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成生物学
icon
搜索文档
科伦药业(002422):点评:创新突破,看好拐点
浙商证券· 2025-05-16 10: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6][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创新药以及合成生物学商业化持续突破,看好创新驱动下公司经营和业绩向上拐点,以及SKB264全球临床数据持续读出带来估值提升机会[1] - 2025Q1收入和利润端下滑主要因24Q1确认MSD里程碑付款7500万美元以及大输液板块等高基数和价格波动影响[1] - 看好创新药对非输液药品板块收入和盈利能力驱动,以及成本下降和合成生物学商业化贡献对中间体及原料药业绩的可持续驱动[3][4] - 公司商业化品种逐渐丰富,有望进入商业化加速期,看好重磅品种芦康沙妥珠单抗持续放量对公司业绩的驱动[5] - 看好SKB264海外临床数据持续读出带来的国际化估值提升弹性[5]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1.88、2.11和2.54元,2025年5月15日收盘价对应2025年PE为19倍,看好公司创新力量逐渐贡献业绩,维持“买入”评级[11] 各目录总结 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8.12亿元(YOY + 1.67%),归母净利润29.36亿元(YOY + 19.53%),扣非净利润29.02亿元(YOY + 22.66%)[1] -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43.90亿元(YOY - 29.42%),归母净利润5.84亿元(YOY - 43.07%),扣非净利润5.64亿元(YOY - 43.10%)[1] 业务拆分 大输液 - 2024年输液销售收入89.12亿元,同比下降11.85%;销量43.47亿瓶/袋,同比下降0.70%[2] - 密闭式输液量占比较上一年提升1.89个百分点,肠外营养三腔袋产品销售852.23万袋,同比增长39.09%,成为国内三腔袋市场份额最高的厂家之一[2] - 2024年粉液双室袋产品线销售1297.12万袋,同比增长635.75%,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氯化钠注射液等为主要贡献产品[2] 非输液药品 - 2024年销售收入41.69亿元,同比增长5.41%,塑料水针业务销售8.56亿支,同比增长31.22%,依托集采产品放量[3] - 部分存量产品续标价格承压,2024年创新药芦康沙妥珠单抗和塔戈利单抗获批上市,累计销售5,169.37万元,看好2025年创新药驱动板块收入和盈利能力[3] 中间体及原料药 - 2024年营业收入58.56亿元,同比增长20.90%,硫氰酸红霉素、青霉素类中间体、头孢类中间体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2.68%、17.44%、42.78%[4] - 合成生物学类产品实现商业化生产,看好成本下降和商业化贡献对业绩的可持续驱动[4] 创新 商业化 - 截至2025年2月,科伦博泰布局30 + 项目,超10余款药物处于临床阶段,芦康沙妥珠单抗、塔戈利单抗、西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N01已获批上市,HER2 ADC A166处于NDA阶段,国产第二代RET抑制剂A400处于关键临床阶段[5] 国际化 - SKB264海外权益授权默沙东,开发与销售里程碑总额超12亿美元,截至2025年3月,全球已开12项多瘤种Ⅲ期临床,有望在国际化实现重要突破并占据重要份额[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1.88、2.11和2.54元,2025年5月15日收盘价对应2025年PE为19倍,维持“买入”评级[11]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812.41|22927.36|25443.20|29547.48| |(+/-) (%)|1.67%|5.11%|10.97%|16.1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935.89|3003.56|3373.94|4055.25| |(+/-) (%)|19.53%|2.30%|12.33%|20.19%| |每股收益(元)|1.84|1.88|2.11|2.54| |P/E|19.00|18.57|16.53|13.75|[13]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呈现公司2024 - 2027E年各项财务指标的预测情况,如流动资产、营业收入、经营活动现金流等,同时给出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以及每股指标和估值比率的预测[14]
七大论坛,亮点前瞻!第三届中国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博览会8月启幕,免费报名!
