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搜索文档
这项收费大幅下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30 12:50
征信服务收费标准调整 - 商业银行等机构查询企业信用报告基准服务费标准由每份20元降低至9元 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基准服务费标准由每份2元降低至1元 [1][2] - 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收费标准由每件每年30元降低至15元 变更登记、异议登记收费标准由每件每次10元降低至5元 [1][3] - 农村商业银行等11类金融机构查询企业信用报告收费标准每份4.5元 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收费标准每份0.5元 [2][3] 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政策 - 个人通过互联网查询自身信用报告免费 通过柜台查询每年前2次免费 自第3次起每次收费标准由10元降低至5元 [1][3] - 同一用户30天内多次查询同一企业信用报告按查询1份收费 1天内多次查询同一个人信用报告按查询1次收费 [3] 实施时间与成本节约 - 新收费标准自2025年7月1日起执行 预计每年可为用户节省成本支出约11亿元 [1][3] - 征信中心需每年4月底前提交上年度财务报告、收支情况及收费标准执行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适时调整收费标准 [3]
首都机场公安局推出五项措施 护航民航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
中国民航网· 2025-05-30 08:44
首都机场公安局优化营商环境举措 核心观点 - 首都机场公安局推出五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旨在提升旅客和驻场单位体验,服务航空经济高质量发展[1] 优化机场证件办理服务 - 长期通行证办理周期持续压缩,线上手续简化,实现"最多跑一次"[2] - 临时通行证实现"一网通办",计划推动7*24小时"随时办"服务[2] - 控制区证件办理将完善"网上办""掌上办""容缺办"功能[2] 综合治理民航违法行为 - 2023年辖区发案率同比下降36%,电信诈骗立案数降幅超50%,涉案金额下降78.6%[3] - 重点打击电信诈骗,目标实现预警劝阻率100%并持续降低发案率[3] - 强化"机闹"、无人机扰航及粉丝扰序等危害运输秩序案件的处置[3] 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 已建立17处"和枫"国门工作室,实现一线矛盾调解[4] - 将加强与司法、信访等部门的横向联动,构建风险联控体系[4] 遗失物品管理 - 当前遗失物品找回率稳定在80%以上,采用"六率"工作法提升效率[5][6] - 目标将总体找回率提升至85%,证件类发还率达90%[6] 交通管理服务 - 大兴机场航站楼车管站提供驾照换领等一站式服务,获网民好评[7] - 拥堵路段通行效率预计提升20%,增设交通业务自助办理机[7] - 计划试点建设交通服务流动驿站,优化外国人临时驾照"落地办"[7]
探索服务创新 优化营商环境
齐鲁晚报· 2025-05-29 21:30
核心观点 - 济阳区自然资源局通过创新服务机制和优化流程显著提升不动产登记效率和服务质量 [4][5][6][7][8][9] 服务机制创新 - 组建专业化不动产登记服务专班为重大项目开设绿色通道 [5] - 为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定制解决方案累计为8家企业办理建筑物首次登记涉及24栋建筑物共计10万余平米 [5] - 推行全链条集成服务方式实现一个项目一套资料一个窗口一同受理一次出证 [5] - 通过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全面推行只进一门只到一窗只跑一次的服务模式 [5] 办理效率提升 - 深化一窗受理一站办结模式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专窗及企业登记专窗 [6] - 全面实现不动产登记3个工作日内办结查封注销换证更正等一般登记业务即时办结 [6] - 创新推行企业间非住宅转移登记分钟制改革实行一个环节45分钟内办结办理时限压缩70% [6][7] 便民服务举措 - 提供上门服务20次延时服务97次证书免费邮寄428件 [4] - 推行周末不打烊服务解决上班族时间冲突难题 [8] - 针对急办业务临下班业务提供延时服务让群众只跑一次 [8] - 将办理窗口延伸到百姓家中解决老弱病残群众出行不便问题 [8] 惠企政策落实 - 严格落实小微企业不动产登记费减免政策通过告知承诺制简化办理流程 [9] - 累计为7家小微企业减免登记费用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9]
泰安高新区获评市营商环境优秀案例
中国化工报· 2025-05-27 06:57
审批服务模式创新 - 泰安高新区推出"极简极速极优"工业项目审批服务模式,被评为2024年度泰安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1] - 该模式聚焦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合并流程时序、优化办事体验提升审批效能 [1] - 建立全流程服务机制,涵盖审批事前、事中和事后环节,包括超前服务、快速响应和手续并联办理 [1] 审批流程优化措施 - 制定《十二条措施》强化土地、环保、规划等要素支撑,全链条优化审批流程 [2] - 创建"高新快办+"服务品牌,组建专业服务队提供"一对一"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 [2] - 实施项目分阶段服务机制,包括拿地前策划指导、拿地中跟踪服务和拿地后并联办理 [2] 数字化服务升级 - 构建部门间职能互补、信息共享的联动机制,提供线上咨询、评审、申报等联审联办服务 [1] - 推行送证上门等便利化措施,为项目审批提速增效提供保障 [1] - 建立重点项目帮代办闭环工作机制,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竣工、快纳统 [1][2]
今年广西重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28项工作
广西日报· 2025-05-27 02:33
