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

搜索文档
中信证券:GPT-5发布 美股科技领域建议布局AI计算芯片等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08-10 09:13
GPT-5发布与资本市场影响 - OpenAI发布GPT-5模型,推理能力显著进步,定价与Gemini2.5Pro等主流模型持平,性价比提升[1] - GPT-5在垂类场景如编程和医疗测评表现优异,展现场景拓展潜力[1] AI行业技术迭代趋势 - 模型厂商快速更新迭代推动科技巨头在前沿模型领域军备竞赛[1] - 推理能力提升、scaling law及多模态技术推动算力需求爆炸式增长[1] - 推理能力进步解锁复杂应用场景可能性[1] 美股科技领域投资建议 - 建议围绕AI基础设施和应用环节布局,重点领域包括AI计算芯片、HBM、AI网络设备[1] - IDC、基础&应用软件、互联网服务等领域为推荐投资方向[1]
用友网络20250807
2025-08-07 15:03
公司和行业内容总结 用友网络 **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公司通过人员优化大幅减少亏损,现金流已回正,上半年经营性净现金流入同比增加6亿元,新签合同额上半年增长近8%,二季度增速达18%[2] - 组织架构从区域制转向行业垂直管理,短期影响订单,但2025年一季度起订单明显改善,预示业绩拐点到来[2] - BIP平台累计研发投入达100亿,占总收入60%,通过打通企业内部数据流和业务流,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主要面向大型企业客户[2] - 2025年8月中旬将发布BIP平台新版本,从3.0升级到BIP5,提升技术架构和功能,更好满足大型企业需求[2] - 下周五将发布库存管理、人力招聘和人力资源等多个方向的AI agent产品,预计2025年8月30日的中期报告中披露更多AI相关进展[2]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度收入实现6%至10%的正增长,利润端大幅减亏,减少一到两个亿的亏损[3] - 预计今年收入增长接近10%,达98.8亿元,明年恢复到10%以上,达110亿元,后年预计达125亿元[4] - 今年亏损将大幅收窄,明年实现盈亏平衡,后年逐步恢复到正常净利润率[4] **估值情况** - 目前PS水平为5.4倍,相较行业平均7.6倍有超过40%的上涨空间[4] - 被作为重点推荐标的[4] **AI应用** - 全球企业服务类AI应用发展迅速,SAP、Salesforce、ServiceNow等公司取得超预期表现[6] - BIP平台具备与ServiceNow类似的能力,累计研发投入达100亿,占总收入60%[6] - 将在下周五发布多款AI应用产品,包括库存管理、人力招聘和人力资源等多个方向的agent产品[8] **组织架构调整影响** - 过去两年从区域制转向行业垂直管理模式,短期内导致部分订单丢失[7] - 自2025年一季度起订单情况明显改善,业绩进入拐点[7] 其他公司 **万兴科技** - 在多模态领域有望取得重大进展,业绩相较去年有所修复,收入增长预期为10%~20%,利润有望盈亏平衡[11] - 今年上半年移动端产品收入增速预期超过100%,全年AI收入接近两个亿[11] - 未来在多模态领域的发展前景广阔[12] **申桑达** - 在数据服务方面表现突出[11]
华福证券:“Coding+多模态”重估UGC平台价值
智通财经网· 2025-08-07 08:52
AI UGC生态价值驱动因素 - AI Coding降低非专业用户对游戏和互动视频等开发门槛 侧重赋予UGC交互性与功能逻辑 [1] - 多模态能力通过文生图/视频/音频等方式丰富UGC素材质量 让创作者高效获得素材 [1] AI游戏平台发展现状 - Roblox 2025Q2发布超过4400万款游戏 其中70%新游戏包含AI生成资产 AI工具缩短开发时间35% [1] - TapTap星火编辑器整合AIGC技术 提供可视化编程与免费素材 实现从创作到上线的闭环发行 [2] 中短视频平台AI应用进展 - 快手可灵2.0模型月活用户增长25倍 全球用户突破2200万 累计生成1.68亿个视频和3.44亿张图片 [3] - 哔哩哔哩2025Q1 AI相关视频观看时长同比提升超100% 形成AI绘画/视频生成/编程等多领域创作社区 [3] IP开发平台AI战略 - 阅文集团Top10动漫中7部来自腾讯动漫 计划通过AI多模态提升动漫IP开发效率和内容形态丰富度 [4]
海外重磅AI大模型接连发布!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连续7天净流入,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收涨近1%三连阳!
