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

搜索文档
第37届澳门国际音乐节将举办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7 22:16
活动概况 - 第37届澳门国际音乐节将于10月3日至11月8日举行 主题为"声·海" [1] - 音乐节包含12套国际水准节目及14项延伸活动 涵盖校园大师课和音乐进社区等内容 [1] 演出内容 -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及冼星海诞辰120周年 特别策划《星海光年》《黄河》两场纪念音乐会 [1] - 由苏黎世歌剧院与巴黎喜歌剧院联合制作比才四幕歌剧《卡门》作为开幕演出 联合澳门乐团 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及澳门少年合唱团共同呈现 [1] - 多位国际音乐家 芭蕾明星和澳门青年艺术节将轮番登场献艺 [1] 文化意义 - 音乐节展现澳门作为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的音乐艺术风采 [1] - 通过演绎冼星海作品缅怀这位诞生于澳门的伟大音乐家 弘扬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1] 公众参与 - 邀请乐评人及音乐家主持演前导赏活动 深入浅出解说节目精髓以提升公众对作品的认识 [1] - 通过延伸活动拉近公众与音乐的距离 [1]
那份跨越山海的家国情怀熠熠生辉
海南日报· 2025-09-05 01:02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1939年2月7日,爱国侨领陈嘉庚发出号召,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发布招 募通告,号召华侨机工回国服务。短短6个月间,5000多人踊跃报名,最终3200余名优秀青年组成南洋华侨机 工回国服务团,分批归国参战,其中海南籍南侨机工就有800余人。 胜利日大阅兵后,琼籍南侨机工后人再忆先辈—— 那份跨越山海的家国情怀熠熠生辉 南侨机工王绥和的儿子王康强翻看《再会吧,南洋——海南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回忆》一书中父亲的照 片。姚腾岱 摄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冀冀 通讯员 韩彩虹 姚腾岱 9月3日,文昌市翁田镇,南侨机工刘源的儿子刘衍庆早早就守候在电视机前。当天上午9时,纪念中国人 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开始。电视屏幕上,受阅官兵整齐列队,数百人的方队浑然 一体、宛如一人。 刘衍庆的泪水打湿了眼眶:"爸爸要是看到今天的场面,一定非常激动。" 这一刻,跨越80多年时光。先辈们的愿望成为现实,是对他们最深切的告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铁蹄踏碎中华大地,沿海交通线相继被封锁,抗日前线军需物资告 急。危急时刻,全长1146公里的滇缅公路应运而生,成为维系中国与东南 ...
特殊一课,种下一粒种子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5 01:02
核心观点 - 非洲华文教育基金会中文学校通过举办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和专题课程 在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文化传承 [1][3][4] 学校运营 - 学校位于南非约翰内斯堡贝德福德维尤地区 主要利用周末授课 [1][2] - 目前在校学生约300名 主要为南非出生的华二代和少数华三代 [2] - 课程设置包括中文 数学 美术和书法等多学科 [2] -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选派3名教师(杨秀英 黄博文 庄勇)在校开展工作 [3] 教育活动 - 展出60幅抗日战争历史照片 再现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 [1][3] - 教师结合照片为学生详细讲解抗战历史 基金会主席韩芳亲自为低龄学生担任讲解员 [3][4] - 10岁学生陈宇梵学习中文5年 能读懂大部分照片说明 立志帮助更多人了解历史 [4] - 16岁学生刘毅涛常与南非同学交流抗战历史 表示要奋发向上为祖国贡献力量 [4] 教育使命 - 学校使命不仅限于语言传授 更注重文化传承和家国情怀培养 [4] - 致力于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下一代 使其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力量 [4] - 通过历史教育让学生学会担当和珍惜 在海外播撒热爱祖(籍)国的种子 [2][4]
每一枚勋章都是一段峥嵘岁月 97岁抗战老兵的家国情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4 00:04
