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马克思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经典常谈丨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马克思批判空想社会主义和平均共产主义,强调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来解决社会问题 [1] -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实践研究创立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对立需通过实践方式解决 [1] - 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中首次将人类解放与无产阶级命运联系起来,转向研究经济问题 [1] 调查研究的方法论 - 马克思恩格斯结合现场考察与查阅资料,实地调研英国经济情况并与工人组织建立联系 [2] - 马克思在《资本论》研究中强调充分占有材料并分析内在联系,调查工人阶级状况 [2] -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基于历史文献和统计材料制定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运动的实际因素中寻找理论研究的现实基础,避免抽象原则 [3]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通过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 [3] - 中国共产党运用调查研究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 [4] 调查研究的当代意义 -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用于克服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认识论挑战 [4] - 新时代强调通过调查研究聚焦改革发展任务,深入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5] - 调研成果需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推动科学决策和务实举措 [5]
前沿访谈丨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
建设文化强国的指导思想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 [2][3]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作为根本制度提出,是重大制度创新 [4]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性 -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政权稳定的风向标,主导权是治国理政的利器 [3] - 苏联解体等历史事件证明政权瓦解往往从思想领域开始 [3] - 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6]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的先进性 -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思想理论的先进性 [7][8]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现了新的飞跃 [8] - 新时代伟大成就的关键在于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 [9] 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的措施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重要体现 [10] - 高校是意识形态前沿阵地,需强化阵地责任,管好互联网主战场 [11] - 坚持立破并举,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破除错误思潮影响 [12][13]
经典常谈 | 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土化发展 - 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反对将其简化为抽象公式[1] - 针对俄国特殊经济结构,马克思提出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跨越论[1] - 恩格斯批判德国社会民主党"青年派"将唯物史观教条化的倾向,强调理论应作为研究方法而非现成公式[2]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恩格斯批评社会民主联盟领导人将理论视为必须逐字恪守的教条,导致"活的理论"变成"死的教条"[3] - 马克思恩格斯自称"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主张通过参与本土劳工斗争实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3] -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反对机械重复教条式应用[3][4] 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特征 - 马克思主义通过解答时代新课题保持活力,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体系[4] - 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实践创新创造发展奇迹[4] - 历史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开放性与实践结合是事业成功的关键[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