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利企

搜索文档
桂平市市场监管局:主动延时服务暖人心 便民利企获赞扬
中国食品网· 2025-08-09 08:03
政务服务优化 - 桂平市市场监管局窗口工作人员主动延长下班时间,指导群众完成公司营业执照申请材料修改和提交,并通过电子签字和支付宝实名认证完成申请流程 [1] - 企业开办自助区快速审批,群众在半小时内顺利领取公司营业执照和免费刻制的公司印章 [1] - 窗口工作人员坚持"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服务理念,确保送走最后一位办事群众,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 [2] 便民利企措施 - 桂平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广西市场监管准入一体化平台简化申请流程,实现高效办理营业执照 [1] - 窗口服务注重细致、耐心、周到,群众对高效服务表示高度认可 [1] - 优化营商环境,减少企业和群众跑腿次数,提升办事便利性 [2]
陕西省消防救援总队发布24项便民利企措施
陕西日报· 2025-06-29 22:42
行政许可优化 - 推出消防行政许可办理方式自主选择权 允许提前申请技术指导 变更信息简化材料 检查时限减半 大幅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1] - 注册消防工程师审批和职业技能鉴定提速 注册申请在线提交 材料邮寄审批时限从20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 [1] 监管执法创新 - 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 检查计划和名录年度公开 检查前提前告知企业 年度首次无问题企业原则上免重复检查 [1] - 推行"柔性执法"理念 制定从轻、减轻及不予处罚清单 初次发现可整改隐患且7日内完成整改无危害后果的可不予处罚 [1] - 专项整治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合并多事项检查 减少对企业经营干扰 [1] 服务渠道拓展 - 设立消防服务热线提供技术指导 开展消防管理及隐患整改专项辅导 免费开放消防科普基地及救援站 [2] - 优化火灾调查流程 仅封闭关键区域并动态缩小范围 减少对企业经营影响 [2] 监督机制强化 - 建立政策落地监督机制 严查不作为、乱作为问题 以监督保障服务实效 [2]
15项举措服务保障三年行动决胜之战
辽宁日报· 2025-06-04 01:36
服务重点领域举措 - 依托助企警务联络官和项目警官制度为重点产业基地 产业集群和省市级重大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2] - 依法严厉打击海上走私 非法捕捞及渔霸港霸等涉海违法犯罪 同步推行船舶出海报备便利化措施[2] - 建立辽宁公安涉企服务保障机制 通过一部热线电话加一个服务平台系统集成涉企服务事项[2] 便民利企服务优化 - 优化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审批流程 在夜经济集聚区推行非主干路限时限位停车管理模式[3] - 未满60周岁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驾驶资格自动延长至63周岁 已注销驾驶证60周岁人员可无考试恢复资格[3] - 口岸签证办理点位从沈阳大连机场拓展至全省14个市级公安出入境窗口 在机场口岸设置外籍旅客快捷通关备案点[3] - 推行公民信息连锁变更一件事服务 本省户籍居民可一次申请完成身份证驾驶证等高频证件换发[3] 安全秩序维护措施 - 持续严打侵犯知识产权 制售伪劣商品 数据窃取等违法犯罪 重点保护专精特新企业核心技术和数据安全[4] - 依法严厉打击村霸市霸等黑恶势力及合同诈骗 职务侵占等涉企犯罪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4] - 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 破坏黑土资源 制售假劣农资 污染环境等犯罪[4] - 紧盯食品药品安全 依法严打大宗食品违法犯罪[4] 企业群众权益保障 - 依托全省经济犯罪接报案中心受理企业诉求 开展新型经济犯罪预警防范宣传[4] - 严肃查处违规插手经济纠纷 滥用查扣冻措施 乱检查乱罚款等行为 深化包容审慎执法理念[4]
广东消防回应企业反映“检查频次高”:要求年度抽查不超两次
南方都市报· 2025-06-03 05:57
消防执法改革措施 - 建立量化管理机制 对同一企业年度抽查不超过2次且间隔半年 解决"检查频次高"问题[1] - 推行"阳光执法预告"制度 检查提前1天告知并限定工作日开展[1] - 制定省级消防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 实施免罚轻罚[1] 行政审批优化 - 统一全省消防审验和安检标准 实施并联审批[2] - 失信修复办理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 注册消防工程师许可时限压缩至10个工作日[2] - 消防设施操作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安排提速50%以上 3个月内完成[2] - 注册消防工程师实现全流程"掌上办" 证书直邮到家[2] 数字化服务创新 - 构建数字平台与实体服务联动的立体化宣教体系 培训资源免费开放[2] - 通过"粤商通"平台提供"安全体检+隐患整改"指导服务[2] - "指尖预约 上门指导"服务累计响应企业需求6600余次[3] - 注册消防工程师注册证书实现"零跑腿"办理累计1175本[3] 政策实施成效 - 柔性执法政策累计为4900余家企业实施免处罚[3] - 全省21个地市构建消防服务矩阵 形成"省级平台统筹+地市特色服务"网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