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文明倡议
icon
搜索文档
东西问|魏家祥:以文明对话追求人类幸福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08:26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 -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于北京举行,马来西亚交通部前部长、马华公会总会长魏家祥应邀出席 [1] - 会议探讨如何从马来西亚的视角体认文明互鉴,中马两国合作互鉴的效能,以及互鉴与对话对当今世界的重要性 [3] 马来西亚的多元文明交融 -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明交融国家,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与西方文明在此汇聚 [10] - 马来西亚人口中约三分之二信仰伊斯兰教,华人群体约690万人,印度裔群体接近200万人 [10] - 马来西亚的特殊地位使其成为一座"文明熔炉",不同文明在此互相尊重、共存共荣 [10] 东海岸铁路项目 - 东海岸铁路(ECRL)是"一带一路"促进文明互鉴的典范项目,全长665公里,预计于2026年底建成 [13] - 项目将贯通马来亚半岛西海岸与东海岸,建成东南亚最长的铁路隧道(16余公里) [13] - 东铁项目将大幅缩短东海岸城市和吉隆坡之间的出行时间至原来的几分之一 [13] 全球文明倡议 - 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倡导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相互欣赏 [10] - 倡议推行开放式的合作模式,通过伙伴式的共同发展,共享资源和周边设施 [16] - 倡议有助于化解先入为主或带有偏见的观念和认知,促进民心相通 [16] 中马合作与全球发展格局 - 马来西亚作为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希望推动全球化回归开放合作的本质 [19] - 通过文明互鉴与贸易谈判减少不必要的国际政治对立更符合各国贸易发展的根本需求 [19] - 和平是解决问题的核心路径,友好的对话能为人类共同命运注入稳定性 [19]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京举行 共促文明交流和平发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1 08:26
为期两天的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昨天(10日)在北京开幕。来自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位中外嘉宾,围绕"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 共促世界和平发 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交响乐团演奏的中西方名曲,奏响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乐章,拉开此次会议的序幕。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中外与会嘉 宾深入交流互动,倡导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共促世界和平发展。 希腊前外长 卡特鲁加洛斯:文明对话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实现和谐的国际关系。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次会议参会人数之多、代表的国家之广以及大家来 自众多不同的文明。这充分证明,对话是有效的。我们能够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与会外方嘉宾高度评价中方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表示愿以实际行动促进文明交流对话和各国人民相知相亲。 埃及前总理 沙拉夫:没有信任、没有理解、没有人文交流就没有和平。这正是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性所在。正如我常说,全球文明倡议像金字塔的基石, 是根基,通过这一倡议,我们能够实现和平、实现发展、实现繁荣。 伊斯兰世界教科文组织总干事 马利克:交流各自的历史、文化和身份认同,这将我们凝聚在一起。没有这样的讨论、对话和会议,人们 ...
【央视快评】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推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
央视网· 2025-07-11 07:05
全球文明倡议 - 习近平主席强调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提出通过文明交流互鉴破解国际社会深层矛盾与发展困局 [2] - 全球文明倡议主张文明多样性 和而不同 美美与共 强调文明共通性 发展性和包容性 [4] - 倡议理念已成为全球性共识 并转化为实践探索 [4] 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 - 文明交流互鉴是文明繁盛和人类进步的关键 [4] - 需通过交流超越文明隔阂 通过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以合作取代对抗 以共赢取代零和 [6] - 中国践行倡议 推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 为人类文明进步注入新动力 [8] 中国实践与成果 - 中国实施免签政策促进"China Travel"火热 海外民众实地了解中国 消融认知壁垒与偏见 [8] - 中国开创与各国人文交流 文化交融 民心相通新局面 [8] - 推动多元立体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 促进不同国家 民族 文化互鉴 [8] 未来展望 - 呼吁各国共同落实全球文明倡议 促进文明和合共生 解决人类共同挑战 [8] - 期待会议凝聚共识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 [8]
英国小哥司徒建国荣获兰花奖:用镜头分享我眼中的中国
人民网· 2025-07-11 06:42
