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首店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104家首店杀入云南:超80%扎堆昆明
36氪· 2025-09-15 03:01
首店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云南新引入104家首店 一季度36家 二季度68家 增长势头强劲[1] - 省份级首店占比49.0% 城市级首店占比41.3% 合计占比逾九成[3] - 高能级首店(A级)仅占比3.8% C级首店占比49% D级首店占比28.8%[3] 城市分布特征 - 昆明吸纳全省82.7%首店(86家)成为首店最强磁场[6] - 玉溪 昭通 保山等地州城市成为首店经济新生力量[6] - 昭通吾悦广场引入8家首店 保山隆阳吾悦广场引入7家首店[7] 重点项目首店引进情况 - 顺城购物中心引入超10家首店 品牌汰换率超26.1%[7][10] - 昆明瑞鼎城悦容匯购物公园引入9家首店 其中餐饮业态占据大半[7][10] - 七彩云南·第壹城新开80余家店 含6家首店+4家城市旗舰店+20家最新形象店[11] - 昆明恒隆广场引入On昂跑 mont·bell云南首店与ARC'TERYX西南旗舰店 集聚近20家主流运动品牌[12] 业态分布特点 - 餐饮类首店占比42.3%领跑 零售类首店占比37.5%[13] - 文体娱 生活服务 儿童亲子等业态首店数量持续攀升[13] - 饮品 烘焙甜品 女装赛道最热 烘焙甜品和女装各有8家品牌首次入滇[15] 特色首店案例 - 永辉超市昆明海乐世界店调改后客流同比增长69% 业绩同比增长168%[17] - 小大董云南首店以蓝调布鲁斯风格营造艺术氛围[19] - MASOOMARK玛速主义云南首店6月开业 主打少女服饰与鞋履[21] - MEDM云南首店开业当天14点前营业额超10万元[23] - CROCS卡骆驰2.0形象店承担西南区域限量款首发职能[25]
外资零售业争相续写“上海故事” 本土化2.0更聚焦“深度适配” 增强扎根中国市场、赢得消费者的核心竞争力
解放日报· 2025-09-15 01:44
核心观点 - 外资零售业持续加仓上海并推进本土化2.0战略 通过体验消费 质价比优化和线上融合三大策略深化中国市场布局 [2][4][6] 首店经济与外资投资 - 上海2023年1-7月新增首店554家 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11家 全国及内地首店85家 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17.3% [3] - 外资品牌包括HOKA全球首家体验中心 蔻驰全球首家度假区门店 阿迪达斯三叶草全球旗舰店 萨洛蒙全球首家概念店等均于2023年落户上海 [3] - H&M中国旗舰店"H&M风格之邸"于2023年9月焕新开业 成为品牌中国首个体验中心及零售大中华区总部所在地 [1][4] 本土化2.0战略举措 - 体验消费升级:H&M新店增设家居概念空间 咖啡店 花店及高定系列展览空间 [4] - HOKA全球体验中心引入全链路体能测试设备 包括足底压力扫描仪和三维跑步姿态分析系统 [5] - 质价比优化:宜家中国推出超150款低价产品 并针对银发经济开展适老购物满减活动 [5] - 奥乐齐宣布超50款日需品长期降价 最高降幅达30%且无会员门槛 [5] - 线上渠道融合:优衣库与京东合作通过小程序销售 部分2025秋冬新品在京东优先发售 [6] - H&M设立全球首个店内直播间 每周定期邀请明星及KOL进行直播 [6] 市场表现与投资信心 - 上海2023年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 7月单月增速达7.8% 消费韧性显著 [6] - H&M集团强调中国始终是其全球战略核心市场 上海是投资中国的起点 [4] - 外资零售业将扎根中国市场 通过创新体验模式和深度本地化需求理解构建核心竞争力 [6]
聚焦"深度适配" 外资零售业争相续写"上海故事"
搜狐财经· 2025-09-15 01:42
H&M中国内地首店暂别3年多焕新归来,要比拼的已不再是简单的策略调整 外资零售业争相续写"上海故事" 本土化2.0更聚焦"深度适配",增强扎根中国市场、赢得消费者的核心竞争力 淮海中路思南路路口,是个有故事的地方:18年前的2007年4月,瑞典快时尚品牌H&M中国内地首店落 户于此,开业那天,5时30分起就有顾客开始排队,营业高峰时,门店一度限流。 2022年6月,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该店遗憾闭店。而开业18年后的9月9日上午,这里又一次沸腾:告别 消费者3年零3个月的它,以"中国红"裹身的全新姿态焕新归来,它不仅是中国内地首店的升级,更 以"H&M风格之邸"的新称号,担当着该品牌中国旗舰店及中国首个体验中心的大任。 这段故事的背后,正是外资零售业持续加仓上海、发力本土化2.0的缩影。 上海首店经济彰显城市吸引力 即便近一两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投资增长放缓,上海仍凭借开放活力成为外资零售业的"必争之 地"。 来自复旦大学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上海新增首店554家。级别方面, 新增全球及亚洲首店11家,全国及内地首店85家,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17.3%,品牌属地包括中国、日 本、法 ...
