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型经济

搜索文档
再推出一批改革措施、落地一批创新试验、深化一批开放举措⋯⋯深圳市综合改革试点将这样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2 06:33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要点 - 2025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综合改革试点实施5周年 [1]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 [1] - 深圳4年多来已向全国复制推广48条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 [1][5] - 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2.78万亿元增至2024年3.68万亿元 年均增长5.5% [3][5] - 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20年1510.8亿元增至2023年2236.6亿元 年均增长13.9% [5] - 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连续3年全国城市"双第一" [5] 改革重点领域 -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1][4] - 推进金融技术数据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1][4] -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1][4] - 健全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治理模式 [1][4] - 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4] - 完善便利人员流动的配套机制 [4][6] 广东省支持措施 - 2021年以来已调整117项省级行政职权下放深圳 [6] - 近期将再下放20项省级行政职权 [6] - 支持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6] - 支持深圳培育发展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6] - 支持前海高标准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6] - 支持河套建成深港科创综合服务中心 [6] 科技创新发展 - 2023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超2200亿元 占GDP比重6.46% [8] - 深圳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保持在90%以上 [8] - 2024年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 [8] - 支持深圳牵头或参与建设2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8] - 支持深圳发展新型研发机构 [8][9] - 探索实施科研项目经理人制度 [9] - 健全科技型企业信贷和知识产权交易规则 [10]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做好服务保障 加快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西安日报· 2025-06-11 02:59
外资企业调研 -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方红卫调研经开区外资企业运营情况,强调深化经济内外循环良性互动机制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外资企业做大做强 [1] - 外资企业是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各级党委政府需积极对接企业需求,统筹政策、平台等资源,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2] 西安阿尔斯通永济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公司为法国阿尔斯通集团全球产量最大的列车牵引电机生产基地 [1] - 方红卫深入生产车间了解产品优势、市场销售情况,鼓励企业扩大业务布局、拓展市场空间、提升规模效益 [1] 西门子信号有限公司 - 公司为中德合资企业,专注于铁路信号产品和系统 [1] - 方红卫考察机械及电子生产车间、城轨信号系统测试中心,鼓励企业加强技术革新、产品创新,实现互利共赢 [1] 开放型经济发展 - 需增强开放意识,推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2] - 坚决打好外贸拓展硬仗,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为西安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2]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会见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执行主任佩德罗萨
快讯· 2025-06-09 14:57
亚太经合组织合作方向 - 亚太经合组织(APEC)作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应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和开放型经济大方向 [1] - APEC积极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拓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 [1] - APEC为促进亚太和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多动力 [1] 中国与APEC的合作 - 中国高度重视APEC作用,支持APEC秘书处工作 [1] - 中国愿以担任2026年APEC东道主为契机,同各方一道推动亚太合作再上新台阶 [1] - 中国与APEC共同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1] APEC秘书处表态 - APEC秘书处赞赏中方长期以来为推动APEC合作所作贡献 [1] - 秘书处愿全力支持中方成功主办2026年APEC会议 [1] - 秘书处推动区域合作取得更多成果,共促亚太发展繁荣 [1]
更好发挥外贸外资“第一梯队”作用
