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因编辑
icon
搜索文档
最难移植的器官:中国完成首例猪肺人体移植
虎嗅· 2025-09-02 06:01
医学突破 - 全球首次将基因修饰猪肺移植到人类体内 移植肺存活9天[1] - 移植肺来自经过6处基因编辑的猪 包括敲除3个基因降低免疫应答风险并插入3个人类基因防止排异[2] - 术后三天未发现排异 感染或移植失败迹象 但24小时后出现肺肿胀和组织缺氧损伤[2] 技术进展 - 中国和美国已有近十位患者接受基因编辑猪器官 包括心脏 肾 肝和胸腺[1] - 研究人员认为任何猪器官都能移植到人体内 有望拯救每年数千名等待器官捐献的患者[1] - 器官保存技术可进一步改进 基因修饰可减少损伤风险 如插入保护性基因防止血栓和免疫攻击[3] 临床前景 - 肺是最难移植的器官 因其血管丰富更容易受到免疫系统攻击[1] - 专家建议开展异种肺移植小规模临床试验 适合肺病末期无其他治疗选项的患者[2] - 美国2022年完成首例猪心脏移植活体手术 2025年批准猪肝和猪肾临床试验[1]
知名独角兽机器人获得雄安基金投资;无锡各大基金数亿元注资芯享|每周十大股权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9-01 12:27
融资交易 - 梅卡曼德完成近5亿元新一轮融资 由雄安基金、大洋电机、华创资本、中金保时捷基金、上河动量基金、南翔创投、海河基金、河北结构调整基金、天创资本等投资 资金用于加速具身智能"眼脑手"全栈技术进化及全球商业化拓展 [3] - 大洋电机作为产业投资方将与梅卡曼德探索业务场景应用和前瞻业务研发合作 [3] 基因治疗 - 锐正基因获得7500万美元A轮融资 西藏诺迪康药业通过香港子公司投资6000万美元持股40.82% CMS Medical Venture跟投1500万美元持股10.20% [4] - 公司聚焦细胞内靶点基因编辑技术 融资将用于研发基于LNP的体内基因编辑产品 [4] 半导体设备 - 微见智能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 前海金控、明势资本、力合科创等新投资方加入 海通开元、分享投资等老股东追投 [4] - 公司专注高精度芯片封装设备研发 产品支持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封装工艺 资金将用于AI时代先进封装方向研发 [4][5] - 芯享科技获数亿元B+轮融资 由锡创投、无锡高新区及无锡战新基金等机构投资 2022-2023年曾获渤海基金、红杉中国、高瓴创投等知名机构投资 [6][7] 食品饮料 - 好吉色食品获步步高系等两家资本数亿元战略投资 资金将用于旗下品牌悦享客的产品研发、渠道拓展和供应链强化 [7] - 公司成立于2020年 主打"药食同源"健康饮品 产品包括双柚汁、鲜榨玉米汁等 [7] 人工智能 - 影眸科技完成数千万美元新一轮融资 蓝驰创投领投 字节跳动、红杉中国种子基金等老股东跟投 为今年第二轮融资 [7] - 公司即将上线百亿参数级3D生成模型Rodin Gen-2 技术论文获ACM SIGGRAPH最佳论文奖 已与多家全球知名公司达成合作 [7] - 灵御智能完成千万元级种子+轮融资 华映资本领投 英诺天使基金、清华水木投资、远镜创投跟投 [7] - 公司以遥操作技术为核心推出万元级机器人系统 通过三步走策略解决具身智能数据问题 [7] 生物医药 - Wugen获得1.15亿美元战略投资 Abingworth、Tybourne Capital联合领投 RiverVest、Lightchain参投 [8] - 公司专注开发治疗T细胞恶性肿瘤的现成细胞疗法 资金将用于推进WU-CART-007治疗临床试验 目标2027年提交批准申请 [8] 物流基础设施 - 普洛斯GLP获得阿布扎比投资局全资子公司15亿美元投资 业务覆盖中国、日本、美国等117个城市 [8][9] - 公司管理5492万平方米物流基础设施 服务4000余家客户 专注物流供应链、数字新基建及新能源三大领域 [8][9] 自动驾驶 - Blue Water获得5000万美元A轮融资 Google Ventures领投 Riot、Impatient Ventures、Eclipse Ventures参投 [9] - 公司主要从事自动驾驶船舶建造业务 采用硬件、软件和人工智能设计 [9]
定价过百万的抗癌药,何时能进医保?