synbio新材料· 2025-05-16 10:40
行业概述 - 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及生物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受到政产学研用金各方广泛关注和重点支持,多地政府将其写入工作报告 [1] - 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在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1] - 行业面临规模化生产实现、产品价值体现、市场推广及核心竞争力突破等挑战 [15] 展会信息 - SynBio China第三届博览会将于2025年8月1-2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B馆举办,规模20000+,同期举办第七届CMC-China博览会 [3] - 包含7个子会议: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食品大健康产业大会、蛋白生物制造大会、功能护肤大会、医美产业大会、产学研对接会及新锐项目路演 [3] - 支持单位涵盖新农食、新美护、新材料、合成生物制造等细分领域 [4] 技术论坛议题 - 合成生物中试平台建设、发酵纯化解决方案、自动化应用、高通量反应器、酶催化与微生物药物合成等基础技术 [6] - 食品健康领域:功能性原料细胞工厂、AI加速食品创新、碳中和食品变革、HMOs天然产物智造及精准营养3.0 [9] - 蛋白技术:气体发酵蛋白、菌丝体发酵技术、微生物蛋白等粮食增长新极 [10] - 新蛋白应用:替代食品开发、甜蛋白、乳铁蛋白合成、微藻蛋白质颠覆传统营养 [12] 美妆与医美应用 - 功效原料创新:重组胶原蛋白路径、生物合成大/小分子应用、麦角硫因抗氧成分及抗衰原料开发 [13] - 医美临床:重组胶原蛋白应用、聚乳酸填充剂、外泌体原料、再生医学靶向护肤及注射器械评价 [16] 产业生态与活动 - Synbio深波路演专场为初创企业、孵化项目、应用型企业和底层技术企业提供展示平台 [18][22] - 往期活动包括杭州钱塘年会、苏州产业峰会、深圳生物制造大会等,累计吸引3000+产业人士参与 [48][49][50] 展会规模与参与 - 第七届CMC-China博览会预计20000人规模,450家参展企业,25个论坛,600位嘉宾,覆盖原料药、CXO、制药品牌及创新药四大展馆 [36] - 开放展位面向合成生物学企业、配套设备商、产业园及投融资机构 [37]
钛媒体科股早知道: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这个产业落地需求不断变强
钛媒体APP· 2025-05-16 00:16
阶跃星辰开源3D大模型Step1X-3D - 阶跃星辰发布并开源3D大模型Step1X-3D,总参数量达4.8B(几何模块1.3B,纹理模块3.5B),可生成高保真、可控的3D内容 [2] - 国产大模型应用端能力持续提升,算力需求强化,中国AI算力支出预计从2024年180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900亿美元 [2] - 底层计算能力提升推动大模型能力增强,算力产业链将持续受益 [2] 三体计算星座成功发射 -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三体计算星座",标志着我国首个整轨互联太空计算星座进入组网阶段 [3] - 星座由之江实验室主导构建,首次发射12颗计算卫星,建成后总算力可达1000POPS(每秒百亿亿次运算) [3] - 星座搭载80亿参数天基模型,可对L0-L4级卫星数据进行在轨处理 [3] - 算力上星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火箭运输费用需降至每公斤1千元人民币以实现空间与地面太阳能发电成本持平 [3] 微信成立电商产品部 - 腾讯成立电商产品部,负责探索微信内交易模式,加速发展交易基建及生态 [4] - 开放平台基础部更名为开放平台部,负责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产品策划、研发和运营 [4] - AI电商通过智能选品、AI导购等功能重塑传统电商生态,关注新技术对变现效率及成本端的优化 [4] 合成生物技术发展 - 合成生物技术被视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通过改造微生物实现新物质、新材料高效合成和绿色制造 [5] - 青岛已实现合成生物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应用的贯通 [5] - 生物制造产业落地需求增强,新纲领性文件有望出台指导行业发展 [5] - AI技术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分析数据、优化研发,为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支持 [5]
谁给A股发明个抗跌产品?
