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票回购
icon
搜索文档
整理:每日美股市场要闻速递(2025-07-29)
金十数据· 2025-07-29 12:52
1. "美联储传声筒":美联储本周还没准备好降息。 2. 阿斯利康(AZN.O)Q2营收同比增12%至144.6亿美元超预期。 3. 诺和诺德美股盘前(NVO.N)一度跌超26%,公司下调2025年展望。 4. 波音(BA.N)2025年Q2营收227.5亿美元,市场预期218.44亿美元。 6. 联合健康(UNH.N)将医疗保险目标范围从3%-5%下调至2%-4%。 7. 巴克莱(BCS.N)上半年利润增长23%,宣布13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8. 惠而浦(WHR.N)盘前跌超17%,Q2业绩不及预期,下调全年盈利指引。 9. 飞利浦(PHG.N)盘前涨近10%,因关税冲击弱于预期,上调全年盈利预期。 10. Stellantis(STLA.N)恢复业绩指引,预警下半年将面临12亿欧元关税冲击。 12. 截至3月31日,伯克希尔哈撒韦(BRK.A.N、BRK.B.N)持有约1329万股威瑞信股票。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5. 默沙东(MRK.N)2025年Q2营收158.1亿美元,同比减少2%。 11. 野村控股(NMR.N)美股盘前涨超4%,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1.7%。 ...
2800亿龙头股,上调回购价格上限
公司股份回购计划调整 - 将A股股份回购价格上限由不超过90.72元/股调整为不超过114.15元/股 [1] - 调整原因为近期股价持续上涨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回购方案其他内容不变 [2] - 回购资金总额10亿元 截至7月28日已累计回购651.44万股 占总股本0.23% 使用资金4.97亿元 [2] 股价表现与市值 - 7月以来股价上涨41.9% 7月29日单日涨幅7.72% 报收98.69元/股 [2] - 最新市值达2834.6亿元 [2] 2025年上半年财务业绩 - 实现营业收入207.99亿元 同比增长20.64% [6] - 归母净利润85.61亿元 同比增长101.92% [6] - 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元 共计派发10.03亿元 [7] 业务板块表现 - 化学业务收入163.01亿元 同比增长33.51% 增幅最大 [6] - 测试业务收入26.89亿元 生物学业务收入12.52亿元 其他业务收入1.63亿元 [6] 地域收入分布 - 持续经营收入204.1亿元中 美国客户收入140.3亿元 同比增长38.4% [6] - 欧洲客户收入23.3亿元 同比增长9.2% [6] 业绩驱动因素 - CRDMO业务模式持续强化 营业收入保持增长 [6] - 生产工艺和经营效率优化 临床后期及商业化大项目带来产能效率提升 [6] - 出售联营企业WuXi XDC Cayman Inc部分股票收益助推利润增长 [6]
利好!近900亿元,这些公司出手了!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12:06
监管政策与市场环境 - 监管层积极引导上市公司进行回购并注销 多项政策措施接连出台[1] - 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 显著降低企业融资成本[5] 市场表现与板块动态 - A股市场7月29日量价齐升 沪指涨0.33% 深证成指涨0.64% 创业板指涨1.86%[2] - 光模块概念指数涨5.36% CRO概念指数大涨6.37% 半导体 中药 水电等概念涨幅居前[2] - 传统板块相对较弱 养殖 保险 银行等板块下跌[2] 回购规模与趋势 - 7月A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金额达140.12亿元 较6月增长12.06% 连续4个月单月回购金额超百亿元[3] - 年内合计回购金额达889.93亿元[3] - 27家公司7月回购金额均在1亿元以上 美的集团 TCL科技 国泰海通 宝钢股份回购金额均超5亿元[4] - 家用电器 基础化工 电子 医药生物四大行业回购最积极 合计回购金额均在10亿元以上[4] 重点公司回购案例 - 美的集团两个回购方案金额上限分别为不超过100亿元且不低于50亿元 不超过30亿元且不低于15亿元 最高回购金额达130亿元[4] - 截至最新 美的集团两个方案已分别回购15.1亿元和9.73亿元[4] - 牧原股份取得回购专项贷款金额上限25亿元 累计回购5254.2万股 占总股本0.96% 成交总额21.1亿元[5] 回购融资支持 - 上市公司取得回购增持专项贷款金额上限达919.17亿元 其中用于股票回购的贷款金额上限为595.05亿元 占比64.74%[5] - 7家公司取得回购专项贷款金额上限均在10亿元以上 包括牧原股份 京东方A 海尔智家等[5] - 民营企业取得回购专项贷款金额上限最高 达379.83亿元 占比超七成[5] 回购预案与估值 - 553家上市公司发布股票回购预案 30家公司回购金额上限均在10亿元及以上[6] - 美的集团 宁德时代 贵州茅台回购金额上限最高 分别为130亿元 80亿元 60亿元[6] - 32家发布回购预案公司最新市盈率处于今年以来30%分位数以下[7] - 宝丰能源拟回购10-20亿元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4亿元至59亿元 同比增长63.39%至78.52%[7] 行业ETF表现 - 消费电子ETF(159732)跟踪国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 近五日涨跌1.86%[9] - 最新市盈率39.89倍 估值分位54.54% 最新份额25.6亿份[9][10]
