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

搜索文档
南通家纺园区邀请“走出去”家纺企业座谈——主动布局抢占国际市场“C位”
新华网· 2025-07-14 08:55
近日,南通家纺园区聚焦重点家纺外贸渠道拓展及对外投资,召开第六场家纺园区政企双月恳谈 会,共同破解当前家纺产业在海外市场开拓中面临的堵点、难点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五月,南通外贸出口1099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对东盟、欧盟、中东 进出口分别为252亿元、242.8亿元、161.8亿元,分别增长25.6%、19.8%、17.5%,可见,东盟、欧盟、 中东等市场潜力巨大。 面对主要出口市场态势不明晰,背靠东盟、中东乃至拉美、非洲等地区新兴市场,占据国内家纺半 壁江山的南通家纺,正在主动布局,谋求把握全球市场脉搏,将新兴市场作为外贸增长新引擎。 五大痛点 制约步伐 "不管是经营传统海外市场,还是开拓新兴市场,我认为南通家纺要正视五大痛点。"率先发言的江 苏凯瑞家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卫兵抛出自己的观点。 凯瑞家纺是一家集生产、研发、营销为一体的现代化外贸企业,产品远销欧美、非洲、东南亚等几 十个地区,同时进入世界知名大中型零售卖场。吴卫兵认为当前南通家纺"走出去"的过程中,主要存在 没有定价权、不掌握C端(客户端)渠道、设计转化率低、存在一定资金风险和没有品牌沉淀这五大痛 点。 "这也倒逼企业思考, ...
东西问|拉希德·阿利莫夫:上合组织魅力在于“共创氛围”
中国新闻网· 2025-07-12 12:21
上合组织发展与合作 - 上合组织魅力在于营造"共创氛围",每个伙伴的声音都能被倾听和重视 [3][9][10] - 上合组织已发展到26个国家,活动涵盖几乎所有合作领域 [9] - 上合组织通过联合国平台推进倡议,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制裁 [12] 中国与中亚关系 - 中国与中亚五国保持全方位合作,构建命运共同体 [8] - "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改善中国与中亚交通,新增国际运输路线和全球贸易通道 [8] - 中国已成为中亚国家重要的、关键的经济伙伴 [7] 中国发展成就 - 中国成功使8亿人摆脱贫困,创人类减贫史纪录 [4] - 高铁、桥梁和现代化高速公路建设推动经济发展 [4] - 在电子制造、电信、新能源等多个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 人文交流与合作 - 中国担任上合轮值主席国期间推出近百场文化和人文活动 [14] - 青岛被宣布为"2024-2025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 [14] - 人文交流促进上合组织各国相互理解和信任 [14]
哈萨克斯坦人民党主席:“一带一路”倡议是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文明之桥”
新华社· 2025-07-12 08:59
一带一路倡议 -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经济走廊,也是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文明之桥 [1] - 倡议推动了古丝绸之路的复兴,为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提供了全新经济合作模式 [1] - 倡议为从中国到中东、从中国黄海到欧洲地中海的文明对话与交融作出重要贡献 [1] 文明对话与交流 - 加强文明对话、推动交流互鉴对增进各国人民友谊、加强相互理解、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1] - 中国为世界树立了如何对待不同文明、建立平等尊重的世界的典范 [1] - 中国主张与各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和普遍繁荣 [1] 国际合作与投资 - 中国积极向其他国家提供技术和教育服务,扩大投资合作 [1] -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中外嘉宾参与研讨 [2]
“为当下和未来的和平与繁荣筑牢根基”——来自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平行分论坛的声音
新华社· 2025-07-12 00:50
