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

搜索文档
这座太行小城 何以“绣”起鹊桥
新华社· 2025-08-29 13:48
文化资源开发 - 牛郎织女传说形成完整文化链 包含天河梁 牛郎峪村 喜鹊山 天池 南天门等核心地标 [2] -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顺刺绣通过层叠立体堆骨绣技法创新 融入手机 现代发型 宇宙飞船等当代元素 [2] - 七夕节期间举办集体婚礼 非遗文艺汇演 沉浸式夜游活动强化文化品牌影响力 [5] 旅游产业发展 - 南天池村五一期间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 平日日均游客量超过1000人 [5] - 和顺县7月共接待游客19.03万人次 依托传说打造文化园 牛郎街 织女街 同心锁等特色景观 [5][8] - 森林覆盖率高达82% 形成高山绿肺生态优势 吸引省内外游客延长停留时间 [5] 产业转型升级 - 刺绣产品从实用品向装饰品转型 实现产业化发展 [3] - 推出喜绣 喜服系列文创产品 构建美丽乡村+新业态 [5] - 通过提质基础设施 升级旅游体验实现文旅IP长效变现 [8]
暑期博物馆游热度飙升 夜游、沉浸式体验成新潮流
新华财经· 2025-08-29 08:37
行业趋势 - 博物馆游从传统日间观光扩展至夜游、沉浸剧游、文创体验等多元形式 成为今夏最受关注的旅游现象之一 [1] - 静态文化知识通过AI、光影等技术转化为沉浸式消费产品 推动文旅消费升级 [2] - 博物馆从静态展示走向动态参与 成为彰显文化自信和促进文旅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 [2] 消费数据 - 8月夜游博物馆搜索量环比增长107% 景区夜游搜索量环比增长71.6% [1] - 三线及以下城市博物馆订单量占总订单三成 同比增长7% [2] - 潍坊风筝博物馆、青海藏文化博物院、自贡恐龙博物馆等小众博物馆订单量实现成倍增长 [2] 创新活动 - 上海博物馆推出"7×24小时不闭馆"特别活动 结合NPC巡游、埃及鼓表演、主题市集等环节 近500款文创产品几乎售罄 [1] - 国家自然博物馆、常州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推出夜宿、4D影院、沉浸式剧游、古墓探秘演绎等夜间项目 [1] - 数字文物、机器人导览、剧本游、角色扮演等新型体验形式广泛推出 [2] 受众变化 - 博物馆受众从学生团队和亲子家庭扩展至年轻人、银发族 游客结构更加多元 [2] - 大众文化需求推动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辐射范围不断扩大 [2]
四川凉山:到2027年全州旅游总花费突破10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06:31
凉山州摩泸管理局局长、盐源县委副书记杨正伟介绍,这一举措,是以"法定"之名,为摩梭文化筑起 的"活态保护屏障",为泸沽湖文旅发展铺起了"长效赋能之路";搭建起了"全民参与、世代延续"的文化 舞台,既守护了民族文化的"魂",也激活了旅游发展的"势",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方式,让摩 梭文化更"出圈",以文旅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转山转海节是摩梭人最为盛大庄重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杨正伟介绍,节日当天,摩梭 男女老少身着绚丽多彩的传统服饰,佩戴精美银饰,齐聚泸沽湖畔,祈求平安、健康与丰收。2025年凉 山首届泸沽湖转山转海节,将于9月15日至16日在四川泸沽湖景区举办。(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四川凉山:到2027年全州旅游总花费突破1000亿元 中新网成都8月29日电 (汤雁 岳依桐)凉山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9日在成都举行凉山文旅融合发展暨首 届泸沽湖"转山转海节"新闻发布会。凉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苏正清表示,根据规划,到2027年,凉山将 基本形成特色文旅业态体系,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旅游总花费将分别突破100亿元和1000亿元;到 2030年,基本建成四川文艺副中心和国际阳光康 ...
绿茵生态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增,四大业务板块协同赋能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6:0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5亿元 同比增长30.8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888.23万元 同比增长42.91% [1] - 研发投入1120万元 同比增长58.72% [1] 业务战略布局 - 以生态修复 绿地养护 文旅运营和林业经济四大业务板块为核心战略 [1] - 深度融合科技创新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 [1] 生态修复业务 - 积极响应国家"三北"工程六期等重大战略 在内蒙古多地实施生态修复项目 [2] - 依托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体系 生态大数据平台及智能监测系统实现精准化管控 [2] - 与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 研发推广荒漠化 草原等核心场景修复技术 [2] 绿地养护业务 - 承接绿地养护面积达6000万平方米 [3] - 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约1.3亿元 同比增长20% [3] - 投入各类现代化养护机械超2000台 构建智慧养护管理体系 [3] 文旅运营业务 - 通过上海森氧文旅盘活城市公园与郊野公园 打造原创IP"嚒嚒兽"系列项目 [4] - 天津滨海新区"嚒嚒兽.梦幻山海"项目占地6万平方米 成为网红打卡地 [4] - 与地方国企合作三清山文旅项目 总投资超10亿元 打造数字科幻演艺公园等业态 [4] 林业经济业务 - 开展林下种植 林业碳汇等多种业态试点 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5][6] - 与中林集团 天津碳排放权交易所等建立战略合作推动碳汇业务 [6] - 通过产业导入提升林地综合利用效率 实现绿色资产价值化与金融化 [6]
打卡名人同款、感受中式下午茶,老字号“破圈”经营成潮流?
