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二战史观

搜索文档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研讨会在伊拉克举行
新华社· 2025-08-26 05:05
新华社伊拉克苏莱曼尼亚8月25日电 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驻埃尔比勒总领馆和苏莱曼尼亚大学中国研 究中心25日在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库区)苏莱曼尼亚共同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研讨会,600余名中伊代表参会。 活动当天,中伊与会代表共同参观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记者段敏夫 李军) 与会专家、学者和政商界代表在研讨会分论坛上就二战史观、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就等议题展开热烈讨 论。他们表示,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大牺牲和历史贡 献。和平和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愿以中伊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为契机,巩固各领域务实合 作成果。 中国驻埃尔比勒总领事刘军在闭幕致辞中表示,抗日战争胜利不仅是中华民族从百年屈辱走向民族复兴 的历史转折,也为重建战后国际秩序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以三大全球倡 议为引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中国驻伊拉克大使崔巍在开幕式上表示,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 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中方愿同国际社 ...
寰宇平:汲取历史智慧 共筑和平未来
人民日报· 2025-08-22 08:21
历史意义与贡献 -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及联合国成立80周年 [1]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全球性抗争 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打响第一枪并浴血奋战14年 军民伤亡超3500万人 [1] - 中国牵制并消耗日本军国主义主要兵力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不可磨灭贡献 [1] 战后国际秩序 - 二战胜利催生联合国 中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重要成员参与制定《联合国宪章》 [2] - 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保障战后总体和平并推动全球发展 [2] - 现行国际秩序面临挑战 个别国家奉行霸权主义冲击联合国体系及国际关系准则 [3] 历史修正主义风险 - 日本存在否认侵略历史的逆流 包括供奉战犯 篡改教科书 否认南京大屠杀和强征慰安妇等罪行 [3] - 错误史观模糊是非标准 侵蚀战后国际秩序根基 对世界和平构成现实威胁 [2][3] - 二战造成战火遍及四大洲 军民伤亡超过1亿人 历史悲剧不容重演 [4] 国际合作与发展方向 - 需以对话合作取代对立对抗 通过平等协商化解分歧 避免军事同盟扩张造成安全困境 [5] - 应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及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5] - 坚持文明交流互鉴 倡导平等包容文明观 超越文明冲突与隔阂 [5] 中国角色与未来展望 - 中国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和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始终捍卫正确二战史观和维护现行国际秩序 [6] - 中国践行真正多边主义 愿同各国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6]
吸收最新研究成果 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人民日报· 2025-08-22 01:11
书籍核心内容 - 全书致力于吸收国内外二战史研究最新成果 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构筑中国特色与时代特色的二战史话语叙事 [2] - 明确中国战场为东方主战场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3] - 全景式呈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宏大画卷 涵盖六大编内容体系 [2] 中国战场历史地位 - 中国抗战开始时间最早(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 持续时间最长(10年独立坚持抗战) 是东方唯一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 [3] -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仍抗击日本陆军主力和部分海空力量 [3] - 中国共产党率先武装抗日 提出全面抗战路线 开辟敌后战场 铸就抗战精神 [3] 战争损失与经济影响 - 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万人 [4] - 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1937年比价) 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4] - 按黄金计价相当于现今60万亿美元 [4] 多战场联动与国际支援 - 苏德战场歼灭纳粹德军70%有生力量与75%武器装备 [5] - 中国志愿者参与1936年西班牙内战国际纵队 24名海军学员参与诺曼底登陆行动 [5] - 非洲贡献40万士兵(英属殖民地4200万人口) 提供巨额矿产 [6] 亚非拉国家参战贡献 - 巴西远征军2.5万人俘获2万余轴心国士兵 [6] - 太平洋岛屿团吸纳3500名巴布亚新几内亚人 2000余名斐济人参战所罗门战役 [6] - 新西兰毛利人组织第28营赴欧参战 并协调全国征兵与生产 [6] 中国国际地位确立 - 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份额居前四 [7] - 中国战场牵制日军主力 是盟军"先欧后亚"战略实施的前提基础 [7] - 大国地位源于抗战贡献 由英勇战斗与牺牲换取 [7] 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 - 和平需争取维护 合作共赢应成国际事务基本政策取向 [8] - 国际关系需遵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日内瓦公约 联合国宪章及万隆会议等确立的原则 [8] - 应坚持正确二战史观 警惕法西斯主义 以多边主义应对全球挑战 [8]
汲取历史智慧 共筑和平未来(寰宇平)
人民日报· 2025-08-21 22:13
中国在二战历史与国际秩序中的角色 - 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和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中国始终捍卫正确二战史观 维护现行国际秩序 践行真正多边主义 [1][6] - 中国是东方主战场 1931年打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枪 14年浴血奋战造成3500多万军民伤亡 牵制并消耗日本军国主义主要兵力 [1] 二战历史教训与胜利成果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全球性抗争 26个反法西斯国家组成国际同盟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四万万人同心抗敌 [1] - 二战胜利催生联合国体系 保障战后总体和平与全球发展进步 二战军民伤亡超过1亿人 战火遍及四大洲 [2][4] 历史修正主义的现实威胁 - 日本存在否认侵略历史逆流 包括供奉战犯 篡改教科书 否认南京大屠杀和强征慰安妇等罪行 [3] - 个别国家奉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 冲击联合国核心秩序 践踏《联合国宪章》国际关系准则 [3] 国际秩序维护与和平发展路径 - 必须坚持对话合作取代对立对抗 避免扩大军事同盟和挤压他国安全空间造成的安全困境 [5] - 需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以联合国宪章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 [5] - 应坚持文明交流互鉴 反对文明冲突论和意识形态割裂 倡导平等包容的文明观 [5]
抗战史和二战史重大研究成果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8-20 11:35
