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2025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论坛启幕 数智赋能引领龙江农业新赛道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3 02:19
农业现代化发展论坛 - 论坛聚焦数智时代下大农业发展新路径,政府、专家、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农业现代化转型[1] -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杨志明强调数字农业是转型关键,农业正从资源农业向智慧农业快速迭代[3] - 新华网总裁申江婴提出需提升农业品牌含科量、含信量、含金量,通过"溯源中国"平台推动东北优质农产品全国化[5] 数智技术与农业转型 - 农业农村部专家王凤忠提出推进溯源中国与营养标签双认证体系,强化现代化农业与国民健康联结[8] - 联通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展示"数智联通"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科技基石[8] -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李文德推介"黑土优品",提出以农业新质生产力引领品牌农业与定制农业发展[8] 品牌建设与产业实践 - 龙江企业代表展示品牌强农案例:白桦树汁产业从"生态龙江"走向"健康未来"[11] - 北大荒庆阳农场突出黑米文化独特性,何所有品牌创新重构农业价值[11] - 健康农牧业提出"小园玉米引领大健康"理念,强化农产品差异化价值主张[11] 标准化与平台赋能 - 发布"天然白桦树汁真实性识别技术导则团体标准",推动特色林产品规范化发展[10] - 十家龙江龙头企业品牌入驻"溯源中国可信品牌",包括嘉桦白桦树汁、北大荒四方山农场等[15] - 圆桌对话聚焦科技支撑与柔性供应链,强调需打通信息壁垒实现产销高效对接[15][17] 产业链融合与科技驱动 - 专家共识: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柔性供应链是提升农业效益的核心[17] - 论坛通过"溯源中国"实践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数智动力,整合政策、科技与产业资源[17]
瑞士食品科技公司xFarm Technologies研发智慧农田管理应用程序,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 | 瑞士创新100强
36氪· 2025-07-31 05:11
公司概况 - 瑞士食品科技公司xFarm Technologies成立于2018年 专注于研发智慧农田管理一站式应用程序 通过连接田间传感器和农具等设备获取农田数据 并提供决策支持系统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2] - 公司由Matteo Vanotti(首席执行官)和Matteo Cunial(首席营收官)共同创立 团队成员包括来自24个国家的超250名员工[2] - 公司被列入2024年《瑞士创新100强》榜单 该榜单代表瑞士科技创新最高水平和国际投融资前沿[11] 技术平台与功能 - 应用程序支持连接传感器、机械设备、农学模型和卫星 提供实时数据及AI分析 帮助农户全面掌握农田信息并调整生产策略[7] - 功能包括农田数字化测量与边界划定 作物生长监测与轮作规划 土壤特性分析与阈值设定 以及兼容50多家厂商的农机控制程序[7] - 应用程序支持远程控制自动灌溉 并通过卫星连接计算灌溉需求[7]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 应用程序提供跨年份、作物和田地的收入比较分析 帮助优化成本配置和种植策略[8] - 支持持续监测二氧化碳排放和耗水量 制定环保方案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8] - 实现供应链实时监控和数字化管理 确保农作合规性并降低系统化管理负担[8] 市场影响与成效 - 智慧农业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292亿美元 但农业数字化水平亟待提升 因设备成本高且数据复杂度大[5] - 应用程序可减少20%-50%用水量 4%-16%农药用量 5%-12%肥料用量 以及68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等效31200棵树生命周期吸收量)[8] - 应用程序已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 覆盖超60万个农场和900多万公顷农田 并整合50多家供应链[8] 融资历程与发展方向 - 2019年完成300万欧元A轮融资(United Ventures领投) 2022年完成1700万欧元B轮融资(Swisscom Ventures领投) 2024年完成3600万欧元C轮融资(Partech Impact Growth Fund领投)[9] - 未来将持续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转型[9]
甘肃秦安 一颗蜜桃香四季
经济日报· 2025-07-31 02:21
产业规模与供应周期 - 秦安县蜜桃栽植总面积10.25万亩,2024年产量12.5万吨,产值8.1亿元,其中设施桃总产量约390吨,产值1170万元 [1] - 通过引进智能日光温室和冰点恒温保鲜技术,实现蜜桃反季节生产与贮存,供应周期从6-9月扩展至全年 [1] - 设施桃种植模式包括盆栽蜜桃+冰点保鲜库AI智控反季节种植、装配式冰点智控日光温室种植和精准控温反扣棚促早种植三种 [6] 品种结构与技术创新 - 引进早中晚熟蜜桃品种100多个,实际应用70多个,早熟品种占12.3%,中熟占62.4%,晚熟占25.3% [2] - 新建桃品种园5处,引进桃新品种66个(普通桃38个、油桃20个、蟠桃8个) [2] - 推广主干形、两主枝Y字形等丰产树形和长枝修剪、自然生草等管理技术,改造老果园1.8万亩 [4] 品牌建设与销售渠道 - "秦安蜜桃"2008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2015年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榜,2024年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 [3] - 电商渠道快速发展,典型案例显示单个农户年销售3万多单 [3] - 传统销售模式从农户自运转变为客商地头收购与电商并行 [3] 智慧农业应用 - 自主研发秦瓴智耘智慧农场运管平台,实现农业生产全流程数字化,信息化率达70%,积累300多万条环境与种植数据 [6] - 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全产业链智能化管理,包括温室控温、灌溉等系统 [6] - 相变式储冷+日光温室模式降低建设成本30%以上,运营成本35%以上 [7] 产业升级与区域拓展 - 苹果树与桃树倒茬种植解决重茬病虫害问题,桃树比苹果提前进入盛果期 [5] - 技术输出范围扩大,系统已投放甘肃天水市和广西多地,成为中车集团定点供应商 [7] - 全县392座日光温室应用相关技术,实现四季供桃目标 [7]