文明交流互鉴与建设包容世界 - 哈萨克斯坦人民党主席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树立了文明典范,创造了经济价值和新的合作范式,推动了古丝绸之路的复兴 [1] - 塞尔维亚外交部国务秘书强调缺乏理解和信任的外交是脆弱有限的,没有友谊的和平是短暂不稳的,需通过真诚交流促成合作 [1] - 斯里兰卡佛教、宗教和文化事务部部长指出斯中关系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活典范,文明对话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包容互鉴基础上 [1] 文明交流互鉴与全球发展繁荣 - 科摩罗促进性别平等、团结及新闻部长表示实现发展与繁荣关键在于相互学习、借鉴与分享,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的"繁荣"不符合现代文明趋势 [3] - 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认为文明多样性是互鉴之源而非争执之由,文明对话能筑牢信任、深耕合作,为共同繁荣铺路 [3] - 与会嘉宾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三大倡议为文明交流与和平发展指明方向,维护文明多样性、深化交流互鉴才能破解全球发展难题 [3] 文明交流互鉴与文化传承创新 - 敦煌研究院院长介绍了敦煌300多个洞窟的数字化成果 [3] - 北京画院院长分享了用5G技术呈现齐白石艺术、通过互动装置让观众参与书法创作的创新实践 [3] - 腾讯公司副总编辑讲述了数字技术让历史文化实现"数字重生"的经典案例 [3] - 伊斯兰世界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总干事表示青年参与是让传统活在当下的关键,需通过大学合作、创新实践让文化遗产"可触摸、可感知" [3] 文明交流互鉴与人民相知相亲 - 南非前资深外交官表示将持续推动双方教育、民间领域合作,在全球文明倡议指引下促进包容性发展与可持续和平 [5] - 美国武术运动员李资根现场表演太极,展现民间文化交流互鉴成果,愿意以武术为桥梁促进各国友好交流 [6] -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理事长介绍"东方之韵"项目17年来将中国非遗技艺带向世界,让文化遗产成为民众对话的活态纽带 [6] 文明交流互鉴与科技创新发展 - 马来西亚科技与创新部长认为人工智能可以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桥梁,助力构建更加互联互通、有韧性的全球文明交流互鉴体系 [6] - 联合国经社部助理秘书长表示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升文化创新活力,更好阐释文化遗产和历史符号,为考古研究注入新生命力 [6] - 与会嘉宾表示科技发展需扎根文明多样性,应构建包容创新生态,加强国际合作,弥合数字鸿沟,让发展中国家共享技术红利 [6] 文明交流互鉴与学术对话 -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教育部长表示该国与中国的教育合作、奖学金项目意义深远,中国助力保护本土知识同时拥抱科技创新 [7]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联合民族大会党国际关系书记表示双方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合作前景广阔,特多民族乐器钢鼓在长城演奏成为网络热点 [7] - 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常委表示中国的发展成就启示世界,唯有相互尊重、同向同行才能抵达共同目的地 [7]
倾听尼山2025|中华与埃及两大文明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经济观察报· 2025-07-11 12:17
中埃文明历史关联 - 中埃两大文明通过"器物—技术—观念"间接传播实现互鉴 早在1500年前通过陆海丝绸之路进行贸易往来 中国输出小米/丝绸/瓷器 埃及输入玻璃/亚麻/香料 [7] - 20世纪30年代中国派遣6批学子赴埃及学习伊斯兰文化并传播中国文化 [8] - 1956年埃及成为首个与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 现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9] 农耕文明比较研究 - 黄河与尼罗河分别孕育旱作农业(粟/薯)与灌溉农业(大麦/小麦)体系 形成不同社会组织形态 [6] - 黄河流域注重血缘家族单位 尼罗河流域发展出国家导向型农业和王权机构 [6] - 两大文明存在宇宙观共性 如阴阳对立概念 均蕴含"和"文化基因(和而不同/玛亚特和谐理念) [10][11] 现代经贸合作现状 - 中国稳居埃及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截至2025年5月有2800余家中企在埃投资 覆盖汽车/通信/家电/纺织等领域 [14] - 中企参与苏伊士运河大桥/新行政首都CBD/斋月十日城轻轨等重大工程 [15] - 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成为非洲重要枢纽 中国投资占该经济区总额40% [14][17] 文化考古合作进展 - 中国派出3个考古队参与卢克索神庙/金字塔遗址保护 协助建立埃及考古机构 [15] - 双方互办文化展览(上海埃及文化展/埃及中国文物展) 经典互译项目持续推进 [15][18] - 建立联合文明研究平台 深化青年对话/遗产伦理研讨等合作机制 [18][19]
