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

搜索文档
赵乐际同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
央广网· 2025-09-10 08:46
赵乐际强调,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大 政方针和全面实施宪法法律,自觉从大局和全局出发履行职责。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注重发 挥专业特长,把实践要求、人民期盼反映到议案、建议和审议发言中。配合做好立法全过程宣传解读和 普法工作,从代表角度讲好立法故事、人大故事。 李鸿忠主持座谈会。 央广网北京9月10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 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9日下午同列席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 表座谈交流。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为编 纂生态环境法典建言献策,凝聚立法共识、提高立法质量。 座谈会上,代表们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编纂生态环境法典作了发言,提出 意见建议。赵乐际认真倾听,同代表深入交流。他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是美丽中国建设 的根本遵循,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日益彰显真理力量。人大代表、人 ...
赵乐际同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时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为编纂生态环境法典建言献策
新华社· 2025-09-09 11:54
赵乐际强调,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参与立法工作, 对代表的政治站位、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提出很高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全面实施宪法法律, 自觉从大局和全局出发、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行使权利、履行职责。大会期间,认真参加审议和 表决,提出关于立法修法的议案、建议;闭会期间,根据安排列席常委会会议,对法案提出意见建议, 积极参与立法调研、论证、评估等工作。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广泛了解社情民意,注重发挥 专业特长,把实践要求、人民期盼反映到议案、建议和审议发言中。要配合做好立法全过程宣传解读和 普法工作,从代表角度讲好立法故事、人大故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上,代表们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编纂生态环境法典作了发言,提出意见 建议。赵乐际认真倾听,同代表深入交流。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 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谋划推进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引领我国生态文明 ...
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二审 对我国规划体系的构成等作出规定
中国新闻网· 2025-09-08 03:02
草案二审稿将草案第三章"国家发展规划的实施"中有关国家发展规划监督的内容单独作为一章并增加有 关规定,明确财政经济委员会和有关专门委员会承担国家发展规划实施监督的具体工作,完善全国人大 常委会审议国家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的程序。 草案第三章对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作了规定。有些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 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具有重大创新和引领意义,建议增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规定。宪法和法 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采纳这一意见。 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二审 对我国规划体系的构成等作出规定 中新网北京9月8日电(记者 谢雁冰 曾玥)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8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 草案二审稿对我国规划体系的构成以及各类规划的定位及相互关系作出规定。 草案二审稿将草案第二章"国家发展规划的制定"分为"国家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国家发展规划的审查和 批准"两章,在"审查和批准"一章中增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在国家发展规划的审查 和批准中的有关职责和程序规定。 草案第四条第二款对"国家推进统一规划体系建设"作了原则规定。有些常委会组成人员、财政经济委员 会和一些地方建议,对我国规划体 ...
生态环境法典总则编等法律草案将提请审议
人民日报· 2025-09-05 22:22
9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记者会,发言人黄海华通报了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 七次会议拟审议的法律草案主要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将审议原子能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国家公园 法、法治宣传教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法、生态环境法典总则编、生态环境法典生态保护编、生态环境 法典绿色低碳发展编、国家发展规划法等草案;审议仲裁法修订草案、监狱法修订草案、食品安全法修 正草案;审议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企业破产法修订草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修订草案、环境保护税 法修正草案等。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无法独善其身。我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 气候治理,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目前,在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尚 未制定专门的法律。编纂生态环境法典,就此作出一些原则性、引领性规定,将为今后我国相关法律制 度建设和实践发展明确方向、奠定基础。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将绿色低碳发展单独成编,受到关注。"法典是新时代鲜明的法治标志,必须回应时 代需求、体现时代特色。"黄海华对此表示,绿色低碳发展独立成编,聚焦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 ...
国家发展规划法二审,拟在公众参与方面增加多项规定
新京报· 2025-09-05 11:30
9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黄海华介绍即将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情 况。会议将第二次审议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 国家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等材料应当向社会公布 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在公众参与方面有哪些规定,如何使规划更好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反映人民意 愿? 对此,黄海华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中 的公众参与工作,强调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 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群众经验充分吸收到规划编制中来。 据他介绍,这次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目前从几个方面体现了这一要求。 首先,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贯彻国家发展规划工作各个环节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采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国家发展规划监督"等修改意见 黄海华介绍,2025年4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 议。根据各方面意见,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修改。首先,调整草案篇章结构并充实国家发展规划的审查 和批准、实施监督等有关规定。 黄海华介绍,为更好落实宪法的规定和精神, ...
