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游民

搜索文档
浙江杭州梅林村,一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 梅林村,满满人气从何来(经济新方位·农村消费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5-27 22:07
乡村旅游发展 - 梅林村2024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人气最旺时单日游客量达上千人 [2] - 通过"千万工程"推进环境改造,建设16公里慢行步道、生态河岸及19亩现代化"美好生活中心",内含数字书房、智慧健康站等设施 [3][4] - 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包括特产集合铺、品牌农产品店、共富面馆等,并引入"沥小二"数字化导览系统提升游客体验 [4] 新经济业态引入 - 改造6000平方米共享办公空间,吸引40多名"数字游民"入驻,涵盖AI创作、设计等行业,形成青年社区 [5] - "数字游民"带动城市新业态下沉,催生网红店如唐果子茶点体验店、"千万+"小馆等,促进文旅融合 [5] - 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完善推动新能源车普及,2023年新增快充桩,吸引游客及卡车司机停留消费 [7] 智慧化与集体经济 - 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74万元(2024年),村民人均收入超6万元,配套24小时无人超市、智能健身跑道等数字化服务 [7] - 智慧管理系统覆盖公交实时查询、电子健康档案及远程医疗会诊,户籍人口实现"小病不出村" [7] - 传统品牌如"王泰和"萝卜干、"老大昌"酿造酱油进驻,结合湘湖龙井等农产品提升本地商业价值 [4][7]
数字游民:规模、驱动因素及其重要性
PUBLICFIRST· 2025-05-12 01: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数字游牧族现象真实存在且规模足以对英国经济产生影响,约165,000英国公民作为数字游牧族在海外生活和工作,年均海外工作7个月,共赚取52亿英镑,导致英国经济损失31亿英镑消费支出和3.2亿英镑增值税收入,去年贡献16亿英镑所得税和国民保险,若永久搬迁,这些税收可能面临风险 [5] - 该趋势受国内高生活成本、国外低生活成本、旅行机会、积极文化等因素驱动,自雇和受雇数字游牧族体验不同,自雇者更积极,受雇者面临更多挑战 [6][42] - 未来数字游牧族规模可能显著扩大,若7%有意愿者中50%付诸行动,未来三年将有160万英国公民长期海外工作,这将对英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部分数字游牧族可能因医疗、教育、基础设施改善和低税收而长期定居海外,但家庭和朋友因素也可能使他们回国 [66][7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移民、远程工作和数字游牧主义 - 传统英国公民大量移民,2010年代每年约15万,新冠和脱欧后降至10万,2017年约90万英国公民居住在欧盟,2006年约500万英国出生者居住在海外 [11] - 远程工作在英国经济中作用日益重要,疫情加速其发展,目前约30%劳动力为混合工作者,8%完全远程工作,近300万英国人完全不在办公室工作,该数字可能随年轻公司发展而增加 [14] - 数字游牧族通过数字技术在海外远程工作,与母国经济相连,区别于传统外派人员,许多公司为吸引人才提供数字游牧选项,但长期国际远程工作面临法律和监管障碍,一些国家提供数字游牧签证吸引人才 [18][20][21] - 数字游牧族迁移短期内给英国带来经济利弊,长期影响不确定且可能令人担忧,可能导致企业海外发展,影响英国生产力 [22][23] 第一章:数字游牧主义的规模和驱动因素 - 估计约165,000英国数字游牧族在海外生活和工作,相当于纽卡斯尔劳动年龄人口,年均海外工作7.5个月,共赚取超52亿英镑,去年该趋势使英国经济损失31亿英镑消费支出和3.2亿英镑增值税收入 [28][29] - 数字游牧族趋势受国内不满和国外吸引力驱动,生活成本高是主要原因,许多人因高租金、生活成本和重税离开,在巴厘岛可享受高品质生活并节省投资,64%认为个人财务问题是成为数字游牧族的主要好处 [33] - 工作时旅行机会是重要吸引力,可体验间隔年并发展事业,许多人想逃离国内负面文化,寻求冒险和积极社区,巴厘岛的安全和社区价值观吸引他们 [35][36] 第二章:作为数字游牧族工作 - 估计165,000数字游牧族中,约85,000受雇,80,000自雇,自雇者体验积极,认为巴厘岛是创业理想之地,低成本使他们能实验,便利条件利于专注工作,去年自雇者向英国政府缴纳5.9亿英镑税款,若改变税收居民身份或海外注册公司,这些收入可能面临风险,受雇者体验更复杂,远离团队工作困难,非结构化环境阻碍工作 [42][43] - 超20%英国新企业成立于适合远程工作的行业,这些行业生产力高,平均工资5万英镑,若这些企业在海外发展,英国可能失去高薪工作和宝贵税收收入 [45] - 数字游牧族在巴厘岛体验总体积极,认为是创业理想环境,低生活成本和减少的间接费用使企业家能冒险和实验,强大的创业文化和志同道合的人脉提供灵感和合作机会,许多人认为巴厘岛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利于专注工作,社交和娱乐机会丰富 [46][47][48] - 部分数字游牧族面临动力和工作脱节问题,主要是受雇者,他们感到孤独、与同事隔离,缺乏结构化日常和紧密支持网络,工作与理想生活冲突,一些人认为远程工作生产力不如办公室工作,且远离客户和潜在客户可能影响业务长期成功 [52][53][61] 第三章:数字游牧主义的未来 - 7%英国成年人表示未来三年很可能或肯定长期海外作为数字游牧族工作,18 - 34岁中该比例升至18%,若50%有意愿者付诸行动,未来三年将有160万英国公民长期海外工作,他们将赚取44亿英镑收入,导致英国经济损失26亿英镑消费支出和27亿英镑增值税收入,若自雇者改变税收居民身份或海外注册公司,50亿英镑税收贡献可能面临风险 [66][67][68] - 医疗、教育和基础设施改善使巴厘岛成为年长数字游牧族长期选择,一些人希望在巴厘岛成功创业、定居和抚养家庭,税收也是长期考虑因素,许多人希望减少税收,部分人因家庭、朋友和对稳定社区的渴望最终回国 [70][71][74] 结论和进一步研究 - 数字游牧族趋势不再小众,对英国经济有可衡量影响,若趋势加速,更多数字游牧族与英国经济脱节,长期经济影响可能更显著 [77] - 该趋势受国内高生活成本和国外高质量生活、创业机会、社区感驱动,自雇和受雇数字游牧族体验不同,研究只是理解该趋势的冰山一角,未来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其对个人、企业和经济的广泛影响 [78][79]
英国数字游民规模驱动因素及经济影响研究报告(英文版)-PublicFirst2025
搜狐财经· 2025-05-10 16:12
数字游民规模与增长趋势 - 美国数字游民数量达1810万,占劳动力总数的11%,同比增长4.7%,自2019年以来增长超147% [1] - 独立工作的数字游民数量增长20%,而传统工作的数字游民数量连续两年下降,2024年减少5% [1] - 英国数字游民数量估计为16.5万,相当于纽卡斯尔工作年龄人口规模,平均每年在国外工作7.5个月,总收入达52亿英镑 [35][37] 人口特征与职业分布 - 美国数字游民中Z世代和千禧一代占比64%,其中Z世代从2019年不足1%升至2024年26%,男性占比59%,非洲裔美国人占比从18%升至21% [1] - 57%美国数字游民已婚或与伴侣同住,23%携带子女旅行 [1] - 英国数字游民中约8.5万为受雇员工,8万为自雇人士,自雇群体对工作体验满意度显著更高 [51][52] 工作满意度与收入模式 - 79%美国数字游民对工作高度满意,79%对收入满意,主要受益于技术领域工作及"地理套利"策略(低成本地区生活+高工资国家雇主) [2] - 英国自雇数字游民去年向政府缴纳5.9亿英镑税款,但若变更税务居民身份或海外注册企业,这部分税收可能流失 [52] - 信息技术、创意服务、教育培训构成数字游民主力行业,52%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 [3] 经济影响与行业趋势 - 英国因数字游民流失导致31亿英镑消费支出缺口及3.2亿英镑增值税损失 [35][38] - 远程工作兼容行业(如信息通信)贡献英国20%新企业 formation,平均工资5万英镑(全行业平均3.7万英镑),存在产业外流风险 [54] - 58个国家推出数字游民签证,旨在吸引高技能人才刺激当地经济并促进长期商业生态建设 [30] 生活方式驱动因素 - 64%潜在英国数字游民将财务优势列为主要动机,巴厘岛生活成本仅为伦敦1/10 [43][44] - 数字游民普遍寻求逃离原籍国高犯罪率与文化负面情绪,青睐目的地社区安全感(如巴厘岛) [46][47] - 自雇群体认为海外环境降低创业试错成本,协同工作空间提升效率,日均工作时长减少但产出持平 [56][61] 企业政策与合规挑战 - 50%英国企业允许员工90天内海外远程工作,仅10%支持更长期限,80%企业担忧税务合规风险 [29] - 约1/3企业存在"隐藏游牧员工",即未公开政策下进行远程工作,带来监管与网络安全隐患 [3] - 数字游民政策成为企业人才竞争工具,70%全球公司提供远程工作选项以吸引高技能员工 [24]