会议背景与组织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于8月20日在北京召开 [1] - 会议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主办 中国历史研究院承办 [1] -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洪大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芮出席会议 [1] 研究成果发布 - 会议发布8项抗战史和二战史重大研究成果 为过去10年间学界合作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1] - 八卷本《中国抗日战争史》全景式描绘抗日战争历史全貌 科学阐明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枢纽" [1] - 《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聚焦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系统展现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显著地位和巨大贡献 [1] - 《从延安整风到中共七大》《中国共产党文化抗战史(1931—1945)》等论著坚持唯物史观 诠释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1] -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近代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丛刊》《李顿调查团档案文献集》《铁证如山》等全面收集文献档案资料 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1] 学术研讨内容 - 五位专家围绕"坚持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定站在抗日民族伟业最前沿""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历史地位""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等主题做主旨发言 [2] - 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参加"中流砥柱""东方主战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三个主题的研讨 [2]
国新办就阅兵准备工作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新华网· 2025-08-20 02:16
阅兵活动背景与意义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式将于2025年9月3日举行 [2][3] - 此次阅兵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 体现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 [3] - 活动旨在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民族精神 宣示坚持正确二战史观及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立场 [3] 阅兵组织与参与方 - 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泽棵及中部战区阅兵指挥机构办公室副主任徐贵忠共同介绍准备工作 [1][2] - 受阅部队将在长安街列阵 接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 [3] 阅兵流程与形式 - 阅兵活动按阅兵式和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 总时长约70分钟 [3] - 分列式环节按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的顺序通过天安门广场 [3]
以正确二战史观守护历史的正义
人民网· 2025-06-15 00:50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格式整理的关键要点总结: 二战东方主战场的历史贡献 - 中国战场持续时间长达14年,有效牵制日本军国主义主要兵力,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赢得时间 [2] - 中日交战兵力峰值超1000万人,战区覆盖中国10余省区达160万平方公里,造成中国军民3500万人伤亡及超6000亿美元经济损失 [2] - 中国战场粉碎日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图谋,为美军中途岛海战和苏联出兵东北创造有利条件 [2] 对错误史观的批判 - 需批驳"欧洲中心论"将二战起点定为1939年德军侵波兰的叙事,该观点弱化中国战场关键作用 [3] - 反对"日本受害论"等美化侵略史谬论,强调《开罗宣言》等文件已确认日本侵华属二战核心组成部分 [3] 中苏战场的战略协同 - 中国战场牵制日军迫使日本放弃北进苏联计划,使苏联能将主力投入欧洲战场对抗德国 [4] - 苏联向中国提供武器装备及军事顾问团、志愿航空队支援,增强中国军队作战能力 [4] 历史教育与国际合作 - 中国通过设立国家公祭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及文献整理等措施构建系统性抗战记忆传承体系 [5][6] - 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提出"一带一路"及三大全球倡议,倡导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7] 注:原文未涉及公司或行业相关内容,故未提取相关数据
坚持正确二战史观 坚定捍卫历史正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网· 2025-05-20 21:58
中俄历史合作与二战胜利成果 - 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强调以史为鉴、共创未来,坚持正确二战史观,共同捍卫战后国际秩序 [1] - 中俄两国在二战中分别作为亚洲和欧洲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决定性贡献,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苏联援华航空队2000多名飞行员参战,200余人牺牲 [3][4][8] - 二战胜利成果包括打败日本军国主义和德国法西斯、推动联合国成立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瓦解殖民体系 [3] 正确二战史观的核心内容 - 正确二战史观强调中苏在亚洲与欧洲战场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牺牲最大,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 [5][6][8] - 纽伦堡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战犯的审判具有不可撼动的正义性质和历史价值 [6] - 西方国家通过历史虚无主义等手段淡化中苏二战贡献,中俄通过《联合声明》将坚持正确二战史观纳入双边机制化合作,包括联合纪念活动、史料研究等 [10] 维护联合国权威与国际公平正义 - 联合国成立及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国际公平正义,确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12] - 战后国际秩序是反法西斯同盟超越意识形态分歧的成果,部分国家企图颠覆这一秩序是对国际公平正义的挑战 [12] - 中俄在《联合声明》中强调将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共建人类美好未来 [13]
纠正对二战亚洲战场的“记忆不对称”(伟大胜利·历史贡献)
人民日报· 2025-05-10 21:30
纪念馆定位与使命 - 卡昂和平纪念馆建立在二战德军地下指挥中心遗址上,以战争真实发生地为选址核心[2] - 建筑主体"裂痕"设计象征战争对欧洲的撕裂,展区入口突出1937年日军侵华事件,强调亚洲战场早于欧洲爆发[3] - 使命超越传统战争回顾,聚焦人类与社会视角,解析战争成因与和平条件[4] 展览内容与特色 - 欧洲少数展示南京大屠杀的博物馆之一,2016年举办"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纠正"记忆不对称"[3] - 2024年全新布置"抵抗"主题展区,展线从13米扩展至47米,通过实物、影像和证词呈现全球多元抵抗行动[5] - 计划未来举办中国主题展览,涵盖文明演进、战争记忆等,推动法中博物馆学术合作[3] 运营与教育功能 - 年接待游客近80万人次,学生占比约14.3%(1/7),设置主题课堂与讲解参观结合的教育模式[4] - 2025年计划举办多场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活动,关联欧洲战场胜利、纳粹集中营解放及亚洲战事结束[4] 社会价值主张 - 强调极端民族主义回潮背景下教育、外交与对话的重要性,反对仇恨言论扩散[5] - 通过全球视角叙事(如亚洲战场时间线)强化二战历史认知完整性[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