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搜索文档
让“科普之翼”越来越有力
人民日报· 2025-09-23 01:37
在北京密云区第二中学,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举办科普讲座。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供图 在江西兴国县龙口中学,洪文钦(左一)指导学生做实验。张普贵摄 在内蒙古达拉特旗恩格贝镇中心小学,孩子们体验VR眼镜。鄂尔多斯市科技馆供图 科普大篷车旁,孩子们使用VR眼镜感受浩瀚星空;大学生志愿者走进乡村小学,带着孩子们一起做科 普实验;近80岁的院士成为科普"UP主",为网友揭示人工智能的奥秘……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普 工作,各级各部门和各类组织举办众多妙趣横生、多姿多彩的科普活动,在拉近公众与科学之间距离的 同时,也在全社会播撒热爱科学的种子。 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本版今起推出"弘扬科学家精神·关注科普月"系列报道,讲述科普工作者们 普及科学知识、营造热爱科学社会氛围的生动故事。 ——编 者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星辰大海等着你"公益科普讲座 点亮青少年的航天梦想 后来,常琳成了学会做科普的"常客"。2021年,她再次到西藏科普。听说科学家来讲航天,林芝市朗县 中学礼堂坐满了学生。从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到中国航天发展,再到卫星的研发和使用,这场科普效果 出乎常琳意料:"相比5年前,孩子们视角更开阔,也更加善于、敢于表达,我看到教育 ...
让“科普之翼”越来越有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关注科普月)
人民日报· 2025-09-22 22:21
全国科普月活动概况 - 2025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 各级各部门和各类组织举办众多科普活动 在全社会播撒热爱科学的种子[7][6] - 科普形式包括VR体验、科普实验、院士科普讲座等 拉近公众与科学之间的距离[6]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公益科普讲座 - "星辰大海等着你"公益科普讲座自2020年11月启动 已开展400多场活动 吸引近百名航天领域工作者参与[8][9] - 活动面向大中小学生 特别是偏远地区孩子 旨在点亮青少年航天梦想 助力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8] - 首批航天员赵传东参与讲座 从训练过程和实际感受出发传递航天知识和载人航天精神[8] -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常琳副研究员2016年起参与科普 观察到西藏学生5年间视角更开阔 更善于表达[9] 鄂尔多斯科技馆科普大篷车项目 - 科普大篷车2017年启动 累计开展1400余场活动 惠及群众60余万人次[12] - 项目让偏远地区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操作科学仪器 感受科学奥妙[11] - 科普对象从学生拓展至农牧民、老年人等群体 内容涵盖展品讲解、科学实验、卫生健康、反诈宣传等多维度[12] - 27岁技术担当刘淑婷演示机器狗操作 几乎每所学校都有学生表示想当科学家[11] 南昌大学星火科普志愿服务队 - 服务队2018年成立 足迹遍及江西11个设区市 累计开展200余场科普活动[15][13] - 利用矿泉水瓶、乒乓球、筷子等日常物件做实验 让农村孩子感觉科学很近[14] - 目标5年内走完100个县市区 照亮更多乡村孩子的科学梦[15] - 物理实验如"火焰龙卷风"演示温差气流原理 生动有趣深受欢迎[13]
见证科学和大众的美好相遇(编辑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9-22 22:08
科普是纠正谬误的重要方式。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一个新的概念出现,需要科普工作者基于科学发 展规律,为大众提供可靠的解读。他们将晦涩难懂的科学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在科学与大 众之间架起通达的桥梁。 科普是一门大学问,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我们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持续不 断地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科普服务,推动科学家精神深入人心。 观看短视频了解哥德巴赫猜想、参观互动展览感受"科幻照进现实"、参与科学实验体验精彩的"物理 秀"……近年来,科普覆盖面越来越广,通过丰富的载体、新颖的方式,不断增强吸引力,让科学知识 更好地触达受众。 科普为什么重要?院士说,科普能引导公众培养科学思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科普工作者说,科普可 以让高深科学知识"轻量化",见证科学和大众的美好相遇;大学生志愿者说,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 自身也收获了成长。 科普是点燃科学热情的星星之火。越来越多科普视频成为网络爆款,通过有趣的镜头、互动的演绎与受 众产生连接;科普讲座从微观视角切入,在一问一答中激活知识与创意的火花……科普工作者化身知识 的传播者,在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好奇心的同时,播撒一颗颗热爱科学的种子。 (文 ...
