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向资金流向
icon
搜索文档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超63亿港元 美团获净买入居前
快讯· 2025-05-20 09:53
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63.32亿港元 [1] - 美团-W获净买入12.34亿港元,位居前列 [1] - 建设银行获净买入4.99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遭净卖出3.07亿港元 [1]
中金:市场走到哪一步了?
中金点睛· 2025-05-18 23:35
中美关税调整及市场反应 - 5月12日中美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关税下调幅度超预期,带动港股恒生指数单日大涨2 98%,全周累计上涨2 1% [1] - 行业表现分化:媒体娱乐(+4 1%)、银行(+3 5%)、运输(+2 9%)领涨,医疗保健(-0 1%)逆势下跌 [1] - 关税税率从145%降至30%(含20%芬太尼关税+10%对等关税),24%关税暂缓90天执行,降幅超市场预期 [12][15] 市场情绪与资金动向 - 恒生指数风险溢价降至6 1%,低于对等关税前水平(6 4%),修复至2023年10月市场高点情绪 [2][4] - 南向资金单周净流出86 9亿港元,创2024年2月以来最大流出,5月累计流出14 2亿港元为2023年6月以来首次月度流出 [26][28] - 流出原因包括情绪修复到位、港股配售规模激增(2025年达1,235亿港元超2024年两倍)及IPO扩容(如恒瑞医药募资超400亿港元) [28][33] 宏观经济与政策影响 - 4月社融同比增8 7%主要依赖政府债(新增9,729亿元,同比多增1 07万亿元),私人部门信贷疲弱(企业中长期贷款少增1,600亿元,居民贷款减少5,216亿元) [18][20] - 地产数据走弱:5月30城新房成交环比降30%,二手房挂牌价指数持续下行 [18][22] - 财政刺激紧迫性下降,关税下调后测算所需财政刺激从5万亿元降至2-2 5万亿元,与2024年两会新增赤字规模(2 1万亿元)接近 [16] 行业配置与策略展望 - 短期市场或震荡:情绪修复至高位但缺乏基本面支撑,AH溢价135%接近5年均值以下1倍标准差 [6][33] - 建议"低迷介入、亢奋获利"策略,关注互联网科技成长与分红轮动主线,恒指波动区间参考20,500-26,000点 [35][36] - 公募基金港股持仓占比30 8%超基准(16 5%),但主动权益持仓仅占南向总规模9 6%,调仓压力有限 [28][29]
中金:南向资金为何大幅流出
智通财经· 2025-05-17 09:23
南向资金流向变化 - 本周南向资金转为流出86.9亿港元,日均流出17.4亿港元,其中周一净流出185.3亿港币,为2021年2月以来最大单日流出 [1] - 4月中旬以来南向流入明显放缓,5月至今流出14.2亿港币,为2023年6月以来首次月度流出 [2] - 个股层面增持最多为建设银行(00939)、中国银行(03988)与招商银行(03968),减持腾讯、小米集团与中芯国际等 [1] 南向资金流入放缓原因 - 市场情绪修复到位导致部分投资者获利回吐 [4] - 此前流入过度强调"南向定价权",且主力为个人和交易资金易受情绪影响 [4] - 港股配售激增及部分龙头个股业绩不及预期 [4] - 公募业绩比较基准新规引发情绪波动,一季度内地主动偏股基金港股持仓30.8%超配基准16.5% [4] 南向资金结构分析 - 3月以来南向资金以交易和被动资金(个人)为主,机构公募与保险资金有限 [5] - 测算后续年内相对确定增量约2,000-3,000亿港元,全年累计流入8,000-10,000亿港元 [5] - 主动权益公募占南向仅9.6%,若被视为有alpha机会未必引发大幅调仓 [5] 外资流动情况 - 主动外资流出扩大:A股流出1.0亿美元(上周0.4亿),港股和ADR流出3.3亿美元(上周1.2亿) [6] - 被动外资加速流入:A股流入4.0亿美元(上周2.6亿),港股和ADR流入12.3亿美元(上周3.7亿) [6] - 流出集中在专注中国与新兴市场的主动基金,流入也主要来自同类被动基金 [6]
资金动向 | 北水连续7日抛售小米、腾讯,盈富基金获内资加仓52亿港元
格隆汇APP· 2025-05-14 12:05
资金流向 - 南下资金净买入盈富基金52.41亿港元、建设银行7.61亿港元、中国平安2.98亿港元、中国移动1.09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净卖出小米集团-W 15.44亿港元、腾讯控股8.99亿港元、中芯国际4亿港元、美团-W 1.13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连续7日净卖出腾讯控股共计99.9202亿港元 [4] - 南下资金连续7日净卖出小米集团-W共计78.0339亿港元 [4] - 港股通中建设银行获净买入7.61亿港元,成交额20.85亿港元 [4] - 港股通中腾讯控股遭净卖出7.23亿港元,成交额33.45亿港元 [4] - 港股通中小米集团-W遭净卖出10.41亿港元,成交额41.47亿港元 [4] 公司动态 建设银行 - 金融增量政策配合宽松财政政策加快落地,预计信贷供给加强,信贷增速相对平稳 [5] - 存款利率降息缓解银行息差压力,资产质量在政策支持下继续巩固 [5] - 降息后银行经营稳定性与高股息相对优势有望提升 [5] 中国平安 - 采取分红、回购双管齐下的投资者回报策略 [5] - "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已显成效 [5] - AI持续赋能业务转型升级和经营管理提质增效 [5] - 金融监管总局拟再批复600亿元险资长期投资试点范围 [5] 小米集团 - 里昂预期首季收入1090亿元,同比增长44.6% [6] - 预期经调整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长54% [6] - 中国智能手机、物联网和电动车销售表现强劲 [6] - 电动车业务亏损可能缩窄至6.5亿元 [6] 腾讯控股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1800.22亿元,同比增长13% [6] - 第一季度毛利1004.93亿元,同比增长20% [6]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应占盈利613.29亿元,同比增长22% [6] 中国移动 - 第一季营收和净利增长较2024年有所放缓 [6] - 营运现金流大幅下降主要因应收帐款显著增加 [6] - 资本支出减少及应付帐款增加将稳定2025-2026年自由现金流 [6] 美团 - 贝莱德在美团-W的持股比例从5.97%升至6.01% [7] - 摩根大通在美团-W的持股比例从5.05%降至4.99% [7] 中芯国际 - 瑞银将评级从"沽售"上调至"中性",目标价从14港元上调至43港元 [7] - 2026年盈利预测从近10亿美元上调42%至14.19亿美元 [7] - 2025年盈利预测下调23%至11.16亿美元 [7]
