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毛从军记》
icon
搜索文档
书香光影间看到阅读的“姿态” 徐家汇书院举办“寻光之夜”书院嘉年华
解放日报· 2025-08-19 01:58
活动概述 - 徐家汇书院举办"寻光之夜"书院嘉年华活动,主题为"书香光影 阅读的姿态",吸引千余位读者参与 [2] - 活动复现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特展"拾光汇影",呈现徐汇电影公司、人物历史及建筑故事 [2] - 书院各区域布置电影互动体验,以《大闹天宫》等四部徐汇元素电影串联,设置场景打卡、电影街区地图等环节 [2] 主题展览 - 一楼中庭特展通过长桌展示影视长河,结合徐汇电影历史与建筑故事 [2] - 少儿馆变身"三毛"主题空间,展示张乐平创作的"三毛"漫画及周边,张慰军现场分享创作故事 [3] - "三毛"形象诞生90周年,其故事多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和动画 [3] 活动特色 - 活动将电影与阅读结合,鼓励参与者发挥想象力,体验光影与书香的交融 [3] - 徐家汇书院第三年举办"寻光之夜",今年以"月光宝盒"为灵感,展现阅读的多种可能性 [3] - 读者手持定制电影票根和活动地图,参与探索与发现的互动旅程 [2]
漫画“三毛”,闪耀至今
人民日报· 2025-08-09 22:11
漫画行业历史与创作特点 - 漫画创作与社会进程紧密相连 成为时代温度计和大众传声筒 漫画家群体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 [2] - 漫画创作采用小中见大手法 通过小视角和小故事反映时代大主题 运用黑色幽默和视觉语言增强感染力 [4] - 老一辈艺术家具备认真创作态度 深厚家国情怀和对生活的真挚热爱 这些特质值得行业学习和发扬 [5] 三毛系列作品发展历程 - 三毛形象于1935年诞生 最初为上海弄堂调皮男孩 随着时代发展形象不断丰盈 [3] -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 张乐平加入救亡漫画宣传队 辗转全国10个省份坚持抗日宣传至胜利 [3] - 1946年张乐平以亲身抗战经历创作《三毛从军记》 在申报连载后成为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3] 三毛从军记艺术成就 - 作品通过小人物在抗战中的历练展现战争残酷与荒谬 形成喜剧皮囊包裹悲剧灵魂的独特张力 [4] - 作为中国现代漫画史上首部长篇无字漫画 其感染力源于作者战火中的真实经历而非虚构 [4] - 运用夸张肢体动作 丰富人物表情和小道具烘托场景 借助视觉语言创造全民共享的情感记忆 [4] 三毛IP当代影响力 - 三毛从军记和三毛流浪记等代表作品塑造的形象持续闪耀 近期图片展在上海巴金图书馆开幕吸引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5] - 展览再次证明三毛形象具有不一般的魅力 显示出经典漫画作品持久的文化影响力 [5]
上海举办展览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01:11
展览概况 - 上海举办《起来!起来!起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于上海图书馆揭幕 通过47组文物 160余张图片及多项互动装置全面展现上海在抗战时期的重要地位及关键作用[1] - 展览分为"中流砥柱""淞沪烽火""携手反战""文化抗战""伟大胜利"五大板块 采用沉浸式体验方式呈现历史内容[1] - 展览由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 上海图书馆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共同举办 展期持续至9月[2] 展陈特色 - 设置互动环节包括可聆听上海滑稽戏创始人江笑笑创作的《一二八》小鼓调唱片 该作品因以滑稽手法描写十九路军抗日斗争而被封禁[1] - 设立抗日漫画墙展示《三毛从军记》 观众可阅读原作并带走四格漫画卡片 漫画中隐藏国歌曲调音符细节[1][2] - 设置姓名墙供观众留言 呼应抗战时期漫画宣传队的名片收集形式[1] 文化意义 - 展览结合三毛形象诞生90周年节点 突出该上海本土漫画角色在抗战时期的成长历程及其作为几代人集体记忆的文化价值[2] - 通过文物 图片与互动装置的多维呈现 强调文化传承对抗战精神延续的重要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