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百年煤城何以当上转型优等生
河南日报· 2025-09-10 23:38
城市转型成效 - 焦作市从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 获得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评优秀等次 [1] - 煤炭工业占规上工业比重从81.7%大幅下降至5.2% 彻底告别对煤炭的依赖 [2][4] 工业体系重构 - 构建"3+13+N"重点产业链群和"一转带三化"现代化产业体系 [2] - 拥有37个工业门类 六氟磷酸锂等21种产品产销量全球第一 手机摄像头马达等13种产品全国第一 [4] - 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8.1% 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连续3年居全省第一方阵 [4] 重大项目投资 - 实施"三十工程" 每年推进30个重大工业 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 [3] - 瑞庆年产30万台第五代混合发动机项目投产 带动年产值从5.6亿元增至40亿元 [3] 物流枢纽建设 - 演马庄矿转型为中原(豫北)大宗物资综合物流枢纽 依托铁路专线网络和仓储系统 [2] 绿色制造体系 - 实现绿色工厂 绿色园区 绿色产品 绿色供应链"四绿"全覆盖 [4] - 成功创建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4] 文旅融合发展 - 构建"一核引领 两极支撑 三带协同"全域旅游格局 实施"文旅+百业"融合发展战略 [4] - 2024年上半年接待游客4588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322.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7%和5.7% [5] - 云台山为龙头串联核心资源 形成跨区域旅游线路 工业遗址改造为打卡景点 [5] 民生改善成果 - 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万元 位居全省前列 [6] - 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 智慧停车等民生项目 打通多条断头路和瓶颈路 [6]
“萌娃”庄恩琪,英歌跳到更大舞台
人民日报· 2025-09-10 22:31
黄敏诗摄 鼓槌翻飞,步伐铿锵,视频里的小女孩举着"迷你"英歌槌,腾挪跳跃,英姿飒爽。有网友留言:"文化 传承,后继有人!" 小女孩名叫庄恩琪,今年6岁,家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这段视频,是今年8月底,她参加"潮 汕英歌 百花齐放"英歌交流活动,在揭阳市普宁市里湖镇路训表演,全程3公里,历时3个多小时。 从"泡"在村英歌队里耳濡目染,到去年年初因与路过的英歌舞队互动共舞的视频受到广泛关注,小小年 纪的庄恩琪,不仅登上中国非遗春晚,更走出国门演出,推动并见证着英歌舞为更多人所知、走向更大 舞台。 自小热爱,琢磨动作要领 很多人曾刷到过这样一条视频——去年年初,"5岁小女孩遇上英歌说跳就跳"的视频走红全网,不少网 友由此知道了英歌舞。 英歌舞是一种融舞蹈、武术、戏曲于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在潮汕地区,英歌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春 节等节庆里的英歌表演,是当地的特色民俗。2006年,潮阳英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 潮汕地区的很多镇、街道都有英歌队,仅汕头市潮阳区就有上百支。庄恩琪的父亲庄镕强是贵屿镇玉窖 村玉和兴英歌队的锣手,她的爷爷也曾是当地英歌队的队员。 三代传承,热爱不息。和父亲小时候一样, ...
甜蜜产业带来幸福生活
经济日报· 2025-09-10 22:21
9月的新疆吐鲁番依然炎热,在这个收获的季节,热烈的气候催熟了香甜的葡萄,甜蜜的产业带来了幸 福的生活。 9月10日下午,吾买尔·热西提结束阿克苏的直播工作,马不停蹄回到吐鲁番。在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葡 萄沟街道的"吾买尔大叔的家",不少人正等着这位56岁的网红大叔。 吾买尔大叔是土生土长的葡萄沟人,祖祖辈辈种葡萄,晒葡萄,摆摊赶集卖葡萄。在他年轻的时候,看 天吃饭的生活也就勉强维持温饱。 刚进村口,圆脸姑娘努尔依曼·拜克热就热情地招呼着游客参观自家的老房子,品尝各式各样的葡萄 干。"这是蓝宝石,这是黑美人,那边的是绿香妃……" "我从小在这里长大,结婚后就开始在老房子里卖葡萄干,生意很不错。尤其是这两年,旅游火起来 了,家里的葡萄不愁卖。"努尔依曼·拜克热说。 "手指长的蓝宝石葡萄一斤能卖到15元,这两年很受欢迎。"维吾尔族姑娘古丽孜把·艾孜买提告诉记 者,今年她家收获了12吨葡萄,除销售完的鲜果以外,其他都已挂在了晾房里。一个多月后,又可以销 售葡萄干了。 葡萄、葡萄干、葡萄酒……古丽孜把·艾孜买提所在的吐鲁番市高昌区新城片区新城西门村做足了葡萄 产业的文章。 跟着一辆大型物流运输车,记者走进位于村南的吐鲁番 ...
