期分红基金如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联接A近两年分红52.8次 [43] 指数日报 - 沪深300、中证500、中证A500指数日报更新,提供行情走势及估值数据 [44][45] - 指数日报涵盖规则、行业、历史估值等信息 [47][48] 债券市场 - 中证短融、同业存单AAA等债券指数到期收益率在1.7%-1.78%区间 [58] - 30年期国债近1年收益率达14.19%,但最大回撤-16.37% [58]
[5月15日]指数估值数据(红利指数上涨能持续吗;红利专题估值表更新;指数日报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05-15 13:55
市场表现 - 大盘整体下跌 收盘仍处于5星级水平 [1] - 各规模板块普跌 小盘股跌幅相对较大 [2][3] - 成长风格(-)表现弱于价值风格(-) [4] - 港股同步调整但跌幅较温和 科技股财报显示盈利增长良好 [5][6] 红利指数分析 历史表现 - 2018年低估后 2019-2021年成长风格牛市期间中证全指+80% 红利指数仅微涨跑输大盘 [8][9][10] - 2022-2024年显著走强 中证红利指数2004-2024年从1000点→5581点(年化8.9%) 含分红达11105点(年化12.7%) [11][12] - 长期收益构成:8-9%指数增长+3-4%股息率 估值对20年维度影响有限 [14][15] 结构变化 - 股息率从2012-2014年的4-5%提升至当前5-6% [16][17][18] - 分红比例由30-40%升至40-50% 导致:①股息率提升 ②留存盈利减少致盈利增速降至5-6% [19][20][21][24] - 2020年盈利负增长导致估值低位 未来或再现类似周期 [28][29] 当前状态 - 部分红利基金近3年净值上涨50-80% 其中70-80%来自盈利+分红 20-30%源于估值修复 [33][34][35] - 估值已脱离2020年低位 部分品种回归正常水平 [36][37] 指数基金数据 主要红利指数估值 - 上证红利:PE 9.99 股息率5.81% ROE 9.81% [40] - 中证红利:PE 10.07 股息率5.55% ROE 10.03% [40] - 港股红利:PE 10.20 股息率4.81% ROE 9.90% [40] 基金产品特征 - 华宝红利低波ETF联接A:规模52.8亿 年均分红20次 间隔36.6天 [41] - 南方大盘红利低波50联接A:规模52.71亿 年均分红13次 间隔56.31天 [41] 其他市场指数 - 沪深300:PE 12.94 PB 1.58 股息率2.79% [55] - 中证500:PE 23.99 PB 1.80 股息率1.72% [55] - 创业板指:PE 29.04 PB 3.67 股息率1.26% [55] 债券市场 - 短端品种:1年期定存利率1.1% 货币基金七日年化中位数1.38% [59] - 利率债: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69% 30年期国债1.97% [59] - 信用债:中证短融收益率1.77% 同业存单AAA级1.61% [59]
致力于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嘉实基金旗下产品年内分红已超50次
新浪基金· 2025-05-15 06:12
公募基金分红趋势 - 公募基金行业加速由"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变 年内分红总额超870亿元 远超去年同期的约600亿元 [1] - 指数基金分红力度持续升温 嘉实基金旗下3只产品集体分红 包括嘉实超短债 嘉实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和嘉实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联接基金 [1] - 嘉实超短债自2006年成立以来 已实现19年年年正收益 分红次数超230次 累计分红总额超35亿元 [1] 嘉实基金产品分红详情 - 嘉实中证A500ETF流通规模近150亿元 其联接基金首次分红 每10份基金份额发放红利0.003元 [2] - 嘉实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联接基金迎来年内第二次分红 A类份额和Y类份额均为0.323元/10份 C类份额和I类份额分别为0.301元和0.306元/10份 [2] - 2025年以来 嘉实基金旗下产品累计分红超50次 年内分红总额达46.38亿元 成立以来分红总次数近1500次 分红总额超1100亿元 [3]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基金分红帮助投资者锁定收益 降低交易成本 同时优化基金运作效率 有利于长期回报提升 [2] - 公募基金加速分红派现 以实际行动回馈投资者 提升投资体验和满意度 在行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 基金密集分红将日益成为新趋势 [2]
公募基金加速派发“红包”!近1800只产品参与,累计分红约870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5-14 09:51