纪念活动与抗战老兵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1] - 97岁抗战老兵齐长友精神矍铄参加观礼 佩戴八一帽徽和纪念章[1] - 老人曾参加建党100周年纪念活动 此次坚决要求出席天安门观礼[3] 老兵革命经历 - 1940年12岁的齐长友因日寇扫荡失去双亲 随后加入八路军[5] - 在敌后根据地承担传递情报重任 自称从不害怕日本鬼子[5][7] - 随部队转战西北华北 经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7] 战友缅怀与时代对比 - 回忆战友李庆生生前愿望仅为每周吃一顿白面[9] - 对比当下白面大米都吃不完的物资丰富状况[9] - 早晨常想起牺牲战友并为他们默哀[11] 对当代社会的寄语 - 强调今日幸福来源于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集体努力[13] - 希望年轻人自爱自尊 听从党的领导并认真做好工作[13] - 盛赞部队整齐威武 认为这展现了中国人的气象和气派[15]
(抗战胜利80周年)香港市民热议九三阅兵: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中国新闻网· 2025-09-03 11:27
香港市民观看阅兵直播 - 香港市民通过多种方式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 包括商场屏幕 学校教室和家庭等[1][3][4] - 香港工会联合会在土瓜湾工人俱乐部组织近400人集体观看直播活动[4] - 香港理工大学广场聚集众多师生观看直播 教职员认为这体现家国情怀传承[3] 教育机构观看反应 - 香港培侨中学在所有教室同步直播纪念大会 公民与社会发展科教师向学生讲解国防实力与历史牺牲的关系[3][5] - 中六年级学生通过阅兵展示的信息技术应用感受到国家发展日新月异[3] 市民情感反应 - 市民特意带孩子观看直播 共同感受历史时刻[4] - 退休教师观看战旗方队时感动落泪 强调要让后代明白和平来之不易[4] - 立法会议员现场解说新型武器装备 认为展示体现国家综合国力和以武止戈的态度[4]
铭记抗战英烈英模 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中国经济网· 2025-09-03 00:14
抗日英雄事迹与精神传承 - 杨靖宇将军在1940年2月于濛江县孤身与日寇战斗五昼夜后牺牲 敌人剖腹发现其胃中仅有草根、树皮和棉絮 [1] - 杨靖宇生前名言"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 还有中国吗"体现坚定信仰 其孙马继志强调东北抗联在艰苦条件下浴血奋战14年 [2] 抗战家书与历史文献 - 红安籍老红军张天伟的11封家书于2019年6月入选首批湖北省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信件写于1937年至1942年转战陕西泾阳、甘肃庆阳期间 [3] - 家书内容包含"最后的胜利定属我们"等坚定信念 体现对国家前途的思考与对家人的牵挂 [3][4] 英雄连队与传统延续 - 狼牙山五壮士连于1941年9月获授荣誉称号 至今保留每晚点名呼点五壮士姓名、每年9月25日举办纪念活动的传统 [4][5] - 连队强调"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 退役军人张国成称其训练至晚上12点且比赛从未输过 [5] 抗战老兵经历与贡献 - 99岁老兵胡振华1926年生于河北定县 1941年参加八路军 曾在白求恩学校学习一年半后从事医疗工作 1945年8月15日参与庆祝日本投降活动 [6] - 99岁女兵史素华1926年生于河北滦南县 1945年6月6日入党 曾担任村妇女救国联合会主任 为前线提供后勤保障 [7] - 百岁老兵郭效远1939年底加入八路军120师警备6团 亲历1942年初冬雁北老乡用羊毛为部队制作冬衣的事迹 [8][9] 军民关系与红色文化 - 朱村保卫战发生于1944年1月24日 八路军115师3营八连经6小时激战击退1000余日伪军 牺牲24名战士 获"钢八连"称号 [10][11] - 95岁村民王克昌81年来坚持每年大年初一带全村悼念烈士 并通过视频连线与钢八连战士互道新春祝福 [11] 地区抗战历史与教育传承 - 冀东地区1941年发生潘家峪惨案 全村1700多人中1200多人遭杀害 幸存青年参加八路军并在枪托刻亲人名字复仇 [12][13] - 95岁老兵程茂友1945年2月参加八路军 离休后长期担任高校"红色思政课辅导员" 宣传斗争史与红色基因 [13]
展现时代朝气 高校学子将在天安门广场唱响青年风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2 23:57
纪念活动筹备情况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将于9月3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1] - 广场合唱团由首都40所高校3000人组成 目前已排练就绪 [1] - 合唱团将演唱《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等多首抗战主题歌曲 [1] 排练与训练细节 - 同学们经过数月反复排练 已能声情并茂 整齐划一地演唱歌曲 [1] - 为应对长时间演唱挑战 前期进行了强化训练 [1] - 体力不足的同学主动进行跑步训练 从1圈提升至5圈 [5] 参与人员感悟 - 成员认为在天安门广场展现的是一种严肃 坚定 责任感和使命感 [3] - 通过活动加深了对国家与个人联结的认知 [7] - 尽管牺牲暑期休息时间 但无人抱怨 均感觉值得 [5] 活动意义与评价 - 纪念活动既是美育熏陶 更是一次难得的思政课 [9] - 北京大学生展现出舍我其谁的家国情怀和担当 [9] - 指挥部对9月3日活动表现充满信心 [9]
铭记抗战历史 弘扬抗战精神 开创港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2 03:37