“萌娃”庄恩琪,英歌跳到更大舞台(为梦想奔跑)
人民日报· 2025-09-10 22:13
黄敏诗摄 鼓槌翻飞,步伐铿锵,视频里的小女孩举着"迷你"英歌槌,腾挪跳跃,英姿飒爽。有网友留言:"文化 传承,后继有人!" 小女孩名叫庄恩琪,今年6岁,家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这段视频,是今年8月底,她参加"潮 汕英歌 百花齐放"英歌交流活动,在揭阳市普宁市里湖镇路训表演,全程3公里,历时3个多小时。 从"泡"在村英歌队里耳濡目染,到去年年初因与路过的英歌舞队互动共舞的视频受到广泛关注,小小年 纪的庄恩琪,不仅登上中国非遗春晚,更走出国门演出,推动并见证着英歌舞为更多人所知、走向更大 舞台。 自小热爱,琢磨动作要领 很多人曾刷到过这样一条视频——去年年初,"5岁小女孩遇上英歌说跳就跳"的视频走红全网,不少网 友由此知道了英歌舞。 庄恩琪的家中,有一些独特的"玩具"——小鼓、小镲、"迷你"英歌槌等,都是平时英歌训练的道具。 舞起小槌,小身影展现出大能量。 锣鼓一响,庄恩琪的眼神变得坚定。她毫不怯场,手中击槌,脚下跳跃,动作愈发沉稳娴熟。一招一 式,都透着小恩琪由内而外的自信。传统民俗的文化基因,在小小"萌娃"身上熠熠发光。 英歌舞是一种融舞蹈、武术、戏曲于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在潮汕地区,英歌拥有深厚的群众 ...
文旅消费定下2万亿目标 四川如何优化格局力争“多点开花”?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4:35
四川省文旅产业发展目标 - 四川省提出到2027年文化和旅游发展格局优化目标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3800亿元 旅游总花费达到2万亿元左右 文旅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1] 科技赋能文旅体验升级 - 峨眉山景区2025年7月至8月徒步游客达12万人 打破历史纪录 较2019年前5万至8万人显著增长 [3] - 峨眉山景区通过数字技术建设"线上峨眉" 依托数百万游客数据实现精准运营 推进文物古建数字孪生打造可交互线上遗产空间 [3] - 泸州建立"云上博物馆"链接全国白酒企业博物馆和酒类遗址 打造中国白酒博物馆群落 [3] - 泸州老窖博物馆2024年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 酒类产品销售营收超2700万元 [4] - 泸州以地标博览会构建多品类特色地标矩阵 2024年相关产业总产值达455亿元 带动30万人就业 [4] 赛演驱动消费场景创新 - 四川省2025年实现15个市(州)落地大型演出 覆盖地域创新高 [6] - 乐山2025年4月举办"安逸生活"巨星演唱会 吸引超2.5万名观众 外地游客占比40%以上 带动文旅综合消费突破1500万元 [6] - 宜宾2024年12月举办长江马拉松 吸引1.5万余名跑步爱好者 将体育热情转化为文旅消费 [6] - 泸州推出19条文旅商深度融合激励政策 对大型营业性演出单场(单日)最高给予300万元激励 [7] 夜经济培育消费新热点 - 泸州纳溪丝厂街区改造后2025年5月运营 一个多月接待近3万人次 单日最高人流量超3000人 同时在场峰值近800人 [9] - 宜宾高铁南片区E・PARK公园开心麻花剧场2025年1月开业以来推出36场演出 每晚座无虚席 [9] - 宜宾引入五粮潮饮、左右艺术等川南首店品牌 形成观演、消费、社交的夜间消费矩阵 [9] 区域差异化发展策略 - 乐山以山水美食营造松弛感 宜宾靠科技创造力引领 泸州探索文旅资源创新融合 内江凭借非遗赋能展现活力 [9] - 各地通过"借力成都流量、凸显自身特色"形成"极核引领、梯度发展、多点开花"的良性生态 [10]
新华鲜报|共赴诗和远方!从报告看文旅融合新天地
新华社· 2025-09-10 13:57
