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夜间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5.7亿元消费大礼包来了,各地抢抓“暑期经济”激发消费活力
第一财经· 2025-07-01 03:57
暑期文旅消费政策 - 文旅部举办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 推出4300项约3.9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 [1] - 各地推出消费券、票价优惠等惠民措施 发放超5.7亿元消费补贴 [1] - 消费季以"文旅惠民乐民 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 组织各地策划开展消费惠民活动 [2] 地方促消费举措 - 上海推出130个主题特色夏夜活动 北京开展"Let's北京·夜京城2.0"活动 [2] - 云南将组织3100余场群众文化活动 包括300多场"主客共享"重点活动 [2] - 青岛发放500万元餐饮消费券 湖北联动美团发放逾3000万元消费券 [3] 消费券扩展领域 - 广东发放"2025年托育消费券" 覆盖全省21个地市 [3] - 海南针对4岁以下婴幼儿发放托育消费券 金额分600元、300元、200元三档 [3] - 消费补贴从商品消费扩展到托育服务等民生领域 [3] 消费数据表现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 创2024年初以来最高水平 [5][6] - 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增速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 [5][6] 政策支持方向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提出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6] - 着力提高居民收入 提高三个比重:居民消费占总需求、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财政支出中公共服务和民生比重 [6] 服务消费潜力 - 服务消费有望成为消费增长新引擎 属于人力密集型行业且收入分配更偏向居民端 [7] - 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型服务消费 满足更高消费需求 [7] - 消费发展重点应是服务消费尤其是发展型消费 如教育、医疗、养老等 [7]
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 研究再生水利用、提振消费等工作
郑州日报· 2025-06-30 00:56
政府会议核心议题 -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精神 强调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 聚焦"两高四着力" 加强"十五五"规划对接 [1] - 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 要求落实省委部署 找准结合点着力点突破点 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走在前" [1] - 强调能力作风建设关键抓手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开创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新局面 [1] 再生水利用规划 - 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坚持节水优先治水思路 推进水资源节约可持续利用 [2] - 发挥再生水利用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为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提供水资源支撑水环境保障 [2] 消费提振措施 - 突出夜间消费供给优化 扩大"醉美·夜郑州"品牌影响力 打造夜间经济新场景 [2] - 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通过重点消费领域突破提升消费服务 [2] 重大活动筹备 - 研究2024-2025学年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等重大活动筹备事项 [3]
文旅“新夜态”点燃消费市场新活力
证券日报· 2025-06-29 16:42
夜间经济发展现状 - 河南安阳大型实景演出《太行·红日》和北京丰台花街夜市、东城"簋街不夜节"等活动推动夏日"夜经济"升温 [1] - 夜间经济成为拉动消费的"引擎"和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展台" [1] - 沉浸式演出、非遗夜市、灯光艺术展等创新业态将城市历史底蕴、民俗风情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的文旅产品 [1] 夜间经济存在的问题 - 当前夜间经济存在"千城一面"的同质化问题 [1] 夜间经济发展建议 - 打造"一城一品"的夜间IP,以文化赋能为核心竞争力,如西安"大唐不夜城"和苏州"平江路夜游" [1] - 深挖本土文化基因,通过历史街区、博物馆、艺术馆等让文化资源"活起来""火起来" [1] - 构建精细化治理机制,解决噪音扰民、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 [2] - 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调控音量与灯光,优化垃圾清运与公共交通班次,强化夜间安保巡逻与应急响应 [2] 夜间经济未来展望 - "夜经济"与"夜文化"深度融合,推动城市经济繁荣与文化自信 [2]
再添消夏好去处,呼和浩特青岛啤酒音乐节开幕
新浪财经· 2025-06-29 10:34
活动概况 - 呼和浩特青岛啤酒音乐节于6月28日开幕,持续至7月14日,为期17天 [1] - 活动以"激情畅饮·乐享青城"为主题,设置开幕式和三大主题夜 [3] - 活动融合音乐、美食、文化和互动体验,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 [3] 活动亮点 - 开幕式设置50米巨型舞台,采用前沿声光电技术营造震撼视听效果 [3] - 邀请著名歌手韩东、艺人阿古达木、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等表演 [3] - 设置潮玩工坊、VIP品牌体验区、欢聚营地等多元互动板块 [9] - 包含机甲巡游、国潮主题队伍和"幸运2025 Lucky Girl"互动游戏 [11] - 举办酒王争霸赛等竞技活动 [13] 消费促进 - 消费者在指定渠道购买青岛啤酒产品可获赠经典鲜啤兑换券 [15] - 集结内蒙古特色小吃和网红美食,丰富游客用餐体验 [9] - 与当地音乐节、演唱会、体育赛事等活动联动,形成全城联欢矩阵 [16] 品牌与城市发展 - 活动展现青岛啤酒将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结合的品牌理念 [15] - 呼和浩特通过此类活动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推进现代消费中心建设 [18] - 未来将持续推出多样化地方特色消费活动,提升城市影响力 [18]
这场比赛,将创上座人数新纪录!
