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史观

搜索文档
用一场阅兵重塑真正的二战史观,93阅兵的用意是什么?
虎嗅· 2025-08-29 12:00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内容主要讨论历史事件的意义,不包含任何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信息。因此,无法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
各项准备基本完成 新型装备将集中亮相
新华社· 2025-08-20 16:25
阅兵活动总体安排 - 阅兵时长约70分钟,编设45个方(梯)队,受阅部队将在长安街列阵接受检阅 [1] - 活动按照阅兵式、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分列式按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顺序通过天安门广场 [3] - 筹备原则为不扰民、少扰民,通过优化训练点位部署、合练时间安排及机动方案降低对居民影响 [7][8][9] 武器装备展示 - 所有受阅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是继2019年国庆阅兵后新一代武器装备集中亮相 [1][5] - 装备以新型四代装备为主体,包括新型坦克、舰载机、歼击机等,按实战化模块编组展示体系作战能力 [6] - 首次遴选陆海空系列无人智能装备、反无人装备及网电作战新型力量受阅,如新型无人机、定向能武器等 [6] - 集中亮相高超声速武器、防空反导系统及战略导弹等先进装备,展示战略威慑实力 [6] 编队设计与军事力量结构 - 徒步方队体现"一老一新"特点:"一老"为抗战老部队,"一新"为军事力量结构新布局,包括"三结合"武装力量体系 [3] - 装备方队按实战化联合编组,分为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和战略打击群 [3] - 空中梯队采用模块化体系化编组,涵盖预警指挥机、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现役主战机型 [3] - 编排设计突出军事力量结构完善、新域新质力量比重上升及武装力量体系完备 [3] 训练与保障体系 - 训练坚持实战标准,依托战时指挥体制指挥阅兵行动,采用作战推演方式研推方案计划 [4] - 运用北斗定位、智能评估系统及模拟仿真手段辅助基础训练、编队训练、空地协同训练及特情处置训练 [4] - 动用上万人、上百架飞机、数百台地面装备,通过科学训练与周密保障实现精准协同 [4] 主题内涵与象征意义 - 阅兵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首次阅兵,凸显纪念抗战胜利主题,体现伟大抗战精神赓续传承 [2] - 内涵意蕴包括宣示军队听党指挥信念、展示军兵种结构崭新布局、体现能打胜仗实力底气 [2] - 联合军乐团演奏队形设14个排面寓意14年抗战,前排80名礼号手象征抗战胜利80周年 [6]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阅兵准备工作有关情况
央视网· 2025-08-20 12:10
阅兵规模与编组结构 - 阅兵包含45个方(梯)队 涵盖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 [1] - 装备方队按实战化联合编组 分为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和战略打击群7个模块 [1] - 空中梯队采用模块化体系化编组 由预警指挥机、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现役主战机型组成 [1] 新型装备展示特点 - 首次亮相新型装备占比很大 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为第一次对外展示 [2] - 武器装备均从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遴选 代表现代战争形态演变的最新装备 包含多款国之重器 [1][2] - 空中梯队包含多型明星装备 部分机型为首次公开亮相 体现空中作战力量跨越式发展 [1] 阅兵历史意义与定位 - 阅兵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 体现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 [1] - 活动为弘扬正确二战史观、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郑重宣示 [1] - 徒步方队体现"一老一新"特征 包含抗战老部队和军事力量结构新布局 [1] 文化展示与准备进展 - 联合军乐团及合唱团将演奏抗战经典曲目 并唱响体现时代特色和强军风采的新创曲目 [2] - 阅兵各项准备已基本完成 受阅官兵将以昂扬精神状态接受检阅 [2] - 活动定于9月3日举行 为值得世界人民永远纪念的胜利之日 [2]
国防部:美方粉饰日本侵略战争罪行严重亵渎历史正义
新华网· 2025-08-15 11:10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 美方粉饰美化日本侵略战争罪行 对历史正义造成严重亵渎 对受害国人民感情造成严重伤害 [1]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敦促美方放弃地缘政治算计 秉持正确二战史观 [1] - 日方大幅增加防卫预算 推进舰艇航母化改造 发展远程导弹等进攻性武器 在强军扩武道路上越走越远 [1] 军事安全动态 - 日本从美国购买F-35B隐形战斗机并部署到航空自卫队基地 [1] - F-35B后续将搭载于海上自卫队出云级护卫舰 系二战后日本首次部署舰载战斗机 [1] - 国际社会对日方掩饰军事扩张的伎俩看得清楚 对其重走军国主义邪路的担忧强烈 [1] 外交政策立场 - 敦促日方恪守和平发展承诺 在军事安全领域慎重行事 [2] - 要求日方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2] - 呼吁美日与国际社会一道捍卫战后国际秩序 [1]
美方称八十年前美日结束太平洋地区毁灭性战争,中方回应
中国基金报· 2025-08-15 09:24