高福院士:科普是一种“社会疫苗”
中国青年报· 2025-09-20 02:10
"科普是社会疫苗,做科普打'疫苗',预防'信息流行病'。"2024年3月,高福院士在给中国少年儿童新闻 出版总社刊物的题词中这样写道。"在全国科普月期间,咱们探讨为什么要做科普和如何做好科普,意 义重大。"高福院士说,在信息时代,健康科普是抗击"信息流行病"的第一道防线。 院士为何总给小娃娃们写科普书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向记者展示新冠病毒模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姜蕾/摄 "西红柿长在大树上,小猪长得像大象"——童年时的高福在《山西科技报》上看到的这幅幻想未来的 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点燃了他对科学最初的好奇与向往。"因此,我认为科普非常重要。"9月 18日,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说。今年9月,是 首个全国科普月。根据2024年12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每年9月将集中开展科 普工作。"要深刻理解设立科普月的重大意义。"高福院士说。 来到高福院士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他为孩子们撰写和主编的科普读物:《院士解锁中国科技·关上 疾病之门》《全攻略!我不要消化道感染》《全攻略!我不要呼吸道感染》。这些书将晦涩的医学知识 变成 ...
首个“全国科普月”,中国科技馆创新成果展带来前沿成果科普展品
新京报· 2025-09-19 13:29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9月19日至27日,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中国科技馆"科创筑基 科普惠民"创 新成果展在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大道(奥林匹克塔西侧)亮相。展览包括"科技改变生 活""创新赢得未来"两大展区,集中呈现25件源自前沿科研成果的科普展品,以及"空气动力与未来飞 行"展示空间,让公众近距离触摸"硬科技"。 以沉浸体验的高新展示技术"包装"前沿科技成果,是展览另一亮点。展览融入了机电互动、全息投影、 AI交互、VR体验等多种展示技术:公众可以在"波浪补偿自稳平台"操控摇杆模拟波浪、控制按钮启动 补偿,了解海上波浪中的小球如何保持水平稳定,见证海上智能装备的硬核实力;在"表情机器人"前感 受机器人AI像"镜子"般模仿并再现你的表情;通过舰载机起降巡航VR,化身飞行员体验航母舰载机全 飞行流程;戴上VR 设备穿梭于"生命灵境",目睹DNA转录成蛋白质的过程…… 展览还挖掘科学家成长和科研背后的故事,发挥科技馆连接科研与科普、贯通科技与公众的平台作用, 拉近科技与大众的距离。 从去年开始,中国科技馆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深挖实验室里的"科研宝藏"——从标志我国量 子计算"领跑" 的"祖冲之 ...
焦点访谈|科学进万家,科普正当时
央视网· 2025-09-16 13:35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今年9月是全国首个科普月。以往,我们更熟悉的是科普日,从科普日到科 普月,看似只是时间的延伸,实则意味着科普活动更加丰富多元,从而更好地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在全社会营造出浓厚的科学氛围,助力科技强国建设。今 年的科普月期间,很多地方和部门都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像科普讲座、展览、互动体验等等,把科普送到更多人的身边。我们首先到中 国科技馆去看看。 金秋九月,首个全国科普月如约而至,而青少年无疑是这场科普盛宴的核心与焦点。作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点人群,青少年是科学的未来,更是建设科 技强国的希望。今年科普月紧扣"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的核心主题,将青少年科学教育放在了突出位置。 在中国科技馆一层西大厅,一场关于未来科技的探索之旅正在火热进行。科学方法特训营是中国科技馆2025年重磅打造的大型综合性科学教育活动。它的核 心任务是建设具有一定真实功能的模拟外星科考站。几十名青少年分组协作,围绕外星科考站建设的"能源收集"、"环控生保"和"交通科考"三大分系统,展 开了一系列紧张而有趣的挑战。在特训营的几个展台前,围满了 ...
科普月里感受科学魅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5 22:48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举行"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全国科普月科普大篷车进校园 活动。 图为龙山县第二小学,学生体验科普设备。曾祥辉摄(人民视觉)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灵峰镇中心学校,首个全国科普月"八桂科普大行动"贺州市科普进校园 活动近日举行。 图为科普工作人员在讲解气象知识。黎豪图摄(人民视觉) 2025年张掖市全国首个科普月暨"科学集市"活动,在甘肃省张掖育才中学开展,来自全市12所中小学、 幼儿园的1000多名师生参加。 图为学生体验学习无人机操作技术。杨潇摄(人民视觉) 小朋友在江苏省南京科技馆参观体验。方东旭摄(人民视觉) 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首届科学运动会日前在邯山区赵王小学举行,来自邯山区各学校的300多名学生展 开角逐。 图为机器人挑战赛现场。郝群英摄(人民视觉) 日前,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在北京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中国科技馆启幕。 图为参观者在中国科技馆了解软体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2025年全国科普月安徽省暨合肥市主场活动近日在安徽省科技馆启动。活动为期20天,以"科技改变生 活,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70余家单位的"硬核"科技亮相现场。 在河南省许昌科技馆举办 ...