公募基金分红规模 - 2025年以来公募基金分红总额约870亿元 涉及近1800只产品 较2024年同期约600亿元和1400多只产品显著增长 [3][4] - 债券型基金是分红主力军 分红总额约650亿元 占总规模七成以上 [3][4] - 权益类产品中约270只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分红约170亿元 [3][5] 高分红基金产品 - 华夏沪深300ETF以26.83亿元分红位列榜首 嘉实沪深300ETF以24.61亿元紧随其后 [1][2][5] - 债券型基金中银丰和定期开放以20.03亿元分红排名第三 华夏鼎丰债券(10.16亿元)和中银睿享定期开放(10.01亿元)位列前五 [1][4] - 南方中证500ETF(15.91亿元) 易方达沪深300ETF(13.29亿元)和华泰柏瑞红利ETF(10.28亿元)进入权益类分红前五 [1][5] 分红频率特征 - 400多只基金出现多次分红现象 其中80只产品分红次数达3次及以上 [3][7] - 合煦智远嘉悦利率债A/C/E年内分红9次 湘财鑫睿债券A/C分红6次 体现灵活分红策略 [7] - 基金按季度或根据收益实现情况灵活安排分红 在符合合同约定前提下及时派发红利 [3][7] ETF产品分红表现 - ETF产品分红规模随市场规模增长而提升 目前市场ETF产品数量超过1100只 [6] - 南方中证1000ETF(7.95亿元)和华安上证180ETF(6.32亿元)等ETF产品分红排名靠前 [1][6] - 股票型ETF在权益类分红中表现亮眼 前五名均为ETF产品 [5] 行业投资布局方向 - TMT赛道仍被看好 重点关注人形机器人 AI应用软件 电动车产业链半导体制造和信息安全领域 [9] - 军工行业需求刚性 预计将维持较长时间高景气度 [9] - 中美关税下调(美国从145%降至30% 中国从125%降至10%)可能推动二季度至年中"抢出口"现象 [9][10]
公募基金年内分红总额续创新高;基金重仓北交所金额较去年末增长超两成丨天赐良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3 00:12
高管变动 - 宝盈基金副总经理李俊因个人原因于5月8日离任 李俊自2017年6月加入公司 2020年12月起担任副总经理职务[1] 基金发行市场 - 上周新成立31只公募基金合计募资63亿元 单只基金最高募资19亿元 最低仅1000万元[2] - 股票型基金单周发行58.28亿份 占比达91.85% 创2024年1月以来新高 混合型及债券型基金发行规模同比显著收缩[2] 科创债指数基金 - 11家公募已上报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基金 包括中银基金、博时基金等头部机构[3] - 上证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近一年年化收益率4.1% 年化波动率1.4%[3] 基金分红动态 - 今年以来基金分红总额达871亿元创历史新高 华夏沪深300ETF以26.8亿元分红居首[4] - 债券型基金占分红基金数量的82%[5] 北交所配置 - 一季度末公募重仓北交所金额67.43亿元 环比增长24.45% 占A股市值比例提升至0.11%[6] - 配置北交所的公募机构增至34家 环比增长17.24%[6] 债券市场展望 - 利率债收益率在二季度仍有下行空间 建议保持积极仓位[8] - 信用债投资建议拉长久期 可转债需注意正股估值匹配度[8] ETF市场表现 - 5月12日军工ETF领涨5.53% 航天航空板块近30只个股涨停[9] - 港股创新药ETF单日最大跌幅达4.83%[10]
871亿元!基金开年“红包”派发加速,这类产品撑起分红大盘
证券时报· 2025-05-11 05:07
基金分红概况 - 2025年以来基金合计派发871亿元红利,创下新高 [1][3] - 单只基金最高分红金额达26.8亿元,最高分红比例达20% [1][3] - 债券型基金在分红基金中占比高达82%,权益类被动指数基金的分红数量和金额呈现增长趋势 [1][4] 分红金额与比例 - 分红金额前五的基金包括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等,单只基金最高分红达26.8亿元 [3] - 工银全球配置以20%的分红比例居首,新华安享惠金E、江信添福等基金分红比例也超过10% [3] - 嘉实融享浮动净值型以每份3.8元的单位分红排名第一,多只REITs和国债ETF的单位分红超过1元 [3] 分红频次与品种 - 合煦智远嘉悦利率债E年内分红最频繁,已分红9次,合煦智远嘉悦利率债A分红8次 [3] - 债券型基金是分红主力,中银丰和定期开放累计分红达15亿元 [3] - 权益类被动指数基金分红数量占比约9%,金额占比约14%,多只沪深300ETF成为分红重要力量 [4] 基金分红优势 - 基金分红帮助投资者锁定收益,避免因短期波动频繁操作 [6] - 分红节省交易费用,无需赎回费或申购费(选择红利再投资时) [6] - 分红优化基金管理运作,调整规模后更易捕捉优质资产,提升长期回报 [7] 政策与市场环境 - 监管层出台新"国九条"等政策,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和市值管理 [7] - 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跌至1.8%,高股息资产吸引力显著增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