县城咖啡馆,挤满数字游民
投资界· 2025-05-10 07:48
数字游民趋势变化 - 数字游民从追求"带着电脑环游世界"转向"回老家低成本生活",核心驱动力为大理等热门地区房租涨幅超过自由职业者收入增速[3][6] - 朋友圈内容从"宇宙勇气财富流动"转变为"小城市慢生活治愈",显示价值取向从理想化转向务实[9] - 返乡数字游民将行为重新定义为"地理套利"——赚一线城市收入但消费县城物价,形成经济学最优解[9] 县域经济升级 - 县城消费出现明显升级迹象,涌现秘境打卡地、慢生活场景及"想你的风"等网红地标,基础设施已支持数字工作需求[9] - 本地咖啡馆衍生出会议室并改造为"巴厘岛数字游民分区",反映服务业态正主动适配自由职业者需求[15] - 胶州等县域机场便利性成为吸引点,使返乡者能兼顾接洽京沪业务与低成本生活[14] 行业生态差异 - 大理数字游民社区出现"北京化"倾向,租金上涨且圈子文化严重,形成新型内卷场景[17] - 真正实现松弛感的数字游民多依赖母国汇率优势或远程操控公司,普通从业者面临收入不稳定焦虑[21] - 县域职业鄙视链中自由职业者地位接近无业游民,需通过"公司福利"等话术维持社会认同[27] 商业模式迭代 - 数字游民变现路径从"裸辞大厂-海外镀金-创业导师"转变为强调县域低成本生存的"超级个体"模式[11][15] - 行业出现两极分化:高净值人群维持跨国游民状态,普通从业者转向"县城养膘版"生存策略[21][27] - 体验经济赏味期缩短至3个月,持续留存需依赖实际盈利能力而非新鲜感[23]
新闻周刊丨在街舞中“变脸” 在荒漠中守护“表情包” 听中国青年人的新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4 01:10
青年文化创新 - 中国街舞团队首次登上VIBE世界街舞大赛舞台并获季军 将川剧变脸和中国武术融入街舞 27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 [2][4][6] - 团队坚持每周5天排练 每天从傍晚持续至凌晨 成员多为业余爱好者 [4] - 编舞方正华坚持艺术完整性 为展示中国文化未缩减时长导致被扣1分 最终以0.2分差距屈居亚军 [6] - 方正华期待培养"叛逆"新生代 鼓励超越现有舞蹈理念 创新更前卫的街舞风格 [8] 生态保护行动 - 甘肃张掖荒漠区兔狲数量从2022年12只锐减至2023年6只 2024年仅观测到2只 [13] - 保护团队设计专属人工巢穴 洞口尺寸可阻挡流浪狗 已吸引兔狲4次到访 [16] - 团队在3000平方公里调查范围布设红外相机 单日最大徒步巡查距离达10公里 [11][18] - 同步开展荒漠生态系统科普 改变公众对"生命禁区"的认知 强调生态完整性保护 [23] 数字创业生态 - 杭州良渚聚集"数字游民"群体 生活成本较一线城市低50%以上 形成每周百人规模的创业社群 [24][26] - 代表性项目音乐软件已完成开发并登陆主流应用商店 创业者称实现"田园与城市平衡" [24][26] - 当地提供开放公共空间支持创意交流 AI领域成为青年创业者重点方向 [28] 机器人技术突破 - 上海智元机器人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1岁 聚焦人形机器人实用化 目标实现从表演工具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跨越 [30][32] - 已建立百余台机器人训练场 涵盖烹饪/家政/购物等生活场景学习 [33] - 团队公开核心训练数据集 推动行业共同发展 [35] 青年人口与社会价值 - 中国15-35岁青年群体达3.3亿人 其创新活力直接影响社会信心指数 [35] - 青年群体在文化输出/生态保护/科技创新等领域展现突破性贡献 [1][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