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

搜索文档
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
人民日报· 2025-09-16 22:10
全球治理倡议 - 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1] - 该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后中国向世界贡献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1] 全球发展合作 - 世界银行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3%[2] - 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前8个月进出口达15.3万亿元 同比增长5.4%[3]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累计带动超4000万人摆脱贫困[3] - 全球发展倡议已动员近200亿美元发展资金 项目库累计项目总数超过1100个[4] - 80多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 7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加入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网络[4] 全球安全倡议 - 全球安全倡议得到13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支持 明确写入140多份中外双多边文件[7] - 经济与和平研究所数据显示59场国家间冲突正在发生 创二战结束以来最高纪录[5] - 中国成功促成沙特和伊朗和解 推动巴勒斯坦内部和解[6] 全球文明倡议 - 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决定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12] - 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 各种文明包容互鉴[12] 多边合作机制 - 中国会同32个国家建立国际调解院[15] - 第七十九届联合国大会高票通过中国主提的"联合国同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决议[16] - 上海合作组织成为幅员最广 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15]
深刻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意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日报· 2025-09-16 22: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实现永续发展必须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中指出:"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 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18世纪以来,发端于美欧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前所未 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西方主导的工业文明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引发资源枯竭风 险,大量污染物排放导致环境被快速破坏和人类健康严重受损,经济活动范围迅速扩张严重挤占生态空 间、损害生态系统,使人类深受其害。不解决"美欧老路"存在的这些问题,就不能走出传统工业文明而 进入新的文明形态。 西方发达国家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强烈的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更多依赖技术手段和市 场工具治理环境污染、修复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但资本无限扩张与有 限的自然资源之间形成了资本主义国家自身难以调和的矛盾。为了缓和国内环境保护压力,西方发达国 家把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和产业向广大发展中国家转移,并且以竭泽而渔的方式进行开发 利用,把牺牲生态环境的代价转嫁到其他国家,并没有找到一条新的文明发展道路。 地球是全人类的共同家园,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致力于建设美丽 中国 ...
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举行
人民日报· 2025-09-16 22:10
论坛概况 - 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于9月16日在云南昆明举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郑建邦出席开幕式并致辞[1] - 论坛由人民日报社 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主题为"共担媒体责任 推动文明互鉴"[1] - 来自87个国家及国际和地区组织 165家媒体和机构的200余位外方代表参会[1] 一带一路倡议成果 - 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以来取得丰硕成果[1] -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开新的更大发展空间[1] 媒体合作方向 - 各国媒体需深化合作 担任丝路精神践行者和弘扬者 传播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1] - 媒体应作为发展成果记录者和讲述者 深入报道一带一路生动实践 汇聚合作共赢正能量[1] - 媒体需成为文明互鉴参与者和推动者 以优质新闻作品增进了解打破隔阂凝聚众力 巩固人类命运共同体根基[1]
汇聚治理智慧,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9-16 22:10
9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及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 有关情况。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何宏平介绍,由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 承办的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于9月22日至25日在浙江杭州举办。这是十年一届的大会首次 在亚洲举办,也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参与范围最广的一届盛会。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介绍,"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 治理擘画了蓝图。中国积极推动该框架任务的落实,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持续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 工作,如依托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手段,多尺度、多层次 强化数据采集,建立健全监督性调查观测网络。 农业农村部秉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生产与生态同行"的发展理念,全方位科学养护水生生物资源。开展 调查监测评估、建设管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施休禁渔制度、规范增殖放流、建设海洋牧场、发展 生态渔业、强化执法监管,推动实现生态保护、渔业发展和渔民增收的有机统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 "人与生物圈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1年发起的一项政府间大型科 ...
跨越大洋的历史纽带不容淡忘(国际论坛·以史为鉴 共护和平)
人民日报· 2025-09-16 22:02
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怀着崇高的敬意,参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相关 活动。烽火硝烟已散去八十载,但历史的警钟依然长鸣。在这场关乎人类文明存亡的战争中,中国与新 西兰虽远隔重洋,却在反法西斯的正义事业中携手并肩。其间,路易·艾黎的故事铭刻在新中友谊的丰 碑上,令世人动容。 1939年冬,日军对晋察冀边区发动"扫荡"。在山西五台山的悬崖村落,新西兰护士凯瑟琳·霍尔冒着生 命危险,突破日军封锁,将药品和电台零件送往八路军根据地。她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这里的每 一滴血都让我更加坚定——我们必须胜利,为了和平与自由。 如今,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继承并发展了"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智慧,而且以超越种族、国界的理念,为全人类携手前行提供文明共识与不竭动力。世界正经 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抬头,地区冲突频发,生态危机加剧,人类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在这一关键时刻,我们必须重温艾黎的精神遗产,弘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从战火纷飞的年代,到携手合作的今天,新中两国人民的友谊生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让我 们继承先辈遗志,推动友谊 ...
