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icon
搜索文档
陕西柞水书写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
环球网· 2025-09-12 08:44
柞水县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扎实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持续强化建设用地准入管理、耕地保 护,加强危废规范化管理,定期开展工矿企业地下水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监测,督导有主尾矿库规范建 设监测井、视频监控设施,筹措资金推进无主尾矿库治污、监测、监控设施建设,土壤环境安全利用率 100%。 柞水县积极推进矿山恢复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构建起"拦、蓄、灌、排"相结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 体系,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机制,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 通过实施栖息地修复、生态廊道建设等措施,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生态系统结构更加完整、 功能更加稳定,建成5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达18.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率91.2%,植被覆盖率高达 88%,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成为生态"代言人"。 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柞水县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柞水县依托生态优势, 大力发展生态康养、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与自然风光相得益彰,终南山寨、阳坡院子等一 批特色民宿声名远扬,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柞水木耳"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朱家湾村被联 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命名为"最佳旅 ...
广西贺州姑婆山“生态蝶变” “点绿成金”年迎客逾149万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06:05
核心观点 - 姑婆山旅游度假区通过生态修复和产业融合实现旅游收入增长和就业提升 年接待游客149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2.6亿元 新增就业6500余人 [1][2][4][7] 生态资源与基础设施 - 森林覆盖率达83% 被誉为华南最大天然森林氧吧 [2] - 地热资源丰富 已开采7口温泉井 最高水温72摄氏度 日出水量7000方 [2] - 累计投资超7亿元 建设117个项目 包括滨水栈道、亲水平台和骑行绿道 [2] 旅游产品与服务体系 - 构建森林休闲和温泉康养两大核心产品体系 推出森林吸氧、避暑休闲等旅游项目 [4] - 拥有35家酒店民宿和公寓 满足康养、文化体验和会务需求 [4] - 举办超级越野赛、露营节、音乐会等文旅活动 承办全国性体育赛事 [4] 游客数据与经济效益 - 2024年接待游客149.025万人次 过夜游客占比56.92% 平均停留2.71天 [4] - 旅游总收入2.6亿元 带动餐饮、住宿、交通及零售业发展 [7] - 形成森林旅游+温泉康养+民宿度假+乡村休闲模式 新增就业6500余人 [7] 生态修复成果 - 马尾河从污染河道整治为水清岸绿的滨水公园 [2] - 玉石林景区从废弃露天矿区修复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
护一江清水 守“中华水塔”(山水间的财富密码⑦)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1 22:43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 生态。要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 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 ——习近平 天刚蒙蒙亮,山谷间的云雾还没散开,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巴干乡代曲村的生态管护员格来 江措已经起床收拾,穿上藏青色的厚氆氇,往水壶里灌满热茶,再揣上几片风干的牦牛肉,最后将那台 磨得发亮的旧相机斜挎在肩上。"今天得上山,只能靠脚走喽。"格来江措念叨着,迈步朝巡护区域走 去。 初秋的风掠过三江源头,草原已褪去盛夏的浓绿,草尖泛着浅褐色。远处的高山峡谷间,代曲河奔涌在 青灰色岩石间,顺着沟壑蜿蜒远去。格来江措停下脚步,目光落在前方一片水草丰美的洼地——"这里 阳光充足,天气好的时候,附近牧民常来这儿放牦牛,难免会留下些垃圾。"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草丛 里捡起一个被风吹来的塑料袋,塞进随身的垃圾袋里,"我们的活儿不复杂,捡垃圾、防盗猎、记录动 物,守好这方水和草,心里就踏实。" "要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三江源。"这句话刻在格来江措心里,也陪他走过了十年巡护路——泥泞 裹住过旧皮靴,山风刮红 ...