历史认知分歧 - 美方称八十年前美国和日本结束了太平洋地区毁灭性战争 八十年来美日一直肩并肩捍卫太平洋地区和平与繁荣[1] - 中方指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犯下罄竹难书罪行 给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1] - 中方批评美方对历史得"健忘症" 粉饰美化日本侵略战争罪行 是对历史正义的严重亵渎和对受害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1] 地缘政治立场 - 中方敦促美方放弃地缘政治算计 秉持正确二战史观[1] - 呼吁美方与国际社会一道捍卫战后国际秩序 为人类争取更加和平的未来[1]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
国防部:美方粉饰日本侵略战争罪行是严重亵渎
格隆汇· 2025-08-15 07:55
历史观点与地缘政治表态 - 国防部发言人指出日本法西斯在二战期间犯下严重罪行 给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1] - 批评美国对历史呈现"健忘症"倾向 粉饰美化日本侵略战争罪行 认为此举亵渎历史正义并伤害受害国人民感情 [1] - 强调2024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敦促美方放弃地缘政治算计 坚持正确二战史观 [1] - 呼吁与国际社会共同捍卫战后国际秩序 推动人类和平未来发展 [1]
美方粉饰日本侵略战争罪行是严重亵渎
新浪财经· 2025-08-15 07:16
地缘政治立场 - 美方称美日八十年来一直肩并肩捍卫太平洋地区和平与繁荣 [1] - 美驻华使馆转发相关言论引发中方回应 [1] 历史认知分歧 - 中方指出日本法西斯二战期间犯下罄竹难书罪行 给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1] - 批评美方对历史得"健忘症"并粉饰美化日本侵略战争罪行 [1] 外交表态 - 中方敦促美方放弃地缘政治算计并秉持正确二战史观 [1] - 呼吁与国际社会共同捍卫战后国际秩序 今年适逢抗战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1]
白中共同维护正确二战史观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社· 2025-08-14 08:22
白中共同维护二战史观 - 白俄罗斯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强调共同维护正确二战史观具有重要意义 [1] -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1] -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遭受巨大伤亡 白俄罗斯三分之一居民在卫国战争中遇难 [1] 历史认知与国际评价 - 国际社会应对中国人民的不懈抗争表达深深敬意 [1] - 当今世界出现篡改历史倾向 需加强战争真相教育 [1] - 战胜德国和日本法西斯的共同经历使两国团结 [1]
真实的历史具有时光穿透力(国际论坛·以史为鉴 共护和平)
人民日报· 2025-08-05 22:21
电影《南京照相馆》公映及反响 - 电影《南京照相馆》全国公映引发热烈反响 带动暑期档国产战争题材电影热度 [1] 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与证据 - 南京华东照相馆学徒罗瑾冒生命危险保存日军暴行照片证据 共洗印数十张并装订16张成册 [1] - 相册成为审判南京大屠杀案主犯谷寿夫的"京字第一号"证据 [1] - 南京大屠杀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历史事实 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 [2] - 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 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按1937年比值折算) [2] 抗日战争历史意义与贡献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 [2] - 中国以持久抗战将日军拖入战略被动深渊 牵制日本进攻步伐并粉碎法西斯全球战略图谋 [3] - 中国军民开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为维护人类正义事业作出不可替代贡献 [3] - 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指出中国战场对牵制日本兵力的决定性作用 [3] 历史教育价值与当代启示 - 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主题 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罪行 [2] - 国家贫弱时人民生命权得不到保障 历史教训绝不能忘记 [2] -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 中国人民更加感到爱国团结自强的重要性 [3] - 需充满自信宣介东方主战场的决定性贡献 让真实历史照亮人类未来道路 [3]
南京获取完整版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留守名簿
新华社· 2025-06-14 12:37
历史档案发现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取完整版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留守名簿 [1] - 名簿包含该部队成员真实姓名与详细个人信息 为系统性研究提供可靠史料 [1] -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于5月14日首次公开展示该名簿 纪念馆6月14日通过日本有识之士协助获得完整版 [1] 历史研究价值 - 1644部队在南京建立细菌工厂并进行人体实验 其遗址至今仍存 需推动保护以促进公共记忆重构 [1] - 名簿公开有助于中日学者共同研究细菌战体系 目前世人对该部队认知仍有限 [2] - 档案将用于展览陈列和历史教育 通过史实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1] 文物与证据 - 纪念馆现存1644部队细菌实验受害者遗骸 手术剪刀 证章 照片等实物史料 [1] - 名簿回归再次证实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细菌战的铁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