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增持

搜索文档
又一银行公告!10名董监高,集体增持!
券商中国· 2025-07-27 02:17
上海银行管理层增持行动 - 上海银行10名董事、监事及高管在7月23日至25日期间以自有资金合计买入44万股A股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10.46元至10.7元,合计耗资460.24万元至470.8万元 [1][3] - 增持主体承诺将所购股票锁定两年,其中党委书记顾建忠买入10万股(金额超百万元),行长施红敏、副行长俞敏华和胡德斌分别买入6.5万股、5.5万股和5万股 [4] - 此次是顾建忠4月出任党委书记后的首次中高层集体增持,其董事长任职资格尚待核准 [6][7] 上海银行经营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5.97亿元(同比+3.85%),归母净利润62.92亿元(同比+2.30%),资产规模达3.27万亿元(较上年末+1.37%),不良贷款率1.18%与上年末持平 [5] - 2024年该行股价全年涨幅近70%,2025年初至7月25日累计上涨16.05%,但7月7日至25日期间股价回调8.66% [8][9] 银行业增持动态 - 2025年已有兰州银行、江苏银行等多家上市银行管理层实施增持,如江苏银行董高监及中层干部4-7月累计增持2164.8万股(金额2427.82万元) [10][11] - 机构股东增持案例包括:中信金融资产增持光大银行股份至8%,苏州国发集团超额完成3亿元增持计划(实际增持1.18亿股/8.56亿元) [12][13][14] - 华夏银行、成都银行等部分银行因股价超限导致增持计划未落地,如成都银行实控人拟增持价格上限17.59元/股,但股价长期高于该水平 [15][16][18][19]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2025年银行股延续上涨趋势,资金持续流入推动多家银行股价创新高,成都银行市净率突破1倍成为继招行、杭州银行后第三家破净银行 [17][20] - 中金研报指出AH银行股市净率仍低于十年均值水平,认为阶段调整属合理现象 [22]
大手笔!中信金融资产22.25亿元增持光大银行,银行股年内频获增持
华夏时报· 2025-07-25 01:00
中信金融资产增持光大银行 - 中信金融资产增持光大银行A股和H股合计0.92%的股份,持股比例从7.08%提升至8.00% [2] - 以光大银行今年最高股价估算,此次增持金额约为22.25亿元,未达到投资配置计划中40亿元的目标 [2][4] - 2023年3月中信金融资产通过可转债转股持有光大银行7.08%股份,本次增持A股2.64亿股、H股2.79亿股 [4] 中信金融资产投资配置计划 - 2023年11月公布总投资规模不超过503亿元的计划,包括以不超过260亿元增持中国银行、不超过40亿元增持光大银行 [3] - 2024年2月推出总规模不超过600亿元的资产管理计划,已投资大秦铁路、中国电力、昆仑能源、中国电信等公司 [5] - 股权投资推动利润增长,2024年归母净利润96.18亿元(2023年的5.4倍),其他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达9931.6亿元(同比+498.1%) [5] AMC增持全国性银行趋势 - 长城资产持有民生银行3%以上股权成为新股东,信达投资通过可转债转股成为浦发银行前十大股东 [6] - AMC集中增持全国性银行(如光大、中国银行),同时减持地方银行股权(如长城华西银行、华融湘江银行) [6][7] - 分析师认为全国性银行股价稳定且符合政策导向,增持有助于业务合作;地方银行经营不佳导致AMC资源释放 [6][8] 银行股市场表现 - 2025年A股42家上市银行股价全部上涨,18家创历史新高,厦门银行、浦发银行年内涨幅超30%,10家涨幅超20% [6] - 除AMC外,银行大股东、高管及险企(如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也加码增持银行股 [7] AMC战略调整 - AMC剥离非核心资产(如地方银行股权)以回收资金,集中资源处理不良资产等核心业务 [7] - 监管要求AMC专注主业,减持地方银行股权可改善资本结构并增强主营业务竞争力 [7]
一股份行高管暂未实施增持计划!
中国基金报· 2025-07-11 00:25
华夏银行增持计划进展 - 增持计划实施期限已过半但暂未实施 受定期报告信息披露窗口期与二级市场波动影响 [2] - 增持主体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计划在剩余期限内择机完成不低于3000万元的自愿增持 [2] - 公司股价自4月30日低点7.17元/股上涨至7月10日8.58元/股 涨幅达18.06% 总市值达1365亿元 [2][3] 华夏银行经营表现 - 一季度末资产总额45211.99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31% [3] - 一季度营业收入181.94亿元 同比下降17.73% 归母净利润50.63亿元 同比下降14.04% [3] - 7月10日单日股价上涨1.66%至8.58元/股 成交额6.99亿元 换手率0.53% [3] 银行行业增持动态 - 成都银行同样因股价超过增持上限17.59元/股(现价20.06元/股)暂缓增持 原计划增持0.939%-1.878%股份 [4][5] - 行业评论指出银行股上涨过快导致增持性价比下降 需警惕资金抱团分化可能引发的行情拐点 [5]
一股份行高管暂未实施增持计划!