搜狐财经· 2025-09-01 12:03
核心观点 - CAR-T产品在中国市场面临支付难题 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 但全球市场表现亮眼 尤其传奇生物凭借强生合作实现高速增长[4][5][10] - 随着产品上市数量增加和成本控制措施推进 未来五年CAR-T价格可能降至医保可承受范围[5][17][18] 中国CAR-T市场表现 - 药明巨诺2025年上半年营收1.063亿元 其中CAR-T产品瑞基奥仑赛注射液销售额8100万元 低于2024年同期的8680万元和2023年同期的8774万元[2][3] - 科济药业2025年上半年收入5100万元 同比增长703.8% 主要受益于CAR-T产品[6] - 复星凯特CAR-T产品奕凯达累计治疗患者超1000人 2024年销售额在3亿-5亿元区间[6][15] - 中国尚未有单个CAR-T产品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公开数据[15] 全球市场表现 - 传奇生物CAR-T产品2025年二季度全球销售额4.39亿美元 上半年达8.08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翻倍增长[3][10] - Carvykti已成为全球最畅销CAR-T产品 同期Yescarta营收3.93亿美元 Kymriah为1.25亿美元 Breyanz卖出3.44亿美元 Tecartus销售额仅9200万美元[10] - 强生预计Carvykti 2025年销售额有望突破20亿美元[10] 产品定价情况 - 中国已上市CAR-T产品定价区间为99.9万-129万元:药明巨诺129万元 驯鹿生物116.6万元 合源生物99.9万元 科济药业115万元[8][15] - 传奇生物产品定价46.5万美元(约330万元)[8][9] - 全球首款CAR-T疗法Kymriah定价47.5万美元 Yescarta定价37.3万美元[9] 商业化合作模式 - 传奇生物与强生2017年签署全球合作协议 获得3.5亿美元预付款 共同承担临床和销售费用[10] - 合源生物与CASI合作出现纠纷 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发布紧急禁令禁止其自行商业化 天津法院冻结合源生物1.9亿元存款[13] 支付体系进展 - 三款CAR-T产品进行医保和商保"双线申报":驯鹿生物 合源生物和科济药业的产品[16] - 复星凯特和药明巨诺产品单独申报基本医保目录[16] - 全国78个惠民保将CAR-T纳入保障 上海"沪惠保"三年累计赔付超4000万元 80多例患者获得治疗[17] 成本控制措施 - 每剂CAR-T生产成本约4.3万美元 其中慢病毒载体成本约2.89万美元/患者[17] - 药明巨诺开始从国内供应商采购关键原材料[17] - 体内制备CAR-T技术取得突破 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实现全球首次体内制备CAR-T细胞[18]
华鑫证券:给予西藏药业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9 04:36
核心观点 - 华鑫证券给予西藏药业买入评级 公司主营业务稳健 新产能扩建完成 并通过股权投资创新药公司打造新增长曲线 [1][3][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51亿元 同比增长2.23% [2] - 归母净利润5.67亿元 同比减少8.96%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5.43亿元 同比增长3.69%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00亿元 同比增长0.93% [2] 主营业务 - 主营产品新活素销售417万支 销售收入14.56亿元 占总营收88.36% 同比增长0.41% [3] - 其他产品销售收入1.92亿元 占总营收11.64% 同比增长18.83% [3] - 新活素冻干生产线B线获批 年产能将达1500万支 [3] 股东回报 - 2024年合计现金分红约6.31亿元 占年度归母净利润60% [4] - 2025年半年度拟每10股派现8.81元 占半年度归母净利润50.05% [4] 战略投资 - 通过全资子公司投资6000万美元持有Accuredit Therapeutics Limited 40.82%股权 [5] - 大股东康哲药业下属公司投资1500万美元持有10.20%股权 [5] - 标的公司核心资产锐正基因是中国首个基于LNP的体内基因编辑产品进入IIT研究的公司 [5] - 核心产品ART001针对ATTR 已于2024年在中美获临床许可 目前在中国开展I/IIa期临床 [5] - ART001于2025年3月和5月分别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认定和再生医学先进疗法认定 [5] 盈利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9.23亿元 31.57亿元 34.63亿元 [6]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3亿元 9.67亿元 10.66亿元 [6]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2.77元 3.00元 3.31元 [6]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6倍 16.3倍 14.8倍 [6]