第一财经· 2025-06-28 12:28
赛事热度与上座情况 - 苏超第六轮南京队主场对战苏州队比赛将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 球场容量为61000人 这场比赛将创下苏超上座人数新纪录 [1] - 赛事门票统一售价10元 开票不到10秒数万张球票即被抢光 开票前1小时关注人数飙升至接近70万 [1] - 苏超比赛经常出现数十万至上百万人抢票情况 热度持续爆表 [1] 赛事对文旅消费的带动效应 - 连云港队主场赛事期间 当地景区开放免费通道吸引客源 花果山景区停车场"苏H"牌照私家车数量显著增加 [1] - 连岛景区6月27日接待游客超一万人次 较前一日游客量大幅提升 [1] - 南京第三轮比赛期间 全市重点监测商场综合体实现销售额5.34亿元 同比增长22.54% 其中新街口商圈百货类企业销售额达3.66亿元 同比增长28.26% [2] 地方政府对赛事经济的政策支持 - 无锡推出首批40个"足球夜市" 利用商业街综合体11块户外广告大屏及30个特色集市大屏/投影进行推广 [2] - 南通市要求精心办好江苏城市足球联赛主场赛事 策划"啤酒嘉年华""足球夜市"等活动 做强"票根经济"促进消费转化 [3] - 江苏省政府会议强调要发挥城市足球联赛撬动作用 促进文旅体商深度融合 发展消费主导型经济 [3] 赛事经济运作模式分析 - 徐州发布指出成功关键在于深度挖掘赛事流量 精准嫁接本地特色消费资源 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实现"观赛人流"到"消费留量"转化 [2] - 专家认为苏超效应已外溢至文旅和城市历史文化展现领域 从更大程度上拉动经济发展 [2] - 多地政府将赛事与毕业升学、夏季暑期等消费窗口期结合 联动发展夜间经济、暑期经济 [3]
南京VS苏州比赛将创上座人数新高,苏超效应不断外溢
第一财经· 2025-06-28 10:43
苏超赛事热度 - 苏超比赛出现数十万至上百万人抢票现象 热度持续爆表 [1] - 7月5日南京队vs苏州队比赛将在61000人容量的南京奥体中心举行 预计创上座人数新纪录 [1] - 6月27日门票开售10秒内数万张球票被抢光 开售前1小时关注人数飙升至近70万 [1] 文旅消费带动效应 - 连云港队主场赛事带动景区免费开放 连岛景区单日游客量超1万人次 较前日大幅提升 [1] - 南京第三轮比赛期间全市重点监测商场实现销售额5.34亿元 同比增长22.54% [2] - 新街口商圈百货类企业销售额达3.66亿元 同比增长28.26% [2] 城市经济策略 - 无锡推出首批40个"足球夜市" 利用商业区大屏和特色集市进行推广 [2] - 南通市计划通过"赛事+"模式 组织"啤酒嘉年华"等活动 促进文旅体商融合 [3] - 江苏省政府强调要发挥城市足球联赛撬动作用 发展消费主导型经济 [3] 赛事经济模式 - 徐州发布提出要深度挖掘赛事流量 实现从"观赛人流"到"消费留量"的转化 [2] - 专家指出苏超效应已外溢至文旅和城市文化展现领域 更大程度拉动经济发展 [2] - 无锡计划持续放大苏超效应 发展赛事经济、夜间经济等消费主导型经济 [2]
2025成都啤酒音乐嘉年华来袭 点燃夏日夜间经济消费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6-27 14:53