人民日报· 2025-06-01 19:29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 - 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达到232个,遍布31个省(区、市) [1] - 外资企业超过6万家,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9.9万家 [1] - 2024年实际使用外资272亿美元,进出口10.7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23.4%和24.5% [1] 开放型经济贡献 - 国家级经开区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增强 [1] - 外贸外资"第一梯队"地位进一步巩固 [1] 新质生产力发展 - 形成规模庞大、分工明晰、配套齐全的产业体系,覆盖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汽车、石化、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2] - 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9万亿元 [2]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等"四上"企业吸纳就业超过2400万人 [2] 区域协调发展 -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5万亿元和工业生产总值3.73万亿元,分别达到东部地区的67%和74% [2] - 加强产业转移承接、园区合作共建,拓展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腹地 [2] 管理体制优化 - 约60%的国家级经开区内设机构数量不超过10个,提供全流程、高质量政务服务 [3] - 与30多个自贸试验区片区和60多家综合保税区联动发展,形成制度创新成果 [3] 未来发展方向 - 商务部将出台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措施 [3] - 重点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3]
长沙扩大利用外资专项资金申报启动 企业最高可获300万元支持
长沙晚报· 2025-05-21 02:09
外资专项资金申报启动 - 2025长沙扩大利用外资专项资金申报工作已启动 符合条件企业需在6月10日前提交材料至所属区县及园区商务财政部门 [1] - 申报聚焦外商投资企业和区县园区两大主体 通过政策激励吸引外资投向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 [2] 外商投资企业支持政策 - 对2023年外方股东实缴注册资本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不含住宅房地产、金融类)按实缴金额最高1%给予奖励 [2] - 对2024年实际使用外资超500万美元的高技术产业企业按外资额最高1.5%支持 非高技术产业企业(不含住宅房地产)按最高1%支持 [2] - 单家企业每年最高获300万元 累计支持不超过1000万元 [2] 区县园区支持政策 - 对提升外资规模和质量贡献突出的湖南湘江新区、区县政府及园区管委会按外资总量占比、外资研发中心引进、QFLP试点成效等综合指标择优奖励 [2] - 最高奖励50万元 资金须专项用于外商投资促进活动 [2] 政策效果与背景 - 政策旨在通过精准扶持释放长沙外资发展活力 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注入新动能 [4] - 今年一季度长沙外商直接投资额同比增长49.2% 占全省的40% [4] 申报详情 - 申报条件、材料、程序等详情可登录长沙市商务局官网查询 [3] - 联系方式:市商务局投资管理处 0731-88666055 市财政局对外经济贸易处 0731-88665792 [3]
省政协召开“加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座谈会
陕西日报· 2025-05-21 00:25
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 - 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是陕西的重要使命,已取得显著建设成果,成为陕西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国家向西开放的"集结"效应体现 [1] - 目标定位为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通过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动能 [2] 战略对接与区域合作 - 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战略对接,加快落实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涉陕成果 [2] - 深度参与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和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陕西作用 [2] 运营模式创新 - 优化编组模式和运营模式,创新"班列+园区"、"班列+金融"等业态 [2] - 加快数字班列建设,打造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提升贸易投资、货物通关、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 [2] 产业融合发展 - 探索"物流+贸易+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以通道带物流、以物流促产业的良性循环 [2] - 推动"陕西制造"和"中国品牌"走出去,通过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2]
【汉中】锚定生态城市建设目标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陕西日报· 2025-05-15 22:57
经济发展 - 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 [1]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6.9% [2] - 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68%,实际使用内资增长38.2% [2][3] - 制造业投资增长50.7%,社会资本投资增长26.9% [3] 改革创新 - 转化科技成果56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9% [2] - 一般贷款利率下降0.62%,工商业电价每度下降0.024元,为企业节约利息支出1.31亿元、用电支出4068万元 [2] - 围绕产业链发布"揭榜挂帅"技术清单23项 [3] 项目建设 - 储备重点项目374个、总投资3264.5亿元,分别增长20%、4% [3] - 1月至4月新签项目231个、总投资133亿元 [3] - 全年计划实施市级重点项目440个,总投资223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51.2亿元 [3] 产业链群 - 集中打造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3] - 签约产业链项目218个、总投资128.9亿元 [3] - 构建"研发+中试+孵化+应用"创新链 [3] 生态建设 - 汉江、嘉陵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以上,全市优良水体达100% [4] -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3.79%,空气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330天以上 [4] - 生态经济产值达1168亿元 [4] 民生保障 - 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高校毕业生在汉就业2521人 [5]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7.3% [5] - 谋划实施城市更新项目174个、总投资39.5亿元 [5]