西藏药业(600211):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主营业务稳健,股权投资创新药打造新增长曲线
华鑫证券· 2025-08-29 02:5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9] 核心观点 - 主营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核心产品新活素销售收入占比88.36%且实现0.41%的同比增长 [2] - 通过股权投资创新药企业Accuredit Therapeutics Limited布局基因编辑领域 投资6000万美元持有40.82%股权 [4] - 持续实施高比例现金分红政策 2025年半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81元 分红比例达净利润的50.05%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51亿元 同比增长2.23% [1] - 归母净利润5.67亿元 同比减少8.96%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5.43亿元 同比增长3.69%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00亿元 同比增长0.93% [1] - 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9.23亿元、31.57亿元、34.63亿元 [9]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3亿元、9.67亿元、10.66亿元 [9]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2.77元、3.00元、3.31元 [9] 主营业务 - 核心产品新活素销售417万支 实现销售收入14.56亿元 [2] - 其他产品销售收入1.92亿元 同比增长18.83% [2] - 新活素冻干生产线扩建完成 年产能提升至1500万支 [2] - 毛利率水平保持高位 预计2025-2027年维持在94.5%-94.7% [12] 战略布局 - 通过子公司投资Accuredit Therapeutics Limited 6000万美元 [4] - 标的公司核心资产锐正基因是中国首个基于LNP的体内基因编辑产品进入IIT研究的公司 [4] - 在研产品ART001针对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ATTR) 已在中美获得临床许可 [4][8] - ART001于2025年3月和5月分别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认定和再生医学先进疗法认定 [8] 股东回报 - 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约6.31亿元 占年度归母净利润比例60% [3] - 2025年半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81元 [3]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48.83元对应2025年预测PE为17.6倍 [9] - 2026-2027年预测PE分别为16.3倍和14.8倍 [9] - 当前总市值157亿元 [4]
重大突破!中国团队成功完成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肺移植人体手术【附基因编辑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8-28 03:24
异种器官移植技术突破 - 中国团队完成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肺移植至脑死亡人体手术 移植肺维持通气与气体交换功能达9天且未出现超急性排异反应或感染迹象 [2] - 研究采用6处基因编辑的巴马香猪左肺 通过微创移植技术避免机械通气损伤并降低手术创伤 [2] - 下一步将优化基因编辑策略与抗排异治疗方案 目标将器官功能维持时间延长至数月以推动临床应用 [2] 基因编辑技术应用领域 - 技术通过对基因组精确修改实现生物性状调控 主要应用于农业作物育种、畜禽品种改良及疾病治疗领域 [3] - 在疾病治疗领域通过相关医药研发达到治疗目的 [3] 基因编辑技术体系对比 - 主流技术包括ZFN(第一代)、TALEN(第二代)和CRISPR/Cas9(第三代) [5] - CRISPR/Cas9技术具有高识别精度(1/8bp识别效率)、高剪切效率(约为TALEN的100倍)及低成本优势(500美元基础成本 gRNA仅需30美元) [6] - 商业化公司中Editas Medicine为首个CRISPR领域企业 ZFN技术由Sangamo垄断并授权给Sigma-Aldrich [6] CRISPR技术具体实施与专利格局 - 供体猪基因编辑基于CRISPR技术 敲除导致免疫排斥的糖蛋白基因并插入人类免疫调节基因 构建"人源化"猪器官模型以降低免疫攻击风险 [8] - CRISPR/Cas9自2012年成为主流基因编辑技术 但底层专利被西方国家垄断 中国正研发新颖编辑工具并存在创新机会 [8]
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肺成功移植人体,对话主要参与者:距离临床应用还有多远?