新浪财经· 2025-08-06 08:48
港股科技ETF表现 - 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收涨0.28%实现三连阳 全天成交额超4亿元 近7日净流入超5亿元 最新规模超52亿元创新高 融资余额保持1.2亿元以上[1] - 恒生科技成分股涨跌互现 比亚迪电子涨超7% 中芯国际涨超2% 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快手涨超1%[3] - 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收涨0.89% 全天成交达1.63亿元 近20日净流入超12.6亿元[3] AI大模型技术进展 - 谷歌发布Genie 3通用世界模型 可生成数分钟交互式3D环境 较Genie 2的10-20秒水平有数量级提升[5] - Anthropic推出Claude Opus 4.1 在Agent任务、真实世界编码和推理能力上全面提升 计划未来几周推出更大幅度模型修改[5][6] - OpenAI发布GPT-oss-120b和GPT-oss-20b开放权重模型 具备与o4-mini相当的现实世界性能 可在电脑本地运行[5] - 马斯克宣布下周开源Grok 2 Anthropic计划未来几周发布重大模型改进[6] 下一代大模型发展预期 - 下一代大模型(如GPT-5)预计以2-3倍规模实现近10倍智能水平 推理性价比提升一倍以上 8月起有望陆续面世[7] - 模型在逻辑推理、原始多模态、记忆系统等方面持续突破 加速下游应用商业化进度[7] - Agent方向:下一代模型逻辑推理向原理学习迈进 增强准确性和创新思考能力 带动办公应用、企业管理等场景大规模落地[8] - 多模态方向:原生多模态成为主流 处理文本、图像、视频、音频更高效 带动编辑工具、教育/医疗/科研、智驾、机器人等场景落地提速[8] - 算力需求:模型规模和数据量增长 MoE为核心发展趋势 训练及推理需求带动算力指数级提升 推动算力芯片、服务器、云计算领域增长[8] AI应用商业化前景 - AI应用发展步入拐点期 预计2025年核心AI应用公司AI业务贡献达2-5个百分点 2026年起有望接近或达到双位数[9] - 中国企业Deepseek-R1大模型凭借低成本、高性能和开源特性 推动AI商业化应用加速[10] - 港股科技龙头广泛分布于AI全产业链 涵盖大模型开发、商业应用及终端生态环节 受益于AI产业变革红利[10] 港股市场展望 - 下半年港股牛市继续 科技、消费资产与产业发展趋势更契合 基本面更优 吸引南下资金持续流入[9] - 中美经贸关系边际缓和 美国对华科技产品出口限制减少 港股互联网巨头或加大AI基础设施资本投入[11] - 港股互联网估值不高 AI产业周期向上趋势确认 推动港股科技龙头重新跑赢市场[11] 企业动态 - 美团启动中小商户发展扶持计划 重点支持长期经营、复购高、口碑好的中小餐饮商户 预计年底新增覆盖超10万家餐饮小店 单店助力金最高5万元[6]
东方证券:多重催化驱动趋势加速 锚定多模态与出海机遇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06:55
核心观点 - 坚定看好多模态AI和出海赛道 产业发展和商业模式优势将带动行业公司享受高成长和高估值 [1] - 重视下半年垂类多模态AI应用机会 技术突破和成本优化将加速产业趋势发展 [1] - 特别关注有多模态AI应用出海布局的公司 起量速率可能更快 [1] 技术发展进展 - 主流AI产品能保持5-10秒视频稳定性和一致性 行业正探索生成视频时长上限 [2] - 字节提出CaptainCinema电影级短片生成框架 采用双步规划器实现叙事连贯性 [2] - 年内可能看到1分钟左右时长的AI视频出现 时长提升将加速内容渗透率 [2] 成本优化与商业模式 - 快手可灵视频生成产品在推理层面实现毛利打平 [3] - 阿里Wan2.2的MoE架构可节省50%计算消耗 [3] - 行业成本持续下降将带来"更好更便宜"的产品 提升用户渗透速率 [3] - 技术迭代推动推理成本进一步下降 用户使用成本降低 [3] 内容创新与扩容 - AI漫剧直接生成中AI参与度从50%提升至近80% [3] - AI转绘漫剧对真人实拍短剧进行再创作 全球发行更具普适性 [3] - 新内容业态成熟将带动内容市场扩容 AI视频可触及规模扩大 [3] 市场空间测算 - AI视频潜在空间测算为416亿美元 [4] - P端市场:海外2亿+国内1.6亿创作者 35%月活使用比例 海外10%/国内8%付费渗透率 月ARPU 35/17美元 对应38亿美元市场空间 [4] - B端市场:内容制作规模1984亿美元 20%AI渗透率 对应397亿美元市场空间 [4] - 考虑P端和B端场景重合 给予P端50%折算 得出416亿美元总市场空间 [4] - 海外用户付费能力和意愿更强 内容创作人工成本更高 [4] 关注公司 - 建议关注:快手-W(01024) 美图公司(01357) 万兴科技(300624) MiniMax(未上市) [1]
OpenAI 推出两款开源模型,GPT-5蓄势待发!
经济观察报· 2025-08-06 06:36
开源模型发布 - OpenAI推出两款开源模型GPT-oss-120b和GPT-oss-20b,这是自2020年发布GPT-2以来首次推出开源语言模型 [2] - 两款模型采用专家混合(MoE)架构的Transformer,以减少活跃参数数量 [3] - GPT-oss-120b每个token激活5.1亿参数,总参数量为1170亿;GPT-oss-20b激活3.6亿参数,总参数量为210亿 [3] - 模型支持高达128k的上下文长度,GPT-oss-20b需要至少16GB显存,GPT-oss-120b需要至少60GB显存 [3] 性能表现 - GPT-oss-120b在核心推理基准测试中表现接近OpenAI o4-mini,在竞赛编码、通用问题求解等方面超越o3-mini [4] - GPT-oss-120b在健康相关查询和竞赛数学表现上优于o4-mini [4] - GPT-oss-20b在相同评估中达到或超过o3-mini性能,尤其在竞赛数学和健康领域表现突出 [4] 战略转变与竞争 - OpenAI此次开源模型发布是对市场趋势的回应,旨在重新融入开源生态 [5] - 谷歌DeepMind于8月4日宣布推出第三代通用世界模型Genie 3,加剧市场竞争 [5] - OpenAI与英伟达、AMD等芯片制造商合作,确保模型在各种芯片上良好运行 [5] 模型安全性与市场预期 - 两款开放模型相比o3和o4-mini更容易出现"幻觉"现象,GPT-oss-120b和GPT-oss-20b分别对49%和53%的问题产生幻觉 [6] - OpenAI在预训练期间过滤了与化学、生物、放射性等相关的有害数据 [6] - 市场普遍预期OpenAI的下一个重大更新将是推出GPT-5 [6] GPT-5预期 - GPT-5将整合GPT系列基础模型、o系列推理模型以及GPT-4o全模态模型的三方能力 [7] - GPT-5单次推理的算力消耗不会大幅增加,API价格或较GPT-4o仅小幅增长甚至维持不变 [7] - GPT-5推理性价比有望提升一倍以上,将显著改善AI应用的盈利能力 [7]
多重催化驱动趋势加速,锚定多模态与出海机遇
东方证券· 2025-08-06 05:45
行业投资评级 - 传媒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 [5] 核心观点 - AI视频生成产业存在三大市场预期差逻辑:单位时长延伸(年内或达1分钟)、成本下降带动价格降低(如阿里Wan2.2节省50%计算消耗)、内容新品类扩容(如AI漫剧AI参与度达80%) [1][2] - 技术突破显著:字节Captain Cinema框架通过双规划器实现电影级短片生成,快手可灵实现推理成本下降与毛利打平,行业技术迭代速度超预期 [1][2] - 