主力资金现“一日游”迹象,券商预判A股短期或震荡上行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13 12:56
市场表现 - 5月13日A股高开,沪指创反弹新高3386.23点,收于3374.87点,涨幅0.17% [1]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流入3808.3亿元,7个行业获净流入,美容护理(4.47亿元)、医药生物、基础化工(均超1亿元)居前 [1][2] - 国防军工、计算机、电子等行业遭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0亿元,与12日资金流向相反 [1][3] - 南向资金13日净买入22.62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大幅买入阿里巴巴、建设银行,深市卖出腾讯控股 [5] 行业动态 - 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成交额超千亿元,美容护理、石油石化等行业成交不足100亿元 [2] - 主力资金近期频繁切换行业配置,如9日流入纺织服饰/煤炭,8日流入通信/电力设备,7日流入国防军工/农林牧渔 [3] - 个股方面,青岛金王获主力净流入4.48亿元,中航成飞遭净流出超18亿元 [4] 中美关税影响 - 中美关税降幅超预期,分析师认为将改善经济基本面预期和市场情绪,提振全球风险偏好 [1][6] - 二季度中国经济或维持强韧性,因抢出口和美国批发零售对中国商品超额回补 [6] - 短期科技和出口链受益,中期需基本面改善支撑趋势性行情 [6][7] 后市展望 - 短期A股或试探震荡区间上限,震荡偏强趋势可能突破上行 [6][7] - 中期指数走势依赖基本面改善,关税降级助推震荡中枢上移 [6][7] - 行业配置建议关注科技(消费电子、算力、AI)、出口链及核心资产(家电、医药等) [8]
港股通5月8日成交活跃股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5-08 12:20
市场表现 - 5月8日恒生指数上涨0 37% [1] - 南向资金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806 71亿港元 其中买入成交391 43亿港元 卖出成交415 28亿港元 合计净卖出23 85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累计成交金额281 45亿港元 净卖出12 88亿港元 港股通(沪)累计成交金额525 26亿港元 净卖出10 97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小米集团-W成交额最高 达57 05亿港元 阿里巴巴-W和中芯国际紧随其后 分别成交45 77亿港元和41 01亿港元 [1] - 美团-W、阿里巴巴-W、山东墨龙等8只股同时上榜港股通(深)和港股通(沪)成交活跃股 [2] - 美团-W合计成交额28 98亿港元 净买入125 13万港元 腾讯控股成交额38 42亿港元 净卖出11 80亿港元 [2] 资金流向 - 净买入个股共3只 建设银行净买入8 73亿港元 赤峰黄金净买入4821 15万港元 美团-W净买入125 13万港元 [1] - 净卖出金额最多的是腾讯控股 净卖出11 80亿港元 泡泡玛特和小米集团-W分别净卖出8 78亿港元和8 41亿港元 [1] - 美团-W和建设银行获连续净买入 分别连续9天和4天 合计净买入87 37亿港元和25 87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中芯国际获连续净卖出 合计净卖出43 25亿港元、33 59亿港元和15 55亿港元 [2] 个股涨跌幅 - 建设银行收盘股价上涨0 92% 腾讯控股上涨1 67% 小米集团-W上涨1 40% [1] - 赤峰黄金下跌4 72% 山东墨龙下跌27 66% 泡泡玛特下跌2 98% [2] - 美团-W上涨1 73% 阿里巴巴-W上涨0 16% 中芯国际下跌2 27% [2]
南向资金4月30日净买入超56亿港元:加仓盈富基金15.80亿港元
金融界· 2025-04-30 11:06
大幅净卖出:工商银行(01398.HK)35839.52万港元、小鹏汽车W(09868.HK)16362.59万港元、中国移动 (00941.HK)12574.09万港元、泡泡玛特(09992.HK)8131.25万港元。 成交详情 盈富基金今日涨0.54%,沪港股通净买入15.80亿港元 美团W今日跌1.36%,沪港股通净买入3.53亿港元,深港股通净买入2.00亿港元。 建设银行今日跌2.86%,沪港股通净买入5.21亿港元 小米集团W今日涨5.27%,沪港股通净卖出21831.29万港元,深港股通净买入4.81亿港元。 4月30日消息,南向资金今日成交894.01亿港元,净流入约56.37亿港元。其中沪港股通净流入约47.89亿 港元,深港股通净流入约8.48亿港元 交易所数据显示,4月30日南向资金动向: 大幅净买入:盈富基金(02800.HK)15.80亿港元、美团-W(03690.HK)5.54亿港元、建设银行 (00939.HK)5.21亿港元、小米集团-W(01810.HK)2.62亿港元、阿里巴巴-W(09988.HK)2.49亿港元、中国 银行(03988.HK)1.20亿港元。 中国银行 ...