Datayes· 2025-05-15 10:32
市场行情 - 5月15日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沪指跌0.68%,深成指跌1.62%,创业板指跌1.91%,全市场成交额11905亿元,较上日缩量1595亿元,超3800只个股下跌 [6] - 合成生物概念股逆势大涨,金达威等多股涨停,航运、纺织制造板块表现活跃,宁波远洋、连云港三连板,迎丰股份5连板 [6] - 主力资金净流出710.63亿元,计算机行业净流出规模最大,医药生物、美容护理等行业净流入居前 [14] 银行股分析 - 当前银行股股息率为4.9%,相对十年期国债利差为3.2%,若利差收敛至2~2.5%,对应股息率为3.6~4.1%,理论涨幅可能达20~36% [9][10] - 银行股股息率相对十年期国债利差有望回归1.5~2.5%的中枢水平,在经济稳定背景下,银行股息稳定度堪比30年AA-评级公司债 [9] 麦角硫因概念 - 科伦药业推出麦角硫因胶囊产品,董事长刘革新连续服用三年并保持健身习惯,产品原料由子公司川宁生物提供 [3][5] - 麦角硫因作为第五代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效率是辅酶Q10的40倍,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15.7亿元,60%用于护肤领域,热销单品均价600元 [5] - 全球90%麦角硫因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国内川宁生物、华熙生物等企业已实现纯度99%以上的生产技术突破 [5] 外贸与航运 - 中美关税战停火后,美国预订中国输美集装箱运输量激增近300%,外贸企业出现"爆单潮" [1] - 尽管出现"报复性订单"和"集装箱预订量大涨"的报道,航运和纺服板块未出现暴涨,资金仍集中在确定性标的 [1] 行业动态 - 新型城镇化政策提出八项主要任务,包括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城市功能等 [11] - 工业母机行业会议强调要避免"内卷式"竞争和同质化发展 [12] - 小米汽车全新车型YU7将于5月22日上市,同步开启29个城市预订 [13] 资金流向 - 北向资金总成交1377.19亿元,五粮液成交5.44亿元 [16] - 龙虎榜显示机构资金在川宁生物、拓新药业等个股有较大买入,在跨境通、襄阳轴承等个股有较大卖出 [20]
科技板块整体低迷,沪指半日收跌0.4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5 04:34
市场表现 - 5月15日上午A股主要指数普遍下跌 上证指数跌0.42%报3389.75点 深证成指跌1.12% 创业板指跌1.35% 北证50逆势上涨0.55% 科创50跌1.06% 中证A500跌0.72% 半日成交额达7655.9亿元 [1] - 上证指数当日最高3402.87点 最低3386.17点 开盘3398.43点 52周区间为2689.70-3674.40点 个股表现方面 1561家下跌 669家上涨 93家平盘 [2] 资金动态 - 央行开展64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利率1.40% 全额中标 同日有1586亿元逆回购和1250亿元MLF到期 实现单日净回笼2191亿元 [2] 行业板块 - 港口航运板块表现强势 南京港 连云港 宁波海运等个股大涨 美容护理概念股走强 洁雅股份涨停20% 福瑞达 拉芳家化涨停 两面针等大幅上涨 [3] - 合成生物概念股活跃 川宁生物 金达威 海南海药涨停 板块平均涨幅2.06% 位居涨幅榜第三 [3][4] - 其他领涨板块包括水产品(+2.33%) 宠物经济(+2.26%) NMN概念(+2.03%) 种业(+1.95%) 跌幅较大板块为华为算力(-2.64%) 财税数字化(-2.52%) 数字货币(-2.51%) [4] 合成生物学行业 - 当前合成生物学可生产的大宗化学品仅几十种 在基础化学品中占比较小 尚无法颠覆传统化工 但在特定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场景 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4] - 国际领先企业主要分布在美欧地区 国内正以省市为单位推进政策布局 提供路线指导与支持 随着产业落地需求增强 预计将有新纲领性文件出台 [4] 重点公司 - 川宁生物(301301) 市盈率27.08倍 已建成化妆品原料药和保健品原料柔性产线 多个产品进入生产阶段 2025年将聚焦大宗产品和高附加值品种研发 [6][7] - 洁雅股份(301108) 市盈率67.73倍 国内湿巾制造龙头 战略布局湿厕纸 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前端配方研发领域 2024年有望恢复增长 [6][8] - 福瑞达(600223) 市盈率40.64倍 构建大健康全产业链 美妆品牌矩阵初步形成 产品覆盖中高端和性价比消费群体 [6][8] - 金达威(002626) 市盈率23.16倍 全球保健品原料和营养食品领军企业 凭借市场技术优势和财务稳健性 未来业绩预计稳定增长 [6][8] 中美经贸 - 中美经贸合作对接交流会在华盛顿举行 中方表示两国经贸往来规模巨大 互利共赢 虽然面临困难但合作空间广阔 中方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3]
海正药业拟最高1亿回购提信心 第一季扣非1.82亿增36.9%
长江商报· 2025-05-14 23:43
