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夜间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南京苏州入选零售业创新全国试点 侧重“一店一策”改造
证券时报网· 2025-06-11 06:24
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政策 - 商务部等5部门公布第一批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名单 南京 苏州入选全国38个试点城市 [1] - 试点方向包括"一店一策"场景化改造 多元化创新 数字化赋能 [1] - 试点要求因地制宜推动差异化发展 统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城市更新行动等政策 [1] 南京零售业创新举措 - 对购物中心 连锁超市等大中型商业实施"一店一策" 推动向融合型 时尚型 主题型商业转型 [1] - 针对小型零售业强化上游赋能 推动社区型 策展型商业转型 [1] - 创新时尚型商业 发展首发经济 吸引国内外品牌设立首店 旗舰店 体验店 [2] - 推动夜间经济发展 建设"西城 夜未央""笪桥灯会"等集聚区 支持德基商场开展"24h"夜游项目 [2] - 推动"零售+"模式 与科技 艺术 体育等联动 聚焦Z世代 银发经济等群体 [2] 苏州零售业创新重点 - 侧重"一店一策"场景化改造 数字化赋能 政策创新 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 [2] - 持续推进存量商业设施改造 星悦汇师惠邻里中心 无界美罗小奢中心 彩香菜市场等项目完成焕新 [3] - 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全市商业设施提升 优化零售商业格局 [3] 试点城市共同目标 - 建设供给丰富 布局均衡 渠道多元 服务优质 智慧便捷 绿色低碳的现代零售体系 [1][3] - 及时总结推广可复制经验 扩大工作覆盖范围和影响力 [1]
地摊“麻辣烫”火出圈,夜市带火“空心村”背后的广州夜经济
南方都市报· 2025-06-11 01:32
夜间经济发展现状 - 广州以15个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为支点,在"Young城Yeah市"夜间消费季的IP引领下,不断涌现夜间经济新范式 [1] - 自2024年1月首批先行区获批以来,广州通过政策创新、业态重构、生态培育,实现从试点探索到全域联动的跨越式发展 [1] - 2024年二季度15个先行区日均客流值合计破千万人次,广州塔-琶醍美食集聚区在夜间日均客流占比中位列前列 [19] 花都田美夜市案例 - 田美夜市2024年国庆期间实现客流量约20万人次,拉动消费收入约1050万元,商户营业收入平均涨幅20%~30% [6] - 夜市带动周边物业租金平均上涨40%~60%,2025年五一假期客流量约5万人次,拉动消费127万元 [6] - 项目采取"政村企"三方联动模式,村集体自主筹资2800多万元,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约1.2亿元 [5] - 夜市全长520米,约300家摊位,融合餐饮、娱乐、文化等多种消费场景 [6] 太古仓码头改造 - 太古仓码头夜间经营商户超30家,较改造前增长约20%,营业时间普遍延长至凌晨2点 [11] - 项目夜间餐饮、娱乐消费占比超80%,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 [12] - 改造秉持"修旧如旧"理念,保留老仓库结构与风貌,将历史元素融入现代商业 [13] - 未来计划引入宠物乐园等业态,策划"港口文化节"等IP活动 [13] 商业综合体创新 - 正佳广场2024年12月整体客流量同比增长13%,通过"艺术狂欢夜"等活动刺激夜间消费 [17] - 天德广场夜间平均客流量同比增长25%,商户入驻率保持100%,日均客流超6万 [19] - 广州塔广场推出"夜间10点后消费享3倍积分"活动,夜间人均消费达300至400元 [20] - 珠江琶醍园区客流量超86万人次,商家营收约7000万元,夜市营业额占比70%以上 [22] 业态与场景创新 - 田美夜市将经营档口按美食品类统筹配置,加装净化器解决油烟问题 [7] - 正佳广场打造"沉浸式体验+社交化消费+年轻力文化"的夜间文化枢纽 [17] - 天德广场构建"高端餐饮+微醺经济+娱乐社交"的24小时夜经济生态圈 [19] - 珠江琶醍通过工业遗产活化、场景化业态布局形成"水-陆-空"立体消费场景 [22]
夜间经济释放消费市场新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6-10 22:09
