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直播电商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直播电商领域虚假营销和假冒伪劣两类问题突出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08:22
一是落实直播电商平台合规管理主体责任。按照分层分级、层级对应合规监管要求,综合运用合规指 导、行政约谈、行政处罚、媒体曝光等手段,指导督促直播电商平台企业加强合规管理制度机制建设, 完善内部合规体系,提升合规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大对直播电商领域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专项抽查抽检 频次和力度,并关联对应的平台企业向社会公示。督促平台企业依法履行平台内经营者资质审核义务, 定期开展核验更新和动态监测,确保入网经营主体身份信息真实有效。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3日召开直播电商监管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场监管总局网监司副司长刘军卫介 绍,今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74295亿元,同比增长8.5%,直播电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 监管中掌握的实际情况和总局发布的几批案例分析,直播电商领域当前两类问题相对突出。 一是虚假营销。一些直播间运营者和主播对商品或服务的经营主体以及性能、功能、质量、来源、曾获 荣誉、资格资质、销售情况、交易信息、经营数据、用户评价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 骗、误导消费者。 二是假冒伪劣。一些直播间和平台内商家推销和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侵犯注册商标 专用权的商品,损害消费者和 ...
市场监管总局:《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将于近期正式出台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08:18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23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直播电商监管专题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网监司 副司长刘军卫介绍,为了加强直播电商监督管理,该局会同国家网信办起草的《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 法》今年6月至7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前已进入法制审查程序,近期将正式发布出台。 《办法》进一步明确直播电商平台、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及其服务机构等主体的法律责任,强 化了监督管理手段,明确了监管部门与平台之间的联动处置机制,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形成监管执法 闭环。 刘军卫介绍到,今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74295亿元,同比增长8.5%,直播电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但从监管中掌握的实际情况和总局发布的几批案例分析,直播电商领域当前两类问题相对突出。 一是虚假营销。一些直播间运营者和主播对商品或服务的经营主体以及性能、功能、质量、来源、曾获 荣誉、资格资质、销售情况、交易信息、经营数据、用户评价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 骗、误导消费者。二是假冒伪劣。一些直播间和平台内商家推销和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 好,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损害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本次集中发布的典型案例主要涉 及上 ...
市场监管总局:《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近期将正式发布出台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07:58
人民财讯9月23日电,9月23日上午,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直播电商监管专题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网 监司副司长刘军卫表示,为了加强直播电商监督管理,维护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直播电 商健康发展,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网信办起草了《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该《办法》今年6月至7 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前已进入法制审查程序,近期将正式发布出台。《办法》进一步明确直播电 商平台、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及其服务机构等主体的法律责任,强化了监督管理手段,明确了 监管部门与平台之间的联动处置机制,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形成监管执法闭环。 ...
市场监管总局:直播电商领域虚假营销和假冒伪劣两类问题突出
央视新闻· 2025-09-23 07:34
市场监管总局今天(2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74295亿元,同比增长 8.5%,直播电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市场监管总局掌握的实际情况和发布的几批案例分析, 直播电商领域当前两类问题相对突出: 一是虚假营销。一些直播间运营者和主播对商品或服务的经营主体以及性能、功能、质量、来源、曾获 荣誉、资格资质、销售情况、交易信息、经营数据、用户评价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 骗、误导消费者。 二是假冒伪劣。一些直播间和平台内商家推销和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侵犯注册商标 专用权的商品,损害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本次集中发布的典型案例主要涉及上述违法类型。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下一步,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综合治理。综合运用合规指导、行政约谈、行政处 罚、媒体曝光等手段,指导督促直播电商平台企业加强合规管理制度机制建设,完善内部合规体系,提 升合规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大对直播电商领域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专项抽查抽检频次和力度,并关联对 应的平台企业向社会公示。 ...