中国基金报· 2025-07-11 00:08
华夏银行增持计划进展 - 华夏银行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自愿增持股份计划实施期限已过半,但受定期报告信息披露窗口期与二级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暂未实施增持计划 [2] - 增持主体对华夏银行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认可其长期投资价值,将在后续增持计划期间内择机增持,按时完成此次增持计划 [2] - 4月10日华夏银行公告显示,部分高管及中层、业务骨干等人员计划自2025年4月11日起6个月内以自有资金共计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自愿增持该行股份 [2] 华夏银行股价表现 - 今年以来华夏银行股价呈现上行趋势,4月30日触及7.17元/股的阶段性低点后开启上涨模式 [3] - 截至7月10日收盘,华夏银行报8.58元/股,总市值为1365亿元,较4月10日收盘价上涨18.06% [4] 华夏银行一季度经营表现 - 截至一季度末,华夏银行资产总额为45211.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1% [4] - 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1.94亿元,同比下降17.73%;归母净利润为50.63亿元,同比下降14.04% [4] 其他银行增持计划情况 - 成都银行股东增持计划期限已过半,因股价长时间持续超过增持价格上限等因素,增持主体尚未增持股份 [5] - 成都银行第二、第三大股东原计划合计增持不低于3979.44万股(占总股本0.939%)、不超过7958.87万股(占总股本1.878%) [5] - 截至7月10日收盘,成都银行股价为20.06元/股,已明显高于设定的增持价格上限17.59元/股 [5] 行业分析师观点 - 独立财经评论员认为银行股高管及股东暂缓增持计划可能与银行股上涨过快、估值提升导致增持性价比下降有关 [5] - 若资金抱团现象开始分化,可能是银行股行情拐点的信号 [5]
银行股增持潮起
经济观察网· 2025-07-10 13:27
银行高管增持计划 - 华夏银行部分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原定2025年4月启动的3000万元自愿增持计划因定期报告窗口期及市场波动暂未实施,但承诺将在剩余期限内完成 [1] - 江苏银行高管、部分董事、监事及中层以上干部自2025年4月10日起实施的增持计划已提前完成,累计增持216.48万股,投入资金2427.82万元,占计划金额下限的121.39% [1] - 2025年以来已有苏州银行、成都银行、兰州银行、江阴银行等超10家银行披露股东或高管增持计划,部分案例已超额完成 [1] 高管增持行为分析 - 华夏银行内部人士计划在未来数月内投入至少3000万元增持自家股票,尽管因信息披露窗口期限制有所延后,但计划仍在推进 [2] - 江苏银行高管团队超额完成增持目标,投入资金达到计划下限的121.39%,显示对增持时机的精准把握 [2] - 浙商银行部分董事、监事、高管及主要部门负责人计划投入不少于2000万元增持股份,表明增持已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2] 股东增持情况 - 青岛银行公告青岛国信集团拟通过子公司增持该行股份,增持后持股比例预计不超过19.99% [3] - 苏州银行大股东苏州国际发展集团累计增持1.18亿股,占总股本的2.63%,增持金额达8.56亿元,远超原定的3亿元下限 [3] - 邮储银行控股股东中国邮政集团已增持1991.02万股A股股份并计划继续增持 [3] 市场反应与估值 - 江苏银行在7月10日公告增持后当日股价上涨0.74% [5] - 苏州银行6月26日披露增持进展后当日上涨5.06%,但次日下跌2.41% [5] - A股银行板块平均市净率(PB)为0.6倍,部分城商行低于0.5倍,股息率普遍超过5% [5] 行业资金流向 - 银行板块高权重的特征持续推动资金流入 [4] - 银行板块低波高红利的特征更易获得险资等中长期资金青睐 [4] - 目前板块平均股息率达到3.86%,预计股息配置价值吸引力将持续 [4] 行业挑战与前景 - 银行业面临净息差收窄、资产质量分化等问题 [5] - 增持潮既是高管层对低估值的纠偏尝试,也是对政策导向与行业前景的投票 [6] - 市场需关注银行资产质量、盈利结构等核心指标而非仅增持动作 [6]
一银行高管,超额完成增持计划
中国基金报· 2025-07-09 13:10