盈利能力与回购计划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5000万至1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3元/股,为第四次实施回购计划[1][3]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6.94%至1.82亿元,创一季度历史新高[1][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0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4.23亿元实现大幅增长[2] 业务转型与新兴领域布局 - 公司从传统制药企业向创新驱动型企业转型,重点布局合成生物学、高端制剂等新兴领域[1] - 动物药业务快速发展,2024年推出4款重磅新药,宠物驱虫产品海乐妙年度销售连续多年破亿元[2] - 2020-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19.53亿元,战略性重构研发资源强化心血管、代谢等核心领域[4][5] 国际化战略进展 - 提出"全球市场一体化"战略,重点布局巴西、中东+北非、独联体+东欧三大区域[4] - 原料药产品出口至7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00余家海外客户包括全球十大药企[4] - 美国公司推动三个新品上市并实现净盈利,与三家大型药企签署独家授权协议[4] 研发与全球营销体系 - 新设上海创新药物研发中心,与德睿制药、诺奖团队等顶尖机构达成战略合作[5] - 2025年初成立全球营销中心,统筹医院销售、渠道销售等五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5] - 完成5个动物药国际注册资料上报,海乐旺于2024年3月在越南获批[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6.32亿元同比下降3.48%,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下降21.85%[1][2] - 制剂产品销售增长带动利润提升,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下降推动扣非净利润增长[1] - 2024年营业收入97.87亿元同比下降5.56%,但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盈利改善[2]
3300平方米垂直工厂崛起光明科学城 “细胞工厂”工业上楼
深圳商报· 2025-05-14 23:31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始人陈阳拥有6年大学教师和10年科技成果转化早期投资人经历 从2005年攻读博士期间开始研究科技原创力 到2022年创建中科阿尔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 - 公司选择落户光明科学城 因该地区大力发展合成生物产业 政策支持力度大 科研环境开放包容 产业链配套日趋完善 [2] - 公司已建成3300平方米的垂直工厂 成为国内首个将"工业上楼"理念应用于合成生物制造的企业样板 拥有光明区最大的合成生物反应器 [1][3] 技术与生产 - 公司自主研发"细胞工厂"技术 通过工业发酵罐生产活性物质 100立方米工业发酵罐的产能相当于5万亩农业种植 [2] - 公司建立了吨级合成生物发酵平台和完整的规模化标准化合成生物中试生产线 实现从接单到仓库出货的流程动线距离不到100米 [3] - 公司获得自2013年裸藻被列入国家新食品原料目录以来国内首家且唯一的裸藻制品生产许可证 并投入量产 [3] 产品与战略 - 公司专注于抗衰老 抗肿瘤 提升免疫力等领域的高附加值生物活性物质和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与生产 已在多个领域实现进口替代 [3] - 公司发展方向与国家重大战略紧密结合 助力我国高端生物制造供应链自主可控 [3] 团队与创新 - 公司团队平均年龄30多岁 77%为研发人员 91%具有高学历 与全球头部企业同台竞技 [4] - 公司推出"智慧穆兰"平台 作为柔性就业与创业支持平台 关注女性科技人才成长 [4] - 公司通过优化藻类代谢路径和工业上楼创新实践 实现高附加值生物活性物质的进口替代 [4]
深创投集团加持!灵蛛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专注重组蛛丝蛋白的合成生物制造
synbio新材料· 2025-05-14 07:41
公司融资与产业化进展 - 深圳灵蛛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1] - 公司成功实现重组蛛丝蛋白的量产 投产中试量产基地 [1] - 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进一步扩大产能 预计到2026年底实现更大规模化生产 [3] 蛛丝蛋白技术突破 - 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创全新生产路径 解决天然蛛丝生产难题 [2] - 已构建独家蜘蛛丝全长基因库 拥有数百条重组蜘蛛丝序列 [2] - 通过基因工程实现蛛丝蛋白结构精准设计与调控 具备更高强度 韧性和可降解性 [2] - 通过AI计算设计特定场景下的特定功能 满足用户需求 [2] 生产工艺与产能 - 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结合自主研发纯化与纺丝技艺 突破传统生产难题 [3] - 自主研发发酵与纺丝工艺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 [3] - 改造适合生产重组蛋白的底盘微生物 结合工业发酵技术高效生产 [3] 商业合作与研发 - 与多个国际品牌和国内头部品牌展开研发合作 开发纺织品和护肤品等创新产品 [3] - 与天津工业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课题研究 [3]
【免费参会】第三届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邀您8月共聚苏州!