碧水清流歌未央
广西日报· 2025-09-11 02:57
河湖治理成效 - 香粉河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融江和贝江国控断面水质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 [5] - 澄碧河水质从三四类水提升至满足人畜直饮的一类水标准 可见度达2.8米 溶解氧数值7.01-7.22 pH值8.41 [5] - 广西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连续7年保持96%以上 2024年上半年全国地表水水质排名前10城市中广西占7席 [9] 经济效益 - 香粉河流域年接待游客约60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超2000万元 村级集体经济收益达114.75万元 [5] - 村民潘建锋通过露营服务实现年收入三四十万元 2024年预计达50万元 [4] - 下枧河推动农业与文旅深度融合 桑蚕种植规模居全国之首 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和糖料蔗基地 [8] 投资与治理措施 - 融水苗族自治县投资135.36万元建设雨卜村、香粉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4] - 投入766.96万元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13公顷 [4] - 永乐镇投资800万元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 完成46个屯级污水处理项目 [6] 制度与人员配置 - 广西建立五级管护网 配备2710名总河长和2.6万名河湖长 覆盖18014条河流、19个湖泊、4274座水库 [9] - 融水苗族自治县设置1107名村级水域巡查员和保洁员 2025年以来累计巡河206人次 [4] - 百色市建立市、县、镇、村四级河湖长组织体系 设置2398名河长实现全覆盖 [7] 社会参与与文化融合 - 下枧河沿河村民自发护河 党员带头巡河 志愿者发放传单 通过山歌传播护河理念 [9] - 梁小哲返乡成立苗族服饰公司 带动村民增收 每年吸引研学团队学习苗绣技艺 [4] - 澄碧河清污员陈德清每日巡回保洁 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 [6] 未来规划 - 广西计划到2030年建成116条(个)幸福河湖 实现"河安湖晏、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宜居宜业、人水和谐"目标 [10]
三地丹青联展绘共富
杭州日报· 2025-09-11 02:15
艺术展览活动 - 建德市乾潭镇 桐庐县富春江镇和浦江县虞宅乡三地联合举办书画联展 展出百余件艺术作品 [2] - 展览包含专业艺术家书法力作和山水画卷 以及乡村书画爱好者质朴创作 [2] - 展览以笔墨丹青记录生态之美 描绘乡村新貌 传承文化底蕴 [2] 区域合作发展 - 219省道作为纽带串起三地发展的生态廊道 文化走廊和共富通道 [2] - 马岭古道 美女峰等自然人文景观承载三地人民共同记忆 [2] - 马岭天观景区及衍生民宿农家乐带动三地共同富裕 [2] 艺术乡建理念 - 三地首次以艺术联展形式深化合作 实践艺术乡建理念 [2] - 让书画走进田野 用艺术点亮乡村 促进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融合 [2][3] - 展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鲜活案例 [2]
自然资源资产家底更厚实
经济日报· 2025-09-11 01:44
自然资源保护与调查监测 - 动态掌握九类自然资源状况 包括土地 矿产 海洋 水 森林 草原 湿地 荒漠和国家公园 [2]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较2020年增加2800万亩 黑龙江 内蒙古 河南 吉林 新疆等省区耕地面积均超1亿亩 [2] - 林地 草地 湿地 沙化土地面积分别达42.53亿亩 39.12亿亩 8.34亿亩 25.09亿亩 [2] - 森林覆盖率25.09% 较2020年提高2个百分点 森林蓄积量209.88亿立方米 [2] - 首批5个国家公园涵盖近30%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2] 国土空间优化与生态修复 -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实施 [2] - 累计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超1000万亩 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3] - 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16% [3] - 发布实施125个矿种"三率"标准 建成1000多家国家级绿色矿山 [3] 海洋经济发展 - 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7.8% [4]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较"十三五"末增长34% [4] - 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 [4] - 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70%以上 [4] - 海空装备市场份额占全球50%以上 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超每日290万吨 [4] - 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5] - 海洋旅游产业增加值达1.6万亿元 [5] - 海洋药物自主研发品类占全球已上市品类28% [5] 海洋科技与装备 - 首艘42600吨排水量 11000米钻深"梦想号"正式入列 [5] - 全球首座10万吨级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建成使用 [5] - 浙江舟山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并网时间和发电量居世界前列 [5] 矿产资源勘探突破 -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累计投入资金近4500亿元 [6] - 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 19个大型气田 [6] - 鄂尔多斯盆地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超3000亿立方米 [6] - 支撑石油稳产2亿吨 天然气产量超2400亿立方米 [6] - 山西孝义铝土矿 山东胶东金矿 辽宁鞍本铁矿 黑龙江多宝山铜矿 西藏巨龙铜矿新增储量可观 [6] - 辽宁省大东沟金矿初步评审金资源量近1500吨 [6] 战略新兴矿产供应 - 发现横跨四川 青海 西藏 新疆4省区的2800公里"亚洲锂腰带" [7] - 在成矿带找到多个大型和超大型锂矿 [7]
我国已经拥有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
证券日报· 2025-09-11 01:23
海洋经济发展 - 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2024年比十三五末增长34% 占国内生产总值78% [2] - 拥有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 海洋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6年稳居世界第一 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2] - 海洋旅游产业增加值达16万亿元 邮轮旅游和海洋研学热度高涨 [2] - 海运出口额达275万亿元 海运航线和服务网络遍布全球 [2] 自然资源管理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较2020年增加2800万亩 [1] - 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509% 较2020年提升约2个百分点 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国家 [1] - 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16% [1] - 全面掌握163种矿产储量分布 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 [1] 矿产资源开发 - 油气铜锂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1] - 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累计投入资金近4500亿元 [3] - 能源矿产实现重大找矿突破 大宗矿产基地焕发生机 新兴产业矿产打造世界领先供应体系 [3] - 发布125个矿种三率标准 建成1000多家国家级绿色矿山 [1]