文旅活动举办 - 2025成都啤酒音乐嘉年华暨白鹿消夏啤酒音乐季在彭州白鹿中法传统风情小镇举行 [1] - 同步发布彭州"必购必带"清单、必游必玩度假路线和夜间消费场景 [1] - 现场发放白鹿音乐旅游景区暑期消费券以刺激消费 [1] 夜间经济升级 - 白鹿作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拥有玫瑰音乐广场、钻石音乐厅等多元化夜间消费场景 [2] - 活动配套升级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以提升游客体验 [2] - 通过音乐啤酒主题模式创新消费体验,吸引客流高峰 [4] 消费市场表现 - 活动期间餐饮区座无虚席,特色民宿一房难求,文创市集人流密集 [4] - 同期新津老码头启动"2025第七届成都机车音乐啤酒季",设置千平以上展区展示重型机车及骑行装备 [4] - 配套后备箱集市和国际美食小吃街进一步拉动夜间消费 [4] 活动策略 - 采用"跟着音乐喝着啤酒去旅行"的创新体验模式吸引游客 [4] - 计划持续推出不同主题活动以保持游客新鲜感 [4]
新华全媒+丨带活“避暑经济”,这些地方有“妙招”
新华社· 2025-06-27 08:51
带活"避暑经济"的行业举措 挖掘资源打造"避暑胜地" - 长白山华美胜地度假区暑期客流量预计超30万人次,新项目峡谷探险乐园将亮相 [3] - 我国避暑游目的地类型持续拓展,包括吉林长白山的森林康养、浙江东海之滨的观海纳凉、内蒙呼伦贝尔的草原自驾、云南曲靖的乡村旅居 [3] - 西北、东北成为避暑游首选目的地,酒店预订增幅位居前列 [5] - 重庆金刀峡景区依托生态条件打造特色溪降运动,全长约10公里的幽静峡谷吸引游客 [5] - 贵州习水县依托国家森林公园发展避暑旅居,28个避暑地产项目已入住3.6万户业主,酒店民宿床位达7.9万多张 [7] 政策红利催热"清凉消费" - 高温天气叠加政策红利带动消暑家电走俏,重庆忠县商超空调、风扇进入销售旺季 [9] - 国家补贴推动绿色消费,高能效空调销售占比超80% [9] - 商家提供免费上门拆旧、安装及延长保修等"一站式"服务,降低换新门槛 [9] - 部分卖场推出"清凉套餐",将空调与冰箱、电风扇组合销售带动销量攀升 [9] - 吉林景区推出本地特色文创雪糕,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文创雪糕单日最高销量达1.14万支 [10] 创新场景点燃"夜间经济" - 吉林长白山二道白河镇云顶市集成为热门打卡地,500米商业街区含60余家美食与文创摊位 [11] - 长白山重启免费巡游巴士服务,连接热门景点提升游客体验 [11] - 重庆南滨路"岸香南"滨江露台商业街引入20余家餐酒品牌,打造"江岸微醺生活社交场" [13] - 贵州龙里水乡贵秀剧院推出沉浸式剧目《贵秀》,联合旅行社开通"避暑直通车"覆盖高铁站和机场 [13] - 剧院计划推出"民宿+演艺+夜游"避暑联票,吸引暑期客流 [13]
晶采观察丨好“戏”连连!夏日经济 “新赛道” 升温
央广网· 2025-06-27 07:58
