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搜索文档
倾听尼山2025 |孙晓梅:我们需要系统的家庭教育
经济观察报· 2025-07-02 07:55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 论坛将于2025年7月9日至10日在山东曲阜举办 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 [1][2] - 设置多项分议题包括文明起源与未来发展 儒家文化世界意义 齐鲁文化与世界文明 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文明走向等 [2] - 论坛汇集全球专家学者 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和文明交流互鉴平台 [1] 家庭教育与婚育观 - 家庭教育需扩展至家庭成员全民教育 涵盖家庭建设 家风传承和社会治理领域 [12] - 当前《家庭教育促进法》主要关注父母对子女教育 缺乏对老年人尊重教育和撤销监护人资格后的托底机制 [12] - 科学婚恋观应包含人品考察 价值观匹配 冲突处理能力和家庭融合度等核心原则 [7] - 建议将婚恋观和家庭法律知识教育前置至大学甚至高中阶段 [7] 性别平等与职业发展 - 1995年确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后 相关政策如《反家庭暴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取得显著进展 [20] - "妈妈岗"政策旨在帮助生育后女性重返职场 但存在争议 部分专家建议更名为"家庭岗" [18] - 建议对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等政策倾斜 鼓励提供弹性工作安排以支持职业女性育儿 [16] 托育服务与政策建议 - 当前0-3岁托育服务薄弱 建议国家层面提高补贴至每月500元 地方政府配套500元以提升机构积极性 [17] - 托育服务需直接补贴机构而非仅依赖儿童数量 解决"无孩不补"问题 [17] - 产假政策需配套男性育儿假 并通过工会推动企业落实弹性工作制度 [16] 留守儿童与家庭建设 - 留守儿童问题随城镇化和乡村振兴逐步缓解 但根源在于缺乏系统化家庭教育体系 [13] - 建议从幼儿园阶段开设家庭学科课程 培养未来父母的育儿责任意识 [13] - 0-3岁早期社会化教育至关重要 应避免过度依赖月嫂等非亲属照料 [14]
骂游戏,赚大钱
36氪· 2025-06-28 14:41
产业链规模与结构 - 网戒学校及周边产业规模达700亿(2025年推算数据),其中网戒学校单项市场规模400亿(2017年数据) [5] - 产业链包含三大主体:网戒学校(半年收费3万)、短期训练营(21天课程5000元)、网红讲师(单场宣讲收入300万) [5][41][55] - 头部机构利润率超50%,部分接近100%,中等规模网戒学校年收入450万 [55] 核心商业模式 - 情绪驱动型销售:通过"游戏=鸦片/海洛因"等极端言论制造家长焦虑,引流至高价课程 [22][23] - 分层变现体系:免费直播课→2980元录播课→1000元线下课→39.8万"精英圈"会员 [7][15] - 军事化训练营采用"先妖魔化后拯救"话术,同一学员反复扮演网瘾少年与改造成功案例 [41] 头部KOL运营策略 - 王琨团队单平台粉丝400万,全网超千万,通过"废了"等贬损性话术建立权威感 [7][12] - 李阳转型游戏反对者,将疯狂英语业务与反游戏绑定,18万"高级合伙人"资格可获分销权 [56][58] - 短视频矩阵运营:40万粉账号提供标准化素材,2000+下线批量生产"关闭游戏"类内容 [29] 典型产品与定价 - 基础产品线:12980元"隐形链接"卧底服务(63天)、19980元督导套餐 [34] - 高端产品线:39.8万"精英圈"(承诺包办学业/事业/婚姻)、3.98万青少年成长营 [15][55] - 周边变现:9.9元日用品带货与5.9元《带货指南》支撑长尾收益 [27] 用户获取路径 - 精准流量捕获:搜索"孩子厌学"等关键词触发信息流广告,评论区"留言7"引导私域转化 [32][33] - 社群运营套路:群内安排"托儿"反复发布付款截图,制造从众效应 [34] - 线下会销设计:千人会场配合音乐/灯光/限时优惠(仅招9人)刺激冲动消费 [17][19] 行业争议点 - 训练营存在体罚/非法拘禁等行为,豫章书院案涉案人被判2年10个月 [44][51] - "隐形链接"服务被投诉实际服务时长缩水至1个月(承诺63天),且拒绝披露服务内容 [35] - 改造效果存疑:63%投诉称孩子"脾气更暴躁",部分学员出现创伤后应激反应 [35][49]
家庭教育始于心的互动(暖闻热评)
人民日报· 2025-06-24 22:01
家庭教育现状 - 武汉光谷第四初级中学调查显示多数家庭最常一起做的事是"玩手机"或"吃饭"仅少数回答"运动"或"旅游" [1] -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共处一室但缺乏互动"现象需提升"含心量"以实现真正陪伴 [2] 家庭教育支持措施 - 武汉市妇联推出全周期课程资源和多元教育服务平台 [3] - 河南某小学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结合在校表现进行针对性宣讲 [3] - 华东师范大学升级家庭教育大模型可定制个性化方案并动态生成互动场景 [3] 亲子活动创新实践 - 山东寿光汉字艺术馆每月设置亲子游戏提供多样化选择 [4] - 农科院社区利用闲置空间建立种子博物馆和"一米菜园"亲子活动区 [4] 特殊群体教育帮扶 - 大学建立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对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帮扶 [4] - "爱心妈妈"志愿组织主动为困境女童提供面对面心理关怀 [4]
陕西省“三秦家长学校”成立
陕西日报· 2025-06-23 23:06
机构成立背景 - 陕西省"三秦家长学校"由省教育厅牵头,联合省卫生健康委、团省委、省妇联等部门共同成立,旨在为全学段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服务[1] - 成立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强化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基础性作用[1] 专业支持体系 - 已遴选93名教育学、心理学学者及一线教师、医师、社会工作者组建省级专家团队[1] - 创新采用高校与市区结对搭配模式,盘活线下资源以强化针对性指导服务[1] 服务实施框架 - 依托12356心理热线、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12338妇女维权热线提供心理疏导与咨询[2] - 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定期推送家庭教育案例与知识[2] - 当前已开通"热线咨询+在线课堂+线上互动"服务,未来将建立省市县校四级工作体系及"教联体"[2] 运营主体与目标 - 由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具体实施,计划打通家庭教育服务"最后一公里"[2] - 核心目标是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念,构建个性化、可持续的家庭教育体系[1][2]
