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经济

搜索文档
“文旅+”激发消费新动能——南宁市多场景多业态释放文旅新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8-09 09:33
文旅消费增长 - 上半年南宁市接待游客10006.76万人次,同比增长12.25% [1] - 实现游客消费1112.86亿元,同比增长12.66% [1] - 文旅部门推出328项文旅体商活动及优惠措施,激活消费市场活力 [4] 特色主题活动 - 南宁方特东盟神画举办东南亚泼水节,营业时间延长至22时,活动持续65天 [3] - 青秀山风景区推出"南宁夜花园"活动,吸引市民游客体验沉浸式夜游 [3] - 邕州古城·三街两巷策划节庆主题活动,带动文旅消费 [5] 演唱会经济 - 上半年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会8场,观演人次24.14万人,带动经济效益16.43亿元 [7] - 南宁文旅集团推出"演唱会+旅游+酒店+文创"组合套餐,延伸"观演经济"至文旅消费 [8] - 演唱会嘉年华设置特色展位,培育夜间文旅消费新热点 [7] 消费场景创新 - 景区推出可体验、可互动、沉浸式的消费场景,带动南宁美景上热搜 [3] - 邕州古城深耕"夜间经济"和"假日经济",计划推出中山路、水街新街区 [6] - 演唱会市集结合本地特色与限定美食,成为"演唱会经济"重要增长点 [8] 文旅融合 - 南宁市强化文旅体商四位一体联动发展,举办"绿城无处不飞花"等活动 [4] - 14个重点景区实施"一票3日使用制",打造个性化旅游产品 [4] - 邕州古城·三街两巷融合传统文化与潮流元素,提升游客体验感 [5]
烟火气中显特色 规范发展待破局释放消费活力 特色市集“火”力全开
搜狐财经· 2025-08-01 19:15
特色市集行业发展现状 - 特色市集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兴起,覆盖核心商圈、古镇、景区和城市公园等多种场景,成为消费升级和多元化需求下的新兴业态 [1] - 暑期旅游旺季带动亲子家庭和大学生群体参与,为市集注入活力,但同质化严重、运营管理粗放等问题制约行业发展 [1] - 市集种类横跨文化、艺术、美食、科技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4] 文化艺术类市集 -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举办大学生暑期文化市集,通过直播等方式推广当地历史文化 [4] - 福州市举办非遗国潮市集,展示古陶瓷修复、锔瓷技艺等传统工艺,吸引市民参与 [4] - 刀郎演唱会配套市集吸引60多个商户入驻,涵盖明星周边和文创产品,推动演唱会经济增长 [4] 美食类市集 - 西安"交个朋友"市集以创意面包制品成为网红打卡点 [5] - 沈阳"西红市5.0"市集融合本地特色与一线城市热门品牌,吸引大量消费者 [5] - 昆明推出"潮汐市场",通过榴莲猜重、夹枣挑战等创新活动提升消费体验 [5] 科技类市集 - 链博会AI市集展示虚拟数字人、增强现实手术导航等前沿科技 [5] - 上海虹桥天地举办"低空嘉年华"飞行市集,提供无人机编程等互动体验 [6] - 深圳福田推出"福惠长青"服务市集,向老年人展示AI名片、仿生机器宠物等科技产品 [6] 政策支持 - 北京市围绕购物、美食、旅游、展演四大领域开展促消费活动,包括老字号嘉年华、非遗文化课堂等 [7] - 上海市出台《优化设摊治理工作方案》,通过数字化平台对市集实施分类监管 [8] - 浙江省推出《促进共富市集发展指导意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市集发展,提供公益性岗位和创业平台 [9] 行业挑战与建议 - 同质化问题严重,部分市集商品雷同缺乏特色,消费者出现审美疲劳 [10] - 部分市集缺乏长期运营规划,活动结束后热度迅速消退 [11] - 专家建议加强前期调研,挖掘当地文化特色,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12] - 应注重长期品牌建设,使市集与城市文化形成良性互动 [11]
8.1犀牛财经晚报: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正式生效 微信提现手续费下限调为0.01元
犀牛财经· 2025-08-01 10:43
随着演出市场持续火爆,演唱会热力辐射。从场馆附近人潮涌动的商圈,到周边酒店一房难求,演唱 会、音乐节等文娱活动,正在撬动城市多元消费。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演唱会对当地消 费的拉动比达到1∶4.8,即演唱会门票花费1元,同期周边消费为4.8元。今年3月,刀郎武汉演唱会期 间,带动武汉体育中心周边酒店预订环比增长4倍;周杰伦三亚演唱会,岛外观众占比82%,带动综合 消费超11亿元。(央视财经) 第二批浮费基金陆续迎来发行 3只产品定档下周一 浮费基金进入常态化注册,发行也不再统一步调。已获批的第二批12只浮费基金中,已有建信医疗创 新、易方达价值回报和中欧核心智选率先公告发行,定档8月4日(即下周一),3只产品分别托管在青 岛银行、招商银行与兴业银行。其中,建信医疗创新设置30亿元的募集上限,其余两只未设上限。此次 发行时间,各家基金公司自行安排,也有产品将在8月底才开启发行。(智通财经) 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正式生效 8月1日,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正式生效,这是在中国香港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 完善对虚拟资产活动在香港的监管框架,以保持金融稳定,同时推动金融创新。《稳定币条例》 ...