东西问|魏家祥:以文明对话追求人类幸福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08:26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 -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于北京举行,马来西亚交通部前部长、马华公会总会长魏家祥应邀出席 [1] - 会议探讨如何从马来西亚的视角体认文明互鉴,中马两国合作互鉴的效能,以及互鉴与对话对当今世界的重要性 [3] 马来西亚的多元文明交融 -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明交融国家,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与西方文明在此汇聚 [10] - 马来西亚人口中约三分之二信仰伊斯兰教,华人群体约690万人,印度裔群体接近200万人 [10] - 马来西亚的特殊地位使其成为一座"文明熔炉",不同文明在此互相尊重、共存共荣 [10] 东海岸铁路项目 - 东海岸铁路(ECRL)是"一带一路"促进文明互鉴的典范项目,全长665公里,预计于2026年底建成 [13] - 项目将贯通马来亚半岛西海岸与东海岸,建成东南亚最长的铁路隧道(16余公里) [13] - 东铁项目将大幅缩短东海岸城市和吉隆坡之间的出行时间至原来的几分之一 [13] 全球文明倡议 - 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倡导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相互欣赏 [10] - 倡议推行开放式的合作模式,通过伙伴式的共同发展,共享资源和周边设施 [16] - 倡议有助于化解先入为主或带有偏见的观念和认知,促进民心相通 [16] 中马合作与全球发展格局 - 马来西亚作为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希望推动全球化回归开放合作的本质 [19] - 通过文明互鉴与贸易谈判减少不必要的国际政治对立更符合各国贸易发展的根本需求 [19] - 和平是解决问题的核心路径,友好的对话能为人类共同命运注入稳定性 [19]
专访泰国驻华大使韩灿才:继往开来五十载 携手共进铸新篇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11 06:22
双边关系发展 - 泰中关系50年来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各领域合作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2] - 1981年诗琳通公主首次访华带动泰国民众来华旅游求学,至今累计访华55次 [2] - 2024年签署互免签证协定,推动两国人员往来进入新阶段 [2] 经贸与战略合作 - 中国长期保持泰国最大贸易伙伴和最主要投资来源国地位 [2]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区域互联互通,中老泰铁路项目是重要纽带 [2] - 泰国东部经济走廊建设和港口开发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 [2] 多边贸易与地区事务 - 泰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认为中国在帮助各国经济增长中发挥关键作用 [3] - 泰中两国在处理缅甸问题上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支持缅方自主寻求和平解决方案 [3] 民间交流与文化合作 - 建交50周年庆祝活动启动,佛牙舍利临时供奉吸引300万人次瞻仰 [5] - 泰国文化节在北京朝阳公园举办,吸引大量中国民众参与 [5] - 故宫博物院与泰国国家博物馆将于11月举办联合展览,展出两国历史交往文物 [5] 基础设施与政策连续性 - 中国高铁网络现代化程度高,覆盖广袤国土并便利民众跨区域流动 [5] - 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连续性被视为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 [5] 跨境犯罪治理 - 打击网络赌博电信诈骗需源头国过境国目的国三方合作 [6] - 泰国作为跨国犯罪过境通道,需与中方共同加强执法合作 [6]
大道同行 和合共生
人民日报· 2025-07-10 22:52
全球文明倡议实践案例 -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分享中美民间友谊传承故事,其父辈与中国鼓岭的友谊通过习近平主席1992年的邀请得以延续 [1] - 穆言灵发起"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习近平主席致贺信支持,该论坛致力于将美中人民友谊比作鼓岭千年柳杉般生生不息 [2] - 肯尼亚留学生卡里乌通过"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联合培养项目获得北京交通大学留学机会,毕业后加入蒙内铁路项目成为工程师 [2] "一带一路"倡议成果 - 卡里乌等100名肯尼亚青年通过"一带一路"项目赴华留学,毕业后参与蒙内铁路建设 [2] - 蒙内铁路项目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列车穿越野生动物保护区时可观察大象、斑马等动物自由活动 [3] - 卡里乌团队向习近平主席赠送蒙内铁路火车票,邀请体验"一带一路"建设成果 [3] 中外经贸合作实践 - 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始会长李曦萌在华30年,其商会既反映会员诉求又为促进中欧合作建言献策 [3] - 中国丹麦商会参与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外资企业意见被纳入政策考量 [3] - 李曦萌提出"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未来"理念,认为全球文明倡议是解决当前国际经贸困境的关键 [3][4] 国际人才培养 - 北京交通大学通过"一带一路"项目培养100名肯尼亚留学生,卡里乌毕业后回校深造铁路技术 [2] - 肯尼亚留学生群体主动致信习近平主席,表达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感谢 [2] - 卡里乌计划运用在华所学铁路技术推动肯尼亚轨道交通发展 [2]
中东面面观丨文化圈粉 免签加持 中国正成海湾游客旅行“新宠”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0 01:42
政策落地 - 中国宣布对沙特阿拉伯、阿曼、科威特和巴林四国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停留时间不超过30天,有效期自2025年6月9日至2026年6月8日 [1] - 加上此前已实现互免签证的阿联酋和卡塔尔,中国完成对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所有成员国的免签全覆盖 [1] - 免签政策适用于商务、旅游、探亲、交流访问及过境等多种目的 [1] 政策影响 - 政策公布首日,海合会国家赴华航班搜索量环比增长90%,沙特游客搜索热度最高 [7] - 2024年入境中国游客中75%通过免签入境,一季度口岸入境外国人达900万人次,同比增长40% [10] - 2024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查验出入境人员6.1亿人次,同比上升43.9%,免签入境外国人2011.5万人次,同比上升112.3% [12] 市场反应 - 海南航空新开海口至沙特吉达直飞航线,阿联酋航空自7月起运营迪拜至深圳每日直飞航班 [7] - 海湾最大旅游集团卡努旅行社同步上线4条全新"中国行"线路,面向阿联酋、巴林、沙特等国推广定制行程 [7] - 中国驻巴林使馆联合阿联酋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你好!中国"旅游推介会,吸引大批民众参与 [7] 经贸基础 - 2024年中国与海合会国家双边贸易额达2880.9亿美元,中国为海湾国家最大贸易伙伴及石油进口国 [8] - 2024年前四个月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8000余家,同比增长12.1% [10] 文化吸引力 - 中国免签政策推动"中国游"成为海外社交媒体热门话题,阿联酋网络达人团访华内容获3000多万次点击量 [10] - 中国驻沙特大使呼吁沙特民众体验中国自然风光、美食文化及现代发展成果 [12] 战略意义 - 免签政策与"一带一路"倡议协同,促进能源、基建、技术等领域合作 [12] - 政策降低海湾企业赴华商务门槛,推动金融科技、物流、房地产等关键领域合作深化 [12] - 为教育合作与文化理解开辟新途径,强化双边长期关系 [12]
抛抛抛!美债持仓量一降再降,美财长迫不及待喊话中国,好话说尽
搜狐财经· 2025-07-09 13:40
中国减持美债与增持黄金 - 中国连续8个月减持美债,累计减持规模达5577亿美元,3月单月减持189亿美元 [1][5] - 中国美债持仓量从峰值1.3万亿美元降至7654亿美元 [5] - 中国央行黄金储备连续8个月增持,截至6月底达7390万盎司 [5] 美国财政状况与应对措施 - 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财政赤字问题严重 [7] - 美国财长贝森特对中国释放温和信号,呼吁"建设性对话"以稳定美债市场 [3][9] - 美国对日韩等盟友加征25%关税,同时对中国采取缓和态度 [3] 中国战略调整与金融安全 - 中国减持美债是系统性战略调整,旨在减少对美元资产的依赖 [5][11] - 中国推动"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和数字货币测试,构建自主金融框架 [11] - 美国频繁使用金融制裁(如冻结伊朗资产、制裁俄罗斯)促使中国加速去美元化 [7][11] 国际市场影响与连锁反应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美债持有国,其抛售行为可能引发其他国家效仿,导致美债价格暴跌 [9] - 中东产油国、拉美国家及欧盟成员国关注中国操作,美元体系根基可能被动摇 [9] - 美联储迟迟不降息加重债务负担,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7] 中美关系与未来谈判 - 美国试图通过高层会谈(涉及贸易、俄乌局势、伊朗核问题等)拉住中国 [13] - 中方要求平等对话,拒绝单方面要求,强调金融自主权 [15] - 美国"举债上瘾"的财政状况面临结构性风险,中国不愿继续充当"输血者"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