36氪· 2025-08-28 02:20
研究突破 - 中国研究团队完成全球首例基因编辑猪肺移植至脑死亡人体案例 移植肺存活9天并保持功能活力 未出现超急性排斥反应或感染迹象 [1][3] - 供体猪经过六基因编辑改造 包括敲除GTKO/B4GalNT2KO/CMAHKO三个引发免疫排斥的糖类分子 并插入CD55/CD46/TBM三个人源保护蛋白 [3][5] - 该研究标志着异种肺移植领域关键突破 肺被视为最难移植的器官 此次为首例成功接驳案例 [1][6] 技术细节 - 冷缺血时间控制在206分钟 术后第3天和第6天出现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第9天出现部分恢复 [3] - 移植后24小时观察到由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严重水肿 类似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3] - 基因编辑技术需实现500kb以上超大片段基因精准操控 中科奥格六基因编辑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1][15] 行业应用前景 - 国内器官移植供需比达1:8 实际需求远高于登记数量 异种移植可缓解肺源短缺问题 [9] - 异种肾移植被认为最接近临床转化 FDA已批准临床试验 中科奥格参与全球26例研究中10例 [18] - 需在灵长类动物实现连续5-6例存活超半年才符合临床试验标准 目前国内尚未达到该要求 [11] 企业参与 - 成都中科奥格为供体猪研发方 其基因编辑猪可实现自然繁育和稳定传代 具备产业转化可行性 [17] - 公司2024年参与3例重要手术:1月脑死亡受体移植、3月终末期肾病患者移植及本次肺移植 [17] - 达硕集团参与供体猪制备 认为异种移植存活时间超越同种移植已非技术问题 [11] 发展挑战 - 需优化免疫抑制方案 完善基因修饰 改进肺保存策略 并评估长期移植物功能 [3] - 必须证明猪肺能独立维持人体呼吸数周至数月 且免疫抑制剂用量需平衡感染风险 [6] - 需建立异种移植监管机制 明确伦理规范和技术要求 完善供体猪质量管理体系 [14]
设计基因编辑工具的AI大模型问世
科技日报· 2025-08-28 00:08
技术突破 - 构建全球规模最大的实验验证数据集并开发AI大模型AlphaCD 可高效预测超过2万种胞嘧啶脱氨酶的酶活特征并设计新型高性能碱基编辑工具 [1] - 传统胞嘧啶碱基编辑器研发依赖大量试错实验 存在成本高 周期长且难以系统优化酶活特征的局限性 [1] - 研究团队历时3年实验测试1100种胞嘧啶脱氨酶变体的催化效率与脱靶效应等核心指标 建立覆盖多维功能特征的大规模实验数据库 [1] 模型性能 - AlphaCD整合蛋白质序列 三维结构和理化性质等多模态数据 在预测催化效率 脱靶活性等关键指标时准确性显著优于传统方法 [1] - 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实现轻量化设计 突破AI大模型依赖超算资源的局限 可在个人计算机上完成模型训练 [2] - 轻量化设计使学术机构能够低成本开展高通量功能预测 降低基因编辑技术研发门槛 [2] 应用领域 - 胞嘧啶碱基编辑器作为基因编辑工具 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和动植物育种等研究领域 [1] - 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细胞研究》 显示技术成果获得国际学术认可 [1]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深圳首家市内免税店正式开业
前瞻网· 2025-08-27 11:54
人工智能政策与产业发展 - 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 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 到2030年普及率超90% 智能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 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2] - 阿里云百炼宣布部分模型上下文缓存降价 命中缓存的输入Token单价从input_token单价的40%降至20%[7] 能源与核电发展 - 国家能源局披露民营企业深度参与能源领域 电力设施建设领域民营企业占比超85%且年均增长超15% 充电运营服务商中民营企业占比超80% 上半年有10家民营企业参股5个核电项目 持股比例均达10%以上 最高达20%[3] 科技创新与重大突破 - 江门中微子实验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 成为国际首个超大规模和超高精度中微子专用大科学装置 位于地下700米处 可探测53公里外核电站产生的中微子[4] - 我国发布首个6.6内核商用桌面与服务器操作系统银河麒麟V11 作为首个突破百万生态的国产操作系统 与国产主流CPU、GPU及板卡实现全面兼容[5] - 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 uCT Ultima获NMPA批准上市 