文旅市场 - 文旅市场表现突出 多地避暑胜地与乡村旅游结合 推出乡愁记忆体验[2] - 部分地区针对毕业生客群 融合历史文化与娱乐元素 推出定制化旅游项目[2] - "苏超"热度持续 "粤超""川超""豫超"等类似活动即将推出[2] 清凉消费 - 清凉消费呈现新趋势 包括饮品、防晒装备、消暑家电等品类线上线下销量激增[2] -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消暑类家电热销 成为市场新宠[2] - 某平台618期间便携式风扇销量同比增长300% 制冰净饮水机销量同比增长350%[3] 餐饮消费 - "宅家消暑""观赛夜宵"带动外卖消费 某平台夜间订单占比达全天45%[3] - 小龙虾、烧烤、冰镇啤酒组合销量环比增长80%[3] 夜间经济 - 夜间经济成为夏日经济重要体现 多地推出创新举措[3] - 河南博物院首开暑期夜场 将"夜游博物馆"嵌入城市夜经济[3] - 夜间经济延长消费时间 拓展消费空间 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3] 整体影响 - 夏日经济以立体形态激活消费市场 丰富居民生活[3] - 夏日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3]
徐州市“首店经济”迅猛发展引领消费新潮流
新华日报· 2025-06-27 06:33
江苏省"十四五"规划与徐州消费中心建设 - 江苏省"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培育南京、苏州、徐州、无锡等城市成为国际消费中心 [1] - 徐州市社零总额稳居全省前列 在苏皖鲁豫省际交界地区十个城市中排名第一 全国排名第20位 [1] - 徐州中心商圈外地消费比例稳定在30%以上 节假日有时超过50% [1] 首店经济发展现状 - 2022-2024年徐州分别引进首店137家、161家、266家 目前主城区共有品牌2532个 其中首店809家 [2] - 徐州金鹰门店销售额在金鹰系统31家门店中排名第2 苏宁广场在20座商业项目中位列第1 月星环球港规模在11家门店中位居第3 [2] - 盒马徐州店客流量和销售额连续蝉联全国同类门店第一 小米汽车徐州交付中心当月订单为全国销冠 预计年营业额15亿元 [2] 重点项目招引进展 - 徐州德基广场商业面积约17万平方米 将引入150余个首店品牌 包括50余家区域首店和50余家国际高端品牌 [3] - 徐州德基广场预计年客流量3000万人次 年销售额突破50亿元 带动中心商圈新增外来消费30%以上 [3] - 项目将建设德基艺术博物馆 定位为"淮海商业圈内具有国际标准的城市综合体"地标 [3] 商业载体运营表现 - 2024年金鹰、苏宁、杉杉奥莱、环球港客流量分别增长43.1%、15.2%、25.1%、18.3% [4] - 金鹰首店品牌338家占比56.1% 外部客群超40% 年销售额超千万品牌41个 [4] - 苏宁广场首店占比42% 新引入名品30家贡献销售额7.8亿元 拉动总销售额增长31个百分点 [4] 本土品牌发展策略 - 推动欢乐买、旭旺超市、Ulife等本土商超拓展市场 促进云龙让茶、摩打咖啡等餐饮品牌连锁发展 [5][6] - 认定新一批"徐州老字号"品牌 推动老字号企业由作坊式向企业化转变 [5][6] - 打造彭城广场、户部山月光市集等夜间经济集聚区 布局800余家餐饮零售体验业态 [6] 消费市场发展趋势 - 徐州消费市场由"首店经济"引领 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高端消费与新兴业态加速融合 [6] - 德基广场等高端项目落地与本土品牌崛起共同推动市场发展 展现出强劲增长动力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