利好!近900亿元,这些公司出手了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11:55
市场表现与行业动态 - A股市场7月29日量价齐升 沪指涨0.33% 深证成指涨0.64% 创业板指涨1.86% [1] - 光模块与医药板块领涨 CRO概念指数大涨6.37% 光模块概念指数涨5.36% 半导体/中药/水电涨幅居前 [3] - 传统板块表现较弱 养殖/保险/银行板块下跌 [3] 上市公司回购规模与趋势 - 7月A股回购金额达140.12亿元 环比6月增长12.06% 连续4个月单月回购超百亿元 [4] - 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889.93亿元 27家公司单月回购超1亿元 [4] - 美的集团/TCL科技/国泰海通/宝钢股份回购金额均超5亿元 [4] 重点企业回购案例 - 美的集团推出两轮回购方案 上限金额合计130亿元 已执行回购24.83亿元(15.1亿元+9.73亿元) [4] - 牧原股份累计回购5254.2万股(占总股本0.96%) 成交总额21.1亿元 [7] - 553家公司发布回购预案 30家回购金额上限超10亿元 美的/宁德时代/茅台位列前三(130/80/60亿元) [8] 行业回购特征分析 - 家用电器/基础化工/电子/医药生物为最积极回购行业 单行业回购金额均超10亿元 [4] - 家用电器行业指数表现较弱 通过回购彰显长期信心 [4] - 323家获回购贷款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73.68%(238家) 贷款金额379.83亿元 [7] 政策支持与融资机制 - 央行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显著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6] - 上市公司获回购增持专项贷款上限919.17亿元 其中595.05亿元(64.74%)用于股票回购 [6] - 牧原股份获中信银行25亿元专项贷款 期限延长至3年 [7] 估值与业绩关联性 - 32家发布回购预案公司市盈率处于年内30%分位数以下 [9] - 5家低估值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包括宝丰能源(54-59亿元 同比增63.39%-78.52%)/四川长虹/中通客车/思源电气/山金国际 [9] - 宝丰能源拟回购10-20亿元股份用于员工激励 [9]
普华和顺回购140.00万股股票,共耗资约201.78万港元,本年累计回购441.30万股
金融界· 2025-07-29 11:15
股票回购情况 - 7月29日回购140.00万股股票 每股均价1.44港元 耗资201.78万港元[1] - 本年累计回购441.30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0.29%[1] - 当日股价上涨3.55%至1.46港元/股[2] 历史回购数据 - 2024年11月至2025年7月期间持续进行股票回购操作[3] - 单次回购金额在31.30万至346.75万港元之间[3] - 2024年12月18日单日回购100.00万股 金额101.55万港元[3] 回购意义分析 - 管理层认为当前股价被低估 通过回购表达对公司价值的认可[3] - 减少流通股数量有助于提高每股收益和股东权益回报率[3] - 利用闲置资金进行财务操作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是较优选择[3] 公司业务背景 - 港股上市医疗健康企业 专注于医疗器械领域[4] - 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医疗相关产品 在细分市场占有一定份额[4] - 公司经营业绩和发展战略受到投资者持续关注[4]
捷利交易宝回购309.20万股股票,共耗资约406.87万港元,本年累计回购4288.80万股
金融界· 2025-07-29 11:15
公司股票回购动态 - 7月29日以每股均价1.32港元回购309.20万股 耗资406.87万港元 本年累计回购4288.80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达6.73% [1] - 当日股价下跌7.59%至1.34港元/股 与回购均价基本持平 [1] - 近期回购频率显著提升 7月单月进行6次回购 回购均价区间为0.926-1.316港元 5月回购均价较低 区间为0.447-0.639港元 [1] 回购行为分析 - 股票回购可能反映管理层认为股价被低估 通过减少流通股提升每股收益 [1] - 回购行为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体现公司对未来发展信心 [1] - 在市场波动或股价承压时 回购可起到稳定股价作用 避免过度下跌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为港股上市金融科技企业 提供证券与期货等一站式金融交易服务平台 [2] - 运用先进金融科技整合交易资源 构建便捷高效安全的交易环境 [2] - 在港股市场占有一定份额 与多家金融机构保持合作关系 [2] 行业地位与发展 - 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 [2] - 凭借技术优势与服务品质建立行业品牌形象 [2] - 在金融交易服务领域具有持续影响力 [2]
VITASOY INT'L回购120.20万股股票,共耗资约1112.61万港元,本年累计回购1725.80万股
金融界· 2025-07-29 11:15