夜间经济发展现状 - 夜间经济正改写我国消费图景 成为驱动内需增长和焕发城市生机的重要引擎 [1] - 市场规模从2018年22.54万亿元跃升至2023年50.25万亿元 2024年夜间旅游总花费达1.91万亿元 同比增长21.7% [2] - 内涵超越传统餐饮购物 向文化、旅游、娱乐等多领域拓展 形成"食、游、购、娱、体、展、演"融合共生的消费生态链 [1] 发展挑战 - 存在优质供给结构性短缺、城市配套与治理能力滞后、特色化与差异化不足等问题 [2] - 当前供给与需求间存在显著落差 需破解同质化问题 [3] 政策引导方向 - 政府需科学绘制"夜间消费热力图" 基于大数据精准布局业态 优化公共交通服务 [3] - 完善食品安全、环境卫生、服务质量、噪音控制、劳动者权益保障等领域的行业标准与监管体系 [3] - 探索出台包容审慎的监管政策 为新业态留足发展空间 [3] 业态创新路径 - 深耕文化底蕴 将历史文脉、非遗资源、艺术特质融入夜间消费场景设计 [3] - 运用AR/VR打造沉浸式夜游 通过智慧平台实现"一键畅游"和精准导流 [3] - 瞄准分层需求 为不同群体定制差异化、高品质的夜间生活方案 推动消费向"情绪满足"和"价值认同"深化 [3] 城市治理升级 - 构建跨部门高效协同机制 利用物联网监测噪音、优化垃圾清运流程、智能调度夜间安保力量 [4] - 在空间规划与政策制定中寻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平衡 [4] - 保障消费者安全便捷舒适体验 同时维护周边居民合法权益 [4]
15个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点燃夜经济!解码广州“夜”动力
南方都市报· 2025-06-10 15:29
广州夜间经济发展概况 - 广州提出打造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目标培育成为夜间经济特色高地,涵盖城市级商圈、邻里社区及特色项目 [1] - 15个先行区夜间消费总额占全市63%,天河路商圈以968万夜间客流领跑全国 [2] - 广州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比重超60%,抖音夜间打卡量连续三年领跑全国 [2] 政策支持与审批改革 - 首创"活动审批一次性许可"机制,千人大型活动审批时限压缩80%,1000人以下活动实行季度备案制 [1] - 简化外摆审核,允许商家按年度固定区域外摆,试点取消凌晨2点后酒吧、餐厅营业限制 [1] - 推行《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行政处罚免罚清单》,优化审批管理和外摆流程 [5] 消费场景与品牌建设 - 新增S/A级次品牌125家,形成重点商圈与次级商圈协同发展体系 [2] - 重点打造岭南特色夜间文化活动,珠江沿岸演艺场所开展演出千余次,观众超65万人次 [3] - 珠江游接待旅客创历史新高,保持全国第一 [3] 基础设施与交通优化 - 天河路商圈夜间消费占比达52%,北京路商圈夜间客流量超200万人次 [1] - 30%夜间经济集聚区周边缺乏公交接驳,中心六区设置夜间准停泊位约2700个 [4][5] - 优化调整夜间公交线路,推进珠江碧道建设,已建成99.62公里 [5] 活动与市场活力 - 2024年举办夜间大型活动46宗196场,参与群众727.9万人次 [2] - 推动商户开通外卡受理,改善支付环境,转化入境及参展人流为消费流 [2] - 整合十五运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打造世界级"滨水中央公园" [5] 存在问题与优化建议 - 地铁收班时间较早,重点区域夜间停车资源紧张,部分街区缺乏休憩设施 [4] - 商圈间协同性不足,缺乏统一规划协调机制,宣传资源分散 [4] - 技术改造补贴申报需12项材料,部分审批跨5个部门,平均耗时20天 [4]
“一店一策”场景化改造,推动多元化创新和供应链提升
南京日报· 2025-06-10 02:23
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政策 - 商务部公布第一批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名单 包括南京在内的38个城市入选 [1] - 2024年11月15日商务部等7部门下发《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提出2025-2029年每年确定一批试点城市 建设周期为两年 [1] - 南京市商务局迅速组织开展试点争创工作 推动零售业高质量发展 [1] 南京零售业发展基础 - 南京是传统商贸中心城市 商贸流通业发展基础坚实 近年来以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引领 多维发力推动商贸业高质量发展 [1] - 培育和招引了一批高能级零售企业 德基广场连续多年位列全国购物中心单店销售榜前列 孩子王 汇通达等商贸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1] - 零售供给品质不断提升 连续3年举办首店 首发经济发展大会 落地各类首店近千家 启动"首创金陵"行动培育本土商业品牌主理人 [2] 零售业态升级方向 - 对购物中心 连锁超市等大中型商业实施"一店一策" 推动向融合型 时尚型 主题型商业提升 [2] - 针对小型零售业强化上游赋能 推动向社区型 策展型商业转型 [2] - 引导商圈发展多种零售业态 打造"一站式"服务场景 发挥新街口全国示范智慧商圈核心地位 发展百家湖 元通等重要商圈 [3] 创新商业场景建设 - 大力发展首发经济 出台促进首发经济政策措施 吸引国内外品牌设立首店 旗舰店 支持首演 首映等活动 打造首发经济集聚区 [3] - 推动夜间经济发展 推进"西城·夜未央""笪桥灯会"等夜间经济集聚区建设 支持德基商场开展"24h"夜游夜购项目 [3] - 推动"零售+"模式 与科技 艺术 体育等联动 聚焦"Z世代" 银发经济等群体 形成特色空间 [3] 社区商业发展规划 - 持续推进南京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首批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 围绕"一圈一特色"建设目标优化社区商业布局 [4] - 到2026年主城区社区将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全覆盖 形成业态齐全 功能完善 智慧高效的便民生活圈 [4]