江苏银行高管增持情况 - 公司高管及其他中层以上干部累计增持216.48万股,增持金额达2427.82万元,超额完成原定不少于2000万元的增持计划,完成比例为121.39% [1][2] - 增持主体原持股378.66万股(占总股本0.02%),增持后持股升至595.14万股(占总股本0.03%)[2] - 增持计划自4月10日启动,原定6个月期限,实际3个月即超额完成,增持不设价格区间 [2] - 增持原因基于对公司价值的认可、战略规划及发展前景的信心,认为股票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2] 江苏银行股价与经营表现 - 截至7月9日股价报12.32元/股,总市值2260亿元,年内涨幅达29.53%,多次创历史新高 [2] - 一季度末总资产4.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94%;营业收入223.04亿元(同比+6.21%),净利润97.80亿元(同比+8.16%)[3] - 当日交易数据:开盘价12.31元,成交量92.27万股,成交额11.40亿元,换手率0.50%,动态市盈率5日均线12.40元 [3] 银行行业增持动态 - 年内超10家银行获股东或高管增持,包括兰州银行、江阴银行、青农商行、无锡银行、北京银行、厦门银行等 [4] - 苏州银行大股东苏州国际发展集团累计增持1.18亿股(占总股本2.63%),耗资8.56亿元,远超原定不低于3亿元的计划 [4] - 行业评论认为增持行为反映银行股低估值、高股息率的吸引力,以及高管对资产增值的需求 [5]
一银行高管,超额完成增持计划!
中国基金报· 2025-07-09 12:54
江苏银行高管增持 - 公司高管及中层干部累计增持216.48万股,金额达2427.82万元,超额完成原定2000万元计划的121.39% [2][4] - 增持后合计持股数从378.66万股升至595.14万股,占总股本比例由0.02%提升至0.03% [4] - 增持动因基于对公司价值、战略规划及长期投资前景的认可,且未设定价格区间 [4] 公司经营与股价表现 - 一季度末总资产4.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94%;营业收入223.04亿元(+6.21%),净利润97.80亿元(+8.16%) [5] - 年内股价涨幅达29.53%,7月9日报12.32元/股,总市值2260亿元 [4] 银行股增持行业动态 - 年内超10家银行获股东或高管增持,包括兰州银行、江阴银行、苏州银行等 [7] - 苏州银行大股东近期增持1.18亿股(占总股本2.63%),耗资8.56亿元,远超原定3亿元下限 [7] - 行业分析认为低利率环境下,低估值、高股息率的银行股具备资产增值吸引力 [7]
高管、股东齐聚增持45.7亿元 银行板块成今年“香饽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03:13
银行板块增持动态 - 兰州银行部分监事及其他管理人员累计增持1253万股占总股本0.22% 增持金额2990万元 已超过计划增持金额下限 [1] - 2024年11月兰州银行因股价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 主要股东及高管计划增持金额不低于2693.61万元 目前已累计增持1236.17万股占总股本0.2170% 金额2949.76万元 [2] - 兰州银行部分监事及其他管理人员2025年累计增持17.14万股占总股本0.0030% 金额40.41万元 成交价区间2.34-2.38元/股 [3] - 兰州银行主要股东兰州市财政局2月25日增持419.12万股占总股本0.0736% 金额1000.09万元 成交价区间2.37-2.39元/股 [3] - 兰州银行董事及高管累计增持18.60万股占总股本0.0033% 金额43.94万元 成交价区间2.35-2.37元/股 [3] 行业增持概况 - 今年以来11家银行被股东和高管增持 累计增持5.1亿股 涉及资金45.7亿元 [1] - 华夏银行高管及业务骨干计划增持金额不低于3000万元 江苏银行高管及中层干部计划增持金额不少于2000万元 [4] - 浙商银行高管及主要负责人计划增持金额不少于2000万元 [4] - 邮储银行控股股东邮政集团增持1991.02万股占总股本0.02% 并计划继续增持 [4] - 成都银行股东计划增持不超过7958.87万股占总股本1.878% 不低于3979.44万股占总股本0.939% [5] 险资举牌情况 - 平安人寿5月12日增持农业银行H股1.47亿股 持股比例由9.90%增至10.38% [6] - 平安人寿5月9日增持邮储银行H股2329万股 持股比例由9.93%增至10.05% [6] - 平安人寿年内已举牌农业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和招商银行H股 [6] - 瑞众保险3月12日增持中信银行H股300万股 持股比例达5% 持仓市值超46亿港元 [7] - 新华人寿年内举牌杭州银行 [7]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银行板块市值一度突破10万亿元 [1] - 多种资金包括险资、中央汇金等加大对银行板块配置 形成支撑力量 [7]