全国人大:西藏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广泛充分的民主权利
新京报· 2025-09-05 10:03
立法工作成果 - 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自1979年设立以来累计制定实施173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定决议 其中现行有效137件 [1] - 立法工作聚焦"稳定 发展 生态 强边"四件大事 贯彻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和法律法规 [1] 重点立法领域 - 制定修订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 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 - 制定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实施办法 冰川保护条例等生态保护法规 守护"世界屋脊"和"亚洲水塔" [2] 基层立法机制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东嘎街道和林芝市巴宜区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 系所有联系点中海拔最高的两个 [2] - 西藏各族群众通过联系点参与国家立法工作 对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等法律草案提出有价值修改意见并被采纳 [2]
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拟提请二审
央视新闻· 2025-09-05 07:31
三是,对我国规划体系的构成以及各类规划的定位及相互关系作出规定。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2025年4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根据各方面 意见,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以下主要修改: 一是,调整草案篇章结构并充实国家发展规划的审查和批准、实施监督等有关规定。为更好落实宪法的 规定和精神,明确人大审查和批准以及监督国家发展规划的职能,拟将第二章"国家发展规划的制定"分 为"国家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国家发展规划的审查和批准"两章,将草案第三章"国家发展规划的实施"中 有关国家发展规划监督的内容单独作为一章;同时增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专门委员会的相关职 责和程序规定。 二是,拟增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 今天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记者会,发言人黄海华介绍立法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 者提问。发言人介绍,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拟提请本次常委会二次审议。 ...
陈刚以人大代表身份进站履职,强调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广西日报· 2025-09-03 02:06
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 - 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着力点 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时代 抢抓国家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及"人工智能+"行动机遇 [3] - 打造"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 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3] 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规划 - 调研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3航站楼项目建设 要求确保安全质量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 打造优质绿色廉洁工程 [1] - 统筹南宁国际铁路港 国家级空港经济区 综合保税区等"两港一区" 谋划航空铁路公路物流发展 推动产城融合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1] 人大代表履职机制创新 - 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人大代表联络站 探索应用场景 拓展群众联系渠道 提升联络站宣传站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大课堂功能 [4] - 要求各级部门支持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 办好办实代表建议 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落实到位 [2]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专题询问
杭州日报· 2025-09-01 02:01
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方向 - 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报告制度、执法检查等组合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1] - 专题询问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绿色低碳转型、城市规划等10个重点领域 [1] - 系统谋划"十五五"期间绿色发展路径并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 实施机制与创新举措 - 按照"市级抓整体 区县抓重点 乡镇抓具体"的分级实施思路 [2] - 总结固化现有成果经验并拓展载体机制 [2] - 探索建立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合力推进机制 [2] 法治保障与文化宣传 - 加强《杭州市生态文明之都建设条例》宣传贯彻实施工作 [2] - 提升生态文明司法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效能 [1] - 通过讲好杭州生态文明故事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氛围 [2]
五句话打开“五年规划”
搜狐财经· 2025-08-25 09:37
五年规划制度框架 - 国家发展规划采用"三级四类"体系,包括国家、省、市县三级规划层级,以及国家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四类规划类型[1] - 国家发展规划发挥战略导向作用,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基础支撑,专项规划在"条"上细化,区域规划在"块"上深化[1] - 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工具需与国家发展规划部署要求相统一,地方规划需贯彻国家部署并体现特色优势[2] 规划历史演进 - 从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连续实施七十余年,战略目标始终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 - "六五"时期起更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十一五"起改称"规划",定位更加科学[6] - 新时代完成"十二五""十三五"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四五"推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局[5] 规划实施机制 - 量化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预期性指标依靠市场机制,约束性指标通过公共资源配置实现[7] -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既全面规划又突出重点,通过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实现精准施策[6] - 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强化全国一盘棋系统观念,攻坚突破重点难点问题[6] 民生导向特征 - "十四五"规划民生福祉类指标占比超过1/3,102项重大工程中包含28项民生工程[9] - "十五五"规划将牢牢把握共同富裕本质要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民生实事[10] - 通过网络征求意见活动收集网民建言311.3万条,体现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结合[10] 市场与政府协同 - 采用"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模式,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互配合[7] - 预期性指标和产业发展任务注重发挥市场作用,政府创造政策体制法治环境[7] - 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任务通过公共资源配置和社会资源调控实现目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