兰花奖颁奖典礼 - 第二届兰花奖颁奖典礼由中国外文局主办 旨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表彰促进文明交流和国际友好的个人及机构 [1] - 本届评选出1名"终身荣誉奖" 3名"杰出成就奖" 6名"友好使者奖" [1] - "友好使者奖"授予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方面作出创新性贡献的外籍人士或机构 [1] 获奖者司徒建国 - 英国视频博主司徒建国获"友好使者奖" 已在中国工作生活18年 为首批中国"五星卡"持有者 [1] - 牛津大学历史系毕业 2017年起主持《司徒建国秀》中英双语短视频栏目 累计创作超500部视频 [1] - 视频全球播放量突破10亿次 覆盖脸书 B站 抖音等平台 [1] - 曾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等45个奖项 [1] 内容创作与影响力 - 栏目风格轻松诙谐 涵盖中国文化 旅游 美食 科技 体育等领域 [9] - 《司徒中国游》系列走访中国各大城市 《司徒行行行》体验国旗护卫队 消防员等职业 [9] - 《中国热词》追踪港珠澳大桥 大兴机场 北京冬奥会等重大事件 [9] - 《英国小哥下乡记》深入云南 江西等多地乡村 体验养蜂 采茶等特色产业 展现乡村发展 [9] 颁奖词与感言 - 颁奖词评价其为"数字时代的文化使者" 用影像艺术促进文明对话和全球友好交流 [3] - 司徒建国致谢中国和中国人民 表示获得全新视角理解世界 [9]
专访|“全球文明倡议意义深远”——访克罗地亚前总统伊沃·约西波维奇
新华社· 2025-07-11 01:23
全球文明倡议 - 克罗地亚前总统伊沃·约西波维奇高度认同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 认为其旨在融通不同文明 民族和社会 是一个重要且意义深远的全球性倡议 [1] - 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坚持文明平等 互鉴 对话 包容等主张 有助于消除隔阂 减少误解和冲突 [1] - 国际社会需携手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包括战争 疫病 灾难 气候变化等 全球文明倡议为此提供了重要解决方案 [1] 欧中文明交流 - 约西波维奇回忆2012年克罗地亚纪念马可·波罗国际艺术节期间与上海代表团的会面 双方讨论了文化合作事宜 代表团访问了马可·波罗幼时居住的科尔丘拉 [2] - 马可·波罗作为旅行家 商人和文化使者 为搭建欧中文明交流桥梁作出重大贡献 至今仍对欧中文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2] - 欧中文明有许多共同点 可在多个领域合作 法国文化中心 德国歌德学院 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在中国设立 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在欧洲设立 证明欧中文化交流卓有成效 [2]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平行论坛
大众日报· 2025-07-11 00:59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概况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于7月9日至10日在曲阜举行,推动对话范围从学界扩展至社会各界,构建多元交流场域 [1] 中埃古代文明对话会 -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孙立成强调黄河文明与尼罗河文明作为大河文明的交流互鉴意义,提出深化考古合作与文明对话 [1] - 论坛邀请中、埃、英三国专家学者围绕"黄河与尼罗河:跨越时空的中埃古代文明对话"主题展开交流 [1] 世界文化遗产论坛 -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随莲指出山东系统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举措,包括法治建设与守正创新,并计划加强国际文博机构合作 [2] 文化中国·尼山世界华侨华人论坛 -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旭呼吁侨胞守护中华文明根脉,增强文化自信,并通过跨文化传播推动中外合作 [2] - 山东省副省长陈平强调华侨华人在文明交流中的桥梁作用,鼓励新生代回乡交流并邀请侨胞来鲁发展 [3] 水文化论坛 - 水利部副部长刘冬顺提出挖掘水文化历史脉络,弘扬新时代治水经验,加强国际水文化交流以应对水安全挑战 [4] - 山东省副省长陈平指出山东水文化融合黄河、运河、海洋及泉水文化,将发展面向现代化的先进水文化 [4] 中医药文化论坛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余艳红强调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推动中西医协调发展,促进国际传统医药合作 [4] - 山东省副省长陈平表示将打造中医药文化高端平台,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 [5] 尼山儒学对话会 - 山东省政协党组成员唐洲雁探讨儒家"成人之道与成人之美"的现实意义,呼吁通过国际学术交流解决人类共同挑战 [5] - 论坛汇聚中、韩、日、越、克罗地亚等50余名学者,聚焦文明间相互成就的路径 [5]
面对变乱交织国际形势,凝聚共识促进和平发展,多方盛赞全球文明对话大会
环球时报· 2025-07-10 23:00
【环球时报记者 刘帅颖 刘雅婷 赵瑜莎 陈茜 李迅典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吴鸣】"多样文明是世界的本色。历史昭示我们,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 开文明的交流互鉴。"7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当天在北京开幕的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这场为期两天的会议以"维护人类 文明多样性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为主题,来自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界、文化界、教育界人士等600余人出席开幕式。有外媒评论提到,超过600人报名参 加此次会议,反映出全球对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议题的高度关注,这一会议也正成为在和平与发展框架下探讨人类文明多样性的重要平台。受邀参加此次活动 的外文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大卫·弗格森1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此次会议体现了一种更广泛的治理理念,即以对话取代冲突,这凸显了中国对促进 全球理解与合作的郑重承诺。此次会议的高规格组织也彰显了中国推动文明间和平交流的决心。 习主席贺信为文明对话指明方向 在7月10日下午开幕的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宣读了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 书记蔡奇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 ...