上半年游客总花费突破5600亿元
广西日报· 2025-07-31 01:49
旅游市场表现 - 广西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总人次同比增长10.7%,游客总花费(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2.4%,超5600亿元,文旅消费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1] - 入境旅游快速恢复,上半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90.44万人次,入境过夜游客总花费3.31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75.1%、77.5% [2] - 区外游客吸引力显著增强,接待区外游客人次同比增长33.9%,600家监测景区区外游客量同比增长27.0% [2] 政策与活动推动 - 广西开展"广西旅游年"活动,推出景区"一票3日使用制"、文化惠民卡、演艺消费专属卡等12项政策,联动22项主题活动 [1] - "演唱会经济"持续火爆,上半年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29场,实现票房收入4.39亿元,带动关联消费超30亿元 [1] - 广西文化惠平台上售票的全区剧场营业性演出累计超1000场次,同比增长35% [1] 夜间经济与消费场景创新 - 开展"活力夜广西"嘉年华活动,推出官方IP形象"喵小桂",夜间文旅消费持续升温 [2] - "非遗华彩贺新春"系列活动举办春节非遗实践活动620场,485.5万人次参与,带动非遗产品销售3093.75万元 [2] - "一键游广西"智慧文旅平台归集数据超19亿条,"三姐伴游"文旅智能体提供定制化智慧伴游服务 [2] 消费环境优化 - 广西重拳整治"不合理低价游"等旅游市场顽疾,上半年全区旅游投诉较2024年同期下降13.5% [2] - 旅行社、导游类投诉分别下降23.0%、38.5%,消费环境持续改善 [2] 未来发展方向 - 广西将持续深化"文旅+"融合,推动消费场景创新与服务升级,助力文旅产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3]
达州税务部门主动作为 精准服务演唱会经济全链条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7-30 09:20
演唱会经济带动消费 - 7月达州两场演唱会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热潮,税务部门通过靶向服务和政策红利激活产业联动活力[1] - 渠县文峰悠筑酒店作为明星指定下榻酒店,入住率迎来小高峰,税务部门提前3天上门辅导电子发票开具和涉税风险提示[3] - 渠县龙嬉谷景区推出夏日限定套餐,单日最高接待游客超5000人,享受免征增值税等优惠政策[3] 文旅产业联动效应 - 达州体育中心演唱会吸引25600余名观众,主办方达州市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获得税务部门专项辅导处理复杂涉税核算[5] - 四囍土灶火锅店演唱会当天满座率100%,翻台率超1.5次,通过"税务服务直通车"解决开票系统问题[6] - 演唱会期间渠县住宿业销售收入同比增2.66%,餐饮业增33.98%,旅游业增12.87%[7] - 巴山大峡谷等景区接待量同比增40%,持票游客可享受多个4A景区免首道门票优惠[6][7] 税务服务长效机制 - 渠县税务局建立"景区企业服务台账",定期跟踪景区运营并提供"一对一"政策辅导[8] - 通川区税务局"流动税宣服务队"持续为住宿、餐饮、购物等重点区域商户提供靶向服务[8] - 税务部门将专项服务转化为长效机制,包括发票管理、政策辅导和合规运营指导[8]
一把钞票换一次「脱序」:一个东亚人一生中的三个小时|深氪
36氪· 2025-07-27 09:33