【人民网】怀柔科学城院所高校领衔多元力量为市民送上“科普月卡”
人民网· 2025-09-15 03:37
活动概况 - 2025年怀柔区全国科普月活动于9月13日开幕 采取1个主场加五大板块加N个分会场的模式 覆盖9月至10月期间[2] - 60余家科研院所 高校 科技企业及科普基地等多元科普力量参与 计划举办百余场主题科普活动[2][5] - 主场活动包含60余个展棚 7项特色科普活动和4个主题展[3] 科技资源展示 - 国科天花板板块汇聚10余家在怀科研院所 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 高能物理研究所等 展示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光学原理 激光加速肿瘤治疗装置等前沿科技[3] - 科技前沿板块展出机器人 机器狗 磁悬浮超导浮子双模型 光电关联成像系统等创新展品 同时展示怀柔区青少年科技创新优秀作品[4] - 行业科普板块聚焦科技加文化 防灾减灾 应急安全 环境保护等领域 通过模拟演示和互动体验开展实用科普[5] 科普内容拓展 - 科普阅读及文化市集板块联合中信书店 新华书店等机构 提供科技科普书籍及浸烙葫芦技艺 非遗制香等传统文化体验项目[4] -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板块展示土壤改良检测技术 水培蔬菜 太空育种等农业科技应用 并为灾后重建村琉璃庙镇梁根村搭建黑木耳种植技术展示平台[4] - 怀柔科技馆联盟新增7家成员单位 包括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 目前联盟成员总数达66家[5]
“走进国之重器”系列科普活动启动
陕西日报· 2025-09-14 23:17
9月9日,2025年陕西省全国科普月重点活动——"走进国之重器"系列科普活动在西安启动。首场科 普活动邀请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研究员李孝辉作了题为《追溯时间来源,探索时空奥秘》的科普报 告,西安市临潼区150余名高中生参加活动。 "走进国之重器"系列科普活动还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志南、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副所长付玉喜 分别围绕"AI催生生物医药4.0时代""如何拍摄原子、电子电影"主题进行科普报告。 "我们将以大科学装置建设为契机,聚焦科协工作主责主业,推动科普产品供给和科普基础设施建 设,积极培养科普理论研究和科普传播人才队伍,营造全社会崇尚科学的氛围,构建完善的科学素质建 设体系。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主动担当,深入挖掘大科学装置的历史底蕴与时代价值,将前沿科研成果 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讲好科技故事,传递科学精神。"省科协负责人说。(记者:霍强) 李孝辉从时间的重要性、国家标准时间的产生、国家标准时间的发播及大科学装置对未来的展望4 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国家授时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过程,展示了国家授时体系从弱到强、从跟随到引领的 曲折历程,分享了国家授时体系建设的辉煌成就。报告会后,青少年学生走进时间科学馆 ...
北京市全国科普月北科院专场活动举行,带来科普讲座、科学手工课
新京报· 2025-09-14 23:01
活动概况 -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于9月12日-14日举办2025年全国科普月北科院专场活动 包含科普讲座 展项 手工课 观影和游戏等板块 [1] - 活动旨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并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营造氛围 [1] 科普内容与形式 - 科学实验秀《极冷实验室》通过干冰泡泡 空气炮 液氮花脆等现象向儿童科普知识 [1] - 北京天文馆讲解员回顾《凝望苍穹》科普剧创作历程 讲述百年天文仪器保护与科学精神传承故事 [1] - 学生演绎科普剧《碳捕捉计划》展示北科院科技手段助力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 [1] - 麋鹿中心科普设施区设12个互动展项 涵盖健康管理 陨石矿物知识及科普文创内容 [2] - 开设《麋豆带你看自然》《神奇的变色》等实验课程 儿童动手操作仪器 组装装置并尝试植物拓染 [2] - 国家自然博物馆与北京天文馆球幕影院放映《地球上的狂骑》《生命的起源》等科普影片 [2] 设施与跨界融合 -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观鸟设施"云翎轩"正式揭牌 位于科普栈道旁 已开放 [1] - 该设施是观察苍鹭 普通鸬鹚繁殖及夏季麋鹿活动的最佳场所 同时提供游客乘凉休闲功能 [1] - 活动融合科学知识与传统文化实践以激发儿童求知欲 [2] 科研机构参与 - 北科院分析测试研究所 资源环境研究所 智慧养老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科普宣讲与脱口秀形式讲解健康养老 饮食营养 生态保护及基因科学等科技热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