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欧关系
icon
搜索文档
将举行中欧领导人会晤,谈论多个高敏感议题,欧盟两位主席本周四访华
环球时报· 2025-07-21 22:54
中欧领导人会晤背景 -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7月24日访华 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强将分别会见并共同主持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1] - 此次会晤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 重点议题包括双边关系 全球地缘政治挑战 贸易平衡 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和绿色转型等 [1] - 欧盟近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 在医疗器械公共采购方面限制中国企业参与 冯德莱恩称欧盟寻求"重新平衡"与中国经济关系 [1] 中欧贸易争端 - 欧盟通过对俄罗斯的第18轮制裁方案 新增26个规避制裁实体 其中10个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 中国商务部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2] - 中国商务部批评欧盟"不顾中方多次交涉和反对 一意孤行" 以"莫须有"罪名制裁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 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权益 [2] - 欧盟内部在对华政策上存在分歧 整体态度呈现犹疑与观望 受中美博弈和美欧政策不确定性影响 [3] 美欧关税谈判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谈判中提出对欧盟商品征收15%至20%的最低关税 此前欧盟目标是维持多数商品10%的基准税率 [3] - 欧盟面临两难境地:既希望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 又需要维持与中国的稳定关系 [3] - 欧盟内部许多人批评特朗普 并对冯德莱恩在G7峰会拉拢特朗普的努力持怀疑态度 [3] 中欧关系展望 - 外媒对此次峰会达成实质性突破期望较低 认为只要峰会顺利举行就是成功 [2] - 专家表示双方未设定不切实际的成果预期 而是希望在关键战略问题上进行坦诚沟通 建立基本共识 [2] - 2025年可能成为中欧关系"维持稳定和保持互动"为主的阶段 而非"高歌猛进"的一年 [3] - 中国外交部期待欧方与中方相向而行 共同规划下一个50年合作 开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美好未来 [4]
《环球时报》社评:形势越复杂,中欧越要秉持建交初心
环球时报· 2025-07-21 12:07
中国外交部7月21日宣布,经中欧双方商定,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7月 24日访华。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会见科斯塔主席和冯德莱恩主席,国务院总理李强将同欧盟两主席共同主 持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双方借此契机将达成哪些共识,受到各 方高度关注。 一个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不仅成就彼此,而且照亮世界。作为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 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只要中欧选择对话合作,阵营对立就不会形成;只要中欧选择开放 共赢,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就不会逆转。当前,人类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中欧要本着相互尊重、平 等相待、合作共赢的精神,加强对话和沟通,寻求利益最大公约数,不断增进战略互信,推进各领域务 实合作,共同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何俊熹 在当前复杂形势下,中欧要谈的具体议题之多可想而知。但越是这样,就越有必要跳出具体问题本身, 从解决问题的"方法论"着手,在根本上促进中欧关系良性发展。在这当中,尤其重要的是从中欧建交50 年的宝贵经验中汲取力量。 中欧50年合作成绩斐然,本身就证明 ...
外交部:中方期待欧方以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中欧关系
快讯· 2025-07-21 07:38
郭嘉昆指出,同时,中欧关系也面临一些挑战,欧方一些人不断强化对华关系三重定位,片面夸大经贸 具体问题,在乌克兰问题上无端指责中方,给中欧关系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中方始终相信,经过50年的发展,中欧关系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正能量,可以应对风云变幻、困难挑 战。"他说。 郭嘉昆进一步指出,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举行在即,中欧关系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 重要时刻,中方期待欧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中欧关系,深入总结中欧关 系过去50年的经验启示,顺应时代潮流和双方人民及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凝聚共识,超越分歧,共同 规划下一个50年的合作,携手开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 外交部:中方期待欧方以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中欧关系 智通财经7月21日电,据智通财经,7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中方 发布了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即将举行的消息。发言人能否进一步介绍,中方对此次会晤有 何期待,对当前中欧关系如何评价? 郭嘉昆表示,今年是中国欧盟建交5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 形势变乱交织,单边主义霸凌行径 ...