广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 -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2025年广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明确28项重点工作154项具体任务,旨在提升"营商广西·桂在便利"服务品牌,完善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机制,助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 [1] - 围绕加快建设公平有序的市场化营商环境、公开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开放包容的国际化营商环境、高效便捷的便利化营商环境、保障有力的产业营商环境,重点开展26项工作 [1] 重点工作内容 - 探索开展"土地码"应用,实现规划用地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部门间数据共享减少办证材料、压缩办理时间 [2] - 开展工业项目"分期验收",将工业项目"先竣工、再验收、后投产"改为建筑单体"先验收、先投产、先融资"模式 [2] - 探索开设远程虚拟窗口,运用远程身份核验、音视频交互、屏幕共享等技术提供远程帮办服务 [2] - 探索推行非现场监管,运用大数据筛查、自动巡检、智能预警等手段,主动发现和识别违法违规线索 [2] - 对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创新审批模式,探索采取"沙盒监管"等包容审慎措施 [2] 政企沟通机制 - 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建立征求企业家意见或邀请企业家共同参与制定政策的工作机制 [3] - 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企业中,民企代表不低于七成、中小企业代表不低于五成 [3] - 完善"接诉即办"的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机制,畅通经营主体通过"桂商码""智桂通"App、12345-1营商环境热线等渠道反映问题诉求 [3] 实施机制 - 构建自治区、设区市、市县纵向贯通,行业部门横向联通的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机制 [3] - 开展营商环境改进提升先行先试、"揭榜挂帅",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3]
围绕九大专项行动四十一方面重点内容 今年重庆提出两百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5 22:39
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 重庆提出2025年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200条,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改革成果 [1] - 针对涉企政策分散问题,加快建设"政策直达快享"应用,通过AI大模型实现精准推送 [1] - 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整治趋利性执法及乱罚款、乱检查等问题 [1] - 征集招标投标领域隐性门槛线索,重点整治排斥潜在投标人行为 [2] - 建立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机制,重点支持区域科创平台建设及成果转化 [2] - 对重大产业项目用地应保尽保,保障率达100%,开展银政企对接降低融资压力 [2] 政务环境改善成效 - "渝快办"平台升级后28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应上尽上" [3] - 200项高频事项办理信息免填率提升至63%以上,政府核发材料免提交率60%以上 [3] - 85个"一件事"集成服务场景平均减环节72%、减材料52%、减时间68%、减跑动90% [3] - 川渝企业迁移登记办理时限由9天压缩至3天,实现"一次都不跑" [3] 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 - 2024年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61场,解决企业诉求225个 [4] - 与9家境外仲裁机构合作,推动5家律所在境外设立10家分支机构 [4] - 2024年组织超1000家企业参加100余场境外展会 [4] - 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金额增长37.1%,更多企业选择人民币结算 [4] 经济发展数据 - 2024年重庆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98万亿元,同比增长6.2% [3]
强化涉企收费制度性约束
经济日报· 2025-05-25 22:08
来自近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信息,今年3月份以来,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 开,乱收费、乱罚款是聚焦纠治的一个突出问题。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 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 企业活则市场活,加强涉企收费监管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对稳定社会预 期、提振信心也具有重要意义。社会预期对于宏观经济系统有着深远影响,价格总水平的形成以及消费 和投资、创业和就业等经济行为的走向上,均能看到社会预期的影子。在完善涉企收费政策时,提前关 注相关政策对社会预期的影响,甚至将引导社会预期作为政策制定的重点考虑因素之一,是当前宏观经 济调控的新思路。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涉企收费领域的改革,长期坚持不懈开展整顿和治理,涉企收费秩序明显好转,收费 项目逐渐明确,收费行为更加规范,推进涉企收费改革已经成为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不过, 涉企收费问题涉及的主体多、环节多、项目杂,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部分领域、部分地区违规收费 现象屡禁不止。 完善的涉企收费制度是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制度 ...