英大证券晨会纪要-20250731
英大证券· 2025-07-31 02:01
报告核心观点 - 短期沪指在3674点前高附近面临较大压力,8月市场面临中报业绩变脸、海外不确定性等因素,市场情绪趋于谨慎,但阶段趋势未破坏,回调后仍有向上动力,操作上适当控制仓位,逢高减仓涨幅大个股,逢低吸纳优质成长股和蓝筹股;中期A股将呈“震荡慢牛”格局,需关注关税谈判、政策窗口期和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时点 [3][4][12] 周三市场综述 - 沪指在3600点震荡整固,行情未明显走弱,结构性机会丰富,操作上避免追高题材股,留意板块轮动 [2][5][11] - 周三早盘三大指数低开后分化,沪指半日收涨,深成指和创指偏弱;午后跳水,尾盘回升,沪指收红,深成指和创指绿盘报收 [5][11][13] - 行业上采掘、船舶制造等板块涨幅居前,电池、多元金融等板块跌幅居前;概念股上可燃冰、水产养殖等涨幅居前,数字货币、麒麟电池等跌幅居前 [5] - 个股涨少跌多,市场情绪和赚钱效应一般,两市成交额18443亿元,沪指涨0.17%,深成指跌0.77%,创业板指跌1.62%,科创50指跌1.11% [6] 周三盘面点评 - 船舶制造板块大涨,某船吸收合并某重工获监管同意,重组消除同业竞争,巩固船海主业,中国船厂在本轮周期竞争力强,未来市场份额将保持稳定 [7] - 消费股走强,外需不确定,内需是2025年经济复苏重要驱动力,消费刺激政策多,降低存量房利率利于释放消费潜力,可关注“银发经济”“悦己消费”“平价消费”等方向及折扣零售公司,部分农业股也值得关注 [7] - 农业股走强,外部不确定下内循环和国家安全重要性提升,生猪养殖行业进入“出清后期”,智慧农业政策支持大、需求增长,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8] - 文化传媒板块上涨,2023 - 2025年对该板块多次预判准确,目前海内外AI模型进步,传媒行业作为应用落地端受益,2025下半年游戏、短剧等产业前景好 [9][10] 后市大势研判 - 周三指数跳水因获利盘和套牢盘抛出,但尾盘拉升显示市场承接力强,技术面沪指收在3600点上方,短期均线多头排列,深成指和创指也回升,短期趋势未走坏 [3][11][13] - 短期市场在3674点面临压力,8月市场不确定性多,情绪趋于谨慎,虽阶段趋势未破坏但仍有反复,操作上控制仓位,高抛涨幅大个股,低吸优质股 [3][4][12] - 中期在关税谈判向好、政策发力和流动性改善推动下,A股呈“震荡慢牛”格局,需关注关税谈判、政策窗口期和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时点 [4][12]
智慧种植结硕果
经济日报· 2025-07-30 22:20
中央一号文件农业新质生产力政策导向 -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方向 [1] - 政策强调通过技术、种质资源、发展模式和理念的多维度创新实现农产品品质与产量双提升 [1] - 在土地规模等基础要素受限背景下,传统农业需依靠创新要素突破效益天花板 [1] 秦安蜜桃产业升级实践 - 产业通过基础设施配套、生产要素集聚、农业科技支撑、经营机制完善实现转型升级 [2] - 引入现代工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索智慧农业装备与应用场景 [2] -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显著提高蜜桃产业效益 [2] 现代农业创新路径 - 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普及推广是增产增收的核心手段 [1] - 新业态、新理念、新模式的探索实践对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具有关键作用 [1] - 需同步应对果树老化等自然规律问题与消费市场变化等新挑战 [1] 传统农业转型趋势 - 具备产业基础、技术基础和市场基础的传统果品产业更易实现创新突破 [1] - 现代科技持续赋能将推动更多传统农业焕发新活力 [2] -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形成规模化成果 [2]
上合组织国家农业专家昆明共议农村发展与减贫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7-30 21:26
上合组织农业政策对话 - 会议围绕农村发展、减贫合作、智慧农业等议题进行研讨交流 [1] - 参会方包括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家农业部门代表、企业、商协会及科研院所专家 [1] 云南省农业发展现状 -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高科技农业 [2] - 发展品牌农业,拓展农业多样性功能,提高整体竞争力 [2] - 促进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共享农业高质量发展 [2] - 重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愿成为经验分享者和务实合作者 [2] 上合组织农业合作挑战 - 面临水资源分布不均、土地资源有限等环境挑战 [2] - 各国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产品单产差异较大 [2] - 优先方向包括推动农业创新与技术成果交流、打破农产品贸易壁垒、深化基础设施区域合作 [2] 家禽养殖产业发展 - 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带动农村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绿色转型的作用 [2] - 未来发展需重视基础设施投资、采取可持续方式、加强小农户支持 [2] 柬埔寨农业减贫措施 - 推动现代农业社区建设,促进传统农业向市场化、技术驱动转型 [3] - 通过农业官员任命提供农村技术支持和推广 [3] - 实施融资计划稳定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价格 [3] 缅甸农业合作方向 - 可借鉴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印度农村小型电网、泰国可持续发展经验 [5] - 重点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转型领域开展区域合作 [5] - 利用区域协同效应与中国、泰国、印度、孟加拉国等邻国合作 [5]
