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文化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文化中国行|从“技术集群”到“场景生态” 数字文化产业进化论
央广网· 2025-05-28 00:45
数字文化产业现状 - 南京雨花台区文化企业超3700家,形成互联网信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数字创意设计、智能文化设备制造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并布局文化元宇宙领域,构建"4+1"数字文化产业格局 [1] - 2024年全区规上文化企业中,数字文化类企业占比超70%,营收占比达80%以上,数字文化产业成为主力军 [10] 技术底座创新 - 南京维赛客网络科技自主研发VS·work元宇宙引擎,实现多人联动操作及数据实时同步,应用于医疗元宇宙领域如"智联康复元诊疗平台" [2][3] - 南京睿悦信息科技将AI与XR引擎融合,推出无代码AI交互内容创作平台Nibiru Creator,降低三维数字内容创作门槛,应用于教育领域 [3][5] 场景应用与消费创新 - 南京功夫豆科技推出智能打印生态,覆盖文旅场景如定制冰箱贴服务,已落地全国百余家5A级景区 [6][7] - 南京汇智互娱网络科技推出"数字人平台",整合数字人、大模型等技术,应用于直播电商领域,如"苏货直播"新农人培育行动 [7][10] 企业案例与技术亮点 - 维赛客VS·work引擎实现虚拟空间"沉浸在场"协作,医疗应用支持远程诊疗与康复训练 [3] - 睿悦信息Nibiru Creator平台支持文字生成360度场景和3D模型,提升教育课件制作效率 [5] - 功夫豆"贴米PADA"自助终端将数字记忆转化为实体文创,推动景区衍生品收入 [7] - 汇智互娱Carrot AI大模型驱动数字人主播,增强直播趣味性与互动性 [7][10]
文都南京 数字金陵
南京日报· 2025-05-26 02:34
南京数字文化产业概况 - 南京数字文化产业已形成互联网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内容生产、先进文化装备制造三大优势产业,2024年营收规模超1600亿元 [2] - 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对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贡献度超75% [2] - 南京拥有31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建都史,文化底蕴深厚,以"数"赋能展现城市文化新风采 [2] 政策支持与产业优势 - 南京出台《关于促进南京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巩固数字文化产业优势 [3] - 本土龙头企业原力数字参与《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影视动画项目,2024年获评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 [3] - 艾迪亚与全球100多家知名影视游戏公司合作打造爆款产品,达斯琪在全息3D显示领域全球市场占有率领先 [3] - 洛普信息成为全球LED显示技术领军企业,稻草熊影视等文化企业已上市,出门问问成为"AIGC第一股" [3] 产业载体与创新生态 - 南京打造扬子江数字视听产业园、"秦淮有戏"微短剧基地、浦口区"短剧乡村"等产业载体,成为全国数字视听产业创新高地 [4] - 181家文化产业园区集聚文化企业和人才,成为项目建设"主阵地" [5] - 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为产业提供金融支撑 [5] 人才与科研资源 - 南京拥有50多所普通高校、120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1个8000亿级和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5] - 现有两院院士96人、创新创业中外院士超百人,在校大学生105.43万人 [5] 合作交流与项目推介 - 2025南京文化产业合作交流活动(深圳)展示270多个文化产业项目,主题为"文都南京 数字金陵" [1][2] - 30家南京数字文化企业通过AI交互、具身智能、全息显示等技术在深圳文博会展示创新成果 [3] -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强调南京与深圳产业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 [2] 文旅新场景与数字化转型 - "大梦红楼"沉浸式剧场、金陵小城元宇宙、德基博物馆数字艺术家Beeple全球首展等新场景推动文旅产业"流量"变"留量" [5]
“火出圈”的短剧,怎么拍出来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4-29 00:59
短剧行业发展趋势 - 短剧在短视频平台迅速风靡 吸引大量用户并拓展至东南亚市场 [1] - 用户反馈显示短剧具有剧情紧凑、演技在线等特点 形成高粘性观看习惯 [1] 陵水海风国际影视基地运营情况 - 基地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 配备90余种智能联动拍摄场景 实现高效"移步换景"拍摄 [2] - 自2023年8月开放以来已接待超60个影视项目 吸引40余家产业链企业入驻 [2][3] - 采用"基金+基地+运营"创新模式 提供从内容生产到发行的全链条服务 降低30%制作成本 [3] 陵水短剧产业生态建设 - 形成以"短剧出海"为特色的产业集群 已服务30余个剧组选角及协拍需求 [3] - 依托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 建立包含翻译、发行、版权保护的完整海外发行链路 [3] - 整合海归小镇与科技园片区 打造数字文化产业园 实现产教联动发展模式 [4] 产业招商进展 - 2025年全球招商大会签约20家数据及文化传媒企业 聚焦短剧影视、游戏动漫等出海赛道 [6]
走过2024年低谷 丝路视觉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改善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13:14
文章核心观点 - 丝路视觉2024年经营业绩承压但2025年一季度好转,公司依托技术与创新捕捉文化产业机遇,以“文化+科技”为锚点谋求多元化发展,有望在行业新一轮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 [1][4][6]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受宏观经济和行业因素影响,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88亿元,经营业绩承压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经营趋势显著好转,实现营收1.09亿元,净利润较2024年同期大幅改善58.53% [1] 行业发展趋势 - 数字内容行业正处革命性变革关键节点,前沿数字技术从多维度对行业进行系统性重塑,文化创意细分赛道技术迭代驱动产业跃升,催生新产品与新场景 [2] - 数字创意产业以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为核心,围绕用户多元高阶需求创新,在数字化浪潮和政策扶持下前景广阔,市场需求将爆发式增长 [4] 公司业务创新 - 2024年公司持续在多种智能终端进行产品研发投入,在应用场景层面深入调研和创新,打磨多个线下VR大空间沉浸体验类项目,推进数字内容应用业务在C端落地 [2] - 公司参股子公司Renderbus瑞云渲染为《哪吒2》等现象级作品提供云渲染服务,为传统文化IP现代化表达注入新动能 [3]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锚定2025年发展目标,以稳健务实策略挖掘自身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确保业绩可持续增长 [4] - 公司聚焦数字内容创意制作主业,通过专业化运营和业务拓展构建完善业务生态体系,紧扣“文化+科技”主线升级产品与服务体系 [4] - 公司加深与智能穿戴硬件厂商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数字内容应用在C端市场落地,构建多元化业务生态体系 [5] - 公司强化数字资产开发与管理能力,推进设计、应用与技术三大维度创新实践,增强综合竞争力、盈利能力与风险抵御能力 [5] - 公司积极谋划海外市场布局,推动中华文化全球传播,为数字文化产业全球化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