新华社经济随笔:在“稳企业”中积聚信心和力量
新华网· 2025-05-25 08:49
政策支持 - 银行提供纾困贷款帮助企业缓解资金链压力,如某家具企业获得近千万元贷款解决库存积压问题[1] - 近期政策包括稳岗返还、保障融资支持、降准降息和定向输血等措施,降低企业资金成本[2] - 推动新一轮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激发企业活力,同时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支持创新[2] - 清理市场准入壁垒,新版负面清单缩减范围,施行民营经济促进法优化营商环境[3] - 地方政府推出线上"政策超市",自动匹配惠企政策并提醒申报时限和奖励金额[3] 企业应对 - 浙江宁波汽车模具企业通过强链补链政策实现链式发展,带动周边配套企业共享订单[2] - 部分企业通过开辟多元市场应对订单下滑,或在细分领域创新以突破行业竞争[4] - A股上市公司出口收入从2018年4.9万亿元增至2024年9.4万亿元,六年增长92%[4] 政策效果 - 纾困政策被企业形容为"及时雨",既缓解短期压力又为长期发展创造条件[1] - 政策组合旨在帮助企业建立"自我造血"能力,培育抗风险韧性[2] - 政策导向从"企业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企业",提升政策可及性和使用效率[3]
连续6任“一把手”被查,省委书记赴当地提要求
第一财经· 2025-05-25 03:23
铜陵经开区腐败案件调研 - 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赴铜陵经开区调研并召开以案示警座谈会 强调需深入分析连续6任"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例[1] - 2017年以来铜陵经开区6任主要领导均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 包括崔玉奇(2009-2011年任职 2017年被查) 刘其鹿(2011-2012年任职 2018年被查)等[3][4][5][6][7] - 要求运用"解剖麻雀"方法检视腐败演化历程 制度漏洞及滋生土壤 完善权力监督机制[1] 开发区治理整改措施 - 强调需强化党的领导 抓实问题整改 建立"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机制 健全风腐同治长效机制[2] - 提出要优化营商环境 集中精力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2] 铜陵经开区基本情况 - 国家级铜陵经开区成立于1992年 规划面积54.27平方公里(西部40+东部14.27) 2011年升格为国家级经开区[7] - 2015年成为安徽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7]
来自监督一线的报道|切实提升涉企服务效能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25 01:45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刘远航 自江苏苏州报道 靠前监督推动实现跨区办、一站办、高效办 切实提升涉企服务效能 "通过今年开展的中小微企业服务监管专项监督,我们了解到苏州轨道交通资产经营公司有优化办事流 程、缩短审批周期的需求,随即督促区数据局创新机制,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姑苏区纪委监委第四派 驻纪检监察组组长姚颖泉告诉记者。 在姑苏区纪委监委推动下,区数据局与跨区相关部门协调沟通,针对传统登记模式存在"多地跑、材料 多、流程长"的问题,建立"线上联络群+全程网办"机制,推动跨区域登记业务集中受理、批量审 批。"今年初,10余家便利店通过江苏政务服务网登记系统集中提交一套材料,3月集体拿到营业执照, 4月陆续开业。"姑苏区数据局综合审批二处处长时珏伟介绍,目前姑苏区已经实现企业跨区登记、省内 企业跨区迁移等多领域的市内跨区业务"一次办、集中办"。 苏州是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将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治监督重要内容,持续强化监 督,压实主体责任,推动相关职能部门了解企业诉求,更好为企业服务,实现跨区业务集中办、基础业 务一站办等多种便捷办事服务。 为高效解决涉企问题,苏州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推动建立企业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