商业化空间测算达416亿美元(P端38亿+B端397亿),其中P端基于2亿海外+1.6亿国内创作者,假设35%月活渗透与10%/8%付费率;B端基于1984亿内容制作市场20%渗透率 [3][9][13][17] 技术进展 - 视频时长:主流产品达5-10秒一致性,字节Captain Cinema框架通过关键帧生成+动态填充技术探索1分钟长视频 [1] - 成本优化:阿里Wan2.2采用MoE架构节省50%计算消耗,快手可灵实现推理成本下降与边际利润转正 [2] - 内容生产:AI漫剧生成参与度从50%升至80%,AI转绘技术提升全球发行普适性 [2] 投资标的 - 重点推荐:快手-W(01024)、美图公司(01357)、万兴科技(300624)、MiniMax,关注多模态AI出海企业 [4] - 逻辑支撑:海外市场ARPU达35美元(国内17美元),内容创作人工成本更高,出海企业商业化弹性更大 [3][10] 市场测算 - P端模型:海外2亿创作者×35%月活×10%付费×35美元ARPU+国内1.6亿×35%×8%×17美元=38亿空间 [9][10][11] - B端模型:1984亿内容制作市场×20%渗透率=397亿空间,与P端重合部分按50%折算 [13][17] - 汇率换算:416亿美元对应2912亿人民币(汇率1:7) [17]
别听模型厂商的,Prompt 不是功能,是 bug
Founder Park· 2025-08-04 13:38
AI投资与创业趋势 - Conviction投资的AI公司包括Cursor、Cognition、Mistral等,覆盖基础设施、模型和应用层[10] - AI公司收入增长迅猛,部分公司在极短时间内实现从零到1亿美元年化收入,增速超历史任何技术革命[11] - 传统行业拥抱AI速度最快,称为"AI跨越式发展效应",如法律、医疗等领域已实现规模化应用[31][33] AI技术进展与多模态机会 - 推理能力成为AI最显著突破,解锁高风险决策、序列化问题等新场景[13] - Agent类创业公司申请量增长50%,多模态应用如HeyGen、ElevenLabs年收入突破5000万美元[14][15] - 语音将成为多模态最先落地领域,医疗咨询、销售等场景迎来新机会[17] - GPT-4价格18个月内从$30/百万token降至$2,蒸馏版低至$0.1,推动应用普及[18] AI应用成功案例与方法论 - Cursor 12个月内收入从100万增至1亿美元,用户达50万开发者[21] - Cognition成为企业代码提交量最高"贡献者",Windsurf被OpenAI以30亿美元收购[21] - 代码成为AI应用突破口因:结构化逻辑、结果可验证、研究人员重视、工程师自我工具开发[23][24] - 成功产品需领域知识、智能编排、精心呈现输出,避免通用文本框[30] 产品构建与竞争策略 - Prompt是过渡阶段缺陷而非功能,最佳产品应"读懂用户心思"[28] - Copilot模式价值被低估,从辅助到自动化是完整光谱[32] - 执行力是AI时代护城河,Cursor通过卓越执行赢得市场[35] - 私有数据和深度工作流构成应用构建者优势,非模型巨头可轻易复制[36] 行业机会分布 - 法律行业Harvey成立两年年收入超7000万美元,医疗领域OpenEvidence覆盖美国1/3医生[33] - 机器人学、生物学等领域存在巨大机会,需创新数据收集方法[34] - 游戏规则每12个月重塑一次,新模型发布带来持续获胜机会[36]
中金 | AI十年展望(二十五):视频生成拐点将至,成长性赛道迎中国机遇
中金点睛· 2025-08-01 00:09
