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

搜索文档
中非农业科技与产业合作论坛在肯尼亚举行
快讯· 2025-06-25 12:56
中非农业科技与产业合作论坛 - 2025中非农业科技与产业合作论坛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参会代表包括中非政府部门、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国际组织等200余名 [1] - 非洲联盟粮食体系特使表示非洲大陆有望借鉴中国在农业转型模式中的前瞻性政策、技术与创新驱动经验 [1] - 中国在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和扶贫减贫领域的成功经验可为非洲农业振兴提供重要参考 [1] -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宣布中方将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有利于肯尼亚等国更多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1] - 中非双方企业、研究机构等被鼓励抓住机遇深化合作,推进非洲农业现代化 [1]
2025中非农业科技产业合作论坛在肯尼亚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5 08:39
中非农业科技产业合作论坛 - 论坛主题为"开放共享,从机遇到行动",聚焦中非农业科技产业合作 [1] - 由非洲农业绿色革命联盟、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国际家畜研究中心等7家机构联合主办 [1] 中非农业合作政策支持 - 中国2023年发布《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2024年启动兴农惠民伙伴行动,重点支持农业技术合作、农产品贸易等五大领域 [2] - 中国将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促进肯尼亚等非洲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2] 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方向 - 非洲联盟呼吁借鉴中国在农业现代化、农村转型和减贫方面的成功经验 [2] - 非洲农业绿色革命联盟提出构建现代、包容、有韧性的农业科技生态系统 [2] 论坛参与情况 - 吸引中非政府部门、企业、大学等200余名代表参与 [4] - 重点研讨农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协同、人才培养等合作领域 [4]
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br/>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辽宁日报· 2025-06-25 01:29
粮食与农产品稳产保供 - 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33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500亿斤左右,推广优良品种和高产集成技术 [2] - 稳定生猪产能,能繁母猪存栏量保持在130万头以上,智能化升级改造畜禽规模养殖场不少于200个 [2] - 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476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1000万亩,治理黑土区侵蚀沟227条 [3] - 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加强玉米制种基地建设,支持种业企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4] - 新建改造设施农业10万亩,提升蔬菜等农产品供应能力,支持深远海渔业设施和海洋牧场建设 [6] 农业科技与装备 - 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增加农机报废更新机具种类,拓展人工智能、数据等技术应用场景 [4] - 强化气象为农服务,推进防洪工程建设,完成葠窝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和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 [4] - 构建病虫疫情监测预警网络,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下 [4] 农村产业与农民增收 - 重点培育海参、人参、梅花鹿等十大农业特色产业,新增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不少于50家 [10] - 改造升级县域电商直播基地不少于40个,建设乡镇集贸市场60个,新增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0万立方米 [10] - 扩大农民经营性收入,发展特色种养、民宿、手工作坊等项目,建设特色农业县、工业强县和文旅强县 [11] - 推进家政兴农行动,加强劳务协作,培育特色劳务品牌,实施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 [11] 乡村建设与公共服务 - 建设农村供水工程300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2%,新建改造农村公路550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30座 [13] - 推进5G网络向自然村延伸,改造农村危房4000户,建设村级为农服务站点81个 [13] - 建设县域医疗重点专科40个,提升村卫生室3500所,推动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14] - 新增农村垃圾收集设施1.4万个、转运设施144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40%以上 [15] 乡村治理与改革 -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整优化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推进农垦集团化和农场企业化 [25] - 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农资保供机制,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25] - 培育乡村工匠,培训高素质农民、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等1万名以上,选派科技特派团(组)160个以上 [24] - 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严控集体经营风险和债务,加强"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 [22]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关键在因地制宜