演唱会行业趋势 - 演唱会观众群体从年轻人扩展至老年人、未成年人、大厂员工及宝妈等"非典型观众",呈现多元化特征 [10][45][54] - 80后成为付费意愿最强的年龄段,30%愿意为单场演唱会支付3001-5000元,因其独生子女背景及重视个体体验 [59][60] - 2023-2025年票务平台大麦营收从2.28亿飙升至20.57亿元,三年增长近十倍,反映行业爆发式增长 [14] 演唱会经济效应 - 太原2024年举办32场演唱会带动41亿元消费,门票收入仅占25%,其余75%为住宿、餐饮等衍生消费 [78] - 演唱会消费拉动比为1:4.8,即每1元门票带动周边消费4.8元,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 [79] - 城市通过加开歌迷专列、免费公交、景区优惠等措施打造"演唱会经济生态",太原场配套服务获观众高度评价 [64][66] 粉丝消费行为 - 粉丝为抢票平均单场投入2-3万元,通过多代拍"赛马"提高成功率,黄牛票溢价可达原价3倍以上 [21][22][32] - 衍生消费覆盖手机(三星演唱会神器售价超1万元)、服饰(应援色采购)、毛绒玩具(五月天IP商品天猫销量前三)等品类 [20][69][74][75] - 品牌借势营销,如西单商场设五迷专属优惠、老酸奶印艺人形象,形成"演唱会+零售"联动模式 [71][73] 市场结构变化 - 黄牛市场呈现层级分化,一级代理加价幅度达100%(如2000元票加至4000元),末端代理利润率不足5% [31][32][33] - 刘德华等老牌艺人取代"周王陶林"成为黄牛新宠,60岁以上观众愿高价购买前排座位 [55][56][58] - 票务平台虽营收增长但面临用户不满,演唱会现场出现集体呼吁平台"倒闭"的现象 [15]
一把钞票换一次「脱序」:一个东亚人一生中的三个小时|深氪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27 09:10
演唱会市场趋势 - 演唱会观众群体多元化,老年人、未成年人、大厂员工等"非典型观众"占比显著提升 [8][36][44] - 80后观众付费意愿最强,36-45岁人群中30%愿意支付3001-5000元观看演唱会 [58][59] - 老牌艺人如刘德华演唱会门票溢价空间大,黄牛转手利润率可达40% [54][55] 票务市场动态 - 大麦平台2023-2025财年营收从2.28亿飙升至20.57亿元,三年增长十倍 [10] - 黄牛票分级加价明显,原价2000元票经四级转手后溢价达4700元 [27][28] - 代拍服务形成产业链,单场演唱会粉丝需准备2-3万元用于"赛马式"抢票 [17][18] 粉丝经济表现 - 五月天衍生IP"魔魔胡胡胡萝卜"位列天猫毛绒玩具畅销榜第三 [68] - 粉丝为单场演唱会平均消费超万元,包括1万元专业拍摄设备投入 [16][17] - 太原市政府通过配套服务拉动消费,32场演唱会创造41亿元综合收入 [76] 城市经济效应 - 演唱会消费拉动比达1:4.8,每1元门票带动4.8元周边消费 [77] - 太原等城市推出"歌迷专列"、公交免费等政策打造演唱会经济 [63][65] - 西单商圈借势营销,商家通过"五迷专属优惠"提升客流量 [69][74] 产业链延伸 - 手机厂商推出演唱会专用机型,配备长焦镜头售价超万元 [16][73] - 酒旅平台推出"门票+机票/酒店"捆绑套餐实现协同销售 [73] - 艺人周边商品销售火爆,周深OC形象店铺单日成交破千万 [68]
从“承接地”到“必选地”,济南要成“爱乐之城”
齐鲁晚报网· 2025-07-25 08:38
演唱会市场增长趋势 - 2024年大型演唱会票房破260亿 同比增长78 1% 观演人次超2900万 同比增长45% [3] - 2024年万人以上演唱会场次同比增长84 4% 单场票房3000万以上的头部大型演唱会占全部大型演唱会场次的11 8% 较2023年增长3 4% [3] - 济南演唱会市场呈现质与量双重提升 头部大型演唱会增多 同一歌手常连开多场 如刀郎连开两场 李宗盛唱响两日 周杰伦官宣连演三天 [3] 济南演唱会市场特点 - 济南演唱会风格多元 从流行音乐到潮流说唱 民谣等不同风格 满足不同圈层乐迷需求 [4] - 济南奥体中心演艺赛事活动观众中市外人员占80% 省外人员约40% 带动周边酒店预订量环比上涨30%-45% 用车订单量环比上涨83% 餐饮营业额增长50%-100% [6] - 周杰伦2025济南站演唱会首轮开售即售罄 累计预约人数逾512万人次 预计吸引外地观众超30万人次 [7] 济南演唱会竞争优势 - 济南交通便利 拥有遥墙机场 米字型全国高铁网络 位于京沪两大城市圈中心位置 [10] - 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有6万座席 体育馆有1 2万座席 可承载大部分大型演唱会需求 [10] - 济南主动谋划引进头部艺人演唱会 从演唱会"承接地"转变为"优选地"甚至"必选地" [10] 演唱会经济带动文旅消费 - 跨城观演观众中52 0%消费集中于500-2000元区间 2000元以上消费占比达33 3% [6] - 济南奥体中心创新服务模式 设置便民摊位 提供2元水 小吃零食等实惠商品 提升歌迷体验 [13] - 济南政府推出歌迷定制专线 地铁增加班次 增派人员维护秩序 提供细致暖心服务 [13] 城市文化影响力提升 - 济南通过演唱会塑造城市形象 如陶喆演唱会结束后公交驾驶员弹吉他与乘客合唱 延伸音乐狂欢 [11] - 济南"宠粉"举措获歌迷点赞 如许嵩演唱会散场快速疏导 李健演唱会设置"乐荷市集" 刀郎演唱会提供免费热粥和矿泉水 [13] - 济南用音乐同歌迷编织情感网络 实现"流量"转化为"留量" [15]