大道同行 和合共生
人民日报· 2025-07-10 22:52
全球文明倡议实践案例 -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分享中美民间友谊传承故事,其父辈与中国鼓岭的友谊通过习近平主席1992年的邀请得以延续 [1] - 穆言灵发起"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习近平主席致贺信支持,该论坛致力于将美中人民友谊比作鼓岭千年柳杉般生生不息 [2] - 肯尼亚留学生卡里乌通过"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联合培养项目获得北京交通大学留学机会,毕业后加入蒙内铁路项目成为工程师 [2] "一带一路"倡议成果 - 卡里乌等100名肯尼亚青年通过"一带一路"项目赴华留学,毕业后参与蒙内铁路建设 [2] - 蒙内铁路项目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列车穿越野生动物保护区时可观察大象、斑马等动物自由活动 [3] - 卡里乌团队向习近平主席赠送蒙内铁路火车票,邀请体验"一带一路"建设成果 [3] 中外经贸合作实践 - 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始会长李曦萌在华30年,其商会既反映会员诉求又为促进中欧合作建言献策 [3] - 中国丹麦商会参与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外资企业意见被纳入政策考量 [3] - 李曦萌提出"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未来"理念,认为全球文明倡议是解决当前国际经贸困境的关键 [3][4] 国际人才培养 - 北京交通大学通过"一带一路"项目培养100名肯尼亚留学生,卡里乌毕业后回校深造铁路技术 [2] - 肯尼亚留学生群体主动致信习近平主席,表达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感谢 [2] - 卡里乌计划运用在华所学铁路技术推动肯尼亚轨道交通发展 [2]
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人民日报· 2025-07-10 22:52
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观点 - 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文明交流互鉴对世界繁盛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性,倡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2] - 倡议体现中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责任担当,呼吁各国携手行动,深化互学互鉴,汇聚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合力 [1] - 倡议顺应各国人民推动文明对话的现实需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5] 国际社会的响应与评价 - 纳米比亚前总统姆本巴赞赏倡议有利于增进国家间相互理解,促进合作与共同发展,纳米比亚愿与国际社会携手践行倡议 [2] -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认为中国高举和平发展旗帜,以共建"一带一路"联通世界,为全球治理注入可持续力量 [2] - 越南学者范玉雪指出越中文化交流促进两国文明共同进步,夯实传统友好关系 [3] - 墨西哥学院教授阿索夫斯卡强调中国展现开放包容态度,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为世界文明各美其美作出贡献 [3] 文明对话的实践与意义 -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愿同各国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 [4] -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认为倡议为深化不同文明交流提供机会,有助于构建和谐世界 [4] - 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指出加强文明交流的紧迫性,呼吁通过人文活动弘扬开放、尊重、包容理念 [4] - 斯洛伐克议会代表加布里埃尔·费舍尔提到联合国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体现中国引领作用 [5] 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具体路径 - 美国城市广播电视台总裁苏彦韬认为影视剧等文化领域交流可成为美中合作突破口,增进民间友好互信 [5][6] - 克罗地亚社会民主党副主席奥斯托伊奇指出中克深化文化、教育、旅游合作,惠及两国人民 [6] - 赞比亚国家发展联合党总书记伊门达表示文化交流促进包容性发展,全球文明倡议是全人类的公共产品 [7] - 哈萨克斯坦"阿玛纳特"党外事顾问伊莫娃赞赏中国尊重文明多样性,呼吁开展更多交流合作 [7] 倡议的全球影响与未来方向 - 格林纳达社会和社区发展部部长托马斯强调各国团结协作、相互理解是实现世界和平的关键 [7]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联合民族大会党国际关系书记莫里斯认为倡议促进国与国相互尊重,推动包容性发展 [7] - 阿索夫斯卡表示将继续推动中国当代文学传播,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8]
推动建设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园(和音)
人民日报· 2025-07-10 22:52
越是风云激荡,越需要文明的灯塔指引方向;越是挑战交织,越需要对话的桥梁连通心灵。当前,世界 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地缘冲突阴霾不散,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持续抬 头,"文明隔阂""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维护文明多样性、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仍然 任重道远。全球文明倡议主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提倡以对话协商化 解矛盾冲突,促进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有助于为应对时代挑战汇聚智慧,推动构建一 个和平、包容的世界。与会嘉宾普遍表示,尊重文明多样性,共促世界和平发展,是关乎人类前途命运 的重大命题,全球文明倡议为世界注入了稳定性和确定性,各国应共同努力,在坦诚交流、互学互鉴中 共创美好未来。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的古国,中国愿同各国一道,秉持平等、互鉴、对 话、包容的文明观,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 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1日 02 版) 越是风云激荡,越需要文明的灯塔指引方向;越是挑战交织,越需要对话的桥梁连通心灵 "当前,国际形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