中国环境报· 2025-06-24 01:46
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建议 - 我国已累计建设5万个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 但覆盖面和建设水平仍需提升以达成2035年战略目标 [1] 差异化建设策略 - 重点生态功能区需以生态保护为核心 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推出生态产品 [1] - 农产品主产区应聚焦现代农业主题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提升粮食产量与质量 [1] - 城乡统筹发展区需促进城乡融合 改善人居环境 支撑高质量工业品与服务供给 [1] 示范引领与空间规划 - 美丽乡村先行区需在生态环境改善、农业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发挥标杆作用 [2] - 需优化乡村产业空间布局 强化风貌引导 梯次推进全域覆盖 [2] - 重点解决农业农村污染问题 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业发展 打造名优特产品品牌 [2] 系统性工程协同 - 建设需跨部门协作 整合发改、财政、生态环境等多领域资源 [2] - 强化规划目标协同 整合涉农资金 形成项目支撑合力 [2] 文化保护与产业升级 - 需保留村庄历史风貌 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 提升品牌价值 [3] -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提升产业化水平 [3] - 加强传统村落保护 促进农文旅融合 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 [3]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 - 研发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关键技术装备 推广数字化基础设施 [3] - 构建美丽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 建设绿色智慧数字乡村 [3] 长效机制构建 - 建立县级工作推进机制 制定任务清单 明确部门分工 [4] - 争取财政与绿色金融支持 完善基础设施运维资金渠道 [4] - 健全农业激励政策 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4]
把更多农产品变成工业品
经济日报· 2025-06-23 22:03
农产品加工业的战略意义 - 农产品加工业是连接农业和工业的关键纽带 能实现错峰销售 均衡上市 促进减损增收 提质增效 释放农业内部潜力 [1] - 该行业带动资本回乡 人才返乡 科技下乡 激发农村外部活力 形成乡村产业最大体量 [1][3] - 中央政策强调将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需从初级农产品向加工农产品升级 产后加工成为农业主责主业 [1] 行业典型案例与发展模式 - 贵州刺梨 山东金乡大蒜 四川眉山泡菜等典型案例显示 土特产已延伸至加工环节 形成种植-加工-商品交易中心-科研服务的全产业链 [2] - 玉米加工价值链显著:初加工得玉米淀粉/蛋白粉 深加工制胚芽油/果糖 精加工产维生素B12 鲜食玉米需求增长依赖科研攻关 [3]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首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名单 涵盖乳制品 饮料 酿酒 精制茶等主要门类 [1] 市场机遇与产业升级路径 - 农业规模化经营 消费多元需求 工业技术渗透共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吸引资本下乡 [3] - 加工深度决定产品附加值:茶叶通过不同加工工艺形成绿茶/红茶/黑茶等品类 传统技艺与现代拼配方式并存 [4] - 产业需差异化发展以避免同质化竞争 初加工适合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 精深加工适合大中型企业 [4] 政策导向与未来重点 - 培育名单推动从田间到车间的转型 重点提升产品质量 优化口感风味 实现循环利用与高值开发 [4] - 产业链需延伸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 加工产能向产地集中 与销区对接 [4]
跨国学员探秘余杭“数字稻田”
杭州日报· 2025-06-18 02:30
发展中国家脱贫与共同富裕研学 - 来自南非、阿富汗、尼泊尔等19名研修班学员实地考察"禹上稻乡"项目,主题为"发展中国家脱贫与共同富裕"[1] - "禹上稻乡"作为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案例,联合8村探索"以稻为基、以创为核"的抱团发展模式[1] - 采用"公司+大户+农户"机制:种粮大户负责生产,职业经理人团队负责品牌营销,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稻田认养、农文旅服务增收[1] 智慧农业与数字管理 - "稻梦空间"数字驾驶舱展示智慧农业系统,实现虫情监测、智能灌溉、无人机植保全流程数智化管理[1] - 通过土地集中流转打造数千亩高标准良田,引入手机端实时监控农田数据[1][2] - 冈比亚学员提出借鉴"数字认养"模式回国创立"共享庄园"项目[2] 国际影响力与经验输出 - "禹上稻乡"累计接待国外考察团队2000余批次、超5万人次[2] - 项目为全球乡村转型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实践参考,吸引多国调研团学习[1][2]
郓城农商银行:注入金融动能,驱动科技农业发展引擎