文旅融合政策进展 - 国务院于9月10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报告 [2] - 文旅融合是党中央重大决策 旨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及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3] - 国家部署包括2018年组建文旅部、党的二十大推进融合及二十届三中全会健全体制机制 [3] 融合成效与质量提升 - 优秀文化资源与创意设计深度融入旅游 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 [7] - 旅游以潜移默化方式传播文化价值 提升文化吸引力及传播力 [7] - 典型案例包括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5D观影项目及文化地标体验升级 [4][6] 产业经济贡献数据 - 2023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5.95万亿元 占GDP比重4.59% [9] - 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5.48万亿元 占GDP比重4.24% [9] - 文旅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形成新增长点并提升国民经济贡献率 [10] 新业态与消费场景 - 文旅融合催生"文博热""非遗热""村超"等新业态 [13] - 中国国家博物馆凤冠冰箱贴销量突破200万件 反映文化消费需求 [11] - "跟着演出去旅行""影视旅游"等模式成为新风尚 [13] 国际化与文化输出 - 与30余个国家互办文化和旅游年(节) 打造"欢乐春节""良渚论坛"等品牌 [15] - 15个中国乡村入选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 [15] - 西夏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15] 未来发展方向 - 下一步将完善体制机制 深化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 [15] - 推动科技赋能新业态 深化"文旅+百业"跨界融合 [15] - 加强人文交流合作 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5]
三线荣光与影视赋能正在重塑攀枝花西区发展新格局
中国经济网· 2025-09-10 12:44
红砖房、席棚子、老厂房,高家坪片区的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跨越半个世纪的"青春呐喊"。这里曾 是计划拆除的棚改区,如今却逆袭为网红打卡地,成为攀枝花西区转型发展的生动注脚。 工业打底,文旅绣花:从"工业锈带"到"人文秀带" 西区作为攀枝花三线建设的核心区域,曾诞生全市第一座厂矿和商场,留下了大量工业遗存。"不 想爹不想妈,不出铁不回家"的豪迈誓言,曾经回荡在这片热土的上空。 随着经济转型和城市发展,这些工业遗存一度面临拆除的命运。然而,西区选择了保护性开发, 让"工业记忆"成为城市转型的"文化基石"。 电视剧《火红年华》以十九冶、攀钢等企业为原型,讲述1965年起建设者在弄弄坪"住席棚、汗洗 脸"的奋斗史诗。该剧收视率曾位列全国年度前十,观影超5亿人次,为西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绝佳契 机。 攀枝花市西区,这个曾经因三线建设而辉煌的土地,正通过影视IP赋能、场景再造与业态融合,探 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从《火红年华》到《少年黄大年》,从工业遗存到研学基地, 西区正在重塑属于自己的"火红年华"新格局。 《火红年华》剧照 剧组拍摄后,西区对高家坪片区进行抢救性保护,完整保留指挥部、食堂等场景,并开发"干打 ...