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 ——从四大全球倡议看和平与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9-16 22:02
在8月31日至9月1日举行的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旨在推动各国携 手行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之 后,新时代中国向世界贡献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走人间正道,干正义事业。 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答案",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答案",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类前途 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一)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中国人民 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永远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各国人民向往美好生活,中国提出并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 在老挝,中资公司助力当地开发古树茶产品,茶产业带动百姓脱贫致富;在布基纳法索,中国杂交水稻 技术传入后,当地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基 ...
专访|全球治理倡议对当今不确定的世界具有重要意义——访埃塞俄比亚智库专家巴鲁·德米西
新华社· 2025-09-16 14:29
全球治理倡议背景与意义 - 当前全球面临地缘政治、气候危机、公共卫生及发展不平衡等严峻挑战,凸显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紧迫性 [1] - 现有国际机构(如联合国)不足以解决所有紧迫国际问题,且单边制裁削弱其权威性 [1] -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多国进展缓慢,南北发展鸿沟持续扩大 [1] 倡议核心原则 - 主张主权平等原则,确保各国无论大小强弱均能平等参与全球治理决策并受益 [1] - 强调遵守国际法治,要求统一执行国际准则且反对双重标准或强加少数国家规则 [1] - 承诺加强多边主义,主张由全人类共同构建治理体系并共享成果 [2] 倡议实践与影响 - 通过务实行动体现价值,例如2014年中国派遣医疗团队赴西非抗击埃博拉疫情 [2] - 提供合作框架以缩小南北差距,恢复多边主义信心并推动应对共同挑战 [2] - 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分裂世界中的集体韧性提供可行解决方案 [1][2]
王东峰同摩洛哥经济社会环境理事会主席阿马拉会谈
新华网· 2025-09-16 14:01
新华社西安9月16日电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主席王东峰16日在西安同摩洛 哥经济社会环境理事会主席阿马拉会谈,介绍中国脱贫攻坚成就和人民政协情况,表示中方愿携手国际 社会助力国际减贫事业,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举行 郑建邦出席并致辞
新华网· 2025-09-16 13:42
论坛背景与规模 - 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于9月16日在云南昆明举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郑建邦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1] - 论坛由人民日报社 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主题为"共担媒体责任 推动文明互鉴" [1] - 来自87个国家及国际和地区组织 165家媒体和机构的200余位外方代表参会 [1] 一带一路倡议成果 -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以来 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 [1] -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开新的更大发展空间 [1] 媒体合作方向 - 各国媒体需深化合作 担任丝路精神践行者与弘扬者 传播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 [1] - 媒体应作为发展成果记录者与讲述者 深入报道一带一路生动实践 汇聚合作共赢正能量 [1] - 媒体需成为文明互鉴参与者与推动者 以优质新闻作品增进了解打破隔阂凝聚众力 巩固人类命运共同体根基 [1]
韩正会见出席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东盟国家领导人
新华网· 2025-09-16 13:42
新华社南宁9月16日电(记者朱超、林凡诗)国家副主席韩正16日在广西南宁分别会见来华出席第22届 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缅甸总理纽梭、老挝国家副主席本通、柬埔寨副首相 兼内阁办公厅大臣翁赛维索、越南副总理梅文政。 会见纽梭时,韩正表示,今年是中缅建交75周年。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同敏昂莱代总统举行了富有成果 的会晤,达成重要共识,为两国关系发展指明方向。中方愿同缅方落实上述重要共识,深化中缅命运共 同体建设。中方支持缅方维护国家稳定和主权独立,稳妥推进国内政治议程。希望缅方加大打击跨境犯 罪,维护好中国在缅人员、机构、项目和中缅边境安全。 纽梭表示,缅方感谢中方向缅地震灾区及时提供宝贵援助,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恪守一个中 国原则,愿同中方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共同打击跨境犯罪,推进缅中命运共同体建设。 会见本通时,韩正表示,在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扎实向前推进。不久 前,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同通伦总书记、国家主席举行亲切会晤,为深化新时期中老全面战略合作 擘画蓝图。中方愿同老方共同落实高层重要共识,深化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办好明年建交65周年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