齐鲁晚报网· 2025-06-17 09:13
农业现代化发展 - 郓城县黄河滩区高标准农田采用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设备,700多亩土地灌溉时间从传统地面灌溉的1周缩短至3天,实现省水省力[1] - 智能滴灌设备预计使亩均增产150斤,提升灌溉效率并实现精准施肥[3] - 郓城农商银行通过"好郓农机贷"专项信贷产品为农户提供50万贷款,支持科技种田计划实施[1][3] 金融支持措施 - 公司推出"鲁担惠农贷""好郓农机贷"等专项涉农产品,缓解农户资金压力[3] - 简化信贷流程,实行阳光办贷和限时办结制度,最快实现"T+0"放款[3] - 组建126支普惠金融服务队深入田间,提供精准金融支持[3] 业务数据表现 - 截至5月末公司存款余额478.45亿元,较年初增长24.96亿元[5] - 贷款余额234.95亿元,较年初增长4.59亿元,其中涉农贷款占比达169亿元[5]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针对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等新兴领域加大金融创新[5] - 继续深耕"三农"领域,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支持农业现代化[5]
新华鲜报丨田野里的“硬把式”!“三夏”时节看农机之变
新华网· 2025-06-16 11:31
农机行业发展现状 - 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 [3] - 国产农机产品涵盖32大类72小类4000多种 [3] - 2024年规模以上农机企业227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00亿元 [5] 农机技术升级 - 18公斤每秒喂入量谷物联合收割机每小时能收割小麦约40亩 [3] -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农机智能化转型 [5] - 自动驾驶收割机已实现按设定路线自动作业 [3] 产品多样化发展 - 产品包括大喂入量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梯田稻麦收割机等 [5] - 果园多臂机器人一小时可摘鲜果400到500个 [5] - 农机产品向精细化、区域化方向发展 [5] 海外市场拓展 - 2024年第一季度农业机械累计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5.7% [3] - 中联重科出口收割机至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国 [7] - 在非洲建立多个农机业务服务平台 [7]
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丨下非常之功 战非常“三夏”
河南日报· 2025-06-15 23:45
河南是中原粮仓,小麦的产量占全国的1/4,位居全国第一,支撑起河南人最足的底气。 初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河南考察调研。"今年的小麦种植面积,是增,是稳,还是降?这次旱情,会不 会影响你们的收成?"一席话,思虑的是中国饭碗的稳固。 农业大省河南遭遇干旱天气,给麦收造成困扰。然而,麦子熟了几千次,从来都不能只靠天帮忙,更要人努 力。 粮稳天下安,"三夏"生产抢收抢种,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关乎回报中原父老日夜耕耘的汗水,更关 乎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的嘱托。 "收麦了!"5月13日,邓州市罗庄镇任岗村麦收喜开"第一镰"。伴随着跨区收割机的轰鸣声,河南从南到北陆 续进入"三夏"大忙时节。 在去年冬季高温,今年春节雨雪寒潮、春季少雨干旱、夏季干热风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夏收面临严峻挑战。 粮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尽管平时不显山露水,但一有风吹草动,便会掀起惊涛骇浪。 放眼国际,粮食贸易格局持续恶化,出现日本米荒、美国鸡蛋荒、欧洲粮食供应紧张。 环顾国内,粮食进口数量同比下降,面临需求收缩、价格下行、预期转弱多重压力。 审视自身,河南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不仅要自给自足,每年还调出原粮及其制成品60 ...
四川凉山州特色农产品撑起乡村经济大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5 22:18
农业产业发展 - 凉山州依托独特地理气候条件打造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包括石榴 苹果 芒果 蔬菜等主导产业 其中会理市石榴种植面积40余万亩年产量77 4万吨 盐源县苹果种植面积43万亩年产量约70万吨 [1] - 标准化种植显著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会理石榴优质果率从60%提升至80%以上 并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强化品牌形象 [2] - 科技应用推动农业现代化 越西县蓝莓无土栽培采用智能水肥系统使单株产量提高30%以上 冕宁县智能育秧生产线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60% [2] 科技创新与合作 - 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成功选育多个本地适种新品种并推广先进栽培技术 [3] - 三元村探索鱼菜共生等产学研项目 已发展16家企业且村集体经济组织持股超51% [3] 农村集体经济 - 会理市三元村整合490万元资金建设500亩农业种植区 涵盖樱桃 草莓等10余个品种 [4] - 德昌县高丰村形成2300亩枇杷种植核心区 带动创建万亩现代农业园区 户均年收入超10万元 [4] - 州政府出台资金 土地 税收等支持政策 并建立财务 审计监督制度保障集体经济发展 [4] 基础设施建设 -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 修建水库 灌溉渠道等工程提升农田灌溉保障能力 [5] 农村信息化 - 实现乡镇和建制村宽带 4G全覆盖 培育农村电商主体建设服务站点推动特色农产品外销 [6] - 现代农业园区应用智能传感器实现农作物生长环境实时监测 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6]