欢度“六一” 快乐成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30 22:16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主要围绕各地幼儿园和小学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活动展开,不涉及公司和行业相关内容。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
全国妇联等11部门部署开展2025年“六一”庆祝活动
新华网· 2025-05-23 14:50
六一儿童节活动部署 - 全国妇联等11部门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让儿童度过快乐难忘的节日 [1] - 活动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通过寻访参观、研学实践、主题演讲等形式弘扬抗战精神 [1] - 创新活动载体包括亲子诵读、家风故事宣讲、歌咏活动、入队仪式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儿童教育与关爱措施 - 依托家长学校和线上平台传播家庭教育科学理念知识,联动校内外资源开展公益劳动、趣味体育、阅读推广等活动 [1] - 组织"爱心妈妈"志愿者开展节日陪伴和关爱帮扶活动,医疗机构普及儿童生长发育和常见病预防知识 [2] - 集中开展普法宣传,通过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形式进行法治安全教育 [2]
【渭南】家风织就幸福网
陕西日报· 2025-05-21 22:34
家风建设 - 渭南市通过"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等特色创建活动累计培树市级以上先进典型家庭617户 [3] - 全国最美家庭王毅家庭以24字家训为传家宝 通过书法作品和春联传递家风 25年义务书写4000余副春联 [2] - 蒲阳村建立民俗博物馆展示千余件农耕器具和家训字画 通过"垃圾兑换银行""功德银行"等创新形式推进家风建设 [5][6] 文明阵地建设 - 渭南市打造家风馆、主题公园等传播阵地 举办亲子诵读、家训展览等活动 推动"万条家训进万家" [6] - 蒲阳村实现"家家户户有家训" 村内设置文明标语墙 文化广场活动增多 家庭纠纷显著减少 [4][6] - 民俗博物馆150平方米展厅系统展示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和家训文化 强化村民家国情怀 [5][6] 家庭教育创新 - 渭南市妇联开展"渭好家"五进宣讲活动 聚焦AI时代亲子关系 已举办120余场讲座覆盖1.5万人次 [7] - 家庭教育专家提出"多鼓励少表扬""多讨论少指责"的新型教育模式 帮助家长掌握科学沟通技巧 [7] - 通过基层巡讲、经验分享等形式 引导家长培育健康家风 构建家庭文明生态 [7]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科学育儿新期盼新要求
陕西日报· 2025-05-07 23:03
家庭教育立法解读 核心观点 - 《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办法》于5月1日正式施行 填补了该省在家庭教育领域的立法空白 聚焦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并满足科学育儿需求 [1] 立法特点 价值观引领 - 明确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强调培养未成年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家国情怀 体现"家国同构"理念 [1] 责任主体界定 - 补充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法定主体责任 明确共同生活家庭成员的协助义务 对不履行责任或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设定法律责任 [1] 教育内容细化 - 要求家长学习知识并言传身教 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开展生命教育及挫折教育 特别强调树立性别平等观念 [2] 难点问题应对 - 针对亲子关系问题 要求增加陪伴时间并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提升质量 针对养育焦虑 提供免费分龄指导课程 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特殊情境服务 [2] 协同机制构建 - 以引导家长履责为主 尊重监护人自主性 政府及社会发挥促进作用 对社会化服务机构设立准入门槛 要求依法登记并制定行业规范 [2] 实施推进 - 省妇联表示将履行法定职责 推动《办法》落地见效 [3]
引导家长高质量陪伴孩子,《北京100地亲子趣游宝典》发布
新京报· 2025-04-27 06:57
活动启动 - 北京市妇联 市教委 首都文明办 市关工委联合策划2025年"快乐家庭"亲子行动项目 聚焦儿童身心健康提升 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家长科学认识儿童成长规律 增强亲子沟通与情感连接[1] - 活动于4月26日在首都图书馆剧场举办启动仪式暨首场"周末家庭日"活动[1] 亲子出行指南 - 现场发布《北京100地亲子趣游宝典》 涵盖博物馆 阅读空间 公园 文体四大板块 精选100个北京特色亲子目的地 为家庭提供定制化出行指南[1] - 宝典鼓励家庭通过共同出行增进亲子关系 学生代表表达对颐和园划船和798艺术区拍照的期待[1] 亲子共读计划 - 北京市妇联连续四年在世界读书日发布亲子阅读书单 2025年邀请儿童心理学 教育学 出版等领域专家精选20本主题童书 为家庭提供科学阅读指导[2] 后续活动安排 - 主办方将在5-6月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月期间集中举办5次"周末家庭日"示范活动 包括儿童心理剧 中轴线游览 亲子运动会 农耕劳作 非遗技艺传承等内容[2] - 活动通过共行 共读 共成长方式带领家长与孩子互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