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该设备商业化的中国企业[5] - 中国研究团队实现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肺成功移植到脑死亡人体内 被国际专家誉为相关领域里程碑[5] 企业融资与上市动态 - AI玩具企业跃然创新完成2亿元A轮系列融资 由中金资本旗下基金、红杉中国种子基金等领投[15] - 第三代半导体检测设备企业国科测试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由济南高新科创投资集团独家投资[15] - 沃镭智能在浙江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 拟IPO 辅导券商为中信建投证券[16] - 纳真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花旗[17] 制造业与科技产业动态 - 富士康从印度工厂召回约300名中国大陆工程师 可能影响苹果iPhone 17在印度的生产计划[10] - 英特尔将约10%股份交给美国政府 特朗普称此举"为美国赚了上百亿美元"[9] - 日产汽车宣布停止为日本市场生产R35 GT-R车型 该车型18年生产周期累计产量约4.8万台[13] - 德国汽车欧宝放弃2028年起在欧洲只销售纯电动汽车的计划 将延长燃油车型供应时间 转向"多能源"战略[14] 消费与零售市场 - 深圳首家市内免税店正式开业 由中免集团、深圳免税集团和深业集团联合打造[6] 交通运输创新 - 韩国首尔将于9月推出日间无人驾驶公交车线路 车辆不设司机专座和方向盘 环线总长4.8公里 运行时间为工作日10时至17时[10] 航天科技进展 -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星舰"第10次试飞因天气原因暂停 未宣布新的发射日期[11] 运动品牌市场 - 彪马回应出售传言 表示对市场消息无任何回应 此前有消息称皮诺家族正考虑为彪马探索战略选项并与安踏和李宁等潜在买家接洽[12] 证券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 沪指跌0.39% 深成指涨0.26% 创业板指跌0.76%[18]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走低 恒生指数跌1.18%报25524.92点 科技指数跌0.74%报5782.24点 国企指数跌1.07%报9148.66点[18]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道指跌0.77% 纳指跌0.22% 标普500指数跌0.43%[19] - 中国恒大正式从港交所退市 被列入"已除牌证券"[8]
全球首例猪肺移植到人体案例来了,但异种移植走到临床应用路还很长
第一财经网· 2025-08-27 10:28
核心观点 - 中国学者完成全球首例基因编辑猪肺移植至脑死亡人体的成功案例 移植肺维持通气与气体交换功能达9天且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 该研究被国际评价为具有里程碑意义 旨在解决器官短缺问题并推动异种移植临床转化 [1][4][5] 技术突破 - 研究团队将经过6处基因编辑的巴马香猪左肺移植至脑死亡受试者体内 模拟临床单肺移植手术流程 术后动态监测呼吸/血液/影像等指标 [3][4] - 移植后猪肺未出现超急性排斥反应 同步病原学监测未发现活跃感染 但出现水肿和抗体介导排斥现象 [1][5] - 此前西京医院团队于2025年3月完成全球首例基因编辑猪肝移植至脑死亡人体案例 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 [6] 行业现状 - 全球器官移植供需严重失衡 中国每年约30万患者等待器官移植 但可供移植器官仅约1.5万例 供需比例达1:20 [7] - 异种移植被视为解决器官短缺的重要突破口 2021年基因编辑猪肾在脑死亡患者体内存活54小时 猪心脏在活体患者中最长存活两个月 [7][8] - 猪因器官尺寸匹配/生理结构近似/易于基因修饰等特性 被公认为最理想的异种移植供体来源 [7] 临床挑战 - 基因编辑技术可解决超急性排斥问题 但中长期排斥(抗体介导排斥/慢性排斥)仍未突破 术后最长存活时间仅半年多 远低于同种移植平均十年以上的生存期 [8][9] - 免疫抑制药物安全性不足 大剂量使用会导致患者免疫力丧失及感染风险 且存在猪病毒跨物种传播的潜在生物安全风险 [5][8][9] - 需进一步验证移植器官长期功能稳定性(需支撑人体呼吸数周至数月)及生理兼容性 目前研究仍处于科研阶段 [5][8] 发展路径 - 研究团队计划优化基因编辑策略与抗排斥治疗方案 延长器官存活时间 并应用自主研发的无管技术减少机械通气损伤 [4] - 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基因编辑以适应人体需求(当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 需寻求更优化的技术组合方案 [8][9] - 异种移植临床转化需克服免疫排斥/生理兼容/病原体传播/伦理法律等核心问题 距离真正临床应用仍有漫长道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