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精神

搜索文档
上海举办展览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01:11
展览概况 - 上海举办《起来!起来!起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于上海图书馆揭幕 通过47组文物 160余张图片及多项互动装置全面展现上海在抗战时期的重要地位及关键作用[1] - 展览分为"中流砥柱""淞沪烽火""携手反战""文化抗战""伟大胜利"五大板块 采用沉浸式体验方式呈现历史内容[1] - 展览由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 上海图书馆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共同举办 展期持续至9月[2] 展陈特色 - 设置互动环节包括可聆听上海滑稽戏创始人江笑笑创作的《一二八》小鼓调唱片 该作品因以滑稽手法描写十九路军抗日斗争而被封禁[1] - 设立抗日漫画墙展示《三毛从军记》 观众可阅读原作并带走四格漫画卡片 漫画中隐藏国歌曲调音符细节[1][2] - 设置姓名墙供观众留言 呼应抗战时期漫画宣传队的名片收集形式[1] 文化意义 - 展览结合三毛形象诞生90周年节点 突出该上海本土漫画角色在抗战时期的成长历程及其作为几代人集体记忆的文化价值[2] - 通过文物 图片与互动装置的多维呈现 强调文化传承对抗战精神延续的重要性[2]
香港举办“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名家名作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6 21:23
展览概况 - 展览主题为"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名家名作展" [1] - 展览地点位于香港会展中心 [1] - 展出200多件艺术珍品 [1] - 展览分为六大主题单元:"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春回大地""江山永固""开天辟地""珍爱和平" [1] 参展艺术家及作品 - 参展艺术家包括雕塑家吴为山、画家张仃、版画家梁永泰等 [1] - 香港艺术家沈平、王秋童、张龙新创作了《抗日英烈刘春祥》《英雄花开遍地红》《英容》等作品 [1] - 作品聚焦东江纵队港九大队保家卫国的历史 [1] 主办方及活动安排 - 主办方为紫荆文化集团 [1] - 联合承办方为紫荆杂志社与中国对外文化集团 [2] - 展览将持续至8月10日 [2] - 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策划了专题展览、讲座、工作坊和实地考察活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2] 活动参与情况 - 中央驻港机构、香港特区政府代表及政商界、文化艺术界、传媒界300多位嘉宾出席开幕式 [2] - 活动旨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香港市民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 [2]
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触摸抗战历史
中国新闻网· 2025-08-06 09:55
"这段真实的历史让我更加敬佩先贤烈士们,因为他们才有如今安定祥和的生活。"台湾《观察》杂志社 记者陈淑英说,台湾的课本上已经很少能读到抗战的篇章,只有亲身感受了过去的血与泪,才知和平得 之不易,吾辈应该更加珍惜、更加团结。 中新社长沙8月6日电 (付敬懿黄建建)"有国才有家,悲痛的历史时刻警醒我们,绝不能让国破山河碎的 悲剧重演。"台湾梅花新闻网执行副总编宋秉忠直言,"我要当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抗战胜地、三湘新貌——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联合采访活动7月30日至8月5日举行,31家两岸 及香港媒体的40余名记者走访长沙、常德、衡阳、怀化、湘西等地,触摸抗战历史、感悟抗战精神,见 证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不管未来面对什么样的挑战,中华民族永远不会输给任何一个人。"随团的22岁台湾青年简中彦说。 (完) [ 责编:丁玉冰 ] 在南岳忠烈祠、衡阳抗战纪念城碑前,采访团肃立鞠躬、躬献花篮;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 址,采访团重温大败日寇、接受投降的荣光时刻。 "这是人民的胜利,中国人民为了抗日战争前赴后继,凝聚起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表示,抗战精神在海峡 ...
