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搜索文档
司尔特9月10日获融资买入988.05万元,此前被立案股民可索赔
搜狐财经· 2025-09-11 10:01
融资交易情况 - 9月10日融资买入988.05万元 占当日买入金额38.92% [1] - 当前融资余额2.99亿元 占流通市值6.75% 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 [1] 监管立案情况 - 9月1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0232025004) 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1] - 立案依据为《证券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 [1] 财务报告争议 - 4月29日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年度报告时 董事吴玉光 朱克亮对相关议案投弃权票 [2] - 两名董事无法保证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真实准确完整 [2] - 弃权理由:职务侵占犯罪案尚未办结 可能存在监管认定范围外的虚构交易影响财务报表 [2] 投资者索赔事宜 - 索赔时间范围:2022年4月20日至2025年4月25日期间买入且期末持有者 [1] - 索赔依据:信披不及时不准确造成投资损失 [1] 公司背景信息 - 参与招投标项目300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96条 [2] - 4月30日发布董事无法保证定期报告真实准确完整的说明 [1]
因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白银有色股价开盘即跌停
贝壳财经· 2025-09-11 08:48
股价表现 - 9月11日股价开盘跌停 报收3.82元/股 单日跌幅达9.91% 总市值约282.86亿元 [1] 监管立案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同比双降且处于亏损状态 [2] - 有色金属产品市场价格同比上升 公司通过降本增效措施使毛利率同比上升 [2] 诉讼影响 - 子公司上海红鹭因仓储合同纠纷案被上海市高院裁定驳回诉讼请求 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2] - 公安机关已对南储仓库内铝锭进行刑事查封 [2] - 基于案件进展及谨慎性原则 公司拟计提相关预计负债 直接影响半年度业绩 [2] 投资者权益 - 2025年9月10日及之前买入且在9月11日及之后卖出或持有股票的权益受损投资者或可索赔投资差额损失 [3]
白银有色遭证监会立案,一字跌停,曾涉多起数亿元刑事案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07:0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1日开盘封死跌停板 股价跌至3.82元/股 跌幅9.91% [1] - 当日成交额2.60亿元 换手率0.92% 市值1.283亿元 [2] - 盘口数据显示超大单流出4687万元(占比4.51%) 大单流出3729万元(占比3.59%) [2] 证监会立案与违规事项 -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3] - 2023年发生阴极铜产品侵占案件 涉及金额1.57亿元 相关员工伪造销售单据 [3] - 2023年发生990吨锌锭盗出案件 员工与外部人员串通作案 [4] - 上海红鹭子公司发现三家客户锌锭发货量与实付货款差额3.88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466.91% [4] 财务影响与业绩表现 - 2024年归母净利润0.81亿元 同比下降25.18% [5] - 对阴极铜案计提损失8587.92万元 锌锭案计提2323.64万元 [5]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17亿元 同比下降1859.82% [5] - 因合同纠纷计提预计负债约3.14亿元 [5] 公司治理与内控状况 - 2023年及2024年年报内控审计意见为"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3] - 多起案件未在2023年年报中及时披露 公司称因刑事案件侦查阶段需保密 [4] - 2024年7月副董事长乔梁辞职 由曾任中信集团高管的王萌接任 [6] 主营业务与经营情况 - 主营铜、锌、铅、金、银等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及贸易业务 [5] - 2024年营收867.87亿元 同比微降0.21% [5] - 公司强调目前经营正常 已对案件损失进行计提并加强内控 [4][5]
遭证监会立案 白银有色一字跌停!曾涉多起数亿元刑事案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05:06
股价表现与立案调查 - 9月11日开盘股价跌停至3.82元/股 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2] - 公司强调经营正常并将配合调查 但未明确具体违规事项[2] 内部舞弊与刑事案件 - 销售部门员工伪造单据侵占阴极铜产品 涉案金额达1.57亿元 2024年1月被立案调查[2] - 员工与库管员串通盗出990吨锌锭 2023年12月公安机关立案侦查[3] - 子公司上海红鹭发现三家客户锌锭发货量与实付货款差额约3.88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466.91%[3] 信息披露问题 - 两起刑事案件均未在2023年年报中及时披露 公司称因侦查阶段属保密事项[3] - 2023年及2024年年报内控审计意见被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2] 财务影响与计提损失 - 2024年归母净利润0.81亿元同比下降25.18% 对阴极铜案计提损失8587.92万元 锌锭案计提2323.64万元[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17亿元同比下降1859.82% 主因子公司合同纠纷计提预计负债约3.14亿元[5] 业务与人事变动 - 公司主营铜、锌、铅、贵金属采选冶炼加工贸易 覆盖全产业链及国内外地区[5] - 2025年7月底副董事长乔梁辞职 由曾任中信集团风险管理及战略部门高管的王萌接任[5]
华扬联众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 《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11 01:08
立案调查与处罚情况 - 公司及前实际控制人苏同于2025年1月15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公司于2025年8月2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1] - 公司于2025年9月10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2025]16号) [2]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法事实 - 2021年公司及子公司通过北京嘉实兆丰向实际控制人苏同提供资金18,153万元人民币 [2] - 未在2021年半年度报告披露资金占用发生额18,153万元人民币(占当期净资产10.02%) [2] - 未在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资金占用发生额18,153万元人民币(占当期净资产7.84%) [2] - 2021年半年度至2023年半年度报告连续未披露资金占用余额18,153万元人民币 [2] - 资金占用余额占各期净资产比例分别为10.02%(2021半年报)、7.84%(2021年报)、7.91%(2022半年报)、11.73%(2022年报)、12.07%(2023半年报) [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收回全部被占用资金18,153万元人民币 [2] 财务造假违法事实 - 少计提对北京鑫诺科捷商贸有限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3] - 2021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总额1,732.96万元人民币(占当期利润总额6.72%) [3] - 2022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总额6,939.31万元人民币(占当期利润总额10.31%) [3] - 公司于2025年7月10日发布会计差错更正公告追溯调整相关财务信息 [3] 处罚决定 - 对公司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处以500万元人民币罚款 [5] - 对苏同给予警告并处以750万元人民币罚款(其中作为控股股东罚款500万元 作为直接负责人罚款250万元) [5] - 对时任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郭建军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人民币罚款 [5] 公司整改措施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6] - 公司已完成自查自纠并整改完毕 [6] - 2025年7月10日召开董事会及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会计差错更正议案 [6] - 已对2021-2022年度合并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 [6] - 公司承诺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并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7]