300余家中外企业齐聚京洽会,共享北京发展新机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08 14:38
外资投资与合作 - 阿拉伯国家与中国企业在能源、基础设施、农业等传统领域深化合作,并在绿色、低碳、医疗、健康和数字经济等新领域扩大合作 [4] - 中国欧盟商会与北京及京津冀地区相关部门深度合作,参与高层论坛及圆桌讨论,并考察重点建设项目 [4] - 沙特与中国在石油天然气、化工领域双向投资,并探索高科技、高新制造业如机器人、半导体、电子设备等领域的合作 [5] - 联想集团在沙特的工厂已破土动工,笔记本电脑初始年产量预计为200万台,2028年将达到800万台 [6] 北京投资吸引力与政策支持 - 北京建设中关村综合保税区、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并开放乘用车无人化载人服务,为科创类企业提供开放优惠的产业政策 [7] - 北京正在研究编制"十五五"时期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并加快制定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3.0方案 [7] - 北京连续实施1700余项营商环境改革举措,搭建"一带一路"直通车综合服务平台,提供高质量、集成化服务 [9] 京洽会活动与签约项目 - 京洽会聚焦中东、东盟、拉美、欧洲等中企出海热点地区,300余家中外企业现场洽谈交流 [13] - 京洽会设立6个展示洽谈区,涵盖投资政策、重点园区及全链条出海服务专业咨询 [13] - 北京市贸促会与广西贸促会、东城区人民政府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涉及汽车金融、并购基金、人才培养、医药健康等领域,共13个项目集中签约 [13]
湖北“5+5”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力争2027年开放型经济中部领先
长江商报· 2025-04-30 00:01
文章核心观点 湖北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快推进开放支点建设,《关于实施枢纽提能战略整体提升支点开放辐射力的行动方案》提出实施五大行动、打造五大高地的具体举措,明确不同阶段开放型经济发展目标,且湖北近年来开放型经济发展成果显著 [1] 五大方面打造“开放湖北” - 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行动,打造开放型经济高地,湖北将实施四大计划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提升产业集群外向度,发挥武汉牵引作用推动全域协同发展 [2] - 实施平台能级跃升行动,打造制度创新高地,湖北已形成开放平台体系,将加快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等发挥平台示范引领作用 [3] - 实施国际物流通道提升行动,打造开放枢纽辐射高地,《方案》提出建设航空客货运“双枢纽”等构建多式联运网络体系提升开放枢纽功能 [3] - 实施惠企发展便利化行动,打造开放环境高地,《方案》从三方面实施惠企举措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3] - 实施“开放湖北”全球影响力提升行动,打造开放要素集聚高地,湖北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全方位开放合作,打造高能级平台办好品牌活动提升全球影响力 [4] 以枢纽提能扩大开放辐射力 - 2024年湖北省进出口突破7000亿元大关,增长9.6%,今年一季度进出口总值达1743.1亿元,同比增长16.6%,高于全国15.3个百分点 [1][5] - 武汉海关出台80余条措施,增强湖北国际物流通道辐射能力,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外贸发展质量 [6] - 2014年至今年一季度末中欧班列(武汉)累计开行5166列,累计承运货值超1100亿元,下一步将围绕集结中心建设等为支点建设提供开放通道支撑 [6] - 今年截至4月27日,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42.3万吨,新开多条国内外货运航线,累计开通98条,下一步将提升枢纽能级助力提升开放辐射力 [7] -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着力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为全省加快支点建设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7]
进出口总值突破7000亿,湖北开放型经济怎么干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4-29 08:56
湖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 - 湖北省出台《关于实施枢纽提能战略 整体提升支点开放辐射力的行动方案》,提出实施五大行动、打造五大高地的具体举措,力争到2027年开放型经济中部领先,到2030年走在全国前列,到2035年全面建成内陆开放高地 [1] - 方案重点提升光电子信息、汽车、化工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外向度,形成国内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辐射最广的现代物流体系 [1] - 湖北省商务厅实施"防冲击九新措施",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1] 湖北省外贸表现及市场拓展 - 2024年一季度湖北省进出口总值1743.1亿元,同比增长16.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3个百分点 [4] - 对东盟进出口392亿元增长46%,对欧盟进出口229.7亿元增长42%,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936.4亿元增长18% [2] - 计划全年组织3000家次以上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开拓欧洲、东盟、中东、非洲等多元化市场 [2] - 推动出口转内销,外贸优品中华行湖北站活动签约金额达145亿元 [2]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鄂州跨境电商综试区获批,花湖国际机场完成国际货邮吞吐量15.4万吨,开通国际货运航线40条 [3] - 中欧班列(武汉)累计开行5166列,承运货值超1100亿元,开通57条跨境运输线路 [3] - 武汉海关实施"联动接卸"监管创新,累计扣减内河运费8104万元,惠及企业574家 [4] 海关便利化措施 - 武汉海关出台80余条措施支持"万亿级支柱产业"发展和跨境贸易便利化 [4] - 优化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14家企业享惠货值683.3亿元,节约成本超1000万元 [4] - 推广"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作业模式,实现水运口岸全覆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