成都快购被立案调查
财经网· 2025-09-20 22:02
立案调查事件 - 市场监管总局于9月19日依法对成都快购科技有限公司立案调查 核心调查原因为虚假营销和假冒伪劣问题[1][4] - 成都快购为快手全资子公司 成立于2019年 主要负责快手电商业务快手小店 目前公司各项业务运行正常[1][3] - 快手是首家被立案调查的直播电商平台 公司将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调查并提高合规水平[1][3] 行业监管背景 - 2024年直播电商用户规模达5.97亿人 占网民总数54.7% 71.2%用户曾因观看短视频或直播产生购买行为[4] - 2024年直播带货投诉举报量达40.2万件 同比增长19.3% 虚假营销和假冒伪劣是行业核心投诉问题[4] - 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6月会同网信办起草《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明确平台经营者责任[4][5] 平台责任定位 - 平台经营者在直播电商生态中发挥关键枢纽作用 需承担资质核验 信息报送 分级管理等责任[5] - 《办法》要求平台建立健全协议规则 加强身份认证和资质审核 强化违法违规行为处置[5] - 监管通过平台企业向其他主体传导合规要求 实现监管效率最大化[5] 监管政策导向 - 市场监管总局坚持问题导向 健全直播电商监管制度 已查办一批重大违法案件并曝光典型案例[3] - 立案调查旨在压实电商平台主体责任 保护消费者和中小微商家合法权益 推动行业合规水平提升[3] - 总局将严格依照《电子商务法》推进调查 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3]
整治直播电商乱象,快手电商“成都快购”被立案调查
搜狐财经· 2025-09-19 18:43
市场监管立案调查 -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成都快购涉嫌违反《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的行为立案调查[2] - 成都快购表示将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调查 目前公司各项业务运行正常[2] - 市场监管总局将严格依照《电子商务法》公平公正推进案件调查 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4] 公司业务与定位 - 成都快购成立于2019年10月 是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主要运营电商交易平台"快手小店"[2] - 公司业务覆盖供货商入驻、服务商入驻、直播基地入驻等 是快手电商生态的核心运营方[2] - 2024年成都快购参保人数为773人 经营范围涵盖技术服务、广告发布、计算机系统服务等领域[2] 金融业务拓展 - 成都快购是快手进行金融业务拓展的重要载体 2024年7月收购海南众合云联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3] - 通过收购 快手实际掌控保险经纪牌照 得以进军保险中介行业[3] - 此举被视为快手构建金融科技业务板块、寻求流量变现的重要一步[3] 行业监管背景 - 直播电商作为平台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在推动创新、促进消费、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 - 行业存在参与主体多元、法律关系复杂、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虚假营销、假冒伪劣等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3] - 市场监管总局坚持问题导向 健全直播电商监管制度 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3]
涉嫌违反电商法,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成都快购科技有限公司
南方都市报· 2025-09-19 12:49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直播电商作为平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创新、促进消费、扩大就业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参与交易主体类型多元,法律关系复杂,责任落实不到位,直播电商行业乱象 多发,虚假营销、假冒伪劣等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社会各界对此反映强烈。 据悉,市场监管总局坚持问题导向,健全直播电商监管制度,依法严厉打击直播电商领域违法违规行 为,组织查办了一批重大违法案件,曝光了一批典型案例,充分发挥以案促改作用。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此举是为了进一步压实电商平台主体责任,更好地保护广大消费者和中小微商家合 法权益,推动直播电商行业提升合规水平。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严格依照《电子商务法》等法律规 定公平公正推进案件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根据天眼查信息,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以5000万元认缴出资额,对成都快购科技有限公司持股 100%。 南都讯 记者黄莉玲 9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在官网宣布,根据前期核查,依法对成都快购科技有限公司 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的行为立案调查。 ...