一二线商圈迎来“科技首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4 23:49
文章核心观点 - AI与消费电子融合加速 AR眼镜等智能硬件线下体验店兴起 推动科技消费从概念导入向市场培育过渡 [1][2][3][4] - 科技品牌通过线下门店实现用户触达与反馈收集 同时与地方产业布局形成战略协同 [3][10][11] - 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第二季度同比增长222% 全年预计超550万台 [4]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AI智能眼镜2024年第二季度销量达87万台 同比增长222% 全年销量有望突破550万台 [4] - AR眼镜核心应用场景聚焦教育(提词)、出行(导航)、翻译等高频实用功能 [5] - 具身机器人目前主要面向科研教育领域 工业应用尚未成熟 四足机器人80%销量集中在科研教育消费领域 [6] 企业动态与战略 - Rokid新款AR眼镜5天预售40000台 采用"旗舰店+眼镜店店中店"双渠道策略 [4] - Rokid在武汉设立华中总部 人员规模将超100人 武汉门店计划辐射中部六省 [4][11] - 宇树科技澄清未开设官方体验店 其四足机器人80%销量集中于科研教育消费领域 [6] 区域产业协同 - 上海徐汇区布局"AI+养老"体验店 配套创新应用促进平台及十大应用场景揭榜项目 [7] - 北京首钢园10月将开设机器人科技体验店 首程控股计划在机场停车楼增设第二门店 [8] - 无锡与强脑科技合作建设脑机接口研发生产基地 配套沉浸式体验空间示范中心 [10][11] 渠道拓展现状 - 科技类零售品牌线下扩店面积增长不明显 商圈尚未形成针对性招商策略 [1][10] - 一线城市适合布局高端创新型AI产品首店 二三线城市侧重实用型产品 [10] - 线下体验店可形成消费集聚效应 带动周边餐饮零售业态 提升商圈流量 [8]
一二线商圈迎来“科技首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4 23:45
文章核心观点 - AI与消费电子融合加速 AR眼镜等智能硬件率先实现消费市场突破 线下体验店成为科技品牌触达用户和推动商业化的重要渠道 科技首店与城市产业布局形成深度联动 [1][4][5][7][9][11][12]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AI智能眼镜第二季度销量达87万台 同比增长222% 全年销量预计超550万台 [5] - AR眼镜核心逻辑转向日常生活高频场景落地 如提词、翻译、导航和AI识别功能 [4][5] - 科技零售品牌线下扩店处于早期阶段 商圈招商尚未形成明显倾向性策略 [1][11] 企业商业化进展 - Rokid新款AR眼镜Rokid Glasses预售5天销量达40000台 [5] - 品牌采取"旗舰店+店中店"双渠道策略 已在杭州、武汉开设旗舰店并计划覆盖中部六省 [1][5][12] - 科技企业通过开放平台吸引开发者构建应用生态 结合大模型能力提升用户体验 [6] 区域产业联动 - 上海聚焦"AI+养老"方向 徐汇区发布十大应用场景及揭榜挂帅项目 [7][8] - 北京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体验店 首钢园店将于10月开放 另一店计划落地首都机场 [9] - 武汉成为Rokid华中总部所在地 预计人员规模超100人 覆盖华中地区业务 [12] 消费市场特征 - 消费者对AI产品认知从好奇转向实际体验需求 线下门店提供场景化体验机会 [1][2][4] - 一线城市侧重高端创新型产品 二三线城市聚焦实用型AI产品满足本地需求 [11] - 科技体验店带动商圈流量和周边消费 形成消费集聚效应并提升城市商业形象 [9]