铭记历史,共创未来——“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联合采访活动侧记
新华网· 2025-08-06 01:20
两岸交流活动 - 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联合采访活动于7月30日至8月5日举行 共有来自两岸及香港31家媒体的40多名记者参与 [1] 文化产业合作 - 常德桃花源景区自2010年起与台湾多所大学建立研学合作 台湾文创专家参与景区建设规划 [8] - 台湾教师向常德桃花源对台交流展示中心捐赠课本 展示柜中陈列台湾教材体现文化传承 [8] 农业产业合作 - 衡阳县梅花村引进台湾谷物烘干机等农业设备 实现"人不下田 谷不落地"的机械化作业 [8] - 借鉴台湾高雄垃圾分类经验 通过集中收集和变废为宝方式推行"垃圾不落地"绿色公约 [8] - 大陆累计批准设立15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37个台湾农民创业园 为台农台商提供发展平台 [8] 制造业发展 - 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2024年正极活性材料产能提升至10万吨 采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升级策略 [10] - 衡阳船山时间谷钟表产业园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达到"1分钟下线208只手表"的智造速度 [10] - 该园区钟表产业2023年产值超54.3亿元 2024年1至5月出口总额达5400万元 [11] 新兴产业合作 - 两岸在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存在合作空间 大陆超大规模市场为台商提供发展机遇 [11]
“硬仗将军”王甲本(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人民日报· 2025-08-05 22:21
在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硬仗将军"王甲本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位从乌蒙山区走出的铁血将领,一生戎 马,从云南陆军讲武堂的热血青年成长为高级将领,为抗击日寇立下赫赫战功。 王甲本,字立基,1901年出生于云南平彝(今富源县)。1918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炮兵科。后历任国 民革命军陆军旅长、副师长。他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三次长沙会战、鄂西会战、常德战役、衡阳战 役,因其身先士卒,指挥有方,屡立战功,在军中被誉为"硬仗将军"。后任第七十九军军长。 1944年,日军为挽回败局,发动旨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9月,日军以10余万兵力分三 路进犯广西。第七十九军奉命在湖南零陵、东安一线阻击日军。 9月7日,王甲本带领军部直属部队进驻湖南省东安县附近的一个小村庄。探知这一消息后,数千日军化 装后向王甲本军部驻地袭击。王甲本亲自率领军部手枪排拼死反击,弹尽后又同敌肉搏,激战中,王甲 本被日军刺中腹部壮烈牺牲。 王甲本牺牲后,部下将他与副官吴镇科简单入殓,安葬在东安县井头圩镇芭蕉村的后山上。住在山下的 村民刘理谷决定义务看护此墓,定期修缮和祭祀。这一干就是30多年。 刘理谷临终前交代儿子刘本智,一定要管好将军墓。后来,刘 ...
档案里的抗战家书|烽火里的信仰之光
新华社· 2025-08-05 12:30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这是一篇关于抗战烈士家书的纪实报道,主要聚焦历史人物和事件,不涉及公司或行业分析。经核查,文中未提及任何企业运营、市场动态或行业发展相关内容,因此无法按照投资分析框架提取有效信息。 建议提供包含以下至少一项要素的文本: 1) 企业财务数据/战略动向 2) 行业政策/技术变革 3) 市场竞争格局 4) 宏观经济指标 当前内容更适合进行历史人文领域的主题提炼,如需调整分析方向请补充说明。
纸短情长!透过纸背见抗战英魂 沉浸式感受先烈家国情怀
央视网· 2025-08-05 09:38
展览核心内容 - 展览通过1525张照片和3237件文物全景展现中国人民14年艰苦抗战历程 [1] - 展览特别设置抗战家书视听空间 10封抗战家书通过AI技术制作成微缩版纪录片 [5] - 展览运用数字大屏和透明展屏设计对左权家书等文物进行沉浸式互动体验改造 [5] 赵一曼相关展品 - 首次展出赵一曼从被捕到英勇就义的详细档案 [2] - 展出赵一曼1936年8月在刑场火车上写给儿子的绝笔信 信中写道"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 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3] - 赵一曼1935年冬为掩护战友被俘 遭受严刑逼供仍坚贞不屈 1936年8月2日英勇就义年仅31岁 [2] 历史文物价值 - 抗战家书属于第一手史料 生动呈现抗日英雄当时的心态和实际生活场景 [7] - 家书将对国家之爱 对侵略者之恨与对家庭之爱有机结合 弘扬家国情怀观念 [7] - 抗战家书成为观众触摸抗战历史 感悟抗战精神的生动载体 [1]