“三只羊”复播,“东北雨姐”解封在即,但直播电商已戴上“紧箍咒”
观察者网· 2025-09-16 10:04
公司复播情况 - 旗下主播乔妹、老K、嘴哥于9月15日晚通过短视频账号复播 直播时长均不足一小时 主要进行聊天和找感觉 带货内容较少[1] - 嘴哥直播观看人次超过247万 销量为1万至2.5万单 销售额为25万至50万元[3] - 复播后全部带货自营品牌"小杨甄选"商品 选品非常谨慎 主打可控的自营产品[11] 历史违规事件 - 去年9月因售卖"香港美诚"月饼涉嫌虚假宣传 主播宣称该品牌在香港有门店且售价200多元 实际产地为广州和佛山[5] - 香港网友指出品牌在香港无线下门店和知名度 合肥市监局联合多部门成立调查组 抖音平台依据规则对公司进行处罚[7] - 公司旗下账号自去年9月21日起被停播 今年3月23日通报显示公司已缴纳罚没款6894.95万元 累计赔付2777.85万元[7] 业务转型举措 - 今年4月8日推出自营商城"小杨甄选"APP 涵盖休闲食品、美妆护肤、日用百货等品类 需缴纳99元年会员费[8] - 公司表示APP上线不放弃原有直播渠道 旨在确保产品品质和拓宽购物渠道[11] - 公司作为直播电商典型案例被国务院新闻发布会点名 同期被点名的"东北雨姐"也因产品问题被处罚[11] 行业监管环境 - 2024年直播带货投诉举报达40.2万件 同比增长19% 主要问题包括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和品质缺陷[13] - 监管从个案处罚升级为行业性警示 行业迎来更严格监管时代[13] - "东北雨姐"因红薯粉丝未检出红薯成分被处罚没款165万元 生产厂家被罚671.76万元 账号封禁至今年10月[13]
奢侈品直播虚假抢购被罚20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8 00:29
直播行业乱象层出不穷。 近日,上海市场监管部门通报了一批电商虚假营销案例,这是上海首次针对奢侈品直播带货中 涉嫌售假的行为作出公开处置。上海妃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第二分公司(以下简称"当事 人")因在直播带货中采用虚假抢购方式进行虚假营销,被处以罚款20万元。 据通报,当事人主要通过其在电商平台运营的店铺和账号从事直播营销,实际经营场所位于上 海市宝山区。2024年1月11日,当事人在某平台直播中,推出一款红色"香奈儿"箱包,售价 7999元,并要求消费者按付款顺序抢拍。 1月12日,当事人通过伪造页面信息的方式,告知唯一成功抢拍的消费者并未实际抢拍成功, 多次要求其退款。平台协查确认该消费者为唯一有效购买人。监管部门认定,该行为违反《网 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的规定,构成虚假营销。 记者丨 陶力 实习生蒋雨彤 编辑丨骆一帆 公开资料显示,二手奢侈品直播电商渠道品牌妃鱼成立于2016年,曾在2021年获得近3000万 美元B轮融资,由五岳资本N5Capital和某美元基金联合领投,君联资本、经纬中国、晨晖创投 等老股东加码跟投。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直播带货作为新型电商模式呈 ...
奢侈品直播虚假抢购被罚20万元 妃鱼回应却难以服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10:24
核心观点 - 直播电商行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虚假营销、售假侵权等乱象 监管力度正在加强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3][4][5][6] 行业规模与用户行为 - 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8.33亿人 较2023年增长1737万人 网民渗透率达75.2% [4] - 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5.97亿人 占网民整体的54.7% [4] - 71.2%的用户曾因观看短视频或直播产生购买行为 该比例在Z世代群体中更高 [4] 行业乱象与投诉数据 - 2024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接收直播带货投诉举报40.2万件 同比增长19.3% [4] - 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售假侵权、售后纠纷等问题频发 产品质量问题和退换货困难成为诉求热点 [4][5] - 奢侈品直播成为假货重灾区 部分主播以"内部渠道货""专柜尾单"等名义售卖假冒商品 [5] 监管动态与执法案例 - 上海妃鱼网络科技因在直播中采用虚假抢购方式进行营销被罚款20万元 系奢侈品直播售假行为首次被公开处置 [2] - 市场监管总局会同网信办起草《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于2025年6月公开征求意见 [5] - 上海长宁区上线"直播带货全流程智慧监管系统" 半年内监测直播超2000场 识别违法线索超160条 [6] 公司回应与背景 - 妃鱼品牌称事件系运营团队私下违规操作 已对涉事员工进行处罚和劝退 并制定内部监管办法 [3] - 妃鱼成立于2016年 系二手奢侈品直播电商渠道品牌 2021年获得近3000万美元B轮融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