港澳同胞抗战贡献 - 港澳同胞在1938年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设立后成为联系海外华侨和转运物资的重要枢纽 支持药品、粮食、军需品运输[2] - 香港文化界人士通过办报刊、写文章、创作话剧和抗战歌曲唤起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关注与支持[2] - 1942年东江纵队成立港九独立大队 得到香港同胞广泛支持 参与营救文化界精英、爱国民主人士和国际友人[2] - 澳门商界成立赈济会筹集粮食和药品送往内地 居民倾力救助难民和保护抗日志士[2] - 港澳青年奔赴前线参加八路军、新四军 部分献出生命 体现与祖国休戚与共的血脉联系[2] 抗战精神内涵与价值 - 抗战精神包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坚韧、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团结[3] - 抗战精神作为集体记忆是增强国家认同的教材 展现家国情怀为实实在在的责任与担当[3] - 抗战精神构成港澳社会凝聚共识的重要纽带 形成跨阶层跨背景的团结应对当前挑战[3] - 抗战精神与新时代奋斗精神一脉相承 可转化为攻坚克难开创新局面的动力[3] 抗战精神当代应用 - 港澳需以背靠祖国的确定性应对国际形势不确定性 坚定自身定位并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3] - 经济多元化挑战、青年成长期待、与内地深度融合机遇需坚持命运与国家相连的信念[4] - 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国两制"制度开拓需发挥独特功能优势服务国家所需[4] - 国家繁荣为港澳发展提供底气 既是历史逻辑也是现实与实践逻辑[4] 民族复兴使命 - 港澳同胞与祖国共赴国难展现风雨同舟民族大义 八十年后肩负民族复兴新历史使命[4] -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 港澳将继续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4] - 对接国家发展战略 以所长服务国家所需 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未来[4]
万里同心 命运与共
人民日报· 2025-09-01 22:41
华侨华人纪念活动 - 马来西亚吉隆坡广东义山建成世界首座南侨机工纪念碑并筹建纪念公园和纪念馆以弘扬抗战历史 [1] - 缅甸爱国侨胞捐资超过4亿元并捐助飞机19架支持抗战事业 [1] - 西班牙侨界举办19场纪念活动覆盖马德里 巴塞罗那和瓦伦西亚等地 [1] 海外侨胞贡献案例 - 斐济华人方作标1937年捐出一架战斗机并以其子女名字体现家国情怀理念 [2] - 澳大利亚悉尼华星艺术团举办《和平与未来》系列文化活动传播和平理念 [2] - 海外侨胞通过捐款捐物 并肩作战和直接参战等方式为抗战作出独特贡献 [2] 精神传承与未来行动 - 海外华侨华人将保护二战胜利成果并继续伸张正义和维护和平 [2] - 通过文化平台搭建推动和平理念跨越国界成为人类发展动力 [2] - 强调万里同心精神财富并让年轻一代了解历史故事 [1][2]
开创港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人民日报· 2025-09-01 21:51
港澳同胞抗战贡献 - 港澳同胞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 积极投身抗日洪流 以家国兴亡为己任[2] - 香港成为联系海外华侨和转运物资重要枢纽 爱国商人冒险运送药品粮食军需品支援前线[2] - 文化界人士以笔为枪创作抗战作品 唤起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关注与支持[2] - 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获得香港同胞广泛支持 参与营救文化界精英和爱国民主人士[2] - 澳门商界成立赈济会筹集粮食药品送内地 居民倾力救助难民和保护抗日志士[2] - 众多港澳青年奔赴前线参加八路军新四军 部分献出宝贵生命[2] 抗战精神当代价值 - 抗战精神包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 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坚韧 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团结[3] - 作为集体记忆是增强国家认同的最佳教材 展现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3] - 成为港澳社会凝聚共识的重要纽带 形成跨阶层跨背景的团结[3] - 与新时代奋斗精神一脉相承 可转化为攻坚克难开创局面的动力[3] - 以背靠祖国的确定性应对国际形势不确定性 需坚定定位并融入国家发展战略[3] 港澳与国家发展关系 - 历史证明没有祖国独立就没有港澳安宁 没有民族振兴就没有港澳繁荣[4] - 国家发展為港澳提供广阔空间 面临经济多元化挑战与内地融合机遇[4] - 需坚持命运与国家相连的信念 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国两制实践[4] - 国家越繁荣港澳发展底气越足 这是历史逻辑也是现实实践逻辑[4] - 在民族复兴进程中发挥独特功能优势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服务国家所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