以民族气节挺起化工脊梁
中国化工报· 2025-08-05 03:28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让抗战精神 在新时代征程上焕发出勃勃生机,本版从今日起开设《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凝聚砥砺奋进力量》栏目,展现石 油和化工行业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扬永不屈服、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抗战精神,在加快建设石 油化工强国的征程上顽强拼搏做出的不懈努力。 永不屈服 从1934年长江滩涂上升起的工业星火,到如今绿色低碳转型的成功实践,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的发展史, 是一部镌刻着抗战精神的中国化工奋斗史。 九十年风雨兼程,九十年砥砺奋进。作为中国化工的摇篮,一代代南化人将永不屈服的民族气节、百折不挠 的攻坚意志、坚忍不拔的创新精神融入每一条管道、每一套装置、每一次反应、每一项突破,在中国共产党 的坚强领导下,为石油化工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南化力量"。 1935年,建设中的永利铔厂(南化公司前身)。 第一台高压容器制造者合影。 "宁举丧,不受奠仪!"1937年深秋,面对日寇"合作经营"的威逼利诱,范旭东先生的铮铮宣言穿越战火,成为 中国民族工业最硬的骨气。这7个字,恰似台儿庄战役中"人在阵地在"的铁血誓言,在化工战场上筑起了精神 ...
重访浙江杭州东洲:一封抗战家书何以感化敌人?
中国新闻网· 2025-08-04 11:37
中新网杭州8月4日电 题:重访浙江杭州东洲:一封抗战家书何以感化敌人? 作者 严格 林波 他牺牲时,怀里的家书竟感化了战场上的敌人。这封家书被带回日本,几十年后公之于众。一段尘封已 久的故事就此浮出水面。 近日,作者参加浙江省档案馆组织的"我在档案现场 解密档案故事"活动,走进抗战期间东洲保卫战发 生地杭州东洲等地,探寻这封抗战家书背后的故事。 近日,杭 州市富阳区东洲岛一景。 林波 摄 家书 2019年,杭州抗战历史研究者何明敏买到了侵华日军第22师团第85联队史《军旗之下》。这里收录了一 篇侵华日军军官手记,标题为《哀悼青年军官王晋藩君之死:长沙岛(东洲岛)第一线突击小队长手记》 (以下简称《手记》),记录了中国军人英勇抗战的往事。 1939年3月,日军进攻杭州富阳东洲岛,东洲保卫战就此爆发。东洲岛位于杭州富阳东部,是富春江下 游的大沙洲,也是抗战时中国军民的前沿阵地。 据《杭州抗战纪实》记载:此战虽胜,但中方损失惨重,伤亡230余人。 日军第85联队第3大队第9中队小队长桥爪辰男,是《手记》的作者,他说,其部下在一名阵亡中国军人 身上发现一封信与一张照片,并交给他。 这封信用毛笔书写,字迹工整,是一位父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百团大战: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最大进攻战役
新华社· 2025-08-03 10:21
百团大战历史背景 - 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参战兵力达105个团[1] - 战役背景是日军实施"囚笼政策"封锁华北根据地,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1] - 这是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进攻战役[1] 百团大战战果统计 -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期间共作战1824次[2] - 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2] - 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桥隧和火车站260余处[2] 抗战精神传承 - 太行干部学院特聘教师崔韶光30余年传播抗战历史[3] - 阳泉市小学教师姚永田义务宣讲红色故事100余场[3] - 南沟村建设范子侠将军生平陈列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 红色资源开发利用 - 南沟村发展"红色文化+绿色产业"模式[4] - 建设红色纪念设施同时发展养蜂和玉露香梨产业[4] - 村集体年收入达数十万元[4] 乡村振兴实践 - 南沟村党支部书记闫润红带领村民抗击灾害、脱贫致富[4] - 常住人口不足300人的村庄实现产业转型[4] - 将抗战精神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