盐城盐都打造“夜+日”双消费场景,点燃区域经济新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9-13 13:18
消费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更是民生幸福的"晴雨表"。当前,盐城市盐都区正以多元消费场景为笔,描绘出一幅"夜经济"与"日消费"交相辉映、传 统与现代深度融合的城市经济新图景,让消费活力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文化赋能:老街焕新点燃夜间经济 夜幕降临,盐城盐都的消费场景从白日的繁忙切换到夜间的热闹。日前,一场以"渎上童梦奇遇"为主题、融合国风与童趣的文化活动在渎上·老西门街区 热闹上演,成为激活老街夜间消费的"金钥匙"。儿童剧将古老神话故事搬上舞台,演员们的精彩演绎与老街的古朴氛围相得益彰,吸引了众多家长带着孩 子前来观看。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核心,盐都对闲置厂房进行节能化改造,构建起融合汽车展销、文化体验、绿色服务的东方汽车文化广场。在这里,"光伏-储能-充 电"三位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为车主提供便捷服务,新车展示、售后改装、汽车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一应俱全。 除了产业功能,新地标还注重消费场景的多元化拓展。露营草坪音乐会、"苏超"第二现场等活动相继落地,市民可以在浪漫的音乐氛围中享受户外露营, 也能在大屏前沉浸式感受体育赛事的激情。活动现场,美食区的星级酒店外摆、后备厢集市、网红小吃摊香气四溢,品牌汽 ...
中牟商业破圈出彩,打造郑州都市圈消费新地标
搜狐财经· 2025-09-13 10:29
核心观点 - 中牟新区通过品牌稀缺性、场景沉浸感和人文关怀度三大策略成功转型为郑州都市圈商业新高地 实现从传统农业区域向文商旅融合的复合型体验空间升级 [1][7] 品牌稀缺性战略 - 以"首店经济"和"旗舰店矩阵"为核心策略 聚集超100家品牌旗舰店 包括14家全国第一柜、1家亿元柜和55家千万柜 [3] - 从"品牌追随者"转变为"品牌策源地" 构建商业竞争护城河 成为河南省品牌消费集聚区 [3] 场景沉浸感打造 - 采用"商业+文旅+景观"融合模式 通过八大主题景区和"全国门票当钱花"政策延长消费链条 [5] - 创新推出民谣音乐节、明星见面会、体育赛事及烟花秀等活动 实现从卖商品向卖体验的战略转型 [5] - 购物动线升级为公园式体验 成为微度假目的地 有效吸引开封等周边城市客群 [5] 人文关怀度提升 - 构建女性友好、宠物友好、亲子友好三维服务体系 提供免费儿童游乐、宠物推车及专属座位等设施 [6] - 通过节日专属礼物、饮水点及流动服务车等精细化服务提升情感链接 显著增强顾客忠诚度与消费频次 [6] 发展成效与愿景 - 杉杉奥特莱斯9年间从无到有 发展为集奥莱、乐园、花园于一体的文商旅综合体 [1][7] - 三力融合模式成为区域商业标杆 目标打造郑州都市圈消费新地标 为中原地区商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7]
打造郑州都市圈消费新地标,中牟何以能?