华扬联众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0 19:10
公司违法事实 - 公司未披露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 涉及金额18,153万元 占2021年半年度净资产10.02% 2021年度净资产7.84% 2022半年度净资产7.91% 2022年度净资产11.73% 2023半年度净资产12.07% [2] - 公司少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导致2021年度虚增利润总额1,732.96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6.72%) 2022年度虚增利润总额6,939.31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10.31%) [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收回全部被占用资金18,153万元 [2] 监管处罚内容 - 公司被处以500万元罚款并责令改正 [5] - 前实际控制人苏同被处以750万元罚款(含作为控股股东罚款500万元及作为主管人员罚款250万元) [5] - 时任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郭建军被处以200万元罚款 [5] 公司整改措施 - 公司已于2025年7月10日召开董事会及监事会 审议通过会计差错更正议案 [6] - 对2021年至2022年度合并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 [7] - 公司声称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且已完成相关整改 [6]
ST合纵实控人刘泽刚取保候审 股份遭法拍持股比例降至7.11%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15:02
公司治理与法律事件 - 控股股东兼董事长刘泽刚被朝阳市公安局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期限从2025年8月16日起算 目前仍能正常履职且公司经营未受影响 [1] - 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北京证监局处以950万元罚款 包括公司400万元罚款及高管个人罚款(刘泽刚300万元 韦强150万元 张晓屹100万元) [2] - 2022年全资子公司向关联方提供5.08亿元财务资助未披露 该金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21.78%及当期披露净资产17.01% [1] 股权变动与债务问题 - 实控人刘泽刚持股比例因债务问题从11.86%下降至7.11% 其与韦强、张仁增合计9242.37万股被拍卖 刘泽刚持有的5089.70万股完成二拍 [2] - 公司及子公司因未偿还到期债务被列入票据逾期名单 截至2025年6月30日到期未兑付商业承兑汇票余额达1.57亿元 占最近一期审计净资产14% [4]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3年净利润亏损6.43亿元 同比暴跌9044.38% 2024年再度亏损6.31亿元 连续两年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保留意见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流动资产17.79亿元低于流动负债36.41亿元 缺口达18.62亿元 货币资金仅1.39亿元 资产负债率高达90.29% [3] - 2024年内控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 涉及1.8亿元投资形成大额未收回应收款 审计机构认定资金管理存在重大缺陷 [3]
601212,证监会立案
中国基金报· 2025-09-10 11:35
公司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5.59亿元 同比下降15.28% [4][6] - 归母净利润亏损2.17亿元 同比下降1859.82% [4][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2.78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436.79% [6] - 总资产503.56亿元 归母净资产154.40亿元 [5][6] 股价异常波动 - 8月29日至9月2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 [2] - 公司自查及前两大股东确认不存在影响股价异常波动的重大事项 [3] - 9月10日收盘价4.24元/股 当日跌幅2.75% 总市值314亿元 [9] 监管调查 -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公司表示经营活动和业务正常开展 将配合调查工作 [1] 业务概况 - 主营铜、锌、铅、金、银等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的采选、冶炼、加工及贸易 [3] - 业务覆盖勘探、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全产业链 涉及国内外多个地区 [3]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人数为12.99万户 [9] - 前两大股东为中信国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甘肃省新业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3]
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07 23:36
立案调查事件 - 公司及董事张宝于2025年9月5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1] - 张宝因涉嫌职务侵占于2025年8月1日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4] - 张宝已被诸暨市人民检察院以职务侵占罪批准逮捕[5]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声明日常经营秩序正常且业务活动有序开展[2] - 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且生产经营情况正常[5] - 公司声称上述事项不会对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2][5] 监管历史 - 公司曾于2025年3月25日收到浙江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措施决定[2] - 公司表示将积极配合证监会工作并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2]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包括四大证券报和上交所网站[2][5]
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张宝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07 18:45
公司治理事件 - 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张宝因涉嫌职务侵占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于2025年8月1日收到《立案决定书》[1] - 诸暨市人民检察院已依法以职务侵占罪对张宝作出逮捕决定[2] - 公司及张宝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于2025年9月5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01120250030号及01120250031号)[4] 监管处罚历史 - 公司于2025年3月25日收到浙江证监局《关于对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5] - 此次证监会立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4] 公司运营状况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其他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均正常履职且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2] - 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且日常经营秩序正常各项业务活动有序开展[2][5] - 公司强调上述事项不会对日常经营活动及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2][5] 信息披露机制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2][5] - 公司承诺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