大股东高管齐出手 多家A股银行获“真金白银”增持
证券日报· 2025-04-11 15:42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以来A股上市银行董监高及大股东纷纷增持,4月以来增持加速,有政策与监管引导、市场信心传递和估值修复需求等原因,此次增持体现产业资本与内部团队对银行基本面的信心,预计会带来多方面影响,未来银行股东增持规模和参与银行数量将增长且会分化 [1][3][4] 增持情况 - 4月8 - 9日,邮储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成都银行、华夏银行、江苏银行等6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增持计划,增持主体涵盖大股东及核心管理层 [1] - 4月9日,华夏银行部分董监高及业务骨干拟6个月内以不低于3000万元自有资金增持;江苏银行高管、部分董监及中层以上干部计划增持不低于2000万元A股股份 [2] - 4月8日,邮储银行控股股东已增持1991.02万股A股,占比0.02%,后续拟继续增持;成都产控和成都欣天颐计划增持不超7958.87万股、不低于3979.44万股,占比分别不超1.878%、不低于0.939%,增持价不超17.59元/股 [2] 增持原因 - 政策与监管引导,监管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增持等提升投资者回报,部分银行响应号召 [1] - 传递市场信心,推动股价向内在价值回归,部分银行经营向好提供基本面支撑,高管增持绑定个人与公司利益,增强企业内部稳定性 [1] 增持性质与影响 - 既有地方国资平台战略增持,也有银行核心管理层及业务骨干自愿增持,体现对银行基本面信心,符合监管信息披露要求 [3] - 预计带来三方面影响:提振市场情绪,吸引长期资金配置银行板块;高管与公司深度绑定,优化治理结构,提高分红比例;稳定银行股价,助力大盘企稳 [3] 未来趋势 - 预计2025年银行股东增持规模持续扩大且分化,国有大行可能主导增持,股份行和城商行高管及核心员工增持补充,区域性银行若有股东支持有望加入,低估值、高分红潜力和业绩改善明显的银行更可能参与 [4] - 受政策引导和低估值高股息利好推动,银行股东增持规模和参与银行数量将增长 [4]
关税博弈下的银行股:华夏银行获3000万增持,青岛银行称涉美业务影响有限
金融界· 2025-04-10 17:55
文章核心观点 - 4月9日上证指数上涨银行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但市场对银行股担忧仍在,银行板块在复杂环境中分化与韧性并存,受关税冲击区域分化明显,近期掀起增持潮,防御属性得到验证 [1] 关税冲击下的区域分化 - 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对银行业影响呈区域分化特征,青岛银行涉美业务影响有限,而宁波银行、苏农银行等外贸依存度高的区域性银行股价跌幅超8% [2] - 区域分化核心逻辑是经济结构差异,国有大行等聚焦内需市场银行零售业务占比超40%,部分沿海城商行外贸企业贷款占比超30%,抗风险能力不同 [2] - 政策托底为区域性风险提供缓冲空间,2024年消费贷占新增贷款比重6.9%,内需刺激政策加码零售业务占优银行有望弥补外贸信贷缺口,青岛银行2024年消费贷增速达18% [3] 增持潮背后的信号 - 银行板块近期掀起增持潮,华夏银行、江苏银行等多家银行董监高、控股股东投入真金白银增持,传递内部人对资产质量信心高和当前板块市净率有安全边际信号 [4] - 增持行动与基本面形成共振,华夏银行基本面平淡但资金面活跃,反映市场对政策红利提前布局,2024年六大行分红超4200亿元,股息率中位数4.8%吸引长期资金入场 [4] - 股东行为重构估值体系,上海银行等银行从“被动防御”到“主动管理”,提高分红、回购股份等成应对市场低估新策略 [5] 防御属性的价值重估 - 关税冲击市场波动中银行股防御属性验证,4月7日A股暴跌银行板块跌幅4.67%低于创业板指,国有大行跌幅控制在2%以内 [6] - 抗跌能力底层支撑是经营数据改善,青岛银行2024年净息差1.73%排名第八,六大行息差降幅收窄至10BP以内 [6] - 息差韧性核心是结构优化,2024年存款付息率同比降15BP,零售贷款占比提至38%,住房贷款利率企稳回升,消费贷“价格战”趋于理性 [6][7] - 高股息策略在波动市有配置价值,银行板块股息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差值扩至220BP,工商银行若按历史均值估值修复潜在上涨空间达3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