贝壳财经· 2025-08-28 14:19
核心观点 - 老字号企业通过跨界创新和全时段经营模式 成功吸引年轻消费者并提升业绩 仿膳茶社周末营业额超2万元 [1][7] - 行业专家认为老字号跨界茶饮咖啡可提升客流黏性和非高峰时段营收 成为新增长点 [2][8] 仿膳经营创新 - 仿膳茶社去年8月开业 目前登上区域品类榜单首位 周末营业额超2万元 [1][7] - 仿膳从单一餐饮升级为文旅融合文化符号 推出茶社/福饮/研学社及"北岸吉市"主题活动 [7] - 仿膳挖掘宫廷饮食文化 推出多款时令创新糕点 筹备面向年轻群体的"仿膳福饮"项目 [8] 行业跨界趋势 - 老字号企业突破传统模式 通过甜品/下午茶/咖啡实现"破圈"跨界 成为网红打卡点 [1] - 全聚德前门店打造露台主题餐厅 融合传统烤鸭与创意菜品 构建多维消费矩阵 [8] - 老字号跨界可弥补餐饮非高峰时段客流 实现全时段经营 增强顾客黏性 [8] 历史文化价值 - 仿膳1925年创建 将宫廷珍馐带入市井 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3] - 仿膳举行非遗制作技艺传承仪式 展示高汤制作/打虾泥/刀工等古法绝活 [3] - 老字号挖掘城市历史特色与自身文化积淀 形成独特品牌吸引力 [1][8]
(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祥云湾抢救性迁移古建 打造“活态建筑博物馆”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14:08
项目概况 - 湖北云梦祥云湾景区通过抢救性迁移257栋古建筑 打造"活态建筑博物馆" [1][3] - 项目历时5年完成 涉及安徽江西等地300多位老工匠参与修复 [3] - 古建筑涵盖徽派京派闽派苏派晋派等多流派 包含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祠堂民居等类型 [3] 运营特色 - 采用"场景化活化"模式 将古建布局与传统文化结合 还原传统街区场景 [5] - 五座骑楼连通数百米街区 配备南钟楼北鼓楼等标志性建筑 [5] - 融合现代旅游业态 包括汉服旅拍雾森古巷啤酒畅饮NPC互动等创新体验 [5] 经济效益 - 项目直接提供岗位1300余个 其中超70%为当地居民 [5] - 间接带动餐饮住宿等就业800余人 [5] - 景区为商铺提供从门头设计到店面陈设的多元指导服务 [5] 社会影响 - 依托云梦县"秦简牍出土"文化IP 打造"宝藏小城"旅游品牌 [7] - 形成"可触可感可体验"的历史文化体验模式 [7] - 项目成为当地新型"就业引擎"并培养专业文旅人才 [5]
暑运接近尾声 海峡股份琼桂海上航线客货两旺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8 12:41
公司运营表现 - 暑运期间"海口—北海"和"海口—防城港"两条航线旅客运输量和车辆运输量均实现显著增长 [1] - 通过优化船舶调配和班次安排确保运输效率最大化 包括4月将西沙航线"长乐公主"轮调配至琼桂航线实现与"万荣海"轮双船对开每日稳定发班 [3] - 5月新开通"海口—防城港"航线进一步完善琼桂海上交通网络 [3] 服务质量升级 - 打造"海上移动酒店"服务体验 "长乐公主"轮配备多种带独立卫浴房型及餐厅/超市/休闲吧等服务场所 [3] - 8层观光甲板成为旅客欣赏海上风光绝佳位置 航线配备无障碍设施和母婴室等特殊服务设施 [3] - 针对暑运高峰制定详细运输计划确保旅客和车辆安全便捷出行 [3] 区域经济影响 - 航线开通后海南与广西北部湾地区间物流成本平均降低30% [4] - 新航线重构产业协作链条 形成"北部湾制造+海南出口"物流通道 实现海南热带农产品与广西电子产品及大宗商品直达运输 [4] - 交通便利带动文旅市场深度融合 通过"一票通玩三地"套票串联多地5A级景区打造复合型旅游体验 [6] 市场促进措施 - 配合海南"清凉一夏"旅游消费季活动发放4000万元旅游消费券激发旅游市场活力 [7] - 航线优化将海口椰风海韵/北海银滩涠洲/防城港京族风情巧妙串联 跨区域游客占比显著提升 [6][7]