公司股票回购情况 - 7月29日回购120.20万股股票 每股回购均价9.26港元 耗资约1112.61万港元 [1] - 本年累计回购1725.80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达1.60% [1] - 近期持续进行股票回购 7月累计回购超过560万股 回购价格区间为9.20-9.26港元 [1] 股价表现 - 截至7月29日港股收盘 公司股价下跌0.21% 报收9.29港元/股 [1] - 当前股价略高于近期回购均价 显示回购价格具有支撑作用 [1] 公司业务概况 - 维他奶国际为香港知名饮料企业 主营植物原料奶类饮品生产销售 [2] - 核心产品包括维他奶豆奶等 在亚洲多个地区拥有销售网络 [2] - 香港本地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同时积极拓展内地及海外市场 [2]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具有较长发展历史 在植物奶饮品领域积累丰富经验 [2] - 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具有认知度 符合健康营养饮品消费趋势 [2] - 植物奶产品契合现代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 [2] 回购行为分析 - 股票回购通常表明管理层认为股价被低估 [1] - 回购行为可能显示公司对自身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1] - 回购减少流通股数量 有助于提高每股收益和股票内在价值 [1] - 回购可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增强投资者信心并稳定股价 [1]
名创优品回购2.26万股股票,共耗资约84.57万港元,本年累计回购912.38万股
金融界· 2025-07-29 11:15
股票回购动态 - 7月29日以每股37.42港元均价回购2.26万股 耗资84.57万港元 [1] - 2025年累计回购912.38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达0.74% [1] - 近期持续进行股票回购 7月28日以37.19港元均价回购31.50万股 [3] 股价表现 - 7月29日港股收盘价38.25港元 单日上涨2.0% [2] - 近期回购均价区间为34.16-37.42港元 [3]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生活百货、创意家居、时尚饰品及健康美容产品 [4] - 以优质创意低价为核心经营理念 在全球拥有广泛门店网络 [4] - 与供应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具备高效产品研发和销售能力 [4] 回购意义分析 - 回购行为传递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 [3] - 减少流通股数量可提升每股收益和股票价值 [3] - 作为资本管理手段 有利于提升股东权益 [3]
HYPEBEAST回购103.04万股股票,共耗资约16.33万港元,本年累计回购951.72万股
金融界· 2025-07-29 11:15
公司股票回购动态 - 7月29日回购103.04万股股票 每股均价0.16港元 耗资16.33万港元 本年累计回购951.72万股 占总股本0.46% [1] - 当日股价上涨4.58% 收盘报0.16港元/股 [1] - 2025年累计进行12次回购 单次回购股数介于17.36万至400万之间 回购均价区间0.142-0.226港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港股上市公司 专注于潮流文化领域 业务涵盖资讯传播 品牌推广与商业运营 [2] - 通过旗下平台提供时尚 球鞋及街头文化资讯 吸引大量年轻受众群体 [2] - 与潮流品牌 设计师及零售商建立广泛合作 整合产业链资源拓展商业机会 [2] 回购行为潜在意义 - 股票回购通常表明管理层认为股价被低估 传递公司财务信心 [1] - 减少流通股数量可能提升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 增强市场价值 [1] - 在市场波动环境下向投资者传递积极信号 [1]
巴克莱(BCS.US)上半年利润增长23%,宣布13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智通财经网· 2025-07-29 07:04
公司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税前利润同比增长28%至25亿英镑(约合33.4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22.3亿英镑 [1] - 上半年税前利润同比增长23%至52亿英镑(约合69.4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49.6亿英镑 [1] - 第二季度集团总收入达72亿英镑,符合分析师预期 [1] - 宣布10亿英镑(约合13.3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1] 财务指标 - 上半年有形资产回报率(ROTE)为13.2%,低于第一季度的14% [1] - 普通股一级资本充足率(CET1)为14%,较一季度13.9%有所提升 [1] 投行业务动态 - 投行部门第二季度收入达33亿英镑,同比增长10% [1] - 2024年2月公布投行部门成本削减计划 [1] - 聘请德意志银行Numis前高管亚历克斯·汉姆担任全球主席 [2] - 计划裁员超200人并委托麦肯锡寻找更多成本削减空间 [2] 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国资本杠杆规则潜在调整可能加剧本土市场竞争,公司在债务市场领域实力突出 [2] - 英国市场面临格局变化:桑坦德银行收购TSB银行,国民西敏寺银行回归私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