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日战争
icon
搜索文档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萨师俊:誓与军舰共存亡
新华社· 2025-07-20 10:04
海军历史与抗战精神 - 萨师俊1895年出生于福州海军世家雁门萨氏 自幼立志雪甲午海战之耻 以"强国莫急于海防 忠勇莫大于卫国"为家族训导 [1] - 烟台海军学校毕业后历任江贞 建安等舰副舰长 顺胜号任内创中国内河炮舰海巡先例 座右铭为"服役海军必须勤奋忠勇力争上游" [1] - 1935年任中山舰第13任舰长 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率舰执行布雷及运输任务 10月24日金口海战中击落3架日机 [2] 中山舰战役细节 - 1938年10月24日遭6架日机围攻 舰体左舷中弹舵机失控 舰桥右侧被炸后萨师俊双腿炸断仍拒撤离 高呼杀敌直至舰沉殉国 时年43岁 [2] - 该战役造成25人阵亡 20余人受伤 为抗战中单舰伤亡最重记录 萨师俊系抗战时期阵亡职衔最高的海军军官 [2] - 中山舰1997年整体打捞修复 现存武汉中山舰博物馆 福州三山陵园设将士纪念碑及青铜战斗群雕 [3] 历史影响与纪念传承 - 海军史学者评价中山舰战役体现"纵死犹闻侠骨香"的军人气节 在敌我实力悬殊下成为鼓舞国民的精神象征 [3] - 福州萨家大院保留萨镇冰 萨师俊画像及私章 舰模等遗物 牺牲消息传回时政界 海军界集体悼念 [1][2] - 福州籍中山舰将士纪念碑每年清明接受各界祭奠 雕塑定格浴血奋战场景以传承抗战精神 [3]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唱起熟悉的歌,102岁的他饱含热泪
央视新闻· 2025-07-17 06:46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 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神州大地处处留有先烈们战斗的身影,壮丽山河仍在讲述当年殊死的战 斗。 "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这段歌词出自《八路军军歌》。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 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在山西平型关一带发动了一场伏击战,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振奋了全民族抗战的信 心。毛泽东同志这样评价这一战:"平型关的意义正是一场最好的政治动员"。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侵华日军大举增兵展开进攻,华北战局严重危急。日军在攻占大同后企图突破平型关防线,进而占领太原。由中国工农红军第 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及陕北红军等部改编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为配合友军作战,第115师决定在平型关一带采取伏击战术,给日军以重击。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工作人员 袁晶:残破的大刀见证着当时战 ...
白石溪畔,道不尽的不屈历史
海南日报· 2025-07-17 03:46
历史背景 - 白石溪地区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为国捐躯的英烈有359人,被杀害的群众有3500人,40个村庄被焚烧夷平 [3] - 1991年建成"白石溪地区革命烈士纪念碑"以铭记历史 [3] - 白石溪地区位于琼山和文昌交汇处,1926年党组织在塔昌村成立,1939年后成为琼文抗日根据地核心区域 [4] 日军暴行 - 1939年6月起日军集中1000多名兵力扫荡琼文抗日根据地 [5] - 1942年5月日军调集4000人实施"蚕食""扫荡"政策,实行"三光"政策 [5] - 1943年日军对中税乡南隆园村扫荡,屠杀50多名群众 [6] - 日军使用飞机轰炸、施放腐烂性毒气,导致大量战士和百姓中毒 [6] - 塔昌村40多间房屋被烧毁,一度沦为"无人村" [5] 抗日斗争 - 1941年11月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一支队特务连("少年连")在树德乡成立,成员多为13-15岁少年 [7] - 1942年下半年"少年连"在云龙乡坚持两个多月反"蚕食"斗争,打了不少胜仗 [7] - 1943年6月"少年连"战士化装奔袭澄迈桥头镇日军据点,击毙数名日军 [8] - 1944年春"少年连"战士被分配到各部队,部分成为连排级骨干 [8]
游击健儿逞英豪(山河显影)
人民日报· 2025-07-16 13:1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 - 八路军在华北创建了晋察冀、晋冀豫、晋西北、山东等多个抗日根据地 [6] - 八路军自誓师出征至1938年10月共作战1500余次 [6] - 八路军歼灭日伪军5万余人 [6] - 八路军缴获各种枪支1.2万余支 [6] - 新四军在华中按照"向东作战,向南巩固,向北发展"的决策部署开展游击战争 [6] - 中共广东省委决定以东江、琼崖地区为重点发展华南抗日力量 [6]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术与组织 - 敌后根据地军民开展了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术 [7] - 解放区人民组织了各种抗日救国组织和人民武装 [7] - 建立了"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和参议会 [7] - 实行了减租减息政策 [7] - 恢复和发展了生产 [7] - 各地群众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7]
国台办: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值得两岸同胞共同纪念
新华社· 2025-07-16 09:50
纪念活动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台湾光复80周年,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值得两岸同胞共同纪念 [1] - 近期两岸同胞共同纪念活动包括7月举办的"《黄河回响》——纪念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两岸音乐会"和8月将在福建省举办的纪念活动如两岸青年合唱快闪纪实、两岸将军书法作品馆藏展等 [1]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将邀请国民党抗日老兵参加 [2] 两岸关系 - 民进党当局诬蔑纪念抗战胜利活动为"统战伎俩与认知作战",并威胁恐吓抗日老兵,暴露其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丑恶面目 [2] - 抗日战争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正义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战略局面 [2] - 赖清德所谓"团结十讲"充斥着"台独"分裂谬论,煽动两岸对立对抗,表明其"台独"本性冥顽不化 [3] 台海局势 - 当前台海局势紧张动荡的根源是民进党当局和赖清德顽固坚持"台独"立场、不断进行谋"独"挑衅 [3] -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决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3]