130个夏夜特色活动扎堆!2025上海夜生活节来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6-06 23:54
2025上海夜生活节 - 2025上海夜生活节于6月6日晚启幕,45个体现上海24小时活力城市多元特色的内容和品牌项目集中亮相开幕嘉年华,为"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预热 [1] - 活动从6月延续至9月,以"夜来上海,共赴热爱|Night Live Goes On"为主题,推出首批130个主题特色夏夜活动,包括潮流运动之夜、电竞生活月、申夜现场音乐季等 [4] - 创新推出"公交+消费""游船+消费"等特色场景,探索夜间消费新模式 [4][13] 上海夜间经济表现 - 上海在"2025中国城市夜经济指数"中排名全国第一,评估维度包括夜间出行活跃度、酒吧数量、夜间灯光强度、夜场电影活跃度和城市公共交通夜间活跃度 [5] - 2024年上海夜间活跃出行人次达403万,酒吧数量2906家,夜间灯光覆盖全市75%面积,夜场电影上映26.49万场,夜间公交活跃范围1975平方公里,四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8] - 南京东路人民广场、五角场、静安寺、徐家汇等区域为夜间客流最活跃的消费目的地 [8] 夜间消费新场景与活动 - 围绕夜购、夜食、夜秀、夜娱、夜游、夜动、夜读七大维度推出130个夏夜特色活动,创新利用交通工具、露台、公园、水岸等场景 [9] - 星巴克Bar Mixato推出特调鸡尾酒、咖啡精酿等产品,6家臻选酒坊提供手工咖啡鸡尾酒 [12] - 虹桥体育公园举办80余场赛事及20场3000人次音乐演出,古籍书店推出"古籍书话夜"夜读活动,瑞虹天地月亮湾举办拉美风情主题夜市 [12] - UFC格斗之夜上海站预计吸引全球50国运动员参赛,上海精酿啤酒节集结近70家国内外厂牌,FEAST美食嘉年华打造六大沉浸式体验 [12] 交通与文旅融合创新 - 久事公交集团推出"夜上海公交专线",串联重点夜生活集聚区,联动商圈开展联合营销 [13] - 浦江游览集团设计游船+"音乐嘉年华、特色餐饮、萌宠社交"等多元化产品,延伸南北航线至吴淞口和西岸梦中心 [13]
2025端午上海旅游亮眼:文旅商体展联动 三天全要素旅游消费超124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6-02 18:26
旅游消费数据 - 2025年端午假期上海市接待游客648.08万人次 全要素旅游交易总金额124.77亿元 同比增长3.30% [1] - 上海市宾馆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59% 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 主要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27万人次 [1] - 节日前两天上海全市线上线下消费近200亿元 同比2024年增长4.1% [1] 主题乐园经济 - 端午假期上海文旅消费规模全国第二 餐饮类消费同比增长38% 旅游景点类消费同比增长53% [2] - 上海迪士尼乐园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等主题乐园推出亲子活动 成为流量担当 [2] -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开启试运营 串联金山和平湖文旅资源 推出两条新线路吸引客流 [4] 夜间经济 - 端午假期上海夜间消费同比增长20.8% 苏州 杭州 北京等地游客是主力 [4] 票根经济 - 端午假期上海举办447场演出 同比增长5.82% 接待观众37.9万人次 票房收入1.03亿元 同比增长156.27% [5] - FE电动方程式上海站赛事期间每天吸引上万观众 嘉定区组织180余家商户参与票根联动 最高优惠7至8折 [5] - 浦东启动"跟着演出游浦东"活动 近百场演出参与 凭票根可兑换酒店景区优惠 住宿订单最高优惠1000元 景区门票最高优惠100元 [6] - 东方明珠利用票根经济提升文化附加值 延长消费链 推出景点门票优惠为暑期旅游预热 [6]
江苏南京:“仲夏消费季”开启,“发展热力图”飘红
搜狐财经· 2025-06-01 13:07