中金:公募买了多少港股?
中金点睛· 2025-04-27 23:35
港股市场表现 - 年初以来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一度超过40%,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达6,040.8亿港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四分之三,日均流入规模为去年的2.5倍 [1] - 南向资金成为驱动本轮港股反弹的主力,即便在市场波动中仍维持强势流入态势 [1] - 欧美长线外资尚未大举流入且短期流入可能性不大,南向资金成为市场焦点 [1] 公募基金港股配置 - 一季度内地可投港股公募基金数量达3,890只,总资产2.47万亿人民币,规模环比增加2,426亿人民币 [2] - 主动偏股基金港股持仓占比从25.9%升至30.8%,创近五年新高,显示明显主动增配行为 [2] - 内地可投港股ETF规模增长45%至1,789.9亿人民币,3月资金净流入234.3亿元创月度历史新高 [2] - 公募基金港股持仓占南向整体比例从14.6%提升至15.3%,但主动权益基金占比维持在9.6%,表明主动权益公募并非流入主力 [2] 行业配置偏好 - 新经济持仓占比从71%大幅攀升至79.3%,老经济占比从29%降至20.7% [32] - 电商互联网、半导体产品与设备、制药与生物科技、媒体娱乐持仓占比提升靠前 [32] - 通信服务、可选消费和信息技术成为内地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持港股市值最高的三个板块 [46] - 个股集中度明显提升,前3大重仓股占前100只重仓股市值39.8%,较四季度提升5.3个百分点 [43] 资金流向 - 一季度南向资金最青睐信息技术与可选消费板块,能源与金融等老经济占比回落较多 [41] - 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中国移动成为南向资金流入最多个股,中国海洋石油、比亚迪电子、舜宇光学科技流出最多 [48] - 港股通持股行业中,金融与通信服务占比保持最高 [49] 前景展望 - 年内相对确定南向增量约2,000-3,000亿港元,全年累计流入预计8,000-10,000亿港元左右 [50] - 主动偏股基金港股持仓已达30.8%的历史新高,假设年内比重提升至35-40%,后续空间约750-1,500亿港元 [50] - 险资部分预计年内有望带来约1,500-2,000亿港元的增量资金 [50] - 个人投资者通过ETF配置港股现象明显,3月内地可投港股ETF资金净流入创234亿元纪录,四月接近350亿元 [50]
恒生指数收涨0.78% 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超210亿港元
快讯· 2025-04-22 08:24
市场表现 - 香港恒生指数收涨0.78%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24% [1] - 全日成交额达2513.82亿港元 [1] - 南向资金净买入213.6亿港元 [1] 行业板块 - 医药股大幅上涨 心泰医疗涨超47%后停牌 歌礼制药涨超24% 药明合联涨超9% [1] - 黄金股表现强势 赤峰黄金涨8.59% 山东黄金涨超7% 招金矿业和胜龙国际收涨超5% [1] - 外卖行业受竞争消息影响 美团收跌4.62% 京东收跌6.32% [1]
南向资金今日大幅净买入116.94亿元。港股通(沪)方面,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分别获净买入23.21亿港元、12.25亿港元;中芯国际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3.12亿港元;港股通(深)方面,腾讯控股、建设银行分别获净买入7.35亿港元、6.08亿港元;美团-W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1.09亿港元。
快讯· 2025-04-11 09:49
文章核心观点 南向资金今日大幅净买入116.94亿元,同时给出港股通(沪)和港股通(深)的净买入和净卖出情况 [1] 港股通(沪)情况 - 阿里巴巴 - W获净买入23.21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12.25亿港元 [1] - 中芯国际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3.12亿港元 [1] 港股通(深)情况 -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7.35亿港元 [1] - 建设银行获净买入6.08亿港元 [1] - 美团 - W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1.09亿港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