官宣!中欧同步取消
中国基金报· 2025-07-16 09:20
中欧关系 - 中方和欧洲议会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以恢复立法机构交往 [1] - 中欧立法机构交往过去几年因某些原因出现波折,当前双方认为加强对话合作十分重要 [1] - 双方商定取消限制措施,包括解除对欧洲议会议员彼蒂科菲尔的制裁 [1] - 恢复交往预计将促进中欧交流与理解,为双边关系稳定发展注入新动力 [1] 美联储动态 - 鲍威尔发布突发消息,涉及美联储政策动向 [2]
外交部:中欧加强对话合作十分重要
快讯· 2025-07-16 07:27
中欧关系发展 - 过去几年中欧立法机构交往因外部因素出现波折 [1] - 当前形势下双方均认为加强对话合作至关重要 [1] - 中欧双方商定同步全面取消立法机构交往限制 [1] - 全面恢复交往预计将深化交流理解并为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1]
欧盟无耻背刺,冯德莱恩口出狂言,欧洲还是没有认清形势
搜狐财经· 2025-07-16 06:02
中欧贸易关系动态 - 中国主动向欧盟提供稀土出口支持,加快审批流程,欧洲企业获得优先待遇,印度企业等待80多天未获许可[2] - 中国外长王毅承诺稀土不应成为中欧问题[2] - 欧盟单方面取消原定7月的中欧高层经济对话,理由是中国限制欧洲企业稀土供应[2] 欧盟对华限制措施 - 欧盟禁止中国企业参与价值超500万欧元的医疗设备公共采购项目[3]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三项无理要求:攻击中俄贸易、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威胁不访华除非中国放开稀土出口管制[5][6][7] 中国对欧反制措施 - 中国对预算超4500万人民币的医疗器械项目排除欧盟企业,精准打击欧洲企业高利润订单[10] - 中国对欧盟进口白兰地征收最高34.9%反倾销税,为期五年,直击法国软肋[10] - 中国计划收紧对欧稀土出口审批,强化博弈主导权[10] 欧盟战略困境 - 欧盟试图通过牺牲中国利益讨好美国,但美国仍宣布对欧盟商品加征30%关税[12] - 欧盟对美依赖达到病态程度,未能明确自身定位[14]
马耳他副总理将访华 外交部:愿同马方探讨推进多领域互利合作
快讯· 2025-07-10 07:22
中马双边关系与合作 - 马耳他副总理兼外交旅游部长博奇将于7月13日至16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1] - 中国与马耳他建交53年以来始终保持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的关系 [1] - 双方计划探讨推进在贸易、投资、文旅教育等领域的互利合作 [1] - 此次访问旨在巩固政治互信并为中马、中欧关系发展增添新动能 [1]
欧洲贵客访华行程有变?不到24小时,中方开出一张罚单,为期5年
搜狐财经· 2025-07-09 04:25
中欧峰会变动 - 原定7月24日举行的中欧峰会将缩短为一天 第二天的议程被取消 [3] - 中欧高层经贸对话此前已因"无法在贸易争端中取得进展"被欧方取消 [3] 中欧贸易争端 - 商务部宣布对欧盟进口白兰地征收最高34.9%的反倾销税 为期五年 [5] - 欧盟行业协会和企业提交价格承诺申请 符合条件者可免征反倾销税 [10] 中欧关系背景 - 欧方在乌克兰问题和电动汽车关税问题上采取对华不友好政策 [5] - 双方仍存在广泛共同利益 面临美国关税的共同挑战 [8]
“大摊牌”,冯德莱恩竟还在对中国大放厥词
观察者网· 2025-07-09 03:28
中欧贸易争端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指责中国向全球市场"倾销补贴过剩产能"并抨击中国对稀土实施出口许可证制度 [1] -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 [4] - 中国商务部最终裁定欧盟白兰地存在倾销并自7月5日起征收反倾销税 [4] - 欧盟限制中国企业和产品参与其医疗器械公共采购 [5] - 中国采取对等限制措施针对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产品 [5] 中欧关系现状 - 冯德莱恩称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正加剧欧洲不稳定 [1] - 中俄关系成为中欧交往中的最大症结 [3] - 中欧电动汽车谈判技术部分已基本完成 [4] - 欧盟推迟与中国签署气候行动联合声明的计划 [6] 中国立场 - 中国外交部表示中国不是乌克兰问题当事方 [3] -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强调中欧应加强交往深化了解增进互信 [7] - 中国商务部表示愿与欧方通过对话磋商妥处分歧 [5] - 中国对军民两用物项实施必要管制是各国行使主权 [4] 行业动态 - 中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增至17.9% [6] - 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超过34% [6] - 欧盟和中国在清洁技术领域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 [5]
欧洲迎来战略机遇?中方开启7天行程之时,普京一通电话打到巴黎
搜狐财经· 2025-07-08 07:59
中欧外交动态 -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开启为期7天的欧洲访问,行程覆盖比利时、德国和法国三国,关键议程包括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及中法外长会议[6] - 2024年中欧贸易额预计突破7800亿美元,较1975年建交时的24亿美元增长显著,反映双方经济深度交织[8] - 比利时首相德韦弗表示愿充当欧中合作门户,中方欢迎比利时企业赴华发展,凸显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纽带作用[10] 俄欧互动与地缘博弈 -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自2022年9月以来首次通话,讨论中东局势及乌克兰问题,普京强调和平协议需基于"新的领土现实"[14][16] - 俄方通过对话试探欧洲在中美俄三角关系中的立场,欧洲面临战略困境:既需平衡美国压力,又需应对俄罗斯军事行动并维持对华合作[16] 中欧合作前景 - 王毅提出中欧应成为"稳定之锚",呼吁在科技、绿色经济等领域深化合作,以应对国际局势动荡[8][20] - 欧洲面临挑战是如何在中美俄博弈中保持战略自主,同时通过与中国合作获取新增长动力[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