搜狐财经· 2025-09-12 16:45
河南日报记者 齐亚琼 通讯员 曹悦熠 牛宁 秋意初显,中牟新区各大商圈人气不减。在杉杉奥特莱斯充满花园景致的街区里,游客悠闲漫步,孩子 们欢笑嬉戏;天泽城、世纪城等商圈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从"瓜蒜之乡"到"幻乐之城"和"时尚地标", 如今这里已成为郑州都市圈极具活力的商业新高地。 近年来,中牟新区以发展特色商业经济为抓手,通过精准分析消费趋势,创新设计差异化沉浸式消费场 景,全力支持杉杉奥特莱斯、天泽城、世纪城等一批重点商圈,打造出品牌稀缺性、场景沉浸感和人文 关怀度三张闪亮的商业名片,成为河南省消费品牌集聚区和郑州特色商业街区建设的新标杆。 "首店经济"魅力绽放 在商业同质化严重的当下,中牟新区另辟蹊径,将"首店经济"和"旗舰店矩阵"作为破解同质化难题的金 钥匙。 "支持商业企业积极发展首店经济,探索建设首发经济集聚区,多维度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首发平台,是 中牟新区推动商业经济发展提升的重点创新方向。"中牟新区工信商务局负责人介绍。 品牌稀缺性战略的成功实施,使中牟从"品牌追随者"转变为"品牌策源地",构建了坚实的商业护城河, 成为吸引全省消费力的品牌高地。 "商业+文旅"催生消费新体验 与八大主题乐园做邻居 ...
一二线商圈迎来“科技首店” 欲造体验式消费新地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4:54
行业趋势 - AI和AR等新兴科技产品正从概念导入向市场培育过渡 消费者认知从好奇转向实际体验需求[2] - 科技零售品牌线下开店是科技产业与消费新热点的双向奔赴 但目前处于早期阶段[1] - 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达87万台 同比增长222% 全年销量有望超550万台[4] 产品与市场表现 - Rokid最新款AR眼镜Rokid Glasses于9月1日开启预售 5天内销售40000台[4] - AR眼镜核心逻辑注重日常生活高频场景落地 如教师提词 骑行者导航等实用功能[5] - AR眼镜价格在3000多元区间 提供提词 翻译 导航和AI识别等功能[3] 线下渠道拓展 - Rokid在杭州开设首家线下旗舰店 在武汉开设首家旗舰专卖店 并计划在各大线下眼镜店设立"店中店"[4] - 科技类零售品牌扩店面积增加不明显 业主招商尚未有特殊策略倾向AI科技品牌[1][10] - 上海 北京 武汉等主要城市商圈出现AI黑科技体验店 机器人体验店等新型科技零售形态[1][7][8] 生态与平台建设 - Rokid构建开放平台供开发者开发应用 生态伙伴可移植能力 结合大模型提升用户体验[5] - 上海徐汇区启动"AI+养老"创新应用促进平台 发布首批十大应用场景及揭榜挂帅项目[7] - 北京开设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 汇聚50余家机器人企业的百余款产品[7] 区域战略布局 - Rokid在武汉设立华中总部 覆盖华中地区 人员规模预计超100人[11] - 无锡市与强脑科技战略合作 建设脑机接口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11] - 一线城市适合引进高端创新型AI产品 二三线城市侧重实用型AI产品[10] 产业协同效应 - 科技体验店能形成消费集聚效应 带动周边餐饮 零售等业态消费[8] - 线下门店成为技术反馈重要渠道 能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推动城市从科技制造向科技消费转型[11] - 科技首店能提升城市商业创新形象 增强对高端消费人群吸引力 形成示范效应[8]
一二线商圈迎来“科技首店”,欲造体验式消费新地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0:37
0: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柳宁馨 杭州报道 在杭州"文三数字生活街区",坐落着AR智能眼镜品牌Rokid开设的首家线下旗舰店。 走向C端的科技新锐 价格3000多元,戴上眼镜后,能提词、翻译、导航,还能AI识别,你愿意配一副这样的智能眼镜吗? 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向文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描述了这样一个购物场 景,"未来大部分的线下配镜店里面,消费者去配眼镜时都能看到AR眼镜,AR眼镜会越来越轻,越来 越像普通眼镜,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线下体验到它。" 当AR眼镜线下店开在核心商圈、社区附近的眼镜商城,科技产品成为消费者线下购物的一个新鲜选 项,变得可感、可知、可体验。 走入店内AR产品展示区,记者看到白色长桌上陈列着Rokid系列消费级AR产品,也包括9月1日开启预 售的最新款AR眼镜Rokid Glasses。 杭州Rokid旗舰店店长袁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消费者对AR眼镜接触得比较少,对于AR产 品概念比较模糊,线下门店能够提供场景,让用户实际体验,感受到科技产品对生活的帮助。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消费"逐渐从概念走向落地,在国内主要城市的商圈都出现了零星的AI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