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式现代化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中国—东盟青年文化周开幕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8 03:11
人民网曼谷9月26日电(记者简承渊)2025中国—东盟青年文化周开幕式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本届活动主题为"共绘未来·跨越文化的青春力量", 中国—东盟领域有关专家和青年200余人参加活动。 2025中国—东盟青年文化周开幕现场。主办方供图 圆桌代际对话现场。主办方供图 开幕式设置两场圆桌对话,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领军人才与东盟国家在华留学生代表,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青年生态行动"和"中国—东盟青年的 共同未来"等话题展开代际对话。 在持续一周的活动期间,还将陆续举办"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工作坊、中国—东盟未来人才对话会、"中国—东盟+"跨区域合作的理论价值与战 略前瞻研讨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等活动,并组织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青年领袖赴浙江衢州参访,在泰国举办东盟会场系列活动。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菲律宾驻华大使吉米、泰国驻华大使韩灿才发表视频致辞。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余应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党委 副书记文君,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张义豪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与会嘉宾认为,青年不仅是时代的观察者,也正在成为构建互联互通区域的积极建设者。尽管大家的背景和文化各不相同,但希望青年们能够通过 ...
2024年末,全国人口总量为14.08亿人
搜狐财经· 2025-09-28 02:50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314元,比2020年增加9125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2021— 2024年年均实际增长5.5%,与同期GDP增速同步;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4188元、 23119元,年均实际增长4.5%、6.9%。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227元,比2020年增加7017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2021—2024年年 均实际增长6.5%。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 为2.34,比2020年下降0.22;东部与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59,比2020年下降0.03。 社会事业向好发展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十四五"以来社会民生统计报告 【大河财立方消息】9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十四五"以来社会民生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2024年末,全国人口总量为140828万人,人口总量位居世界前列。2024年,我国16—59岁劳 动年龄人口为85798万人,占总人口的60.9%,规模优势和人口红利依然存在。 2024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9.0岁,比2020年提高1.0 ...
迪拜:文化盛宴迎国庆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8 02:40
中国与阿联酋双边关系 - 中国与阿联酋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成为中国同阿拉伯国家交往的典范[2] - 中阿两国合作的巨轮已经蓄满能量 正向着共同发展与繁荣的广阔未来扬帆远航[2] - 400多位中外嘉宾出席活动 包括观看中国式现代化视频和参观四大全球倡议相关外文书刊展[2] 中华文化传播 - 中国驻迪拜总领事馆举办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包括品云南咖啡 尝新疆大枣 做中式团扇[1] - 活动现场设置中式印染 中国拓印等文化体验环节 吸引众多来宾参与[5][7] - 总领事希望旅阿侨胞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促进中阿文明交流互鉴[2] 全球治理主张 - 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 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2] - 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重要贡献者 成为世界发展最稳定 最可靠 最积极的力量[2] - 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 倡议契合各国人民普遍愿望[2]
国家统计局:我国总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优势依然明显 人口红利依然存在
国家统计局· 2025-09-28 01:59
民生发展基础 - 2024年末全国人口总量140828万人 劳动年龄人口85798万人占总人口60.9% [2] - 城镇化率67.00%较2020年提升3.11个百分点 东部地区人口占比40.32%提高0.30个百分点 [2] -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9.0岁较2020年提高1.07岁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1.21年提高0.46年 [2] 就业结构优化 - 2024年末城镇就业人员47345万人较2020年增加1074万人 第三产业就业占比48.8%提高1.1个百分点 [3] - 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5.1%较2020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515万人 [3] - 农民工规模29973万人较2020年增加1413万人 进城农民工规模稳定在1.3亿人左右 [14] 居民收支增长 - 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较2020年增加9125元 年均实际增长5.5% [4] -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227元较2020年增加7017元 恩格尔系数29.8%下降0.4个百分点 [4] - 城乡居民收入比2.34较2020年下降0.22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4个百分点 [5] 社会保障体系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7亿人 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3162元较2020年提高262元 [6] -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3亿人 人均财政补助标准670元较2020年增长21.8% [6] - 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798.1元/月和593.9元/月 较2020年增长17.8%和19.5% [7] 教育医疗发展 - 高等教育在学规模4846万人较2020年增加663万人 教育经费总投入6.5万亿元增长21.8% [8] -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7.23张较2020年增加0.77张 执业医师3.40人增加0.50人 [9] - 2023年总诊疗人次95.5亿较2020年增长23.4% 入院人次3.0亿增长31.2% [9] 文化消费升级 - 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955元较2020年增长67.8% 占消费支出比重3.4%提高0.7个百分点 [10] - 网络视频用户10.7亿人较2020年增长15.5% 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66600亿元增长73.2% [11] - 博物馆数量7046个较2020年增长21.7% 公共图书馆活跃读者1.1亿个增长9.8% [10] 重点群体保障 - 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22元较2020年增加4934元 年均实际增长7.8% [13] - 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超85% 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22.5万户 [16] - 儿童福利保障标准较2020年提高375.8元/月 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633个增加381个 [15] 生活品质提升 - 居民家庭每百户汽车拥有量51.2辆较2020年增长38.0% 空调拥有量150.6台增长28.0% [18] - 女性就业人员3.2亿人占比43.4%较2021年提高0.3个百分点 [19] - 群众安全感连续5年保持98%以上高水平 研发人员1079.7万人较2020年增加324.4万人 [18][19]
社会事业向好发展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十四五”以来社会民生统计报告
国家统计局· 2025-09-28 01:30
民生发展基础 - 2024年末全国人口总量140828万人 劳动年龄人口85798万人占总人口60.9% [4] - 城镇化率67.00%较2020年提升3.11个百分点 东部地区人口占比40.32%提高0.30个百分点 [4] -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9.0岁较2020年提高1.07岁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21年提高0.46年 [4] - 202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总量73439万人 城镇就业人员47345万人较2020年增加1074万人 [5] - 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48.8%提高1.1个百分点 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5.1%下降0.5个百分点 [5] - 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较2020年增加9125元 年均实际增长5.5% [6] - 城乡居民收入比2.34较2020年下降0.22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4个百分点 [7] 公共服务体系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7亿人 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3162元较2020年提高262元 [9] -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3亿人 人均财政补助标准670元较2020年增长21.8% [9] - 