顺鑫农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5.93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8 12:3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5.93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3亿元 [1] 白酒业务 - 白酒产业营业收入36.06亿元 [1] - 白酒收入同比减少23.25% [1] - 公司通过产品焕新升级和创新营销模式推动业务发展 [1] 猪肉产业 - 猪肉产业板块营业收入8.89亿元 [1] - 屠宰业务销售收入7.82亿元 [1] - 种畜养殖业销售收入1.07亿元 [1] - 公司聚焦种猪繁育销售和精深加工与熟食两端业务 [1] 战略发展 - 落实"树品牌、抓两端、控中间"发展思路 [1] -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资产价值提升 [1] - 强化文旅融合发展 [1]
以创新为引擎向海图强 “高科技养殖+文旅融合”释放现代海洋经济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8-28 05:26
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 - 福建东山岛拥有3000多公里海岸线和2000多座岛屿 是福建第二大岛 坐拥众多优质海湾 南门湾水清沙细且风光独特[1] - 南门湾位于铜陵镇南侧 是东山岛7个月牙形海湾之一 处于洋流交汇处且远离工业污染 具有丰富海洋渔业资源[25][27] 文旅产业创新 - 开发夜捕小管体验项目 渔船载客驶向近海渔排进行夜间旅游体验[3] - 南门湾因电影《左耳》取景成为网红打卡点 海岸线长3000米 配备文创雪糕及AR技术互动卡片[5][8] - 铜山古城顶街打造500米文艺长廊 包含非遗潮剧表演 日均吸引大量游客驻足[10][12] - 改造22处重点宅院 引入新式潮饮 餐酒吧及轻食烘焙等业态 形成消费聚集地[25] 文化保护与空间改造 - 甄别114座历史建筑实施三级保护 修复民国建筑福成楼时保留原始天窗及雕花工艺[17][20] - 红砖古厝改造为文化驿站和便民休憩点 图书馆兼具阅读空间与潮剧表演厅功能[12][22] - 将废弃后院改建为公共庭院 衍生品融合闽南花砖元素设计[22] 渔业转型升级 - 形成年产值近5亿元巴浪鱼新兴产业 海上养殖品售价达每斤60元 较野生价格高3-4倍[27] - 2024年东山县水产品总产量达49.11万吨 加工厂采用速冻冷链技术发往全国[28][29] - 渔民转型职业陪钓与科普讲解员 开展海钓 拉蟹笼及海滩烧烤等体验项目[29] 产业融合模式 - 创新渔旅融合体验项目 将海上牧场转化为海洋乐园 实现高科技养殖与文旅全产业链发展[25][29][30] - 从传统捕捞转向智能化养殖 由粗加工升级至高科深加工 构建海洋经济新模式[30]
最高发放2千万元文旅补贴 广东文旅推介大会将于9月开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16:24
活动概况 - 广东省将于9月12日至14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A区举办2025广东文旅推介大会系列活动 包括金秋文旅消费季 文旅产业招商暨投融资对接会 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1] - 旅博会设置四大主题展馆:国际文化旅游馆 文旅融合馆 文旅消费体验馆 老字号文化馆 并设立四大主题展览板块[1] - 活动围绕"精品立省 改革引领 服务提质 融合增效"总体思路 聚焦提振消费和释放文旅消费潜力[1] 消费刺激措施 -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 自9月12日起启动金秋文旅消费季惠民补贴活动[1] - 旅博会专场通过云闪付APP和广东文旅微信公众号发放消费券 线下核销最高满999元减200元[2] - 线上专场通过携程 美团 飞猪等平台提供8折优惠或满减优惠 单笔消费最高减200元 覆盖省内游 景区门票 乡村旅游等产品[2] 产业对接与招商 - 文旅产业招商暨投融资对接会采用"1个主会场+6个专场+6场常态化系列活动"模式[2] - 专场活动聚焦乡村振兴 文旅科技 县域文旅招商引资 文旅金融 文化产业园区 主理人经济六大重点领域[2] 老字号博览会 - 2025粤港澳大湾区老字号(文化)博览会同期举办 作为商务部"老字号嘉年华"重点活动[3] - 博览会以"老字号新动能·大湾区新体验"为主题 汇聚粤港澳及全国超400家展商[3] - 活动旨在将老字号文化记忆转化为可体验 可消费的旅游内容 拓展文旅消费场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