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质量强市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市区联动宣贯地方标准,持续深化落实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13 09:26
核心观点 - 深圳市通过发布全国首个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地方标准 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升级 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实施模式 [1][2][6] 标准制定 - 标准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深圳市质量强市促进会联合中兴通讯 比亚迪 荣耀等龙头企业历时两年共同起草 [2] - 标准基于深圳优秀企业最佳实践经验 涵盖质量战略规划 数字化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合规管理等七大实施指引 [2] - 标准具有规范性 先进性 系统性 操作性特点 填补国内空白 [2] 实施推广 - 采用市区两级联动机制 7-8月开展3场公益培训 覆盖100余位企业质量管理者及150余家企业 [3] - 培训采用线下授课与线上自主学习双模式 线下由标准起草人和标杆企业CQO解析条款 线上通过"Q学堂"提供14门课程 [3] - 考核合格者纳入省市级首席质量官人才库 可在"深质贷""深质投"金融政策中为企业加分 部分银行提供贷款优惠 [3] 实践案例 - 精选12个国家级典型案例 包括中兴通讯数字化质量管理 比亚迪全生命周期管控 格力电器质量技术创新循环等 [5] - 组织标杆企业研学活动 走进飞亚达 海柔创新等企业 通过场景化推演指导质量战略制定与数字化平台搭建 [5] 成果数据 - 深圳累计培训13000余名企业质量人员 5000余人获认证证书 3000余家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 [6] - 华为 中兴 比亚迪 安吉尔等头部企业CQO已进入公司决策层 [6] - 创办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成果竞赛 前8名可申报"深圳工匠"培育计划 [6] 体系构建 - 形成七大支撑体系:教材《首席质量官必读手册》 地方标准 主题歌曲 深圳论坛 创新竞赛 线上教育平台 企业俱乐部 [6] - 计划向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输出制度实施范式 [6]
让高质量成为城市发展鲜明底色——江苏连云港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成效显著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28 06:33
连云港市经济发展概况 - 连云港市地处我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端,是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1] - 连云港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453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600亿元 [1] - 连云港市聚力打造"一带一路"强支点城市和国家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 [1] 连云港市质量建设成就 - 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进入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建议名单,实现连云港市质量领域最高奖项零的突破 [1] -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全国质量标杆 [1] - 江苏省省长质量奖连续8年榜上有名,在苏中苏北地区拔得头筹 [2] 重点企业发展情况 - 中复神鹰在国内率先突破干喷湿纺关键技术、实现核心装备自主化,打破国外高性能碳纤维市场垄断,并以第一完成单位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 - 恒瑞医药凭借在创新和质量上的卓越表现,现已成为国内医药研发龙头企业 [2] 质量基础设施建设 - 连云港检验检测产业园总体规划图上,东海硅材料功能区、中华药港功能区、徐圩石化功能区等分区清晰明了 [3] - "质慧港"整合了该市12家技术机构和26个省级以上公共服务平台,为广大经营主体提供高效的质量综合服务 [3] - 连云港将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作为推进制造强市、质量强市建设的核心任务 [3] 未来发展规划 - 连云港将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秉持质量强企、强链、强县"三强"理念,大力推进质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 - 连云港将充分发挥产业特色优势,努力在江苏省乃至全国打造更多质量工作"连云港样板" [4]
“品立长沙 质优天下”2025年长沙品牌故事会举办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14 06:01
品牌建设与质量提升 - 长沙市举办"品立长沙 质优天下"2025年品牌故事会,旨在引导企业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成长机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1] - 三一集团、铁建重工等5家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进入全球工程机械50强,2023年集群规模企业总产值突破2200亿元,连续14年全国第一 [2] - 长沙市累计培育品牌1017个,形成覆盖制造、服务、文化领域的多维品牌矩阵 [2] 质量服务与企业支持 - 长沙市市场监管局组织质量专家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点对点"上门服务,解决质量问题5200余个 [2] - 该市企业获评各级政府质量奖、质量标杆、湖南名品等质量品牌荣誉123项 [2] - 7家企业代表通过品牌故事会展示品质筑基、科技赋能、文化铸魂的品牌建设路径 [2] 文旅产业与品牌发展 - 长沙拥有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铜官窑文化旅游度假区等11个国家级文化品牌 [3] - 铜官窑新华联瑞景酒店、湖南麓山国际旅行社等71个省级品牌推动文旅产业稳步发展 [3] - 优质品质和服务助力长沙文旅消费焕新升级 [3]