synbio新材料· 2025-05-14 07:41
行业动态 - 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及生物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受到政产学研用金各方广泛关注和重点支持,多地政府将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写入工作报告 [1] - 第三届SynBio Suzhou中国合成生物学大会将于2025年8月1-2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同期举办第七届CMC-China博览会 [3] - 第七届CMC-China博览会预计规模达20,000人、450家参展企业、25个前沿论坛、600位特邀嘉宾,设置四个专业展馆 [17] 会议内容 - 大会话题覆盖农业食品与能源、医美医药大健康、合成生物技术中试放大与商业化、项目路演等多个领域 [3] - 合成生物馆(B馆)招募从事合成生物学产品研发、底层技术、仪器设备、产业园及投融资机构等企业参展 [18] 参会阵容 - 往届嘉宾包括江苏理工学院生物信息研究所所长常珊、芯宿科技联合创始人储震宇等学术界与企业界代表 [5] - 参会嘉宾涵盖上海交大特聘教授洪亮、蒙牛创投基金总经理胡智渊、光玥生物研发总监李恒润等跨领域专家 [6][10] - 产业界代表包括镁孚泰生物CEO、诺合新联合创始人徐超、邦泰生物首席科学家张琦等 [9][11][12] 展会亮点 - 往期活动包括2023苏州合成生物学创新峰会、2024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等,形成持续行业影响力 [3][28][29] - 2024年深圳站活动聚焦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化,吸引3000产业人士参与,下一站将移师杭州 [29][30] 参展信息 - 个人参会可限时抢免费观众票,通过预登记报名后由秘书处联系 [14][15] - 商务合作涉及展位预订、政府合作等,设有专门联系人王女士、周女士等 [19]
75岁董事长赤膊上阵宣传新品,业绩下滑的科伦药业开辟抗衰赛道
新京报· 2025-05-14 00:45
公司动态 - 科伦药业实控人刘革新(75岁)亲自为子公司科伦永年大健康产品麦角硫因胶囊站台宣传,视频获超5100点赞 [2][3] - 麦角硫因胶囊60粒/瓶售价1499元,目前通过小程序销售,计划5月底或6月登陆京东海外购及天猫国际 [4][6][9] - 科伦药业子公司川宁生物提供麦角硫因原料,与日本占部大官堂制药合作生产,产品在日本药妆店有售 [9][13] 财务表现 - 2024年一季度营收43.90亿元(同比-29.42%),净利润5.84亿元(同比-43.07%),主因输液业务受集采影响 [11] - 公司预计2025年基础输液业务保持稳定,同时加速向大健康产业转型 [11] 产品与技术 - 麦角硫因具有超强抗氧化性(效果超VC和辅酶Q10的10-30倍),应用覆盖护肤品、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 [8][12] - 合成生物学技术使麦角硫因生产成本降至市场价1/3(纯度99.9%),川宁生物已实现量产 [13] 市场布局 - 中国抗衰老市场规模2021年超800亿元(增速20%),麦角硫因口服美容产品2024年上半年某电商销售额同比增60倍 [12] - 公司七年前布局大健康赛道,2023年11月成立科伦永年专攻麦角硫因销售,目标实现治疗与预防医学并重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