赴“诗与远方” 看“荆”彩湖北
消费日报网· 2025-09-08 02:52
文旅新业态发展 - 湖北依托河湖资源及文化遗产打造文旅新业态和新场景 包括孝感水上演出 襄阳古城夜游和十堰数字武当等项目 [1] - 文旅深度融合不断拓展消费新场景 带动人均消费增长30%以上 周边餐饮和住宿订单量显著提升 [1][5] 孝感市文旅项目 - "槐荫船说"文旅项目以国家级非遗"董永传说"为魂 依托槐荫公园4.5公里流动舞台 采用锂电动力设备实现零噪音观演 [4] - 项目运用5D全息投影和裸眼3D技术 再现"天界—人间—仙境"三重视觉奇观 打造流动舞台 [4] - 7月至9月开展52场重点活动 预计吸引超百万人次参与 带动夜间经济和地摊经济发展 [5][6] 十堰市数字文旅 - "入境武当"VR空间利用高精度三维建模与影视级动捕技术 让游客体验八百里武当胜景 [7] - "数字武当"项目对武当山全域312平方公里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数字化 包括11宫9观36庵堂72岩庙等建筑 [7] - 项目已入选国家自然资源部2025年创新应用典型案例 并在香港等地推广 [7] 襄阳市影视文旅 - 襄阳唐城依托《国色芳华》《锦绣芳华》等影视剧热播 推出"荔行天宝 通关文牒"集章活动 [10] - 持《长安的荔枝》电影票根可享受唐城门票免费或打折优惠 电影上映五天票房突破2.65亿元 [10] - 开展900余场促消费活动 拉动销售额12.4亿元 大力发展夜演夜游夜宴等沉浸式消费场景 [14] 区域联动与国际推广 - 襄阳市参与泰国国际旅游展 与当地12家重点旅行社座谈 签署泰国游客入境游合作协议 [14] - 参加香港国际旅游展和上海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等国际文旅盛会 组织本地文旅企业参展 [14]
在星河与人声之间看见湖北的烟火
消费日报网· 2025-09-08 02:44
文旅融合模式创新 - 文旅融合推动城市气质、消费逻辑和生活方式深层重塑 而非简单景区加演出的拼接 [1] - 文化回归是文旅融合第一步 通过技术手段让传统文化成为游客愿意重温的记忆和奔赴的理由 [1] - 影视IP结合灯光布景和汉服体验打造沉浸式唐文化场景 使襄阳唐城夜间比白天更具长安韵味 [2] 消费场景与体验升级 - 孝感打造文体旅商多维度融合的新型夜间消费场景 形成逛市集、品美食、观演出、享运动的消费新模式 [3] - 襄阳唐城通过游客拍照互动、亲子观演等微小具体体验实现流量变"留量" 增强游客重游意愿 [2] - 旅游项目向生活消费场景迁移 孝感项目平均每晚接待1.5万人 带动周边商户日增收超30万元 [3] 数字技术应用 - 武当山运用VR技术打造虚拟登顶体验 让爬不动山的人也能感受金顶旋转和道观屋檐触手可及的震撼 [2] - 通过球幕影院《太极武当》和主秀《武当一梦》数字化展现八百里武当玄奇瑰丽景观 [2] - 数字化不是替代真实 而是为文化遗产打开新入口 使年轻人将文化遗产视为可玩IP而非保护负担 [2] 文化传播与社会影响 - 文旅融合使故事从景区流向生活 再通过游客社交分享流入更多人故事 形成传播闭环 [3] - 孝感运用5D全息投影、水幕和灯光技术重现董永七仙女传说 实现传统文化创新表达 [1] - 项目致力于文化传承 武当山项目提出"把武当交给下一个600年"的长期愿景 [2]
中外车手频点赞 “希望明年再来” 2025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正式落下帷幕
解放日报· 2025-09-08 02:00
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的举办,不但完善了上海自主品牌赛事"3+3+3+X"矩阵,而且从去年首届赛 事起就坚持高标准办赛,结合沪上文旅特色体验、树立良好口碑的同时也为今年的升级打下基础。 记者 秦东颖 昨天,随着最后一名车手冲过滴水湖畔的终点线,2025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在完成奉贤新城至南 汇新城的第三赛段比拼后,正式落下帷幕。 这场为期三天的自行车盛宴,不仅让全球114名顶尖车手在近300公里的赛道上展开巅峰对决,更凭 借国际级的赛事组织、独具特色的城市赛道以及丰富的文旅体验,频频收获中外车手的"点赞",成为上 海体育赛事走向国际舞台的又一张闪亮名片。 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美国诺和诺德洲际队、比利时瓦格纳巴赞车队、李宁之星洲际队分列团体总 成绩前三名。来自意大利思优泰维尼梵蒂尼车队的拉约维奇凭借3个赛段的稳定发挥,一举夺得代表个 人总成绩第一的紫红衫和代表冲刺总积分第一的绿衫。"比赛非常棒,赛道特别好,赛事组织工作更是 出色,我只能用'顶级'来评价,希望明年能再来。"拉约维奇的赛后感言,道出了众多车手的心声。 沉浸式感受新城魅力 作为上海自主品牌赛事,2025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迎来了历史性突破,成功升级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