200场活动背后的广东夜经济账本:夜消费成增长新动能
南方都市报· 2025-07-24 14:19
广东夜经济发展现状 - 2025年广东夜经济暨暑期消费促进活动启动 主题为"粤夜粤美" [1] - 2024年1-5月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9万亿元 同比增长3.7% 增速自3月起持续上扬 [1] - 7-9月将开展六大夜间主题消费活动超200场 包括夜市、夜食、夜购、夜娱、夜游、夜秀 [3] 深港跨境夜间消费 - 2024年上半年深圳皇岗口岸夜间客流同比增长18% 其中内地居民增25% 港澳居民增14% [4] - 深圳夜间消费人群中香港居民占比达24% 同比扩大6个百分点 18-35岁香港居民占北上消费群体七成以上 [6] - 香港启德体育园启用后吸引超60万人次 其中五成为内地和海外观众 [6] - 5月25日皇岗口岸单日查验出入境人员达7万人次 是设计流量的2.3倍 高峰时段延至凌晨2:30 [6] 文旅融合创新模式 - 湛江奥体夜市日均人流量突破3万人次 166家固定摊档平均日营业额达1000元 [7] - 广州琶醍"国际碳水事务所"主题活动带动园区商家营收同比增长约10% [7] - 正佳广场打造8米高机械艺术装置"神牛犇犇" 推出"海底夜宿""夜探雨林"等创新项目 [7] - 清远将推出"15分钟夜经济消费地图" 组织景区、餐饮、商圈等推出优惠促销 [9] 政策支持与市场创新 - 广州认定15个"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 包括北京路、天河路等核心商圈 [10] - 先行区政策包括:大型活动审批时限压缩80% 外摆区域按年度备案 试点取消餐饮场所凌晨2点后营业限制 [10] - 设立"夜经济创业基金" 提供启动资金、免费摊位及创业导师支持 [12] - 推出"夏日优行计划"投放出行券包 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精准补贴"模式激发消费 [12]
今年上半年,济南演出场所共推出各类营业性演出600余场
齐鲁晚报网· 2025-07-24 04:12
演出经济 - 济南市上半年演出场所推出营业性演出600余场 包括刀郎 单依纯 李健 李宗盛 许嵩等大型演唱会 [1][4] - 刀郎演唱会期间全市酒店订单环比增长67% 景区门票增长75% 接送机订单增长31% [1][4] - 文旅局联合携程上线"门票+住宿+景区"组合产品 重点景区推出免票 打折优惠 [4] - 联合公交公司推出演唱会公交直达服务 解决外地歌迷交通问题 [4] - 策划"泉城好戏 济南首届戏剧季"活动 上演20多部剧目 开辟"艺术+商圈"融合路径 [4] - 引进《天工开物》等爆款剧目 打造《秀宴》餐饮消费新场景 [4] - 融创文旅城推出《梦回西楼》国风实景秀 天下第一泉景区升级《明湖夜梦 画中游》画船演艺 [4] 文旅项目建设 - 九曲黄河万里情 泉城名士坊等在建项目预计年内建成运营 [3] - 崔寨片区酒店中心项目一期 鹊华公园齐风坊等项目开工建设 [3] - 济南开埠博物馆 鲜花港萌宠乐园 不觉晓露营综合体等项目竣工运营 [3] - 上新时代文化街区等项目投入试运营 [3] 交旅融合 - 文旅局与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签订"航空+文旅"协议 推出航旅优惠产品 240小时过境免签服务 [5] - 推动济南国际机场与天下第一泉 明水古城等景区联动 推出航旅产品优惠 [5] - 策划"齐鲁1号"旅游专列济南主题线路 配套景区 住宿优惠 [5] - 艺术演出 非遗手作登上火车展示展销 [5] - 开通旅游直通车直达野生动物世界 灵岩寺等近郊景点 服务老年人 学生等群体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