消费促进活动 - 南京启动"四季有约·仲夏不眠夜"系列活动 计划举办近500场多元消费促进活动 涵盖传统与现代、国际与本土元素 [1] - 活动围绕"阳春焕新季 仲夏不眠夜 金秋潮荟节 暖冬跨年庆"四大主题展开 形成"金陵十二时 时时皆好逛"的全城消费氛围 [17] - 重点打造1场主题盛会"2025南京国际啤酒节" 联动12个板块推出6大主题(首发首秀/夏夜生活/文商旅体融合/以旧换新/服务消费/内外贸一体化)活动 [12] 消费数据表现 - 1-4月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944.6亿元 同比增长5.9% 增速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提高2.5和1.6个百分点 [19] - 细分品类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5.9%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8.1% 通讯器材类增长37.8% 汽车类增长10.3% [19] 业态创新与场景融合 - 文商旅体深度融合 如外商投资企业龙舟邀请赛与消费活动嫁接 1912国际街区设置老字号展示区(金陵金箔/南京工美/南京肥皂)和汽车互动体验区 [6][10] - 非遗文创产品创新开发高考主题金箔手机贴/端午香囊等时令商品 南京工美非遗保护中心定期更新产品线吸引年轻客群 [8] - 夜间经济形成"1+6+12+N"矩阵 包括德基艺术博物馆(全国首个365天夜间开放至凌晨的博物馆)/金陵中环"空中花园"/熙南里街唱路演等多元场景 [11][16] 商业基础设施 - 2023年新增金陵中环/紫金·钟爱里/玄武花园城等多个商业综合体 为夜间消费提供新载体 [16] - 政府规划打造夜食/夜购/夜游/夜健/夜娱/夜宿等夜间消费集聚区 强化业态协同效应 [16] 重大活动规划 - 6月3日将举办2025全国"服务消费季"暨"苏新服务·惠享生活"活动 配套市集设置五大互动体验区 [19]
镇江高新区商贸流通发展势头强劲
镇江日报· 2025-05-29 00:14
消费市场表现 - 1-4月镇江高新区限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3.13% 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8.34% 限上餐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2.09% 三项指标增幅均居全市第一方阵 [1] - 核心商圈悦然广场1-4月客流总量达190万人次 同比增长13% 新增品牌商铺11家 [1] 政策与活动推动 - 发布2025年消费促进七大举措 深挖老字号和特色农产品消费增长点 联合大型综合体开展多样化消费活动 [1] - 1-4月"以旧换新"活动带动商贸行业销售总额超5000万元 覆盖家电 汽车 电动自行车 家居等领域 [2] - 打造"直播+产业""直播+品牌"特色电商直播区 推动线上线下融合 构建多元化消费场景 [1] 业态创新与布局 - 围绕润兴路 九华山庄 团山睿谷等重点片区优化商业布局 培育夜间经济 首店经济等新业态 [2] - 推动文旅商体联动 策划主题促消费活动 形成"月月有活动 季季有亮点"的消费氛围 [2] 企业支持与培育 - 定期举办商贸企业座谈会和培训会 邀请行业专家授课 强化贸易企业招引和培育升规工作 [3] - 通过优化营商环境 落实惠企政策 精准服务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3] 未来规划 - 计划推动优品中华行高新区专场活动 为外贸企业搭建内销平台 畅通内外贸易双循环 [3] - 深化消费供给侧改革 以创新驱动 品牌引领 融合发展为抓手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3]
拱墅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高水平打造时尚之都
杭州日报· 2025-05-28 02:58
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拱墅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6.3亿元,同比增长4% [5] - 服务业增加值2014.1亿元,增长4.9%,规上工业增加值109.6亿元,增长3.9% [6]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8.6亿元,同比增长3.5%,连续4年全市第一 [7] 消费与商圈发展 - 2025年1-4月餐饮业营业额增速达8.5%,居全市第一 [7] - 武林商圈2023年以来引入上百家首店,2025年计划再引进至少50家 [8] - 推动大武林、大运河、大和平、新天地四大商圈融合提升,计划引进国内外首店、旗舰店80家以上 [9] - 杭州中心通过餐饮首店策略吸引年轻人,新增网红冰淇淋"夏序"快闪店和江西菜餐厅"胡恰" [8]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2025年一季度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1.1%,全市第一 [10] - 浙江省智能船舶创新中心计划2026年投用,采用"研究院+产业基金+孵化器"模式,目标培育3-5家智能装备领域"独角兽" [11] - 环高校创新生态圈包括"环浙大科创圈""环工大科创圈"等,串联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新载体 [11] - 杭州丝瀚生物科技和知弈半导体签约入驻,分别聚焦生物医用材料和光电芯片研发 [12] 民生服务与社区建设 - 大运河幸福家园已建成30个,覆盖113个社区,服务93.78万人口 [13] - 社区食堂达123家,日均服务13723人,基本实现"15分钟服务圈"全覆盖 [14] - 开设6所大运河少儿学堂(服务6000余人次)和10所老年学堂(招收2185名学员)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