平西烽烟书中觅
北京晚报· 2025-07-15 09:05
家族抗战史 - 家族祖籍平西地区门头沟区斋堂镇西胡林村 祖上经营骡马店起家 后发展至"万源裕"商号 业务覆盖北京 天津 日本和欧洲的山货贸易 并在多地置办田产 [4] - 抗日战争爆发后 家族商号"万源裕"带头捐出大量钱财 粮食和几十头牲口支援前线 导致家道败落 [4] - 家族多位成员投身抗日工作 包括祖父谭观印 四祖父谭观琳 五祖父谭观本等 分别参与抗日政府建立 情报工作和后勤支援 [6][10][11] 抗日贡献 - 家族将"万源裕"商号腾出作为宛平县政府办公场所 成为北京地区首个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驻地 [6] - 四祖父谭观琳潜伏日伪"新民会" 提供关键情报 协助完成林字台伏击战和王家河滩战斗 共毙伤日军军官20余人 [10][11] - 五祖父谭观本担任村粮秣委员 组织每年上交公粮4万斤 军鞋400双 家族倾尽家财支援抗战 甚至导致家人靠野菜充饥 [11] 家族成员事迹 - 伯父谭桂旺担任抗日县政府庶务科长 在拒马河遇险时舍命保护抗日经费 [9] - 伯父谭桂秋15岁参加革命 后接管房山煤矿 仅凭马枪击退还乡团侵扰 [12] - 父亲谭桂春曾任儿童团长 抗战时期参与地方抗日工作 [12] 历史记录 - 家族抗战事迹被收录于《平西儿女》回忆录 该书由平西抗日斗争史编写组和中法大学校友会编委会合编 包含萧克将军题字 [1][13] - 家族商号"万源裕"和西胡林村宅院均遭日军焚毁 但抗战决心未动摇 [10] - 地方志如《西胡林村志》《斋堂镇志》详细记载了家族成员的地下斗争和支援事迹 [10][11]
八十一年前的来信
人民日报· 2025-07-13 22:20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章主要讲述了一段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历史故事,涉及革命烈士、情报工作和军民情谊等主题。由于新闻内容不包含公司和行业相关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总结关键要点。 建议提供与公司、行业或经济相关的新闻内容,以便进行详细分析。
抗日英雄谱丨石雷布天网 “爆破大王”让日寇闻雷色变
央视新闻· 2025-07-13 07:59
于化虎生平事迹 - 1914年出生于山东省海阳县文山后村 [5] - 1937年家乡沦陷后投身抗日斗争 [5][8] - 1941年加入民兵组织 [10] - 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37] - 2004年逝世 [41] 地雷战技术创新 - 发明30多种地雷战术包括"真假雷""夹子雷""连环雷" [1] - 首创取材于当地石料的"石头雷"解决铁雷短缺问题 [16][18][22] - 开发"钉子雷""三角雷""土水雷"等创新埋设方法 [28] - 采用"不见鬼子不挂弦"战术提高地雷使用效率 [24] 重大作战成果 - 1943年5月两次伏击共歼敌87人(首次17人/二次70人) [24] - 潜入日军据点埋设子母雷炸死16名日军 [33][35] - 1944年蓬莱战役单次歼敌28人 [37] - 抗日战争期间海阳民兵累计歼敌1025人 [39] 荣誉与社会影响 - 获胶东民兵"爆炸大王"称号 [37] - 1950年被评为"全国民兵英雄" [1][41] - 1962年电影《地雷战》以其为原型人物 [14] - 培养1000多名民兵掌握埋雷技术 [37]
文化之约丨太行浩气传千古
革命文物展览 - "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在山西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同步开幕,山东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将接力推出展览 [3] - 展览系统梳理晋冀鲁豫根据地的伟大历程,展现根据地军民在艰苦环境中取得抗战胜利的伟大壮举 [3] - 展览呈现百团大战场景,朱德为左权牺牲写的悼诗等珍贵文物 [3]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以政治主张、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引领抗日战争的发展方向 [4] - 毛泽东同志创立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对抗日战争发挥重要思想和战略指导作用 [5] - 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建立19块抗日民主根据地 [6] 百团大战与左权将军 - 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进攻战役,共作战1824次,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 [7] - 左权将军在抗日战争中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参与领导百团大战,1942年牺牲时年仅37岁 [8] - 左权将军的母亲撰文悼念:"吾儿抗日成仁,死得其所,不愧有志男儿" [8] 军民团结与根据地建设 -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是华北规模最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同心挫败日寇的"扫荡""蚕食"等阴谋 [10] - 根据地党政军民总动员,开垦荒地,兴修水利,129师一年种地10万亩,实现粮食自给 [11] - 根据地兴建纺织厂、服装厂等,日用工业品实现自给 [11] 抗战精神传承 - 展览是对艰苦卓绝抗战历史的真切回顾,也是对晋冀鲁豫军民浴血奋战的热情讴歌 [12] - 革命文物工作是在新时代弘扬党和人民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的接力长征 [12]
“这辈子能为国家尽一份力,值了!”(时空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7-09 22:32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章主要讲述抗战老兵冯为民的个人经历和革命事迹,属于人物传记类报道,不涉及公司和行业相关内容。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公司和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 建议提供与公司经营、行业发展、经济数据等相关的新闻素材,以便进行专业分析和要点提炼。当前内容更适合作为历史人物报道或爱国主义教育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