技术路径演进 - 2024年OpenAI发布Sora后视频生成技术路径收敛至DiT(Diffusion Transformer)架构,取代了此前图像拼接、自回归扩散等混合路径[2][4] - DiT架构通过时空注意力联合建模实现89%的生成一致性,支持60秒长视频生成和多分辨率输入,物理模拟能力显著提升[7][11] - 仍存在自回归路径分歧,OpenAI GPT-4o和Sand AI采用自回归模型,认为其对长时间序列建模更合适[14] - 技术发展将沿两个方向延伸:端到端多模态大模型(如Google Gemini)和多模态理解生成统一架构(如DeepSeek Janus-pro)[16][17] 市场空间与格局 - 2024年全球AI视频生成市场规模约6亿美元,中期P端+B端市场空间有望达100亿美元[3][22] - P端市场中性测算空间32亿美元,基于1.6亿国内创作者和2亿海外创作者的付费渗透率假设[23][24] - B端市场中性测算空间94亿美元,主要来自广告、电商视频和影视行业的AI渗透[25][26] - 2025年竞争格局集中,快手可灵以20%市占率领先,Runway、海螺、爱诗等中国厂商占据主要份额[27][28] 中国厂商表现 - 中国公司在模型能力和产品力上超越海外,快手可灵2025年ARR超1.5亿美元全球领先[3][22] - 技术榜单显示字节Seedance、MiniMax海螺、快手可灵在文生视频和图生视频排名靠前[39][40][41] - 产品定位分化:可灵、海螺专注P端/B端专业用户;爱诗PixVerse、字节即梦主攻C端低门槛市场[45][48] - 商业模式以订阅制为主,高质量模式单秒定价进入0.4-2元区间,已触及创作者价格不敏感阈值[50][51] 技术应用与影响 - 视频生成已初步渗透影视、电商、广告场景,顶级动画电影制作成本从200万美元/分钟降至300美元/分钟[22][31] - 生成时长10秒内已满足多数需求,核心矛盾转向角色一致性和提示词理解能力[38] - 多模态技术重构内容生产流程,催生Prompt导演、审美把关人等新岗位,传统视频剪辑等职位面临转型[31] - 开源生态加速发展,快手Orthus、通义万相等开源模型推动行业技术民主化[19][37]
国产AI算力的“阶跃”时刻
观察者网· 2025-07-30 09:26
国产算力芯片生态发展 - 四家国产算力芯片领军企业创始人罕见同台对话 凸显行业协同趋势[1] - 阶跃星辰联合近10家芯片及基础设施厂商发起"模芯生态创新联盟" 首批成员包括华为昇腾、沐曦、壁仞科技、燧原科技、天数智芯等[3] - 上海企业在模芯联盟中占据半壁江山 2024年上海人工智能企业达24733家 较上年增长5.1% 新增注册资本1000万及以上企业104家[17][18] 阶跃星辰Step 3模型突破 - Step 3在国产芯片上推理效率最高达DeepSeek-R1的300% 在NVIDIA Hopper架构芯片上吞吐量提升超70%[3][6] - 采用多矩阵分解注意力机制(MFA) 较DeepSeek的多头注意力机制(MLA)降低键值缓存用量93.7% 对国产芯片更友好[11] - 模型开发阶段主动适配国产芯片特性 在算术强度特性上与昇腾910B高度匹配[8] 多模态商业应用落地 - 阶跃星辰预计2024年全年营收达10亿元 对比智谱2024年收入约2-3亿元[13] - 多模态模型覆盖国内超一半头部手机厂商 与吉利合作实现端到端语音大模型首次量产上车[15] - 已发布十余款多模态模型 包括Step系列基础模型及语音、视觉理解、图像编辑等垂直模型[15] 硬件适配系统化创新 - 阶跃星辰将模型与硬件视为协同系统 在昇腾910B上解码效率超过华为盘古Pro MoE模型[9] - 模芯联盟旨在建立产品开发进度同步机制 未来可能提前获取芯片设计信息[12] - 国产芯片制程工艺和HBM性能相对落后 需在算法设计层面进行调整优化[8] 上海AI产业发展优势 - 上海坐拥中芯国际和华虹等主要晶圆厂 HBM所需先进封装产能多位于长三角[18] - 上海模速空间日均Token调用量突破100亿大关 基于3000卡沐曦GPU集群实现600小时不间断训练[18] - 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首投壁仞科技 生态体系将参与阶跃星辰最新融资[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