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丝绸之路
icon
搜索文档
到免签的中亚小国,做一场极繁主义的梦
虎嗅· 2025-06-02 08:08
免签政策 -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自6月1日起互免签证 单次停留时间从10天延长至30天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说走就走" [1] - 2023年起乌兹别克斯坦已对中国游客推出免签跟团游和电子签证政策 此次免签是进一步开放 [1] 历史文化 - 撒马尔罕拥有2600年历史 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丝绸之路"文化交汇之地" 曾连接中国 波斯和印度 [3][4] - 撒马尔罕古迹以帖木儿帝国建筑为主 包括比比·哈内姆清真寺 夏伊辛达陵墓群和古尔·艾米尔陵墓 建筑风格极繁奢华 [6][7] - 雷吉斯坦广场三座经学院代表15世纪帖木儿帝国建造巅峰 其中兀鲁伯神学院是中亚最古老学府之一 [8][9][10] 苏联遗产 - 塔什干1966年地震后重建为苏联样板城市 保留人民友谊宫 乌兹别克斯坦酒店等现代主义建筑 [14] - 塔什干地铁1973年建成 是中亚最早的地铁系统 站内设计融合宇航 棉花等主题 2019年解除45年摄影禁令 [16] - 苏联时期的马赛克壁画和集体主义建筑仍存在于塔什干城市肌理中 [15][17] 饮食文化 - 乔苏市场是融合苏联建筑与本土烟火气的标志性场所 现以实用主义扩张为零售空间 [18][19] - 乌兹别克斯坦特色美食包括手抓饭 烤包子和撒马尔罕面包 具有强烈地域特色和仪式感 [22][23][24] - 夜市文化体现当地生活节奏 以烤肉 干果和奶茶为主要元素 形成独特的市井氛围 [25]
为何说兰州是一线城市?
搜狐财经· 2025-05-28 01:27
兰州地理与城市特征 - 兰州位于甘肃中部 是我国陆地几何中心 地处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 面积1 31万平方千米 [3] - 城市位于黄河上游带状盆地 形成"两山对峙 大河中流"独特风貌 是唯一黄河穿越市区的省会城市 [4] - 市区呈狭长带状分布 东西长约30千米 南北最窄处仅1千多米 最宽处5-6千米 被称为地理上的"一线"城市 [9] 兰州人口与气候数据 - 常住人口从2010年362万增长至2024年444万 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6] -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降水量300毫米 年平均日照时数2374小时 市区海拔1510-1570米 [6] 交通枢纽地位 - 古代为丝绸之路重要中转站 现代仍是大西北"十字路口" 陇海 兰新等5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 [8] - 京藏 连霍等5条国家级高速公路交汇 黄河穿城段长47 5千米 地铁一号线(26千米)为中国首条下穿黄河轨道交通 [8][11] 历史军事事件 - 霍去病公元前121年率万骑受降匈奴五万余骑 通过军事威慑使浑邪王归顺 期间匈奴内部发生浑邪王与休屠王内讧 [15][17][19] - 汉军采用高压威慑策略 霍去病阵前宣言"降者生 反者死" 最终促使匈奴多个部落归附 [28][30] - 战役过程显示匈奴军事文化特征:重少轻老 部落依附制度 以及降卒处置方式 [23][26]
土耳其博物馆里的丝路文化踪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0 21:30
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 土耳其各地博物馆通过多元方式再现丝路文化,包括奥斯曼帝国宫殿中的中国瓷器和安纳托利亚地区的传统织机 [1] - 土耳其共有21处遗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4年接待中国游客近41万人次,较上一年增长约65% [1] 博物馆展览与收藏 - 伊斯坦布尔托普卡帕宫博物馆计划增设瓷器博物馆,展出13世纪至20世纪初由中国出口的瓷器,收藏约2.2万件瓷器,其中约1.2万件来自中国 [1] - 布尔萨市乌穆尔贝伊中心的丝绸博物馆展出传统织机、当地特色丝绸及古丝路相关文物,中国丝织技术早在东罗马帝国时期传入当地 [1] - 卡曼卡莱赫于克考古博物馆展示16世纪至19世纪奥斯曼帝国时期来自中国的瓷器,馆长表示丝绸之路为博物馆事业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 [2] 公众教育与文化传承 - 布尔萨市通过博物馆资源开展青少年夏令营和成人职业技术培训,推动传统丝绸技艺传承 [2] - 卡曼卡莱赫于克考古博物馆希望通过展览激发公众对历史遗产保护的兴趣,并希望与中国同行交流 [2] - 埃尔祖鲁姆民俗博物馆由传统石屋和旧驿站改建,展示欧亚草原风格的文化及对中国瓷器和龙图腾的崇拜 [2] 数字化与文博合作 - 特拉布宗正通过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加强丝路文物的研究与保护,当地保留大量丝路遗存如古代驿站和拱桥 [2] - 特拉布宗自然与历史遗产保护协会会长表示丝绸之路是土中两国之间的文化之路,希望通过文博合作加深两国人民了解 [2]
文博日历丨半人半鱼半马半鸟 这片金饰体现古人多少创意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4-21 01:28
今天是世界创意和创新日 虽然它创立于2017年 但在中国的文物中 早就充满了各种创意和创新 今天,我们来看这件融贯东西文化的 人身鱼尾金饰片 01 半人半鱼半马半鸟 这件金饰片太有创意了 虽然被叫作"人身鱼尾" 但它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美人鱼" 而是一位穿着吐蕃翻领袍的男性 只见他束发额带,后飘绶带 一手拿着来通杯 一手抓着羽毛的尾端 身后有张开的双翼 在青海省都兰县的热水河两岸 星罗棋布地躺着300余座唐代古墓 2017年,其中一座古墓被盗 646件文物被盗走 经过长达三个月的不懈追踪 警方抓获26名犯罪嫌疑人 并追回了全部被盗文物 人身鱼尾金饰片是其中的一件 上面的鱼鳞纹饰清晰可见 周缘有钉孔 人们猜测它可能是剑鞘的装饰 考古学家通过与它同时出土的一枚印章推断 墓主人是吐谷浑的莫贺吐浑可汗 两足为一对兽足 身后有条长长的回旋鱼身鱼尾 镂空处应该镶嵌着五彩斑斓的宝石 虽然目前已脱落 但也能想象到它金碧辉煌的样子 02 这条"美人鱼"竟然是吐谷浑可汗 人身鱼尾金饰片 这种半神半兽的混合图像 与希腊神话中半人鱼马海妖非常类似 即一个带有双翼的人 前足似马腿,下半身像鱼尾 而这件人身鱼尾金饰片 修改了希腊神话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