四大品牌榜齐发,佛山持续擦亮“有家就有佛山造”品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1 14:38
品牌日活动与榜单发布 - 佛山在第九个"中国品牌日"举行"有家就有佛山造"2025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发布4个品牌系列榜单,包括"湾区认证"品牌榜单、"佛山市匠心品质品牌企业50强"榜单、"佛山市知识产权创新品牌企业10强"榜单和"佛山市十大品牌人物"榜单 [1] - 同时公布"佛山市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创新十大优秀案例"和"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十大优秀案例"遴选结果,共有99家企业和10名优秀企业家入围 [1] 佛山质量与品牌建设成果 - 佛山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684项,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中国质量奖、省政府质量奖数量均排名全省第一 [1] - 2024年评价出98家企业106个佛山标准产品,累计制定138项佛山标准,通过434个佛山标准产品,涵盖铝合金门窗、家电、医疗器械等领域 [2] 政府政策与未来规划 - 佛山市市长白涛强调要打造"有家就有佛山造"品牌,深入实施产品质量升级行动,推广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工具,落实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 [2] - 计划完善质量基础设施,运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工具,打造"十百千万"品牌矩阵,推动"佛山制造"走向世界 [2] 省级支持与战略方向 -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郭宇华呼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协同推动质量强国、质量强省、质量强市建设,支持企业创新和参与国际竞争 [3] - 强调通过标准提档促进质量升级、品牌增效,加强公平竞争执法和知识产权保护,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3]
2025年质量强市促进大会举行 13家企业获授“领军企业”
深圳商报· 2025-04-27 06:45
质量强市促进大会概况 - 2025年深圳市质量强市促进大会在银湖会议中心召开,主题为"质量强市扎根基 价值创新促发展",旨在助力企业通过高质量创新提升竞争力[1] - 大会颁发第十一届"质量强市金质奖章"给海云天科技总裁严宝强等8位企业家[1] - 授予中兴通讯等13家企业首批"质量强市建设领军企业"称号[1] - 启动第四届"深圳品牌百强"培育评价,并揭牌"品牌企业内外贸一体化服务中心"及"中国人民大学涉外法律咨询服务中心(深圳)实践基地"[1] 质量强市战略与成果 - "质量强市"战略自2010年实施以来推动深圳企业在标准、质量、品牌、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2] - 深圳市质量强市促进会强调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质量成就未来"的城市质量精神,持续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区、强市生态建设[2] - 促进会将聚焦标准、质量、品牌建设,以及首席质量官培养、ESG治理、内外贸一体化等领域,为企业提供多维度赋能[2] 行业发展方向 - 企业需把握"质量即效益、绿色即溢价、创新即未来"的核心意义,适应人工智能技术重塑产业、绿色生产力发展及生态化协同趋势[1] - 构建内外贸一体化与"双循环"能力被视为创造新竞争优势的关键路径[1]
聚合力 添活力 增动力河北邯郸“四助工程”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邯郸市市场监管部门助企发展成果 - 解决企业发展难题421个 为企业提供服务2621家次 [1] - 引进外籍质量专家42名 覆盖37家需求企业 [2] - 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43笔 总金额达25.2亿元 [4] 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 建立市级线上平台1个 县区中心站20个 服务站42个 形成三级网格化服务体系 [1] - 推动2026家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 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 [1] - 通过质量发展大讲堂培训企业779家 人员4.3万人次 [1] 企业质量技术提升成效 - 古钟食品引进日籍专家研发两项专利技术 [2] - 金力新能源将隔膜产品宽幅提高17% 厚度降至2微米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2] - 组建22个产业链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 涵盖链上企业541家 科研院所52家 [3] 产业链质量联动提升项目 - 实施重点质量技术攻关项目51项 已解决质量问题39个 [3] - 3个产业链项目入选省级重点项目 包括新兴铸管产业链/铁基新材料产业链/特种气体产业链 [3] - 13家企业列为质量强省领军培育对象 3个产业链纳入省级培育名单 [3] 品牌与标准建设成就 - 4家企业获批省级企业标准"领跑者" 数量全省第一 [1] - 12家企业入围河北省智能工厂公示名单 数量全省第一 [1] - 5家企业入围河北品牌示范企业 6家入围品牌优势企业认定名单 [3] 金融支持创新措施 - 创新积分评价体系融入质量融资增信要素 推出"冀质贷"专属产品 [4] - 帮助5家企业获得贷款9700万元 [4] - 与8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协议 开展"入园惠企"活动20余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