生态游要“流量”更要“留量”
经济日报· 2025-09-10 22:12
然而,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地区同质化开发、粗放式经 营:"千村一面"的民宿集群、缺乏特色的"农家乐"餐饮、过度商业化对自然环境的侵扰。面对这些问 题,生态旅游开发应从追求规模的"野蛮生长",转向追求品质与可持续的精细化开发。 要从"概念"走向"内涵",深挖独特IP,拒绝千篇一律。要打破"复制粘贴"的思维定式,深挖风土人文的 独特性和唯一性,可以是某种珍稀动植物、一项古老的农耕技艺,或是一段独特的民族故事,将这种独 特基因提炼出来,打造不可替代的IP。如云南高黎贡山围绕"博物学"开展深度研学,甘肃陇南依托山地 资源开发特色康养,从资源禀赋的差异化中寻找各自的独特魅力。 走出都市钢筋水泥"森林",来原始森林中亲近树木和花草,呼吸一口饱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感受内 心的宁静与美好,这是森林旅游的魅力。近年来,森林游、湿地游、草原游等高度依赖良好生态资源的 生态旅游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生态旅游游客量达27.61亿人 次。 生态旅游满足了消费者对"亲密接触"美好生态的迫切需求,也给塑造好生态、留住好环境的当地居民带 来了可观收入,是"绿水青山就是金 ...
自然资源资产家底更厚实 “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19个大型气田
经济日报· 2025-09-10 22:10
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成效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较2020年增加2800万亩 黑龙江 内蒙古 河南 吉林 新疆等省区耕地面积均超1亿亩 [2] - 全国林地 草地 湿地 沙化土地面积分别达42.53亿亩 39.12亿亩 8.34亿亩 25.09亿亩 森林覆盖率25.09% 较2020年提高2个百分点 [2] - 森林蓄积量达209.88亿立方米 提前实现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目标 首批5个国家公园覆盖近30%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2] 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修复 -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全国及省市县三级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实施 [2] - 累计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超1000万亩 广东浙江等地建成宜居宜业乡村 [3] - 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16% 实施125个矿种"三率"标准 建成1000多家国家级绿色矿山 [3] 海洋经济发展成就 - 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2024年较"十三五"末增长34% 占GDP比重7.8% [4] - 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首破2万亿元 深圳上海青岛海洋功能增强 福州厦门示范区发挥引领作用 [4] - 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70%以上 海空装备市场份额占全球50%以上 海水淡化规模超每日290万吨 [4] 海洋产业与技术突破 - 海洋水产品产量连续36年世界第一 海洋药物自主研发品类占全球28% 海洋旅游增加值达1.6万亿元 [5] - 舟山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并网时间与发电量居世界前列 海运量及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5] - "梦想号"钻探船钻深11000米入列 "深海一号"10万吨级储油平台建成 海洋能技术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5] 矿产资源勘探突破 - 新一轮找矿行动累计投入4500亿元 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 19个大型气田 [7] - 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新增探明储量超3000亿立方米 接近过去10年总和 支撑石油稳产2亿吨 天然气产量超2400亿立方米 [7] - 辽宁大东沟金矿资源量近1500吨 有望成为世界级金矿 云南镇雄磷矿 青海茫崖钾盐矿等新资源基地崛起 [7] 战略矿产与技术创新 - 发现横跨四川青海西藏新疆的"亚洲锂腰带" 长度2800公里 找到多个大型超大型锂矿 [8] - 山西孝义铝土矿 山东胶东金矿 辽宁鞍本铁矿 黑龙江多宝山铜矿 西藏巨龙铜矿等老基地新增可观储量 [7]
自然资源部:我国已经拥有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
证券日报网· 2025-09-10 13:25
自然资源管理成效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较2020年增加2800万亩 [2] - 全面摸清163种矿产储量及开发状况 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 [2] - 全国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5.09% 较2020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 [2] - 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16% 建成超1000家国家级绿色矿山 [2] 海洋经济发展 - 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34% [2] - 海洋经济占GDP比重达7.8% 拥有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 [2][3] - 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1/3 海运出口额达27.5万亿元 [3] - 海洋旅游产业增加值1.6万亿元 邮轮旅游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3] 矿产资源勘探突破 - 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累计投入资金近4500亿元 [3] - 能源矿产实现重大突破 石油天然气铀矿勘探成果显著 [3] - 大宗矿产基地焕发生机 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取得突破 [3] - 构建领先世界的资源供应体系 优化能源资源保障结构 [3] 生态保护与空间规划 -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1] - 深化"多规合一"改革 持续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1] - 全面完成"十四五"自然资源规划目标 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