加速构建促进农产品消费的良性生态
证券日报· 2025-07-30 17:19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旨在激发农产品市场消费潜力 [1] - 政策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创新金融支持、拓展销售渠道、促进产业融合等措施构建农产品消费良性生态系统 [2] 金融支持与流通优化 - 当前农产品产业链存在冷链物流覆盖不足、品牌营销薄弱、产销对接不畅等梗阻,需资金与技术双重赋能 [2] - 重点支持建设标准化产地集配中心,配备分拣检测设施,形成产地集配-区域冷链-城市配送的闭环系统 [2] - 开发"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专项产品,将订单、仓单、应收账款纳入质押范围,为中小经营主体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 [2] 数字技术与电商赋能 - 推动电商平台优化算法推荐,联合培养"农民主播",建立直播质量追溯体系实现"扫码见基地、直播看生产" [3] - 电商平台对优质农产品给予流量倾斜,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走向全球" [3] 产业融合与消费场景创新 - 挖掘农产品文化及体验价值,结合体育赛事、文化节庆配套建设特色展销体验区 [3] - 开发"赛事+美食""非遗+特产"主题线路,实现游客"看得见过程、带得走产品" [3] 战略意义与实施路径 - 农产品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支点,需因地制宜细化配套措施形成政策与产业合力 [3] - 通过金融支持、数据赋能、产业链增值激活消费潜能,支撑乡村振兴与新发展格局构建 [3]
大禹节水与葛洲坝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新浪财经· 2025-07-30 05:41
战略合作 - 大禹节水与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合作旨在推动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水利水电工程、智慧农业与智慧水利、城乡供排水、智慧水务、现代化灌区、水生态治理与修复、水利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1] 合作领域 - 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 [1] - 水利水电工程 [1] - 智慧农业与智慧水利 [1] - 城乡供排水 [1] - 智慧水务 [1] - 现代化灌区 [1] - 水生态治理与修复 [1] - 水利基础设施 [1] - 乡村振兴 [1]
筑牢防控网 守好大粮仓——一碗粮里看“四向”
河南日报· 2025-07-29 23:23
病虫害防控措施 - 全省累计防治病虫害面积近8000万亩次 是发生面积的1.68倍[2] - 省级派出18支秋粮专家指导组深入田间开展精准管理[3] - 重点针对玉米喇叭口期和花生开花下针期等关键生育阶段实施防治[2] 农田水利建设 - 民权县累计引调黄河水5000余万立方米 灌溉农田60多万亩[4] - 采用全县一张网乡镇一张图一村一方案体系疏通沟渠网络[4] - 实施农村沟渠连通整治三年行动构建现代化灌排网络[4] 智慧农业监测体系 - 邓州市通过卫星遥感技术监测2.7万亩农田作物长势[6] - 全省布设611套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和553套土壤水分观测仪[6] - 融合卫星无人机地面站数据提升作物监测精度[6] 田间管理实施 - 通过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精准施用水肥[2] - 组织专业队伍对水利关键设施进行维护保障引水[4] - 依据智慧农业系统预警及时开展浇水补肥作业[5][6]
托普云农拟设立人工智能子公司 深耕智慧农业领域
证券日报· 2025-07-29 15:48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2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浙江稷元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涵盖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算法开发、公共数据平台及数字技术服务 [1] - 新设子公司是围绕主营业务丰富核心技术、提升技术实力的重要举措,符合业务发展规划 [1] - 通过子公司可集中资源突破算法开发、数据平台建设等关键技术瓶颈,加速AI技术与农业场景深度耦合 [1] 行业与技术发展 - 公司专注于智慧农业领域,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供农业综合解决方案 [2] - 公司将精研农业AI,构建AI驱动的三大核心系统:"天、空、地"感知监测系统、模型算法决策系统、智能农机执行系统 [2] - 技术布局旨在破解信息感知、智能决策、精准作业环节瓶颈,提升农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2] 专家观点 - 独立运营体系能更灵活对接科研机构与客户需求,形成"技术研发—场景验证—商业化落地"的创新闭环 [1] - 此举有助于强化公司在智慧农业领域的先发优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