2023年教育经费总投入6.5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1.8% 高等教育在学规模4846万人增加663万人 [10] -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7.23张较2020年增加0.77张 执业医师数3.40人提高0.50人 [11] - 2023年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95.5亿人次较2020年增长23.4% 入院人次3.0亿人次增长31.2% [11] 文化产业发展 - 202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59464亿元占GDP比重4.59%提高0.20个百分点 [14] - 2024年文化产业营业收入191423亿元较2020年增长37.7% 文化新业态营收66600亿元增长73.2% [14] - 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955元较2020年增长67.8% 占消费总支出比重3.4%提高0.7个百分点 [13] - 网络视频用户10.7亿人较2020年增长15.5% 网络音乐用户7.5亿人增长13.6% [13] 重点群体保障 - 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22元 年均实际增长7.8%快于全国农村0.9个百分点 [16] - 2024年农民工规模29973万人较2020年增加1413万人 进城农民工规模稳定在1.3亿人 [17] - 新生儿死亡率2.5‰较2020年下降0.9个千分点 婴儿死亡率4.0‰下降1.4个千分点 [18] - 867万残疾人获得基本康复服务 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完成122.5万户 [20] 生活品质提升 - 群众安全感连续5年保持98%以上 刑事犯罪率持续下降 [22] - 居民家庭每百户汽车拥有量51.2辆较2020年增长38.0% 空调拥有量150.6台增长28.0% [23] - 女性就业人员3.2亿人占比43.4%较2021年提高0.3个百分点 [24] - 参与研发人员1079.7万人较2020年增加324.4万人 青年研发人员为主要增量 [24]
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凝聚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长江日报· 2025-09-28 01:17
9月2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盛阅春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 心组专题学习会,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集中研讨。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联 系个人工作和思想实际作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典 范。要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蕴含的思想伟力、真理伟力、实践伟力, 自觉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理念、找思路、找方法、找举措,进一步把准政治方向、扛牢使命 担当,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以实干实绩坚定拥护"两个确 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会议强调,要坚持学以致用、以学促干,切实把治国理政的科学方法论融入奋力谱写中 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的生动实践。要牢牢把握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坚定扛 起经济大市挑大梁责任,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潜力,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坚定不移推动转 型发展,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和"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 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抢抓人工智能战略机遇,加快发 ...
坚守党校初心 服务工作大局——新时代以来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成就综述
人民日报· 2025-09-28 01:14
"党校因党而立,党校姓党是天经地义的要求。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做好党校工作 的根本遵循"……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紧紧围绕坚持党校 姓党,深刻回答了事关党校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校(行政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党校姓党"这个立校办学之本,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 做好探索规律、经世致用的大学问,让党的旗帜在党校高高飘扬。 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我 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就必须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这 方面,党校责任重大、责无旁贷。"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 翻开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25年秋季学期教学安排意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举措贯穿始终—— 丰富和充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讲授、实践解读、 ...
深度关注丨家国情怀共月明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管筱璞 山河辽阔,共此光华。当中秋节遇上国庆假期,千家万户的小团圆与荡气回肠的家国梦交相辉映,每个人都 能体悟到与家国天下的紧密相连。"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 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 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 人民有信仰,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前行方向 国庆、中秋双节将至,人们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佳节。图为9月26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官 塘幼儿园的老师和孩子进行课间"快乐跑"。 新华社发(张春雷 摄) 家的烟火,是国的脉搏;国的山河,是家的画卷。家国情怀不仅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更是 激励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无私奉献的精神源泉。古往今来,正是这份深沉而炽热的情感,让中华民族在 风雨飘摇中屹立不倒,在挑战机遇中阔步前行。新征程上,让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将个人命运与 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重任。 四 ...
坚守党校初心 服务工作大局
人民日报· 2025-09-28 00:09
"党校因党而立,党校姓党是天经地义的要求。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做好党校工作 的根本遵循"……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紧紧围绕坚持党校 姓党,深刻回答了事关党校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校(行政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党校姓党"这个立校办学之本,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 做好探索规律、经世致用的大学问,让党的旗帜在党校高高飘扬。 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我 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就必须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这 方面,党校责任重大、责无旁贷。"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 翻开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25年秋季学期教学安排意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举措贯穿始终—— 丰富和充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讲授、实践解读、 ...
中央代表团在新疆多地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人民日报· 2025-09-27 21:54
中央军委委员、中央代表团副团长刘振立带领六分团在吐鲁番市坎儿井了解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情况,在 新城片区新城西门村考察葡萄特色产业等,在交河故城考察文物保护利用情况。随后,代表团前往哈密 市,在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哈密分中心考察;走进伊州区基层派出所、哈密左公文化苑,了解 平安新疆、文化润疆一线建设情况。刘振立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增强民族 自豪感、文化自信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各族人民;要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 社会治理制度,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全力守护人民安宁;要注重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不断夯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根基。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8日 03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代表团副团长雪克来提·扎克尔带领三分团来到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三 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了解三五九旅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前往医院、学校和当地企业,考察医疗援疆、 高等教育服务南疆和产业发展情况等。代表团在新疆智能装备研究院考察智能制造成果转化情况;在阿 克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了解当地各民族团结奋斗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